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观点(本人学识有限,观点也许不成熟,请指教):这首歌正如专家等人评价的一样,唱出了家国情怀,等等。 9 d+ n" B/ A! \' Y% ?
我因为是中学生,故比较关注北京地方文化知识在中小学的教育、传播。这首歌涉及到北京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别看歌词只有100多个字,但是我曾试着将里面蕴含的知识展开,最后发现展开的内容达千字以上,如果教起来会很麻烦(一是教学课时,二是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 ' e# s/ X' O$ Q8 r$ j; L* U; P
论坛中的各位前辈对其歌词理解起来可能没有困难。小学生毕竟知识有限。我记得我自己小学三四年级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也就仅限于北京台《这里是北京》里面的东西,至于什么“卢沟渡”一类的问题,真是知之甚少。相关教育部门若把此首歌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中,学生是否会“有口无心”?就如同一些家长强制地让孩子三四岁就去背《三字经》、唐诗一类的经典,但是后来问孩子“‘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你背的‘静夜思 李白’中的‘李白’是什么意思”,多数孩子都答不上来。联系到《卢沟谣》这首歌上,学生会唱后,再问“北京湾”、“卢沟渡”、“安澜”是什么意思,结果会如何?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否定不是没有人去深入挖掘这首歌。
- V* Y" K! O: g9 M. s* ] 对于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可能就稍微容易一些。 9 U; `2 f5 q9 i" K$ V1 Q
其实,我认为一气儿地推广它、传唱它,不如通过它深入地了解北京,感受民族精神。也许这首歌放在小学的语文课,或是品德与生活课中教授更为合适。在中学,放在历史课或地理课中是再好不过的了。 : ?5 j2 r0 H' i1 z8 f4 O"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9 23:13: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