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6|回复: 21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12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A4 H' m0 f4 Q

时间:2011年3月16日(周三)9时30分

/ k) F# H' I( a6 E4 k5 y

主办:北京市考古学会

8 `. X0 _1 g+ _9 _8 P# c3 c

地址:西城区图书馆

% n* I- H' E# N' B% e

路线:西直门地铁车站,步行东南方向,后广平胡同26号

: G. S, w% G$ O" h& b2 m

入场:无须报名,无须票证

3 ^5 L6 r: k# |$ D/ l1 h) G

主讲人:金适教授(女,清朝皇族后裔)

) K5 r2 v6 J9 d

讲座内容:清朝第一女词人西林太清

' ]. ]! O' D3 X' b4 I% m! c

说明:虽然聆听讲座无须报名,但是午餐计划组织AA馋记,所以希望有意参加馋记的朋友跟帖报名馋记项目。


9 x6 r I7 |9 J! Q

《主讲人简介》

/ ?' k/ I* b) U+ n

金适,女,满族, 1951年7月出生,北京市人,爱新觉罗氏,系清高宗乾隆帝九世孙女。著名女真学、满洲学、蒙古学专家金启孮教授之长女。其六世祖母为“清代第一女词人”西林太清,祖父金光平(恒煦)为女真文和契丹文的著名学者。其妹乌拉煕春为国际知名的女真契丹文、满洲学专家。

8 H+ b4 R- B5 _" f

金适主要以家族史与满族史为研究方向,发表过《满族及其所建清朝对中国的贡献》、《研究古文字的三代学者—金光平、金启孮、乌拉熙春》、《金启孮先生与满学研究》、《太清后人谈太清》等有影响的文章,研究整理金光平、金启孮先生学术著作。

* a) b" i1 {: Q/ S

金适的女真文书法行笔温润,颇有先人之遗风,事迹收入《现代满族书画家传略》。作品参加过北京市高校教师书法展;满族书法家书法展等。作品为承德避暑山庄、友谊博物馆、清华大学等多家文化教育单位收藏。

3 A7 d( M( q& J3 w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讲人金适教授女真文字书法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氏家族成员学术论文篇目:

  6 F: l7 J2 N" k4 h- E4 O' N! _

金氏家族成员学术论文篇目:

) L- {2 Y4 X; y+ B

《金光平先生与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 《满语研究》2006-4

# t2 z( Z5 P5 @

《怀念我的父亲金启孮》 《金启孮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2005

3 b% e1 V& d# s1 \' }4 D% J4 d, Z

《金启孮先生与女真语言文字研究》 《北京晚报》2008-5-11

. F8 c, a/ D' F8 \% c8 z) `

《金启孮先生与满学研究》 《中国民族》2009-3

! r* j; y% }/ N- u" d

《金启孮先生与顾太清研究》 《满族研究》2008-2

& ] ]3 W: M: F; O( |. _

《著名蒙古史专家金启孮教授》 《蒙古学研究年鉴》2005-8

2 g$ D1 @+ x2 x9 v) m- A

《研究古文字的三代学者――金光平、金启孮、乌拉熙春》

% x" J, k% f: e" H, {

《一本介绍二十世纪北京满族社会断代史的好书》

' v- h F7 e- e+ Y. \2 W9 |

《中国文物报》2010-2-17

0 |1 N* ^7 v% @; y" ]1 x( R

《满族及其所建清朝对中国的贡献》 《从兴京到盛京》2008

4 K4 ~6 _; ]7 c5 s

《清代词后顾太清》 《海淀文史精选集萃》2006

/ O$ n* @% |- D

《纳兰性德与顾太清》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10

2 M; @+ l8 ^0 {3 i. _

《太清后人谈太清》系列文章 《北京晚报》连载2008-2009

6 ]9 \3 q8 a0 [7 u8 z, L& I

《从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的名号与身世说起 》《北京晚报》2008-4-28第44版

# _! D3 n3 s% T8 \- P4 ^! H) M1 h

《谈谈“北宫”名称的来历 》《北京晚报》2008-11-4第43版

3 M( L" w8 p# ?% w3 C4 q; b

《西林太清与荣亲王府 》《北京晚报》2009-4-23第44版

8 U c$ k6 H" L

《西林太清《天游阁集》寻访记 》 《北京晚报》2008-12-11第44版

: s" D3 l4 s4 g' S% ?9 h# N

《西林太清、奕绘夫妇的故居别墅 》《北京晚报》2008-12-4第44版

6 o3 y. \7 R$ |% V% }% z1 l

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听雪图》 《中国文物报》2010-3-3

3 S( H/ W) l3 ]3 ^0 D/ v+ e

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文杏图》 《中国文物报》2010-9-15 

1 I/ L9 O' |: ~* U/ K" A

满族及其所建清朝对中国的贡献 《从兴京到盛京》2008

: M, m+ |* z* R' r3 [

北京地区初现契丹文字石刻 《北京晚报》2009-6-14

" ]! @6 I [" F' m t

女真文诞生地初现女真大字碑 《东北史研究》(2009-2)

, b" y% B$ x: I! E/ z

专家破译金版画契丹文字 《中国文物报》2009-3-11

! {( `: |0 R7 e u; G

明代的女真(合) 《本溪档案馆学术论文集》2006-11

1 u* I3 B8 ?$ J( u3 f$ n) Z4 w

从满文《辽史》的误译谈起 (合)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第四辑2007

6 ^/ k! \; s1 w+ T3 \

金源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

+ ~/ q p" j; K0 c: g9 a

金代女真大字研究概述 (合) 《金上京文史论丛》(2008)

1 u% m" D! K2 j( {; h

利用契丹文字考证辽史的嚆矢之作

) S3 A+ g! ?" S' s9 H: A

评《从契丹文墓志看辽史》 《东北史研究》(2008-2)

?4 h- ? M. D, |) e" r% q( ?

女真大字碑刻铭文

! ~9 b( o" z8 l/ K# c' d

契丹文字石刻 《中国文物报》2009-8-5

0 ]5 v- w5 f. R: x

文物与考古 《新华文摘》2009-10

$ p& T" _# p5 c; [* a

乾隆皇帝御题玉卮的契丹字铭文 《东北史地》 2010-1

% S- C6 ~6 C8 ~ |

金上京“文字之道,夙夜匪懈”女真大字石碑考译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第七辑2009

- o4 ^0 ?- ?5 Y

溥儒与我的父亲金启孮 《北京晚报》2009-6

) O; D: j& f, c8 k

启功与我的父亲金启孮 《北京晚报》2009-4

0 p3 ?1 H' e0 `# J1 h" T5 m

两代人的文史情愫 《海淀文史》2009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 适 :怀念我的父亲金启孮》

  2 `+ Z2 w6 ~% }) A n

2004年4月10日,最亲爱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 虽然时间过去了近一年,但父亲慈祥的面容、和蔼的声音仍时时在我的脑海之中,令我无限思念与惆怅,悲痛之情久久不能释然。

9 m) n) V6 D3 x i+ F! p( {+ v8 |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艰难,但是他始终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奉献出毕生的心血为自己钟爱的学术事业。为我国女真学、满学、蒙古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 R% @' e/ i }. t2 m

父亲出生于1918年,为清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七世孙。“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即父亲五世祖母。父金光平(恒煦)为女真文和满文的著名学者。父亲从小受家学熏陶,承袭满汉文学、史学、语言学及书画之才华,同时受到母系先人之蒙古语言、史学、文学的影响,因之满蒙汉兼通,擅长多科,更加之自己的刻苦努力,为一生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V2 Z. y& _0 L. u- y+ u

时代变迁,待父亲上学时,家境已十分困难,学费和吃饭都成了问题。父亲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凭借自己的拼命学习,每学期考试都是第一名,才得以免收学费继续学业。考上北京大学国文系以后,仍旧面临无法交学费的困境,这时候父亲还是凭借自己在全市会考中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在日本的几年中,父亲学业之余在学校讲授《纳兰词》,参与先辈共同研究《诗经》,参加东大仓石先生主持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日译工作……用这些工作的报酬交了学费和生活费,而北京发放的官费都留在家中贴补了家用。

9 T' V' ~6 ?2 I3 g) R: s+ E

留日数年,为父亲拓宽研究视野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在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父亲师从著名金史专家山本达郎、三上次男先生;著名满洲史、清史专家和田清、夏一雄诸先生;深得各位先生的器重。就读东大期间便翻译了三上次男先生的《金代女真研究》一书。也是在那时父亲结识了当今享誉世界的著名日本学者神田信夫、崛敏一等同窗师友。九十年代神田信夫先生在为《爱新觉罗氏三代满学论集》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教授青年曾负笈东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之东洋史学科学习。而那时,我正在东大研究院,因此有同在一个研究室的机会。教授既为名门出身,品学兼优,入学以后,即与我相处亲切。当时我正在研究清朝史,以满洲八旗为研究课题,常共研讨,教学相长,获益实多,每恨相识之晚。因此,奠定了尔后半个世纪情谊的基础。”

% m5 I; ?/ b' [" \+ ]

父亲赴日前还曾得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我家大遭洗劫时,遗失的家传太清夫人《天游阁集》全帙在日本人内藤湖南手中,寻觅先人手泽成了父亲赴日留学的另一个很大动力。但是到了日本之后,辗转托人多方打听才知道《天游阁集》已不在内藤家中了,此后的数十年父亲为寻找《天游阁集》矢志不渝,历尽坎坷,终于在神田、羽田、仓石诸先生的帮助下将《天游阁集》从日本《杏雨书屋》寻回,终于物归原主。90年代父亲八旬高龄又为此事远赴东瀛与《杏雨书屋》洽谈。经过多方努力,《天游阁集》手稿交付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社,并配以家藏画像、墨迹等出版发行。体现了父亲对学术事业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同时体现了中日两国学者在满学研究中互通有无,助人为乐之佳话。其中意义远不仅仅是家传著作问世,更是将旷世之宝寻回了祖国。

/ t: u: J+ ]. m) E, n) Y

父亲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做学问,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社会,留给后人。父亲执教计今已五十多年,在治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年从日本回国后,父亲一直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北京解放前夕,父亲入华北大学学习,其间也饱尝了政治运动之劳,毕业后得以到育英中学任教。父亲曾形容当时的心情:“看到育英的每个学生都觉得十分可爱!”当年育英学生中的许多人以后都成为了各界的精英,但他们至今还牢记着当年父亲对他们的点滴教诲,因为这是父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父亲对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倾其所有,殚精竭智。直到离休回京之后,还有许多国内外的学者慕名前来拜师求教。

1 V" ~; X& N8 g U3 }/ z

父亲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研究环境。1958年反右后,文化复兴,时任北京市教育局长的翁独健先生,准备回本行研究蒙古史,他向教育局提出让父亲和他一起去历史二所,这时,中央民院也欲调父亲去,育英的齐世荣先生欲调父亲同去北京师院,正在这三处何去何从,委决不下之际,又来了内蒙古大学的商调。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哈丰阿亲自出马找北京市。据说翁局长曾表示:“困难啊!困难啊!”哈丰阿却说“三年如何?蒙古史研究室建成了,就回来!”

! b/ L% L/ O' B+ I: z, W$ N* f

父亲就这样调来内蒙古大学,连亲自去呼市看一看都没有,就携全家来到刚刚建校,一切平地而起的内蒙古大学。父亲对内蒙古倒并不陌生,内蒙古东部的喀喇沁,西部的阿拉善,外蒙古的三音诺颜,都曾有过亲戚家。况我祖母家就是原巴约特部的人。所以父亲来到内蒙,有一种来到亲戚家的感觉。因此父亲没有计较三年、五年之说,有长期安家落户的准备。

- n2 _/ z$ _' }

但父亲来内蒙的时机却不好,来时正值大炼钢铁,极左思潮猖獗,接着三年困难时期,然后就是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父亲在内蒙古二十五年间,真正坐下来投入业务的时间,几乎连十年也没有。但父亲仍为蒙古史的学科发展、人材培养、科研建设倾尽心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亲自为中文系蒙语专业和历史系讲《蒙古古代史》,为历史系讲《明代蒙古史》、《清代蒙古史》、《厄鲁特蒙古史》、《蒙古史科学》等专题课。在内大招收培养了国内首批女真文硕士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如今,父亲学生的学生,仍然在教学中使用着父亲当年的讲义,这不仅是集中几十年研究之精华,更是父亲学术思想之延续。

; C8 _9 v2 o: C9 [# G6 t* {

就在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下,1964年凝聚着父亲和祖父两代人心血的《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出版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女真文字的专著。剑桥大学《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一书中这样评价:“现在对存世女真碑文的最好的研究成果是金光平和金启孮的《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父亲既而又历时十载编著《女真文辞典》收录了当时传世的全部女真文字进行了解读及音译。正是由于这两本书的出版,奠定了我国女真语言文字的研究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父亲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吃得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就是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典范。

8 r' C6 ^1 P& L. n

1962年,父亲克服重重困难深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以北满族聚居屯落进行满学调查,挽救了被学术界认为早已不复存在的“活的满语”这一文化遗产。父亲以一位满族史学家的独特观点,对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作出了全新的评价。撰写出《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满族屯调查报告》一书。在世界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著名满学家,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教授乔万尼.斯达里在该书的德译本序言中曾这样评价:“金启孮不仅把满洲尚存的满族村落公诸于世,而且抢救了不可避免地即将走向消亡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个功劳属于金启孮。他的著作是一部具有重大价值的时代文献”。这之后,国内外许许多多专家学者纷纷涌向三家子屯进行考察,使满学和满语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 o1 H2 F" W( x, o8 B

八十年代初先生在60多岁高龄时,又毅然应邀赴沈阳,主持筹建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任所长,创办并主编《满族研究》及《满族研究参考资料》两种刊物,达6年之久。目光远大的父亲建所伊始就筹划拓展以满学为中心的研究领域。,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同时着手几个方面的工作:培育青年研究力量,努力建立一支有效的科研队伍;大力推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大力开展档案资料开发和整理工作,并利用自己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声誉和关系使新建的民研所,很快打开了局面。但遗憾的是,当时由于体制的制约和左的思潮影响,使父亲许多设想和努力没有完全实现。即使这样,日后父亲离休在京的十余年间,还常常将自己对民研所发展的建议和想法写给民研所领导。

* U0 w) ~+ t& F P0 [) t1 A

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父亲作为老一辈史学家,有着深厚的史学研究功底,他十分重视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做到去伪存真。他对女真满学研究更是如此,在还没有电脑和复印机的情况下,手工汇集的几十本数百万字的笔记资料,是父亲留下来的最宝贵财富,《北京郊区的满族》、《京旗的满族》(出版时被易名为《北京城区的满族》),《府邸世家的满族》、《荣府史》都是父亲据亲闻亲见之事,据实直书而成,是尊重史实、不存偏见、秉笔直书不同凡响的精湛观点、是研究和继承满学和清史的重要著作。“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父亲所以能取得很大成就,正是在于他终身力行了这句至理铭言。如果父亲一生少些坎坷与压抑,多些做学问的条件与时间,他的满腹经纶和才华定会留给后人更多的精神财富。如今我自己指导研究生时,也每每以父亲的学术追求和治学精神来教导和激励学生。每逢此时,我仿佛又见到了父亲雍容自若、精神矍铄的神态和慈祥可亲的笑容。

% X6 M" d$ A9 G R8 z

父亲走了,带着对亲人无尽的关爱,带着对一生所钟爱事业的无限眷恋,走向天国,但是父亲的学术贡献是永存的。正如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大家周有光先生写道:“女真学和满学的流传不息,也就是启孮先生学术精神的流传不息。这是真正的永垂不朽!”

- n- R* e4 B" u. h u6 A% i+ J

父亲逝世周年纪念,谨以此篇表达我对慈父恩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发表于 2011-3-12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nupjz3B8.jpg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3月16日西城区图书馆讲座西林太清预告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帝京先生的照片太好了,金家几代学者。这个讲座一定要去学习。
发表于 2011-3-12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春天命名的清女词人西林春-太清词。春天也喜爱呤唱的主题。一生中写许多有关春天的优美词章。

' I! Z0 o; V: h9 f: R

    准时参加。馋记当然少不了。

发表于 2011-3-12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蓟风在2011-3-12 20:12:00的发言:
如没有脱不开身的事,一定参加。
0 y8 ]% D' ?$ [; S

同样!

发表于 2011-3-12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没有脱不开身的事,一定参加。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拆就行,若是大杂院居民也没有条件和实力维修。
发表于 2011-3-12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现在改成主题酒店了,真不知道这种利用对于四合院保护来说是利是弊

发表于 2011-3-12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太清的祖父是清代有名的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甘肃巡扶鄂昌。鄂昌的儿子鄂实峰娶香山富察氏女后,生一子二女,长女即太清,本名春,字梅山,号太清。

; j; h5 a& ?$ D2 G

        这是北京考古学会今年11年第一次讲座。     顾太清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尔泰,他们家在西四北,哪个胡同来着?
发表于 2011-3-12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3-12 21:50:00的发言:
鄂尔泰,他们家在西四北,哪个胡同来着?
9 P; I( G' G( Q' M% o! L

西四北二条12号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讲座过后,到他们家看看去。
发表于 2011-3-12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得也对,不论它是宾馆、商铺、开放名人故居还是政府机关所有、大杂院。都比没有了强,只是看着怪难受得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太清咏春词

  9 x0 H- ^5 c8 d: D

【作品】:风光好
【内容】:春日
好时光,恁天长。

: K& `7 u+ g& W1 C+ K6 x

正月游蜂出蜜房,为人忙。

- D& x7 P5 F2 v3 ~' u$ N

探春最是沿河好,烟丝袅。

7 S+ N# [0 j7 Z# h

谁把柔丝染嫩黄,大文章。

【作品】:喝火令
别久情尤热,交深语更繁。

, B% M V9 z/ v! x, r

故人留我饮芳樽。

) v' N5 v' s$ _! A U

已到栖鸦时候,窗影渐黄昏。

1 |* l4 |/ y7 k8 [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

# W" F D1 H3 E: D- W# K

醉归不怕闭城门。

! w; I7 G& o9 g3 {) T/ q: C, l

一路璚瑶,一路没车痕。

9 S- X2 y% W' ?3 ]( j7 h" E# h

一路远山树,妆点玉乾坤。

【作品】:贺圣朝
【内容】:秧歌
满街锣鼓喧清昼,任狂歌狂走。

, |9 z4 [1 y; u9 ^$ z; Z7 n% E6 R+ o( R

乔装艳服太妖淫,尽京都游手。

1 X5 @6 Y4 f2 O6 X

 插秧种稻,何曾能够?

/ u0 |3 H" N Q# W" [$ l! J1 l8 ?

古遗风不守。

) m& x- D2 A+ }: Z) j8 K

可怜浪费好时光,负良田千亩!

【作品】:江城梅花引
【内容】:雨中接云姜信
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

! U- F' L5 U6 A; M

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

- c2 I! J( ?- a i& E9 N0 h! q0 a

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

$ S% p& R3 V3 ^8 M4 P; R" |/ X9 y

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

6 [; i; Q: R9 j" W2 ~

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

% N4 C9 T7 Y( i8 s

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

# }4 r$ z# c: e; r8 N

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

# x$ L: w, n" h/ A; Q


【作品】:江城子
【内容】:落花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

; `3 r' t* p. P4 L/ Y8 g

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

- L! L3 t; V* h# l5 v; W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 n+ \, r; l- `0 _

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特愁侬。

% z" V7 ^0 b& f

燕子来时,红雨画楼东。

5 x+ `; k3 ]0 E; d F! j: ~

尽有春愁衔不去,无才思,是游蜂。

【作品】:江城子
【内容】:记梦
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

2 ?7 ^! G. I- Z% y

一路清溪、石桨破烟划。

" y# s, _4 L8 U0 e5 \

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

3 ~: c2 y! |7 N6 d" M

梅花万树影交加,山之涯,水之涯,

) n1 U7 s8 [* ~/ O# J0 K

淡宕湖天、韶秀总堪夸。

0 Z: Q5 f) p* }, G' P! n+ H; M' X

我欲遍游香雪海,惊梦醒,怨啼鸦。

【作品】:南乡子
【内容】:惜花词
一夜妒花风,吹过栏干第几重?

0 P# h0 s9 A% g- A

何事封姨情太薄,匆匆,零落深丛与浅丛。

* f0 @4 O4 y9 t; Y

春冷逼房栊,晓起开帘扫落红。

% ]. \5 K+ B0 O$ |3 w4 R4 ^" H( i

风势未停天又雨,蒙蒙,乱卷飞花小院中。

【作品】:如梦令
【内容】:送春
昨日送春归了,枝上残红渐少。

" `; E+ m! O( v5 _# P1 |( C

帘外绿阴多,满地落花谁扫?

* d5 G' x$ A* q1 ~9 e

休扫,休扫,一任东风吹老。

【作品】:早春怨
【内容】:春夜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

5 ~: x* v# G0 O/ G/ T

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 @+ A0 R9 T" ] M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

# k3 K. a3 B. k& W9 S) }

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发表于 2011-3-14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对诗词一窍不通,但有时间还是应该去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1-3-14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3-12 22:02:00的发言:
谢谢你,讲座过后,到他们家看看去。
% ]+ u, ?) E# |, x3 p5 s

我更想去房山大南峪她和奕绘贝勒的园寝,据说风景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2011年3月16日(周三)9时30分

* @: j. o |" I) h

主办:北京市考古学会

S+ g, I- U9 `. s

地址:西城区图书馆

( T9 L+ l& C8 z( j% V ^- M: `# {

路线:西直门地铁车站,步行东南方向,后广平胡同26号

K3 Q* A* Y# i

入场:无须报名,无须票证

, H5 r7 e Y( Y+ |: @& t7 x

主讲人:金适教授(女,清朝皇族后裔)

7 }/ F. A2 s7 S% n

讲座内容:清朝第一女词人西林太清

+ Y G& A( U0 R. e3 N$ T# g

说明:虽然聆听讲座无须报名,但是午餐计划组织AA馋记,所以希望有意参加馋记的朋友跟帖报名馋记项目。


发表于 2011-3-16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后的故宫

多好的讲座啊,可惜上班去不成。

发表于 2011-4-29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逍遥游天下[/I]在2011-3-12 21:46:00的发言:[BR]; A  r4 R4 P( A" n
[BR]顾太清的祖父是清代有名的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甘肃巡扶鄂昌。鄂昌的儿子鄂实峰娶香山富察氏女后,生一子二女,长女即太清,本名春,字梅山,号太清。
" R: t+ W: P4 o3 i9 ~9 {[BR]        ! g$ ^2 n1 q2 Z. N) B2 i
[BR]
" C5 _. o' V1 R5 R
[BR] 
( }$ b4 r2 }. b5 w: m[BR]太清字梅仙,而非梅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5 23:10 , Processed in 1.19620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