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虫是一种两头发尖、长形的黑色硬壳虫,出现在麦子快熟时节。过去小孩儿将它倒放在手心里,嘴里念着“麦子麦子长多高!”只见它“蹦”的一下就能跳起一两尺高来。或者一只手捏住它的身子,将它的头放在拇指甲盖上,它会不停地磕头,磕头虫也就由此得名。
上周在马路边行人步道上竟然又看到了它,像是被人踩了正在挣扎,马上给它扔到了草丛里,原以为磕头虫没了呢。
举报
同感同感!
哈哈!您的图片有这么多种, 我见过的只是前面那两种黑的。
磕头虫
小时侯经常抓喇喇蛄!
鞘翅目叩头虫总科的一科。通称叩头虫 。 名称由来:一旦被人捉住,就会在手上不停地叩头。 全世界已知8000多种,中国已知200多种。该科成虫、幼虫多为植食性、腐食性、木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其中有一些是农、林、牧草、蔬菜、果树的重要害虫,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它不断叩头的动作,是它逃跑的一种形式。所以,叩头虫叩头是为了躲避危险和越过障碍的本能。叩头虫还会以叩“响头”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吸引异性。生活习性 叩头虫逃离危险的方式十分奇特。如果受到威胁,它们会仰面倒在地上,腿紧紧地贴在身体两侧,然后突然“咔”一声,将身体弹入空中。 叩头原理:其前胸背板与鞘翅基部有一条横缝(下凹),前胸腹板有一个向后伸的楔形突,正好插入中间胸腹板的凹沟内,这样就组成了弹跃的构造。 叩头虫的幼虫是黄色,像针一样,也叫“金针虫”,常常钻在地面下啃咬植物的种子、根和茎。叩头虫分布很广,对麦类、玉米、高粱、陆稻、粟、薯米、棉花、蔬菜等作物危害很大。最常见的有沟叩头虫和褐纹叩头虫。灌溉能防止和消灭叩头虫。 叩甲多为中小型种类,头小,体狭长,末端尖削,略扁。体色呈灰、褐、棕等暗色,体表被细毛或鳞片状毛,组成不同的花斑或条纹。有些大型种类则体色艳丽,具有光泽。完全变态。生活史较长,2-5年完成一代。幼虫身体细长,颜色金黄,故称金针虫、铁线虫。它生活在地下土壤内,可为害播下的种子、植物根和块茎,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世界记载的叩甲已超过1万种,我国已知约600种。
可惜我不做虫友已经很长那个时间了。。。
这个很像磕头虫的幼虫。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9:57 , Processed in 0.146020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