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去了东京迪士尼乐园,昨日晚回京。制作了照片视频。

- d; @2 l- e* p8 v9 ^4 ]

[flash=500,300][/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0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1-11-20 19:25:00的发言:
) R3 S- W; J; ]2 L6 a

自得其乐而已,被你夸得不好意思了。感冒好了吗,这次又走了一个多月吧,---- 

' C5 f) g7 [1 t6 c2 m

感冒好些了,谢谢!

' W5 X% y/ t* w2 {; F6 }

其实这些地方真应该趁着“年轻”去一次。我们这次去的地方多数在海拔3000米以上,出发前确实有点儿“打鼓”。

; c0 H/ C9 A6 o' O4 w

你去过西藏了,应该没问题。(我或者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小经验,供你参考,绝对不要跟团,更多的风景在路上。。。)

发表于 2011-11-21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1-20 17:56:00的发言:
, c' e- U; {; E; r' \9 n

120胶卷不用暗箱,打开后盖取出就行,因为胶卷被固定在黑白保护卷纸中,这是和135胶卷的区别。135胶卷有暗盒,照完一卷要把胶卷退回暗盒内,所以需要暗箱,这些事情好像都淡忘了。

* J! W1 S7 @2 [2 K

120有背纸保护不用暗箱操作,135也同样不用暗箱。135照完后退回暗盒中就不怕见光了,新胶卷卷头那一小部分曝光也没关系,所以装胶卷也不用暗箱。只是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后才要到照相馆用暗箱操作一下,或是回家用被子把自己和相机一起包起来处理一下。要真是在暗箱中往相机里装带暗盒的135胶卷还真的要点儿工夫。135相机稍微好一点儿的,只要把胶卷从暗盒中拉出一点儿来,往相机里一放,扣上后盖按两下快门胶卷就自动装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11-21 7:36:00的发言:
3 i6 Q# a2 Z$ F/ u" l; u' J

120有背纸保护不用暗箱操作,135也同样不用暗箱。

3 \8 |0 l8 J8 N. o" B

不同的135相机,决定是否用不用暗箱,对于可以退卷的相机,高级的甚至是电动退卷的相机可以不用暗箱,打开后盖取出胶卷就行。对于不能退卷或者将整个胶卷拉出了暗盒,就必须用暗箱了。

发表于 2011-11-21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11-19 5:43:00的发言:
4 r, R' i* M/ F$ m' P

文革当中,我经常借用胡大力老师的一部德国蔡司135相机。我们集体外出照了不少的照片,还专门到西单欧亚照相馆冲卷。因为那里可以冲微粒,一旦要放大效果会比一般的好的多。

8 C* d* t4 n+ @) @& Q( W: P9 e

我们再买来显影液和定影液,卖上几斤相纸,晚上就在胡老师在主楼东门二层的暗室大干一场。我们分工明确,你管曝光,我管显影,他管定影。有时还是不长放大几张,由于放大用纸多,为了节约一般是不放的。最多时一夜能洗出2斤照片来。

* k/ d6 I! ?7 Q# T

为了省钱,我经常到位于东四隆福寺东口的一家照相器材门市部买胶卷。那里的胶卷是很长的,一卷可以裁为三卷,算起来才不到一卷正品卷的二分之一价钱。

* C8 V+ _( ]8 Q: `0 O

这部像机很好用,67年春节后我和班上几个同学到长城拍雪景(我们都是第一次用像机),就是用这部像机,效果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纸也可以当胶卷用,但是它的感光度远不及胶卷,因此曝光时间需要长,我曾经试过。印出的照片有些发毛,那是因为相纸纤维不如胶卷材料赛璐璐致密的缘故。

发表于 2011-11-22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照相,1967年4月3号晚上可把我们几个同学吓坏了。那天西单食品商场发生爆炸,因此时间记得非常清楚。

$ p; f3 I1 z* \4 t$ U0 V& a

应该是4月1号或是2号,我们班几位同学在学校照了一卷120相片。恐怕前面有人发到论坛上的就有那次照的。我们照相时正好张lixian没在学校,没照成。张lixian还特别喜欢照相,我们几个人不知是谁出了个坏主意,想蒙张lixian。4月2号晚上张lixian回到了学校,4月3号那天我们叫上张lixian一起在学校又照了一卷。我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张lixian特意留了一个胶卷,但有一个条件得由他去西单冲卷。

( E# i1 z0 I1 G, G* b

照完以后,张lixian兴冲冲地拿上“胶卷”就走了。其实我们和他照的相根本没有胶卷,只是120胶卷的背纸。我们怕因为没有胶卷厚度不够,特意预先在胶卷轴上缠了不足一个背纸,然后又缠了一个整个的背纸。目的就是搞一个恶作剧,逗张lixian玩儿。张lixian走了以后我们那叫一个笑呀,真是笑的肚皮抽筋儿。

* V' ~6 z! B5 |5 b7 I

晚上,张lixian没回来,我们想肯定是回家了。过了一会儿,突然传出消息,西单食品商场发生爆炸,听说还有人身伤亡。这下可把我们吓坏了,可千万别是张lixian冲完卷跑到食品商场玩儿出事呀!我们一夜也没怎么睡觉,第二天早晨大家还是愁眉不展。大约十点多钟张lixian突然出现在教室,我们悬着的心扑通一下落了下来。赶紧把张lixian围了起来,他却是个莫名其妙,感到非常稀奇。当我们把如何骗他假照相又让他去西单,西单又发生爆炸把我们吓得够呛和他讲了以后,你就看张lixian那个叫沮丧,还是郁闷,还是悲,还是喜的劲头,真真才是五味杂陈。

, K$ E- H$ |( |6 z" G

恶作剧变惊吓,有惊无险,最后落了一个谈论不少日子的笑料。

9 N8 t% W5 b1 q% W5 O2 r

 

发表于 2011-11-22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3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L/ A6 x) V0 O% g. f+ l

“小雪节气是农历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太阳黄经达240度时,小雪节气的开始, 从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开始,到12月7日或8日结束。“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5 p; |; m$ h" h% l' z) ~0 v. W

! T$ r, U2 |" `/ u

 

8 a, O, [, f8 \9 z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这个季节的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而且,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非常适合这个节气里食用。

( t5 t9 \2 l3 z0 l9 N8 H;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6:48: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燕:只有你贴,我才想起了贴。上一个节气就忘了。哈哈!

: w; B0 e6 r' I g1 g6 G( x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给这个照片视频配乐,我真费了劲了,在那个阶级斗争震天响的年月里,只能配上这个歌曲了,但是代表不了学习卓娅的照片内容。也只能这样了,因为只能配一只曲。

8 D" X& V- P* o' r, E* H6 N

发表于 2011-11-23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会声会影》好像能多配几只曲子。
发表于 2011-11-23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Z' D E, o1 ? y

水调歌头

& |7 V6 w+ v4 E X

                                                                                    章丘印象

& k& ?& |. `# K

 

+ ^3 H! \2 x; f- P' k

明泉哪里有?

9 Z6 _7 b" L4 Y

驱车章丘源。

2 p& }! X) C4 W: `! U' V

             天溶水色龙墨(注1),

5 O% P) I; r1 _

氤氲雾如烟。

9 z) m# y0 T' ~

  梅花五泉喷涌,

1 |8 o0 Y1 M8 e* z" U: l4 L

  缭绕霓裳管弦。

- @* l* g6 ]. S- o* m+ e

亭阁镜中悬。

" W" c/ R' G# ?/ F

才女当犹在,

$ [& |* E: z6 W/ Y2 {( T

    不吟《声声慢》。

0 D1 @" f) K7 b! ` `" B( O0 M9 X5 _

 

' i3 ? Z" g2 X) U1 X; {. k

 

* @- D# ]! [ h& N7 W* e; m

逐名泉,

6 ?# e& B" m3 h+ l. R7 ]" y& ~# H; @

       寻清照,(注2)

6 j2 K4 \7 i9 `' s" m/ H

        问稼轩,(注3)

( y! q4 O$ k# s' O' O I' {

可有新韵?

# o5 c4 j$ e9 |; p+ ?4 j

       婉约豪放齐答曰:

* e6 I8 s# C v- c* x

     一城山色相思,

# W6 |& P7 e7 `

     万倾湖光不眠,

1 U$ w# }& r- D

  百脉水如天。

z4 h9 W8 [' _! r+ ]8 ^9 g& W

   美景收眼底,

% ]1 h6 Y3 b% C9 [' r- r7 ?

   同学笑开颜。

0 ?: e5 \. L1 A' M9 h1 [ S

 

' ?( p1 _5 O1 I

  注1:龙墨:百脉泉公园中有龙、墨两泉,终日喷涌,形成千亩湖面,因温度不同,湖面云雾缭绕。蔚为大观。

7 w! b! ]1 H% V, y/ M

  注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

; Q/ H& `! g, S9 o' r" h- ~

  注3:辛弃疾;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济南历城人,豪放派代表。

7 v* | b/ ]9 z) y8 Q"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13:31:5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3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1-11-23 13:24:00的发言:
' |2 q, f# N) \+ C) T; j

 

5 t$ l' r% ~% r! q( v; M

水调歌头

( }8 ^+ T8 T1 {/ ?- R

                                                                                    章丘印象

' v- U+ p9 f9 l5 J" j1 ^1 g' P

 

; O" e# u1 p. p1 M$ u7 X8 V$ G5 P

  注1:龙墨:百脉泉公园中有龙、墨两泉,终日喷涌,形成千亩湖面,因温度不同,湖面云雾缭绕。蔚为大观。

* z7 h# J/ V* y4 h+ Y) Y

  注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

/ R' [& W7 O3 E$ m( A9 G

  注3:辛弃疾;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济南历城人,豪放派代表。

5 D9 X8 _/ ^: \/ W0 r q

 

; n: [5 j( a# |" Y! R. f

师兄好!很高兴见到您上网!对您的大作要细细品,实在是因为笨人对诗词一窍不通,要一字一句好好学习。

0 `3 e1 V: `5 u3 h8 g; p, q

 

) b0 `$ O$ o2 I1 o; v' U- a" N7 S

 

* e9 ]6 M4 V4 \; O, d1 f% ^

 

; |1 d! j9 ^2 e! H& t3 ?7 y'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14:04:0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3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1-23 10:33:00的发言:
$ U2 T8 m6 T4 a" K" R9 ]6 G

都燕:只有你贴,我才想起了贴。上一个节气就忘了。哈哈!

) P" g3 N I4 v& O


 

; }! E N* {7 Q! _2 Q# H

上个节气,我在西安阎良,师姐带我参观航空城,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也把这茬儿给忘了。

8 G( J9 c' J9 V' @" R5 b

我们的上一辈老人或许更注重这中国特有的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相对应的农时谚语,展示出了一幅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卷,很有意思。我们的晚辈对于二十四节气恐怕比我们会更加淡漠了。。。因为不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吧。。

) l: C6 |& U0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14:24:3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3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1-11-23 13:24:00的发言:
4 m9 ^& ^4 A) i

 

6 \% v% C% M- w

水调歌头

3 \, }% n- f1 ]$ \

                                                                                    章丘印象

F! M2 H0 Q0 r% x7 V

 

很高兴见到你的帖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1-11-23 13:24:00的发言:
( n0 l0 n, h# v. M

 

% h% I$ v6 n5 |9 s

水调歌头

& m2 L7 I" c) Q) Y/ b

                                                                                    章丘印象

( T! k8 U* p1 _; R7 ]" g2 u" x8 f1 ~

瑜伽有诗不轻发,一发就是豪放派。哈哈!我胡拽了,可别笑话我这个诗界盲人。

' \" E: d0 Y* | l+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4 8:22: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11-22 19:44:00的发言:
' r0 M& T' o6 r# ]8 d

我非常佩服隐蔽战线的同志,牺牲的人失去了生命,没有牺牲的人,建国后很多人沉冤而去。典型的是潘汉年。

发表于 2011-11-24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9 Q9 d; t$ O( A2 \$ C

了解一下“感恩节”

2 D* S4 w3 w% G" e# a' n$ H+ @9 i

转帖----

2 Z0 t% @: P7 X

 

; s3 g$ E' q7 _: K4 P7 H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后,活下来的移民只剩50来人。基于“来者是客”的信念与习俗,印第安人给这些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且教导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等生存方法

3 d5 n0 L1 ~$ ^- w. u

 

. ?* C. e2 p6 q( ?/ H; k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来自欧陆的新移民逐渐习惯了在当地的生存方式。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欧陆新移民邀请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的赐予。在当前广为人知的感恩节版本里,往往只强调双方的友好关系以及欢乐庆贺的气氛;但许多人指出,只一味强调感恩节的快乐以及友好对印第安人并不公平。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们倾向忘记后续对印第安人的剥削与屠杀的历史。许多人认为,美国第一个感恩节就是印第安人与新移民第一次齐聚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但是,对许多印第安人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人们齐聚一堂感谢上天的经验。对于一些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来说,他们早有感恩节庆的存在。

. Y+ O' m5 q; w: K/ W; p

 

! p1 z8 c2 e6 g2 T6 x" B& N$ v

  这些印第安人一年举行六次感恩节庆,他们依照不同时节举行感恩的仪式。在秋季收成时节举行的感恩仪式,对于这些印第安人来说,是他们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节庆。一般人所知的“感恩节的由来”,事实上是第一次欧洲的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赐与的那一天,而非所谓“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

5 B/ M: B+ {/ F% ]

 

U& q, b) b0 S, N* \ n( }# n

第一次欧洲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庆贺的感恩节延续了三天,双方也同意了一个和平、友好的协议:印第安人欢迎他们在其中一块原属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属于新移民自己的村庄。这个时刻原本是双方友谊逐渐巩固的开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

' V6 Z2 l( B7 y' ~% e9 ?
& K0 j! L3 W/ d% K

  由于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印第安人的援助,一些新移民慢慢淡忘了他们一开始遭受的困难以及受到的帮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不断的涌入,双方的不信任感逐渐升高,摩擦产生越来越多;一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试图教导、说服印第安人他们的信仰是不正确的。许多的摩擦与冲突导致了后来的“菲力浦国王之战”。

x) I$ ]2 {) @9 }; P

 

& i+ C" @) d2 n9 g2 }

 

# M# V3 K1 U x% b* A* Y! o% Y

欧洲不存在感恩节

2 w# h% v8 p1 n

  欧洲人没有美洲大陆的那些这些经历,没必要感谢远在另一大洲印第安人,所以他们没有感恩节。因为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美国历史由来,并且涉及当时的宗教。很多人以为感恩节是欧美地区都流传的节日,其实这是错误的。

! W; d$ K% T+ G: l7 f7 y |
+ x1 A- Z+ \3 o4 e) x* d

  一般来说,在感恩节这天祝贺欧洲人“感恩节快乐”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行为,很可能会招来反感。在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区也没有感恩节的习惯,感恩节问候同样有可能带来困惑与反感。

发表于 2011-11-24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1-23 10:42:00的发言:
$ Y! e2 t5 M+ \1 c

为了给这个照片视频配乐,我真费了劲了,在那个阶级斗争震天响的年月里,只能配上这个歌曲了,但是代表不了学习卓娅的照片内容。也只能这样了,因为只能配一只曲。

0 \8 j, Z: f2 D' e9 G! h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U5 t# M1 T3 x+ [ y' ]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width="500" height="300"> 9 R7 U: @: F$ w y" C$ jhttp://player.56.com/deux_111958586.swf

4 s: m- T! V0 S

西水:配的歌曲甚是好听,但也太悲戚了,让人有掉泪的感觉。

9 X; S7 r- ?' c5 `8 N4 J7 S*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4 10:42: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1-11-24 10:42:00的发言:
J' h/ w6 k, y+ e

西水:配的歌曲甚是好听,但也太悲戚了,让人有掉泪的感觉。

4 J2 h' {& O! Y/ y$ j/ N0 v U

那你就给配一个合适的曲子。我立刻改。我曾经考虑过马玉涛的歌曲,马儿啊你慢些走、老房东查铺等。还是觉得不如现在的歌。

发表于 2011-11-24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1-11-23 13:24:00的发言:
2 o+ g$ _# x" Y* R8 u

 

- R6 z% i1 A, b, v& [2 v

水调歌头

* P& ?6 t2 s9 B1 j. Y

                                                                                    章丘印象   

6 m6 ?! N8 i$ i. U& T/ Y4 x+ ?

 

7 o5 R0 [) @; W# y% i( S2 t

 

5 W$ ?8 w/ F" l4 e7 [

 

6 p! C/ G' [# }' o6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13:31:57编辑过]
- R! p- o8 ]- I* Q3 Z0 C

                                             从“可有新韵?”谈起

4 d" T% k" C. J

            瑜伽的新词《水调歌头》《章丘印象》在论坛上发表了。我欣喜地咏读着这首词,仿佛显示屏上和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清新的气息。瑜伽在描写了天光湖色,亭台楼阁相互掩映之后,又不失时机的提到了宋朝的大诗人李清照和辛弃疾。突显了章丘除有山水美景之外,还有深厚的古老的人文底蕴。

, w- Y# g2 j6 P1 w4 ]7 |

            但是,瑜伽并没有停留在这已有的水平上,他又与时俱进的发出提问:可有新韵?他在问谁呢?

' U/ {; a, o9 j

            在词中,他问的是辛弃疾和李清照,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二人齐声答道:一城山色相思,万顷湖光不眠。瑜伽多么希望辛和李能够穿越时空,来到我们的生活中,用他们那惊人妙笔,描写一下现代的山河和人物啊。

, Z7 h( F( Y d! C+ W

            我觉得,瑜伽也在问我们。瑜伽对他自已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章丘,是熟悉的,是热爱的。老同学们来了,他是多么的高兴和欢迎啊。他也希望老同学能熟悉和热爱章丘的山水,能从章丘的山水中接受启发,山长青,水长流,人也永远年轻。

7 x! E8 R6 B! u& C

            我更觉得,瑜伽也在问自已。我记得,在我写出《七律·章丘行——记校友聚会兼赠瑜伽》后,瑜伽曾给我发来短信说道:谢谢,好诗。我现在才思枯竭,写不出东西,日后再和你吧。但是,仅仅过了几天,超不过半月的时间吧,瑜伽就先发表了《七律·章丘聚会有感兼回复崔兄》,抒发了“泰山论剑试锋芒”的豪情。现在,我们又见到了这首《水调歌头·章丘印象》,瑜伽希望我们能够“美景收眼底,同学笑开颜。”这不单是发出了“可有新韵?”的号召,而且有了“可有新韵?"的实践。

2 K |6 p* ]5 C*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5:01: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4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1-11-23 13:24:00的发言:
) g1 ?" R, o( {1 `/ h1 k1 V) T

 

7 n O+ r9 @) u+ x# J) D( k

水调歌头      章丘印象

( v) ~( W) z( o) _

论起文学底蕴,在老五面前我确实是望尘莫及。佩服佩服!

5 d" |2 O# C5 ~& T" Y0 p: S f

配合他的词发几张有关的照片吧。

6 x! F7 v$ W5 S

章丘百脉泉公园 BEFUdzjp.jpg
号称一泉成河的墨泉 ktAvaHzT.jpg
龙泉古刹 Qa8KhBjR.jpg
梅花泉 ktwktfUj.jpg
清照故居 CixT5f7X.jpg

% |7 z" r- e; q' v! q/ l-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4 20:04: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5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点儿消息了 iaDiugmE.jpg
: Y# T" O; S( D8 T! L+ E3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7:21:32编辑过]
Pk167BY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11-24 8:40:00的发言:
, z/ l7 H/ a1 m k4 W2 H' T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 V# d% K6 I2 t) o& V$ C4 J$ ?

了解一下“感恩节” 

6 ^( p5 x1 C: r% M' i

  这些印第安人一年举行六次感恩节庆,他们依照不同时节举行感恩的仪式。在秋季收成时节举行的感恩仪式,对于这些印第安人来说,是他们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节庆。一般人所知的“感恩节的由来”,事实上是第一次欧洲的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赐与的那一天,而非所谓“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 

, {, ?& E. R/ i9 m# T1 u) ^

第一次欧洲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庆贺的感恩节延续了三天,双方也同意了一个和平、友好的协议:印第安人欢迎他们在其中一块原属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属于新移民自己的村庄。这个时刻原本是双方友谊逐渐巩固的开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

) y1 y9 t6 i- B x/ n3 ? A

记得前几年这个时候我在欧洲,在论坛上曾有同学谈到过感恩节。当时我只知道美国过感恩节。通过介绍知道了昨天是印第安人的第五次感恩节,也是美国的感恩节。

8 P, i) L0 q; ?5 \2 J: W0 Z

那么在中国,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谈起了这个节日,就和圣诞节一样也进入了中国。感恩节干什么呢?好像是与它风马牛不相干,我就牵强附会地感谢所有来到《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论坛的同学。有了你们的支持,论坛得以发展、延续到今天。感谢!感谢!还要感谢两位斑竹:33和培老弟。还有掌柜。

发表于 2011-11-25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 感恩的心(手语版) MTV

, [+ c$ c! ]' Q3 ^

 

& y& z& S" u( z5 _! Q% @# U2 L

9 E! ~- Q: s' v( w1 I ^

 

6 k' I }, B+ m' u7 l0 T

 

6 l5 e5 k$ D5 e

水车兄:我们也感谢你!

发表于 2011-11-25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日到达西安。

4 d9 J- \. G* i1 q

文革期间串联到了西安,曾在西安航校住了一晚(已不记得航校的地址),好像是把课桌拼成了“单人床”;油饼比北京的厚,是一囫囵个的饼,不似北京的要在饼中间划两刀。。其他印象不多,只模糊记得鼓楼周围街道很窄,街边有手推车,上面堆放着代售的大红枣。

" Q7 @" ~# L2 @# R6 G

03年,第二次到了西安,去看了兵马俑,华清池,秦始皇陵,昭陵,法门寺,大雁塔,小雁塔,半坡遗址。。。还在古城墙上骑了一个小时双人自行车(单人不敢骑,按小时收费)。。

. H" H- H/ R, ?9 ^! O

此次是第三次来到西安,感觉变化非常之大,街道加宽了,整洁漂亮多了,公共汽车也升级了(03年曾做过多次公交车,车次少,不方便,而且车子很破旧,上面的座椅竟然是三合板的。。。车子地面有时会很脏。)

5 u+ [& k+ ^' P7 d- Q. J

这次我们的住处紧邻大雁塔,出门公交车也很多,很方便,大雁塔周围几年前围满了低矮破旧的房屋,棚户区,现在已不见了,显得空旷,整洁,漂亮多了。每天会放几次音乐喷泉,曲子是中国民歌,外国的交响乐俱全,夜晚更是灯火阑珊,火树银花,探照灯闪烁,交响乐轰鸣,喷泉冲天。。。。

- C8 J) Q, }# t- j5 ]: G; M

大雁塔南侧正对着的是“大唐不夜城”更是灯火通明,“疑似银河落九天”。。相信大唐盛世肯定敌不过今天的豪华。。。。唐朝的皇上也抵不过今天市政府的豪迈。。。

* S* b, f( Q0 V& D) J

到西安一直下雨,直到临回京前的8日才晴天。。雨中的大雁塔

. u- N' h3 E$ Y; e4 ?

HIb4UEuQ.jpg
jJh4EmFJ.jpg

$ b: o+ \+ \1 P: T" a" p; p) k

 

( u! _. R8 X6 E- A

大雁塔夜景

. D) H9 G9 x/ {

xVtgfVbI.jpg
YVDOqSes.jpg

) P. P/ `/ \: K( f+ A

 

+ }6 r6 p n7 @" L! z, I& o

大唐不夜城

8 g6 P3 ?/ I2 A

ulPCi8Un.jpg
PTIqJoE4.jpg
dLNkXZf0.jpg

, Z9 y, J9 b- |9 o

  3pmVaaoa.jpg

0 `3 v. y$ }" t# g& h: o

皇上夜巡

# N" K, ^) m' M( `2 J- j, m

ww5qVSSN.jpg

9 c" G6 E5 a0 ]5 U( u) j/ {) |4 d

 

) [; F& w; G# E( c

鼓楼

0 E" z/ R* L. Y& D9 P

  e9ANYHjo.jpg

2 u. b4 h5 Q% `) A+ ^3 ~7 E$ @: }

 

' j) ?" a3 V8 b% o f6 x0 U

钟楼

' X3 w0 z" J. A8 `( b# V8 l

6hZIS1UR.jpg

' U S; L; O( M$ e8 X

 

7 e& T, Z8 C! Z* c2 L

大明宫遗址

! q% e# R+ ?- x3 U+ d7 f( H

(大明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

9 G M/ O# }+ K, H6 \6 f( M

l5eMoWmN.jpg

1 [+ g) b: P* i; `. h

06qxqxmb.jpg
AaPsvGE5.jpg

2 L5 t3 W3 }' I# f3 s* [" N+ R- n( L" u

微缩景观

3 ~) E! G, X+ A) x: I, ~

bCGbbBgy.jpg

6 y. ^7 u m0 P. q

 

! I2 a! e& _ \# e! u9 l# f% Y

 

+ a0 E4 o( z( q0 o7 s+ s

鼓楼下面那条令人留恋往返的小吃街。。。。(可惜北京没有这样的去处)

! X! F6 R7 n- v8 b* g% P; I

CrlZUeck.jpg
Glbkeop1.jpg
TpykDeMI.jpg

# x! k: V, R6 o8 o& T

 

6 [! @) `) Z0 _8 ]# b

需要等座的羊肉泡馍馆(好像不大,但听人说吃正宗的泡馍就要去小胡同里小馆子,进去体验了一回,还行)

1 A+ f3 w x* h5 F- Y" E

Ywpl8sRD.jpg

7 n2 a' K5 F& h6 I2 s. m' g6 U

 

- a; ~+ m) E( S/ [% y

特产

* v# P7 u/ w b5 R+ |" M- B8 i

Oh0UxF5x.jpg
2LRQ7Tzr.jpg

. g' Z+ q5 e& _3 M$ O8 p

 

1 o4 Y. Q- {2 i9 f& w- _#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4:55:4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5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C+ t6 s# v5 O# m(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6:49:5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5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

7 ^ I V* v2 B

                             换韵和瑜伽

8 ^( E5 f7 q& j$ ?. J

                             章丘清泉涌,

0 V, U" H0 t& e( W# S2 ?/ i J5 n2 l

                             千里动京城。

0 H4 u; Y3 t- C9 ~

                             驱车齐赴明水,

3 C$ q% K: }) a+ s+ {

                             欣然游兴萌。

! {2 s/ q9 ~- M3 Y

                             墨泉似黑实清,

7 H* \6 U; ~2 W. P3 T4 Q. W( _9 R# t

                             梅花五瓣翻腾,

& G4 Z* h$ h& B1 E' u; x

                             百脉万珠晶。

! I; {! G6 K% r8 G

                             奇景眼前见,

! p; ^, c7 J7 X* Z. R1 t G0 |

                             疑是梦中生。

5 [4 v5 Y# ^ H0 o4 K

 

$ {5 \$ S5 [9 K

                             泉水美,山色秀,圣人明。

% }# [& g3 w% F- {

                             豪放婉约,

9 }4 |/ N% s: u `9 ]& K

                             多少诗意系征程。

' k- e/ j' n0 _

                             青春寄情东平,

1 _1 M% k. g7 a6 ~

                             壮志成功电能,

2 ]+ ?5 [8 A* h! p) P( c

                             吾辈出精英。

0 \1 J2 c! r# i

                             相约登岱岳,

7 ~( \& m% {' O& h( }- L: F

                             携手新韵成。

& p7 L( B! |7 ~# s! O) v5 ],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6:48:1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5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10月初,我第一次使用彩色胶卷照相。那是一位在外地的朋友,她的哥哥在香港,才有机会买来彩色胶卷。第一次当然很重视,也很新奇。在天安门照了将近两卷,那是左看右看才下决心照呀。照完以后,大陆没有冲洗的照相馆,还要寄到香港,洗完照片再寄回来。虽然麻烦,毕竟是第一次照彩照,心里美滋滋的。照片寄回来以后,还时不常的向来客炫耀一番。想来当时我们确实太落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4 17:08 , Processed in 1.25503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