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32|回复: 25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8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3 @1 i' q. N
% m# W2 u9 n' h+ f& A/ U4 {1 C

 

6 ]: o2 a7 p9 f1 j+ \: V" C; L
" ?3 {' Y& \9 V0 @3 v4 H# f3 n . }% k5 \( }( {' \" p$ Y G# C$ {; W( T, j/ B/ Z1 R: {: y0 s0 k, p6 c
广府城地处邯郸东北20余公里处,明清时期为广平府府治所在地,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曾在此建都。现在属于永年县管辖的一个镇。
2005年我就去过广府城,那时的广府城虽然略显沧桑,但很有味道。可惜当时用的是胶片机,一方面珍惜胶片,另一方面拍摄重点是中华百名书画名家的笔会,所以对广府城留下的图片寥寥无几。为偿夙愿,前几天开了5个多小时的车又去了一趟,结果大失所望。除了城墙和护城河依然保留完整外,其他的都不见了踪迹。府城南门外,原本有个小村,清代太极宗师杨露禅的故居就在其中,与周边的老房相得益彰。这次去,整个村子全不见了,只留下杨露禅故居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即便这故居,也全是新的,韵味全失。没办法只好勉强拍了几张城墙,就铩羽而归。
东城门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井陉的老县城规模可大多了!保护的也好!赞!
发表于 2011-3-10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最近很勤奋,老当益壮!

5 `- y! f/ O4 l) K+ }% w7 n

还有图片么?多看几张,没想到一个小镇,还有如此规模。只是可惜地方的保护不得力,把历史的韵味弄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QUOTE:
以下是引用02020022在2011-3-9 14:28:00的发言:
L4 [! i% e7 c+ V) H3 _+ c

草根兄还说韵味全无呢!第一幅简直就是《清明上河图》。

, L! \, G& L% f R% _( @

下载几张,慢点学习。

$ y" w: ~% q" v8 m7 W( V; X; A

谢谢中方老师喜欢,其实我说的是城里的建筑和杨露禅故居相当的无味,至于城墙,还是值得走走拍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11-3-10 6:41:00的发言:
比井陉的老县城规模可大多了!保护的也好!赞!
. C/ N0 F/ |* ~ [( V9 s

狼,这个可是府城啊,别看现在只是一个镇子,当年可管着九个县呢,当然比县城大多了。目前这个城墙,有四个门楼和四个角楼,顺着城墙上面走一圈,恐怕得40多分钟。

发表于 2011-3-10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根人生在2011-3-10 11:26:00的发言:
7 `5 f- h X, F" C i$ \5 {! [

图片一共拍了20多张,那几张基本都是重复的。

, l/ l+ B$ j6 u$ g0 p

广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 12 米、宽 8 米,城内面积 1.5 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城外的护城河,两岸遍植垂杨柳,由四座吊桥沟通内外,形成一座坚实的城堡。外可御敌,内可防洪,进可攻,退可守。广府城也因此成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战火烽烟连续不断,可谓历尽沧桑,饱经战乱了。

% G' J& i) g' c; F8 p8 y

争取今年去一趟![em85]

发表于 2011-3-10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近去拍的么?真没想到河北还有这样完整的古城,现在动手保护还不晚,谢谢草根兄的精彩照片和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1-3-10 9:21:00的发言:
& S- ^1 a5 y6 G' w" D4 p/ V7 P

草根最近很勤奋,老当益壮!

$ f8 _0 \ _: f! {' j8 p

还有图片么?多看几张,没想到一个小镇,还有如此规模。只是可惜地方的保护不得力,把历史的韵味弄丢了。

4 p7 o" j" n& c: v

图片一共拍了20多张,那几张基本都是重复的。

. E0 t. h" W: A

广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 12 米、宽 8 米,城内面积 1.5 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城外的护城河,两岸遍植垂杨柳,由四座吊桥沟通内外,形成一座坚实的城堡。外可御敌,内可防洪,进可攻,退可守。广府城也因此成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战火烽烟连续不断,可谓历尽沧桑,饱经战乱了。

发表于 2011-3-10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草根老师的作品,请问城中的老巷子及老房子还多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谢谢大家关注
发表于 2011-3-9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1-3-9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兄还说韵味全无呢!第一幅简直就是《清明上河图》。

) O Z& J) u2 R1 q8 V

下载几张,慢点学习。

发表于 2011-3-8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的机会去趟。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东城门瓮城

! v( s- O; N3 L4 B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东门瓮城内算卦人

: ] ]# R7 e" ~7 ]% ?3 D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东门城墙近观

( y. Y- i, P# D: l7 h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东门里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北门

; K0 q; m; S: v# v& L3 L! u' k) W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西门洞

) \' O! F% K1 |& }2 i0 P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西门及瓮城

0 p+ ?% a% o3 W! C$ L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南门外角楼远眺

, }7 l4 j8 O+ Z- q! N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南门远望

6 H/ N( i& _$ Y3 n8 W0 Q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发表于 2011-3-8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两年,只不定又成什么样了哪。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河北广府城城墙

图片发完了,谢谢观赏。点击看大图效果好。俺在那里发现一件事:它的瓮城全部建在城墙之外,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而且瓮城的城门与城门楼呈四十五度角,而不是正对着。请教方家:这是为何?是出于军事考虑吗?
发表于 2011-3-1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_1 l" A3 {( ?! V) R[BR]“算卦人”抓拍神态非常好!7 y) {# N: `' I2 C& ^
[BR]“西门洞”光影非常好!
发表于 2011-3-15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pi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6 05:17 , Processed in 1.22984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