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百度的资料(药用部分没有引用):
马兰(Kalimeris indica (Linn.) Sch.)
菊科。我国南方各地有分布。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细长根状茎,匍伏平卧,白色有节。初春仅有基生叶,茎不明显,初夏地上茎增高,基部绿带紫红色,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秋末开花,头状花序。瘦果扁平倒卵状,冠毛较少,弱而易脱落。茎直立,高30-80厘米。茎生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长3-7厘米,宽1-2.5厘米,边缘中部以上具2-4对浅齿,上部叶小,全缘。头状花序呈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直径6-9毫米,总苞片2-4层。边花舌状,紫色;内花管状,黄色。嫩茎叶作蔬菜;全草亦入药。
【别名】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紫菊、马兰菊、蟛蜞菊、红梗菜、散血草。
马兰?
举报
“可山马兰的花淡紫色其叶子宽达1cm,可狗哇叶子宽6mm。”
如此说来,狗哇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我看那叶子也就6mm左右。
有机会拍个特写,看看是不是“狗哇花管状花冠的5个裂片中有1个裂片较长”。问题是,不用显微摄影,怕是看不清楚,试试吧。
老师真是细心人!
马兰? 马兰? 马兰? 山马兰,菊科。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及陕西、山东等地。根和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理气和消热等功效。种中文名:山马兰 种拉丁名:Kalimeris lautureana (Debx.) Kitam.
种别名 :山野粉团花山马兰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马兰属
属拉丁名:Kalimeris
国内分布:产于东北、华北、陕西、山东、河南及江苏(云台山)。生于山坡、草原、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山东烟台。 命名来源:【Act.Phytotax.Geobot. 6: 22. 1937】
中国植物志:74:107
组中文名:马兰组
组拉丁名:Sect.Kalimeris
族中文名:紫菀族
族拉丁名:Trib,Astereae Ca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一10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2—3个簇生,具山马兰沟纹,被白色向上的糙毛,上部分枝。叶厚或近革质,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一6(9)厘米,宽0.5—2(4)厘米,顶端渐尖或钝,茎部渐狭,无柄,有疏齿或羽状浅裂,分枝上的叶条状披针形,全缘,全部叶两面疏生短糙毛或无毛,边缘均有短糙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且排成伞房状,直径2—3.5厘米。总苞半球形,径10一14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上部绿色,无毛,外层较短,长椭圆形,顶端微尖,内层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5—6毫米,宽2—3毫米,顶端钝,边缘有膜质褪状边缘。舌状花淡蓝色,长约1.5—2厘米,宽2—3毫米,管部长约1.8毫米;管状花黄色,长约4毫米,管部长约1.3毫米。瘦果倒卵形,长3(4)毫米,宽约2毫米,扁平,淡褐色,疏生短柔毛,有浅色边肋或偶有3肋而果呈三棱形。冠毛淡红色,长0.5一l毫米。产地分布:产于东北、华北、陕西、山东、河南及江苏(云台山)。生于山坡、草原、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山东烟台。原形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8:58 , Processed in 0.150903 second(s), 2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