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4|回复: 8

北京:后海,“北京小吃”复兴起点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7-7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单西四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小小门框胡同一线天。”想象,这短短一句顺口溜用京腔、京味、京韵的北京话讲出来会是何等亲切。

  现而今,随着前门地区开始拆迁,这被称为“一线天”的门框胡同正在逐渐消失在北京的版图上。而依附于门框胡同生存的那些百年老字号北京小吃,也不得不另觅他所,重打鼓、另开张。

   到哪里去呢?前门以外,鼓楼、银锭桥、什刹海,这些也同样是老北京的一面镜子,试想,当北京小吃移居后海,并且在那里聚集,它们的命运会如何呢?老北京人在关注,“北京小吃”的这条复兴之路将如何走下去?

  2006年,6月30日,后海“九门小吃”即将开业,在这个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仿古建筑中,具有上百年历史的11家“北京小吃”重新开业:“爆肚冯”、“年糕钱”、“月盛斋”、“羊头马”、“恩元居”、“豆腐脑白”、“德顺斋”、“奶酪魏”、“小肠陈”、“茶汤李”、“门框褡裢火烧”,各家掌门人的想法相同:重振“北京小吃”的威风,但是,这件事能不能做到,还是一个未知数。

  清朝末年诞生、公私合营时期归公或消亡、改革开放复出却难寻昔日风采——这些北京小吃大体上走了相似的路线,将来,它们的发展方向又将如何?各家小吃掌门人都在思考:后海能不能成为复兴“北京小吃”征途的一个起点所在?

  从前门迁居后海

  在11家北京小吃中,“爆肚冯”、“户部街马记月盛斋”、“瑞宾楼”是刚刚从前门廊坊二条胡同迁居到这里的。2006年3月,当他们告别前门廊坊二条胡同的时候,本报记者曾经和他们进行了一番对话,当时,除了无奈与不舍,他们已在等待后海“九门小吃”的开张。如今,他们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后海孝友胡同的那座仿古建筑上。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3月,前门廊坊二条胡同,三三两两的游人举着相机,专程到这里记录历史的时刻,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化为乌有。而将随之消失的除了老式的胡同建筑,还有“爆肚冯”、“户部街马记月盛斋”、“门框褡裢火烧”三家远近闻名的百年老字号北京小吃店。

  正如爆肚冯当家人冯广聚老先生所说:“就是这被称为‘一线天’的门框胡同捅破了天,这里是北京传统小吃的起源地。”而如今,百年沧桑,门框胡同风光不再,能够觅得踪迹的,恐怕就只有廊坊二条胡同仅存的三家“百年老字号”了。

  2006年2月17日,《北京市城市建设项目拆迁公示》在廊坊二条胡同赫然贴出,三家老字号无一幸免。“这是谁都没办法的事。”“户部街马记月盛斋”掌门人马国琦老先生满面实在。

  冯广聚:21年中的焦虑

  “要求我们最多只能坚持到3月30日。”2006年3月24日,坐在前门廊坊二条胡同“爆肚冯”店铺的窗前,“爆肚冯”第三代传人冯广聚老先生向记者述说自家的营生。店铺不远处,“月盛斋”和“门框褡裢火烧”都已经贴出了“拆迁停业”的条子。

  注定,爆肚冯将成为廊坊二条胡同三家老字号中最晚停业的一家。

  在“爆肚冯”,两层的门面,一层主要卖爆肚,二层还经营火锅。说话间,还有客人从楼上吃了饭下来,和店主热情地打招呼,看得出来,那是老主顾。

  74年间,冯老先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没有离开过前门大栅栏地区。说起这段跨越70年的历史时,他的口吻中分明带着骄傲:“我出生在同仁堂后门,到会走的时候搬到廊坊头条的小胡同里。对这个地方我太熟悉了,这个地区的老字号我都能回忆起来,这里的历史是积淀出来的。”

  冯老先生回忆,想当年,门框胡同原有20多家小吃,而经常光顾的大都是文人墨客、著名伶人:“当时门框胡同那香味,别提了,从大栅栏就能闻到。”

  40年代,冯广聚老人只有10岁的时候,开始跟自己的父亲学习制作爆肚。当时,冯家的小店已经开在了门框胡同的南面,已经真正成为门框胡同众多名小吃中的一号:“当时学做爆肚,根本也没想着怎么把它传下去,实际就是为了生存。”

  “做爆肚的大体过程,得先到屠宰场买肚子,取回来粗洗、精洗,洗完了裁,裁完了切,切完了爆,爆好了蘸着作料吃。”如今,冯广聚老人说起这些来驾轻就熟,而从公私合营到1985年,二十多年的时间,冯广聚老人与爆肚的制作过程生疏了。

  1985年,改革开放开始。在仪表机床厂做了将近30年车工的冯广聚老人决定把自家的爆肚生意重新撑起来。于是,在廊坊二条胡同,“爆肚冯”的店面出现了,而且,这一干就是21年。

  “爆肚冯”重新开张,名声在外。远道而来的客人中,不少华侨都在询问冯老先生:“原先在门框胡同这边的那些小吃都哪去了?”面对众多疑问,冯老先生无法回答。于是,在21年时间里,冯老先生一直致力于一件事:寻找北京的老字号小吃。

  从2003年开始,冯老先生与现任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侯嘉先生取得联系,一点点将寻找、复兴北京老字号小吃的事情推进。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冯老先生祖居前门地区,附近许多小吃的传人都是他自幼的好友,于是,这些老字号的身影慢慢清晰了。此次,在后海孝友胡同开张的11家北京小吃中,大部分都源自门框胡同。

  马国琦:终于可以“再战”

  2006年3月21日,“拆迁停业”的字条已经贴在“户部街马记月盛斋”窗口。那是这家老店在前门廊坊二条胡同营业的最后一天。

  “要求我们月底前必须离开。把这清理了,我也少块心思。”“月盛斋”第六代传人马国琦老人坐在不大的店面中,用语言和这个经营了五年的店面告别。当然,除了告别,他还有憧憬:“养精蓄锐,准备再战。”这“再战”,所指的正是此次在后海的重新开张。

  尽管,“户部街马记月盛斋”的故事从光绪年间已经开始谱写,二百年风雨,“月盛斋”的牌子几易其主,总算在断续中重新回到了马家人的手中。

  1993年开始,马国琦老先生决定重振“月盛斋”旗号。而真正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要从1999年“五一”长假说起,那时“大栅栏”的第一个旅游购物节上,“户部街马记月盛斋”重新回到了前门地区人们的心中。到2006年,六个年头里,马老先生对前门的小铺面充满了依恋。

  “春节前听说要拆迁,春节期间就听说‘二条’也要动,当时还真有点失落的感觉,好像要天塌了,买卖刚刚见到效益,刚刚有了起色,人气在慢慢提升,如果要重新找回这种状态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时的马老先生开始等待,等待6月,后海的小吃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刘国壮:希望顾客找到感觉

  “瑞宾楼”的现任老板刘国壮,并非“门框褡裢火烧”的嫡系传人,他与“瑞宾楼”的缘分从1981年结下。25年时间,刘国壮了解瑞宾楼发展轨迹中的每一步。

  1981年,刘国壮进入“瑞宾楼”的时候,饭店还是国企。1998年,刘国壮承包了“瑞宾楼”,2000年底国企改制后,刘国壮成了它的主人。

  2006年3月,刘国壮在准备着饭店搬家的大小事务:“大栅栏说拆迁已经说了十多年了,春节前应该定的差不多了,2月17日正式贴出来了拆迁公告。以前觉得廊坊二条不会拆的,春节后看到布告的时候知道的,这个心情,真是舍不得,毕竟,在这个地方已经25年了。”

  如今,“瑞宾楼”已经加入后海“九门小吃”的行列,刘国壮在前门待了25年,那么,在后海呢?

  寻回五十年前的招牌

  并非所有的北京小吃都能如“爆肚冯”、“月盛斋”那样幸运,失而复得,继承祖业。否则,就不会有近70%的北京小吃到如今都下落不明了。“恩元居”就是其中一个。从当年朱家胡同的“恩元居”,到如今后海 “九门小吃”的“恩元居”,其间,跨越的时间是五十年。

  2006年6月的一个傍晚,前门大栅栏地区朱家胡同的一个普通民居小院里,“恩元居”第一代传人马东峰先生的长子马振国老先生向记者悉数家中的历史。

  恩元居,20世纪30年代到解放后,在前门地区朱家胡同鼎盛一时,主要经营北京小吃“炒疙瘩”。然而,随着公私合营的开始,“恩元居”这个名字消失在北京人的记忆中。时隔五十年,“恩元居”参与到后海“九门小吃”中,重新寻找当年的老字号。

  提起“恩元居”的历史,马振国老先生倒背如流。1904年父亲到北京学徒,后来到臧家桥穆柯寨学炒疙瘩,自己又在朱家胡同开店,用酱油取代原来的黄酱,以及各种改良,马老先生都记得一清二楚。

  然而,遗憾的是,1956年公私合营后,“恩元居”被并入宣武区饮食公司,马家从此与“炒疙瘩”的营生绝缘。随着时代变迁,在北京,“炒疙瘩”这三个字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遗忘,年轻人中很少有听说过这道小吃的了。

  五十年来,马老先生一直希望能有个机会,把父亲一手创下的祖业重新振兴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困难,他觉得自己势单力薄,不得不放弃。即便如此,马老先生却喜欢自己在家里用“炒疙瘩”款待亲朋好友,从和面到揪疙瘩,从煮疙瘩到配调料,马老先生从来没有放下父亲传下来的手艺。

  2005年,“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侯嘉先生找到了马老先生,请他出山,一起在后海将11家北京传统小吃捆绑推出。这与马老先生之前的想法一拍即合。马老先生准备带着女儿、儿子一起到后海干这个买卖,希望手艺不会失传。

  这次到后海那边重新开张干“炒疙瘩”,马老先生说:“不为挣钱,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恩元居’,直到‘炒疙瘩’。”按照和小吃协会的商议,马老先生准备将“炒疙瘩”制作得更加精细,使客人能够吃出感觉。

发表于 2006-8-31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破坏环境...
发表于 2006-12-7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日到过大栅栏,拆的不象样一刮风漫天尘土。
发表于 2006-12-11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起来不错,不过不知道能不能消费得起唉!
发表于 2007-1-9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先用眼睛馋馋[em02]
发表于 2007-1-9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所谓的后海的九门小吃了...吃了一碗炒肝儿.一份炸酥肉,一份搭链火烧...炒肝儿的味全变了.而且居然没有包子...酥肉是凉的.根本没法吃...搭链火烧感觉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哎....钱倒没少花.
发表于 2007-1-30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tm外地人开的,去了就抽tm丫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8:35 , Processed in 1.13710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