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05|回复: 14

我家住在河泊厂(作者:文三堂)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14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3 d& }+ n5 {& l! s) k
) A A) c# }. l+ K$ t* j! @1 a

我家住在河泊厂

) N f7 H' P$ d& z; Y2 X. `

    河泊厂这个小地方恐怕连许多北京人都不知道。它位于水道子(柳树井)以北,茶食胡同以南,五老胡同以西,北接南官园,西接薛家湾,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居民区。现在那里已经盖满了楼房,它已经不复存在了。

8 F+ v' i6 |3 `1 k1 z

   据记载,很久以前永定河泛滥改道,河水经过衙门口一直往东,到前门斜着往东南,河泊厂、龙须沟、龙潭湖都是那时形成的。可见,原来的河泊厂曾是一个水洼子。故取其名。直到后来成了居民区,其地势也比周围胡同低洼,一下雨很容易积水。

C+ j: L7 i0 |7 B; g

    正所谓南贫北溅。河泊厂居住的大部分是城市贫民。房屋大多低矮破旧。不过,据我判断这里曾经有过辉煌。因为这里有几家大户。河泊厂小学是这里的唯一的学校。它原来是一座教堂。这个教堂院大房高,院内古槐高耸。院子最后边是一座二层土木结构的楼房,每一层楼房能放四个教室。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没占据整个教堂,还给留了两个院子。正好院子的主人的孩子和我是同班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那里的花池开满了鲜花,教堂里阴森可怖。由于害怕,后来我就不进教堂了。在教堂的东边毗邻的又是一个大户。这户有个很大的木门。进门后是木制长廊,上边雕梁画栋。左边是主院,右边的月亮门通往挎院。主院全是方砖铺地。有假山石、大鱼缸,还有一棵海棠树。坐北朝南是上房,是个木制楼房,每一层都有五间房大。木头楼梯在外面,直通二层。院子的东西各有两间厢房。赶巧这家孩子也跟我是同学,所以我也经常到里边去玩。这家是山西人,是个晋商。据说,当年齐白石曾住过这里。我也无从考证,权且一听吧。与这个院子东毗邻也是一个大户,坐西朝东的黑门还有高台阶。可以说,这一方当年的住户都是富贵人家。在河泊厂的东北角也有一个大户,坐北朝南,黑门高台阶。那是一家很有名气的梨园世家。据说是专唱猴戏的。往南,还有一个小院,也很讲究。别看院子不大,也是方砖铺地,假山石大鱼缸。这里住的是这一带有名的医生,叫贾梦莲,绰号贾氏三针。是说他给人治病时只扎三针。这是他的行医特色。

, ~5 \! h! ?8 f) b/ z0 r

    至于其它地方还能说出几处。总的说来,河泊厂从前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后来才沦落为贫民区的。

: I* ] b& f7 G8 b3 p8 Q4 T, ^ q 1 U/ O) m2 J n. J

9 N; `! x9 y" _$ c(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4 22:34:2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4-15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
发表于 2011-4-19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可怕了!历史就怕这样制造出来,此教堂是1948年5月才由教会购置并改造成教堂,是法国人购买的,你说的那个不叫教主,而是叫主教,是北京的满主教(法国人),1958年此教堂就关闭了!

& `5 Z$ a; b& Q4 X

 

& m3 L+ f" m4 W, H0 U

我有北京所有教堂的详细资料,我三年前就写完了《北京教堂教会建筑》,只是因为诸多宗教和政治原因没有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19 20:32:00的发言:
& R- b" E7 I* u9 c1 V

太可怕了!历史就怕这样制造出来,此教堂是1948年5月才由教会购置并改造成教堂,是法国人购买的,你说的那个不叫教主,而是叫主教,是北京的满主教(法国人),1958年此教堂就关闭了!

% v5 p5 d' a: k7 E2 J

 

, g! A' g# v) L- Z1 C

我有北京所有教堂的详细资料,我三年前就写完了《北京教堂教会建筑》,只是因为诸多宗教和政治原因没有出版。

8 E/ c# M) l5 k. C4 |& }2 J- @

樊国梁主教是负责所有北京天主教的,还是仅仅负责法国这一块?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作者文山堂交流了一下。关于那个教堂,我提问是否法国人建在1894年以前,据他所知,可能是对的。并说教堂的教主对百姓挺好,经常给人看病,有时给孩子糖吃。解放后,因查出有特务,便解散了。根据文山堂所叙:院内古树参天,教堂年代应该久远。

4 ~* o/ g$ F! L4 Q( j! g9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14:34: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8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我提了句河伯厂教堂,你还真去搜了?教堂现在还有一点遗迹,是位教友家。
发表于 2011-4-2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血性北京在2011-4-19 22:53:00的发言:
# [0 s$ K$ [# r0 j/ c9 l

樊国梁主教是负责所有北京天主教的,还是仅仅负责法国这一块?

( y4 t) E# p# f& ~* j

 

6 L( C! L; X2 O- X9 Y

北京教区就是法国人管理,但也有其它国家的修会教堂,解放前,数量加在一起仅城区内就有80多座。

发表于 2011-4-28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泊厂我知道

河泊厂我知道啊,没拆迁之前我家有亲戚住那里,就住在进南口往里右手第一个院,那院外表不起眼,大门只有半间房,里面的房子可是带廊子的,进深不大但举架高,颇有森严感,可惜院子太小。河泊厂南面的三里河大街是我最喜欢的几条有北京味的街道,可惜也拆了!
发表于 2011-8-22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在十一中上学 每天放学都从河伯厂茶食胡同穿过
发表于 2013-5-2 12: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有几个同学都住在河泊厂   从茶食胡同一拐弯就是了   楼主有没照片呢?
发表于 2014-5-16 2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泊厂东巷口

河泊厂东巷口

' x; |6 Q9 J2 c9 s
6 U8 d* c) @+ m5 T  h9 z# \+ G- e
          看来在这里碰到老街坊了,这张照片是我在沈延太先生和王长青女士拍摄《北京胡同写真》一书中发现的。

9 R) t, @2 x9 y
          这是从东茶食胡同进入河泊厂东巷胡同口的一个镜头,这个胡同口很窄,从东茶食胡同过来有一个下坡,右边门口是河泊厂东巷1号院,第二个门(背身女孩站立处右边)是3号院,我原先就住在这个3号院,图片上的那棵树就是我们外院的合欢树。电线杆子左边还有一个过道(死胡同),里面有几个院门。再往前走,胡同越来越窄,一人骑车从这儿过,路人都要侧着身子躲让。出了这个胡同口左边有一个公厕,再往前就是河泊厂东巷的主要干线了。
; F4 K( i! F3 K6 m$ A: b7 [

' l7 a1 f' K, J8 C% `+ Q+ n
发表于 2014-5-16 2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圯 发表于 2014-5-16 21:579 _+ c2 N" e! Z, y) T6 B
看来在这里碰到老街坊了,这张照片是我在沈延太先生和王长青女士拍摄《北京胡同写真》一书中 ...
; @% h  W, N6 c$ r3 H
“合欢树”?原来我们家住的院子大门口两边儿的撇八字儿墙里一边一课,北京人叫“绒花儿树”!
发表于 2014-5-16 23: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大誌 发表于 2014-5-16 22:09
9 \5 J. L( h" Z3 [“合欢树”?原来我们家住的院子大门口两边儿的撇八字儿墙里一边一课,北京人叫“绒花儿树”!

, Q  h9 Q5 N/ x- G! \" S3 B您说的没错,又叫“绒花儿树”,我很喜欢这种树,花很独特绒球状,树叶羽状,白天张开,晚上合在一起,清香阵阵。就有一样不好,如果长了虫子,北京人俗称“吊死鬼儿”的那种,从树下一过,有时就粘到身上或头发上。贴张图吧。
u=2393201565,2323499902&fm=21&gp=0.jpg
& Y1 x8 a- ]  C# Z! O" f+ u1 @

- u9 J6 L& n  Z( T6 S2 U- g; ]! C6 [5 H

$ c1 v& W/ |5 v( D* i* `! D: \
发表于 2014-5-19 16: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圯 发表于 2014-5-16 23:40
  \* G1 F1 `2 m( o8 Z您说的没错,又叫“绒花儿树”,我很喜欢这种树,花很独特绒球状,树叶羽状,白天张开,晚上合在一起,清 ...
; Z1 |  [- l" E9 d( C
您说那“吊死鬼儿”是槐树上的,我们住东四七条时,院里有棵据园林局说600多年的大槐树,夏天遮荫,但就是“吊死鬼儿”多!那东西学名“尺蠖”!
发表于 2014-5-19 16: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圯 发表于 2014-5-16 23:40
! c; I2 ]5 Q  T5 x  E, E6 {您说的没错,又叫“绒花儿树”,我很喜欢这种树,花很独特绒球状,树叶羽状,白天张开,晚上合在一起,清 ...
: n/ c% |1 N' {& G9 _5 ~  i& b$ c
我们把这花儿叫“朝开夜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02:20 , Processed in 1.16944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