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37|回复: 34

北京曾经的声音[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9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哧愣。。。哧愣。。。。。!现在听不见啦

北京曾经的声音

北京曾经的声音

北京曾经的声音

北京曾经的声音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唤头啊。您家里还真是什么都有。

发表于 2011-3-9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传上来听听就好了~~~:)
发表于 2011-3-9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看样子老没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11-3-9 13:16:00的发言:
嘿!看样子老没用了?
! S: ^- O' p4 X; z! h/ H

是锈斑斑的。今天还试了试。没有专用的那个铁棍,用的改锥!咔!就一响儿!听说给这个调音儿也是技术。当初俩同行碰对头儿赛谁的音儿好。

发表于 2011-3-9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唤头

2 L, l, D o, g: o N/ I, ^

这东西现在别说听到就是见也见不到了!要想看只能到博物馆了吧,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1-3-9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 Z$ Q. K6 `: y/ G# M3 G! S1 c

 

9 |# v% S4 ? Q( V# H m

小时候听见这声音就跑,不愿剃头。

发表于 2011-3-9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古董啊,昨天还提起这些东西呢。好好保存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也就马莫属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眼底云烟在2011-3-9 13:19:00的发言:
% K' P0 }5 ^ v3 b; F

唤头

# o* J8 D* b3 w) O! @) R

这东西现在别说听到就是见也见不到了!要想看只能到博物馆了吧,感谢楼主分享

0 N- @: Q' ?* Z

也骨懂啦。哈哈

发表于 2011-3-9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驼铃不错!好东东值得收。
发表于 2011-3-9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用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1-3-9 14:01:00的发言:
8 w0 ]8 j, i% l7 ~6 S& l) x

唤头啊。您家里还真是什么都有。

. ~7 w1 V4 ]3 E9 q

还有带响的呢!我拍一个你看看是做什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1-3-9 14:04:00的发言:
要是能传上来听听就好了~~~:)
1 d+ M7 j3 B* x( I

就咔!完事儿!不带嘟噜儿 难听之极!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个的比拳头大 声音浑厚悠扬 挂谁脖子上的?骆驼是铁桶铃。这么大个是挂马的吗?

北京曾经的声音

北京曾经的声音

北京曾经的声音

北京曾经的声音

发表于 2011-3-9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喝您的二锅头。
发表于 2011-3-9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豆,因为形似马铃,因此叫作马铃薯。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3-9 22:38:00的发言:
土豆,因为形似马铃,因此叫作马铃薯。
i0 J0 s W7 j, M/ k# f

哦 我说呢!这么个来历。有意思。记下了!谢谢陆老师!。

发表于 2011-3-9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铃薯:

' x( v' k7 {+ Z& C2 r3 c

 

' ~& x. [/ y1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1-3-9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把下面的木头把儿接上,可能声音会有所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1-3-9 15:05:00的发言:
真是古董啊,昨天还提起这些东西呢。好好保存吧。
- k% B& \/ R& u( `& H$ k

看来嘉平兄也经常和藏友切磋。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1-3-9 22:12:00的发言:
& I! g! _: w( L5 A7 S6 g

哈,亲戚。

: A$ H- R; o) K' S

 

# ~- x* G' H: x" y- _( E

回南城兄:是,有时和朋友们切磋。近期事情忙完后,希望跟您坐坐,切磋请教。

% [" q" w1 W- Z9 z

好啊!还请啥教啊 喝酒呗!。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3-9 22:06:00的发言:
他们是亲戚
% Z9 [" \7 `3 Q+ ^2 a$ n

是哈哈 就多了个薯字。

发表于 2011-3-9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亲戚。

e$ W0 Y4 Y; L8 Q: Y

 

) z0 ~8 M% W1 v9 o

回南城兄:是,有时和朋友们切磋。近期事情忙完后,希望跟您坐坐,切磋请教。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

北京曾经的声音

北京曾经的声音

发表于 2011-3-9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是亲戚
发表于 2011-3-10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文物~

1 C- X' _! U/ y1 A5 t

古代的理发师真够痴的,其实他们有只哨子就可以招揽顾客了,何苦端着这么重的乐器到处走~

% [, U0 n5 m2 J( n; D D2 `7 Y

大家了解这东西的起源么?它的名字是什么?

发表于 2011-3-11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3-10 23:32:00的发言:
! o$ ]0 x- Q) f3 w3 W. W

民俗文物~

. ?$ ?# f D5 q( B4 e' I# F5 Z

古代的理发师真够痴的,其实他们有只哨子就可以招揽顾客了,何苦端着这么重的乐器到处走~

' |# s8 q. n* _9 K

大家了解这东西的起源么?它的名字是什么?

, Z' c- A8 g# x* g% [# p, T

起源不知道,我们管它叫:“换头(轻声)”(我籍贯河北、生在天津长在北京,不知这是不是北京的叫法)

发表于 2011-3-11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3-10 23:32:00的发言:
6 A! a- A5 ?% G+ t7 y. R

民俗文物~

. \7 s1 ^0 K2 b( V

古代的理发师真够痴的,其实他们有只哨子就可以招揽顾客了,何苦端着这么重的乐器到处走~

) E! ]& Y' r: _, T. ^2 C

大家了解这东西的起源么?它的名字是什么?

( e+ z( C" }6 L: j" P# o9 W7 g

文革前还有这样的理发师呢,挑着担子,一头是个小炉子,一头是个带抽屉的箱子。理发刮脸,还带按摩掏耳朵。这些理发师一般还会点正骨,小孩子抻着胳膊崴着脚找理发的就行,还不要钱,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 2011-3-12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钩鱼在2011-3-11 9:10:00的发言:
2 F! A/ R2 Q: \" G, m T' n; N

文革前还有这样的理发师呢,挑着担子,一头是个小炉子,一头是个带抽屉的箱子。理发刮脸,还带按摩掏耳朵。这些理发师一般还会点正骨,小孩子抻着胳膊崴着脚找理发的就行,还不要钱,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H, u, G) F- b- L3 r

据说还带着小笤帚、小簸萁,剃完了,头发茬子扫起带走。与道德无关,这是老北京手艺人的规矩。

; U8 y! ^& a. ?, X# X

您再看看现在,摆摊儿,撂地儿,支锅儿……杂物狼藉,乘风滚地。

9 O* W" W2 {' i, s" w* [

都在糟~

4 L5 x0 Y$ S$ A+ G( p, `

毁你没商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 09:31 , Processed in 1.18969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