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6326|回复: 13

不落因果,坠落野狐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2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今天突然听人说的一句话“不种因果,坠落野狐禅”。

( J% h7 O6 }+ K. m$ k

     “野狐禅”,在禅宗中,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的,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在禅门之外,经常被指那种无师自通的人。      这句话取自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      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很出名的禅师,叫百丈禅师。 他每次堂上讲法的时候,总有一个不相识的老人跟着僧人们进入法堂听讲。听完讲法之后便随众人散去。      有一天,大家都走了后,这位老人却留下来没走。      百丈便问他是谁。 他说:“我不是人。很多年前,我本是山上的方丈。一个学生问我是否修行很高的人仍然会落入因果。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因这句话我被罚变为狐狸身,整整有五百世之久。现在我求您的明示,来解脱狐狸之身。”      百丈回答:“那你问吧。”      老人于是问道:“修行很高的人仍然会落入因果吗?”      百丈回答:“不昧因果。”      老人大悟,便向百丈拜谢说:“我已解脱了野狐之身。我住在山的那一头,请你按照和尚死亡的礼仪埋葬我吧。”      第二天,百丈便让众僧到后山找一死去的僧人,众人不解。百丈带众人在山后的大盘石上果然找到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斋后,便按送亡僧的礼仪将死去的狐狸火化了。          我不太明白“不昧因果”中“昧”字何解? 按照字面的意思,应该是“蒙蔽”;有人说是“追求”的意思,我也觉得有理。 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      再有,我看了出处,觉得这句话应该是“不落因果,坠落野狐禅”。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句话,不知道正确与否,还请高人指教。
     谢谢。  

* @/ W1 U4 }- W' h0 b5 F! P
[此贴子已经被草长鹰飞于2011-5-13 23:01:2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3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这个“不昧”应该当可逃避或者不被约束的意思讲。

5 Y* l7 |% u+ j1 l6 n- S) ?

 

( \8 P M& @1 n4 y: z$ l4 I

这句话或者说“不识(妄言)因果,坠落野狐禅”。

q, i/ w' C* c# [4 ^) W

 

" Q# L& k5 w; C- s" w' e

供你参考。

发表于 2011-5-13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确实写错了

% K. x4 L S6 a! U" A8 F, L" Z- k

故事好像也没讲准确 其实是野狐问老和尚问题时暗带机关 老和尚要是回答的不好 也会跟他一样变成野狐

$ { u% R* E, U7 {) L! d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自然之子[/I]在2011-5-13 9:14:00的发言:[BR]
* D; D6 H  c; c8 Z" M[BR]个人觉得这个“不昧”应该当可逃避或者不被约束的意思讲。: r0 _' i2 R0 c1 `5 h/ |! G& o
[BR] 
5 {  N( X/ z: z$ H% U9 s[BR]这句话或者说“不识(妄言)因果,坠落野狐禅”。
' k/ j% R3 R( ]( ^0 L[BR] - r# x9 a9 P* a$ f* u! F2 K: o9 X
[BR]供你参考。4 B4 s: J4 ~$ t  U' o
[BR]

: n" c1 `( k# ]6 i0 |0 p  f" E( i[BR] , x; o# g/ F8 H+ N
[BR]若“不昧”是可逃避或者不被约束的意思,那么老狐狸曾经说的“不落”,意思就大差不离。怎么会遭报呢?
& r! O1 |" Z7 d( F8 l[BR] 9 e; ]( T- J$ c- b6 V( @
[BR]“不识(妄言)因果,坠落野狐禅”我觉得这个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空空[/I]在2011-5-13 10:21:00的发言:题目确实写错了 故事好像也没讲准确 其实是野狐问老和尚问题时暗带机关 老和尚要是回答的不好 也会跟他一样变成野狐  
  6 F' S$ J( T6 A- o
老狐狸要是有那个暗带机关的心,他不会一句话就开悟,他应该是个修为很高的人。 5 q, o( w9 X' c. D9 y5 d- \
我以为有两点证明他不是这么想的。 ' `' ?1 v+ F3 u! P; J
一是他去听了很久百丈讲法,才决定咨询。这个过程证明他不是随便什么人都问,他很慎重,怕别人因为自己妄言。他后来听了百丈的讲法,一定觉得他有可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才问的。 o5 Z2 i; X; V9 |9 s# ?* Z3 f
二是他见到百丈没有直接问,而是先说明情况。等百丈让他问他才问。   8 \ {& ~- D0 r$ l, }9 x
请问正确的题目应该是什么样的? ; G$ K- B0 U2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21:23:0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空空[/I]在2011-5-13 21:23:00的发言:[BR]
9 ]3 |& z) f$ i9 m[BR]求知欲这么强 为什么不找原文读读 您这个帖子的标题不伦不类的 还不赶快修改一下* t: t: {0 h  ~! ?' ]5 N
[BR] 
# {$ `: O9 h1 |: w" p3 b+ o  Z[BR]这个是原文 自己慢慢琢磨吧+ t& ]6 C3 }/ E3 U7 s
[BR] 
% ]; p+ D5 H5 V6 t8 l[BR], W' `  _* ~& m- })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21:25:32编辑过]) F- X) s+ S% K" o
[BR]
8 G' ?6 X5 `7 n9 u1 Y, V) f7 S6 c  p
[BR]我不知道《无门关》呀。
1 }( u8 x" J1 M+ f* Z2 H$ f[BR]前面明白,后面一句“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仿佛是隔了一层窗户纸呀。想来这才是重点呀!
. v  u9 B: Z: `1 X[BR]以为自己悟性挺好,看了几个禅宗的案子,绕糊涂了。0 y) x1 w5 ?2 E& g: m, r
[BR]出世的人,不是我们凡人可以猜度的呀!
: @/ i1 x& U2 Z1 N" ~) s# m. b5 g[BR]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5-13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秋秋在2011-5-13 11:55:00的发言:
  老狐狸要是有那个暗带机关的心,他不会一句话就开悟,他应该是个修为很高的人。 我以为有两点证明他不是这么想的。 一是他去听了很久百丈讲法,才决定咨询。这个过程证明他不是随便什么人都问,他也是觉得百丈有可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才问的。 二是他见到百丈没有直接问,而是先说明情况。等百丈让他问他才问。   请问正确的题目应该是什么样的? 1 E x/ v( r6 P.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12:04:42编辑过]
' e+ J4 _. _( S! P$ h7 { g9 L( `9 h

求知欲这么强 为什么不找原文读读 您这个帖子的标题不伦不类的 还不赶快修改一下

: R6 L4 q9 w6 H7 c& ~) j0 g5 Z

 

$ E( |( O) f- l& } Y; |0 G

这个是原文 自己慢慢琢磨吧

3 _. m4 P/ k; i2 b3 _: t5 V4 l

 

* \8 L9 o2 ` o; l4 l6 g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师令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蘗便问:“古人错只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箇甚么?”师云:“近前来与伊道。”黄蘗遂近前,与师一掌。师拍手笑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无门曰:不落因果,为甚堕野狐?不昧因果,为甚脱野狐?若向者里著得一只眼,便知得,前百丈赢得,风流五百生。
颂曰:
 不落不昧  两采一赛  不昧不落    千错万错

6 l9 O6 `6 m& B! g* ?. U+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21:25:3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以下是引用[I]清水一泓[/I]在2011-5-21 6:44:00的发言:[BR] 这是一则著名的公案,如果耐心地不耻下问于百度,就能找到答案。不过即使有答案,如果你的体悟还没到那个境地,也就等于没有答案。问题和答案之间,有时真是隔着万水千山。过去参禅的人,为着一个问题,能苦苦思索几十年,才终有拨云见日的洞解。与其问人,不如自己好好去------------------参!
! n3 _6 \+ H- b  w9 T7 i8 D0 x
[BR]我不着急,到时候自会明白。
发表于 2011-5-21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则著名的公案,如果耐心地不耻下问于百度,就能找到答案。
不过即使有答案,如果你的体悟还没到那个境地,也就等于没有答案。问题和答案之间,有时真是隔着万水千山。
过去参禅的人,为着一个问题,能苦苦思索几十年,才终有拨云见日的洞解。
与其问人,不如自己好好去------------------参!
发表于 2011-5-28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昧因果,不执着于因果。

! u2 U: D2 x6 @* d/ }. V- c

乃是心无所住的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 f/ J, }5 M Q+ O' Y( }

不落因果就犯了大错。

- c: Y* d2 _* u% ^5 c5 Z6 p" 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8 16:07:0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象刀子一样在2011-5-28 16:04:00的发言:
! C+ p1 G, ^$ E5 J

不昧因果,不执着于因果。

- J0 `* a% F0 W K

乃是心无所住的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 y/ @- Z9 u. B B

不落因果就犯了大错。

$ g: T: L0 }+ o$ v( O

我也是这样理解的。这个没出佛教最基本的道理。

7 \: w7 Q" }0 c( L. k U

您明白后面黄蘗和百丈和尚打的禅语吗?

发表于 2011-6-3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转不错,合作箇甚么?”师云:“近前来与伊道。”黄蘗遂近前,与师一掌。师拍手笑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 F) o6 Z( l' N0 _# D" _: H; p

我理解为百丈禅师点化黄蘗,不要执著于永远不说错话,以为不说错话就可成正果,其实又像老狐狸一样了,昧于因果了。

发表于 2011-6-17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去学学佛经在回头研究楼主高文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象刀子一样[/I]在2011-6-3 21:04:00的发言:

转转不错,合作箇甚么?”师云:“近前来与伊道。”黄蘗遂近前,与师一掌。师拍手笑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我理解为百丈禅师点化黄蘗,不要执著于永远不说错话,以为不说错话就可成正果,其实又像老狐狸一样了,昧于因果了。

谢谢,我按照您的理解,琢磨当时的情况也许是这样:
黄问:“如果他没说错,会怎样呢?”
百丈答:“你过来我告诉你。”
黄走近,拍了百丈一掌。
百丈于是笑道:“都说胡须赤色,不知其实还有赤色须胡。”
上面是我的理解。
如果理解差错不大的话,黄问的那句应该是反问。
百丈开始没明白,等黄拍了他一掌后,突然明白,才笑了说最后一句。我理解那个意思是:
其实那句话回答正误只是个表象,真正的问题是老狐狸当年认识差那么一点,就是这次侥幸答对,他早晚还会栽在这方面的。 0 w) D2 R4 g7 |/ t4 c6 d9 L4 [! Q$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6 22:10:0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6:20 , Processed in 0.152078 second(s), 16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