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23|回复: 24

赵钱孙李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22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德路 于 2014-4-10 09:09 编辑 7 J# s" w* ~7 v. y- R4 T5 Y
5 |4 Y# D. D1 [* K
         有几天了,左胳膊肘隐隐作痛。我暗自思忖,如果赵老爷子在,这点毛病算个屁啊?老爷子会眯缝着眼睛,拿起你的胳膊,伸出烟斗一样的大拇指,三下五除二——齐活。临了,还得传授一句:“由轻到重,由浅到深;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按摩口诀。
; O) r/ a  k8 V) A8 n* F
+ q% x3 }3 `) X9 v      自打我10几岁时,就知道父亲有个忘年交的朋友。老爷子当年60多岁,人长得清癯干瘦,圆圆的脑袋虽已谢顶,可衣着干净利索,举手投足间,透着不俗的气度。母亲让我们称呼他为赵爷爷。赵爷爷会推拿按摩,家里人或亲戚朋友谁有个腰酸背痛,戳胳膊崴脚,闪腰岔气,必定会请老爷子来;或上老爷子家去治。准保去病消灾,手到病除。由那时起就知道老爷子有本事;也知道老爷子家住德内大街四环胡同把口。
, K) f6 z4 u* j) a+ n6 Z
3 O2 ]& z: D: ?6 v- K- C      四环胡同早年坐14路公共汽车,蒋养房下车就是。一提蒋养房车站,就会记起,某日去老爷子家的情景。+ Q4 }( w2 Q1 @+ U
      那天,北行的14路公共汽车进站了。车门开启,乘客鱼贯而出,又鱼贯而入。上上下下都是客,你来我往即人生。0 X  C% _, ~% G: m8 _9 G  x& C
$ f+ W: a) T1 X4 t' Y$ F5 T2 |
        “哇……”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刚下车,怀里孩子的哭声尤为刺耳。
) y8 b+ e) Y; h3 L/ A; f1 s+ ]0 e
        “怎么了,这是,这孩子干嘛这么哭啊?”有人问道。
0 w2 L8 X5 M2 h4 h* v* q2 ~! b: }  u/ R4 L' `
        “孩子胳膊的环儿掉了。这不,赶紧到积水潭医院来看吗。”抱孩子的妇女满脸焦灼回答。8 z1 D% S4 g, B5 d8 K

: n. \. r. T% m) ]$ \$ F      一个提着菜篮,路过车站的妇女闻听,搭言道:“孩子胳膊环儿掉了,上什么积水潭,你看,” 用手一指,“那边门口站着晒太阳的那老头儿,姓赵。他就会治。过去,求求老头儿,管保比上医院强。我也是多事,听不听随您。”
3 p# P: U2 E- z: c7 r6 ~
. p. a! u, s8 y2 {5 Z) S) F; s/ j$ R        “得,谢您了。您热心肠,我谢您。”抱孩子妇女忙不迭地答谢,忙不迭地过马路,朝老爷子走去。* @& S+ L3 P9 Z

: A" ~$ ]$ {! G! _        “赵,赵大爷,赵爷爷,我这孩子胳膊环儿掉了,你老、您老……”- i5 ?$ ]/ N/ h3 s7 }) c

; f1 [/ x0 o% T5 F  v7 R      老爷子眯缝着眼睛专注地看了一眼这娘俩言道:“小家伙儿,几岁啊?4岁。还真虎头虎脑的,住哪儿啊?虎坊桥。噢,得,好啦。”说着轻提起小孩胳膊一转。
. D% `0 q# w, p" a# G) s- |
8 N* Z5 M: o/ E9 z  M6 O- t: i) c        “爷爷,您给我们治治吧。”小孩妈妈哀求着。
2 x3 N; V+ l" I/ x/ L6 ]8 e; a5 X7 X! w# W* v
        “好了。回去吧。”% S- r$ d) o. x" [4 [

; p* A& D3 u5 a) k1 q; a        “好了,这就治好了,您真神了。”
7 T% R# c+ ^8 }2 d- ?! h/ d
& N& U5 y( |: ~2 q# m        “没什么,回去,注意,别使劲抻拽孩子胳膊就行了。”' F6 Z% v8 o+ L! _- n
- L  ^# J- m+ M/ b
        “和爷爷再见。”小孩儿还真听老爷子话,抬起掉环儿的那只胳膊向老爷子招手,老爷子一乐,扭头进院子了。" J& b+ Z* n+ T; {3 L

8 }! ~2 A6 ?% ^* L/ f5 x      走进院子,正对着院门的一间北房,是赵老爷子老两口住的房子。住归住,房子可不是老爷子的。房主姓钱,这个院子所有的房子都是钱家的。只有赵老爷子一个外姓房客。赵爷子有两个儿子,都不和老人住在一起。老爷子究竟是哪一年搬进这院儿的,怎么搬进来的,没问过,自然无从知晓。
* f9 W& J4 u2 @( y4 N9 C" \" m1 d. _& h! o7 l
      这个院子一拉溜5间北房,还有3间西房。除了几小间做饭的小厨房,院落相当宽敞豁亮,院子里的地面是踩踏平整的黄土。房主钱姓是个大家族,有人称:钱串子。钱串子在这里可以理解成哥们多;而不是通常钻钱眼儿的意思。钱家兄弟七个。这个院里只住着哥儿仨,钱老三、钱六、钱老七。据说,钱家祖上是清朝“善扑营”的“布库”;也有叫“扑户”的。掼跤、撂跤是家传的技艺,代代沿袭,一直在这个小院子里演练。虽说不再为皇家服务了,却是习以为常难舍的消遣。钱家人不仅精于掼跤,而且好勇斗狠,人皆畏之,暗地里称他们为钱家将。- P5 O' f) v: v7 v" Y
7 X$ f$ b' u' q- ]! N* [/ y/ ]
      每当到了傍晚,四环胡同的这处院子,一盏照明的灯泡就会点亮。小院空地上就有穿着褡裢的汉子登场亮相。除了钱家哥几个和徒弟,也有一些喜好跤术的人来凑热闹。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先是,抻腰踢腿热身,接着就会拉开架势,转来转去。继而,你来我往,捉对撕扯;喘息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小院里几乎每日都上演咋咋忽忽、酣畅淋漓的热闹场面。赵老爷子老两口早已适应了这种环境,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吃罢晚饭,便拉帘熄灯,不招灾不惹祸早早上床歇息了。
3 b2 ~! i5 O9 K, x" S$ \; `
, u7 @9 G3 C0 [0 t0 s, D      一日,街门开启,走进一个20来岁的青年,身高1.8米许,虎背熊腰,一脸壮疙瘩。进门一抱拳,朗声言道:“各位老大,有礼了。在下姓孙,家住永外沙子口。因为个子高点,别人都叫我“孙大个”。我也喜欢撂跤,今个上钱府登门拜访,向几位前辈学习来了。我年轻,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包涵。”, V) n! d7 P8 I- [

1 z7 O. [  [2 n& l8 G3 S2 T       钱老三骨碌着金鱼眼上下打量了一下来人,低声言道:“有跤衣吗?没有这有。”孙大个答:“谢您了。我就穿这个吧。”说完,脱了外衣,原来里面穿着一件毛蓝色无领粗布练功服。钱老三点点头说:“既然如此,那就比划比划。”) j6 O* _/ ?% C6 a; W
* n' X7 P, G/ i1 B6 }$ O; i6 ~
       “我来。”钱家最小的兄弟钱老七先声迎战。钱老七人长得瘦高,身着一件白色褡裢。虽说还不到30岁,背却有些微驼。/ g; V8 l5 o. E8 T

  `, a* O& _' c& U, r      钱老三见老七上场,想说什么,欲言又止了。$ k3 P0 G+ L" _! m

3 r6 ~+ k" R( O+ _. H, k. S- k" }      孙大个规矩地脱了鞋袜与衣服摆在一处,赤脚走进了院子中间,向钱老七抱拳说道:“还请前辈手下留情。”就走进场子架起俩手与钱老七搭上了架势。
. K$ F7 z9 r2 d, j' ~
6 e  y6 c1 S* r8 Q. C9 ?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双方一搭手都心知肚明,各自都身怀撂跤的功底,谁也不含糊。腰似盘蛇眼似电。脚似生根轻似燕。钱老七的风格是典型的“善扑营”北平跤,动作技术强,出场跤架小,形似狸猫,犹如白猿。孙大个的跤术则有着天津跤之风,动作干脆猛烈,又灵活迅速。二人你进我退,我攻你守。各自寻找着对方手眼身法步的破绽与漏洞。几回合下来,孙大个移身挪步,稍一迟疑。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钱老七一招苍鹰扑兔,身形一变,飞起右脚,只听场外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漂亮!”钱老七一个挑钩子,火候和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颇见“布库”撩腿功力。就见孙大个像个席筒儿似的给掀了起来……2 P# V) a3 o" B7 b
9 u) G4 e, o9 J' |$ b
       “好…”众人喝彩之声未落。只听“唉哟”一声痛苦的叫唤。8 R$ P9 X. R, y* E- T9 W, e% w

5 P/ q2 X8 Z, I      钱老三惊呼一声:“不好。”最不该看见的场面出现了。钱老七虽然以巧破千斤,将孙大个撂倒,可千不该,万不该,故意把自个的身体重重地砸在了孙大个的身上。
% W. q0 E7 p6 g9 y4 {2 i, V* u8 J! c* b% W
      众人马上涌了上去。钱老三怒目看着老七,伸手欲拉起孙大个。只见孙大个皱眉向钱老三摆摆手。另一只手紧捂着左肋,坐在地上,痛苦地喘着粗气……稍顷,才龇牙咧嘴地站起身,走向放衣服鞋袜的地方。* K8 W( n% Z0 n8 C9 m

( ]# ]# x, \. d( d" Q- R       “兄弟,碍事不,要不找大夫看看?”钱老三此刻表现出长者应有的风范。
% W' ]4 ?6 k) R3 @: V! X
0 W1 @8 q# M9 Y# E% z  k7 Y3 [5 u      孙大个晃了晃脑袋,慢慢地穿好了鞋袜,衣服。吃力地站了起来,接着转身走到院门口,拉开街门,头也没回,和来时一样神秘地走了。+ n5 Q3 f: O: f# {
; h( H( f# }  g8 P3 N+ y2 ~" A
        “老七,你怎么能这样啊?咱们撂跤不过是为一乐儿,你怎么能玩阴的呢?你给他撂躺下也就结了。干嘛非要砸他呢?这有多玄,你知道吗?”1 J" W) s% Q$ P

" x# {2 @* b+ |- N4 O# l        “操,是个人就敢上门犯葛。看他还敢来吗?”老七强词夺理地申辩。
* C. D  J9 u3 S1 G, [
5 K# X# T* l, E  L1 @: x0 Y0 o      院里发生的一切其实都没逃过赵老爷子的眼睛。赵老爷子隐在暗中低语着:“这事肯定不会完啊!”
: I0 O% p- n( c- f
: ~# I, X& g% D1 {# f$ y( i: i      躺在床上的老太太搭言道:“什么事?”* _) P) Z) D$ ~; V
- E: N. c8 j+ c( T+ z- I% j0 e  B
      老爷子道:“睡你的吧。”
* {( s  M) @2 H. `9 j4 p, z7 E( C3 e8 [# c0 {& V3 d

" F. R2 R" d) Z, `1 k      自打认识赵老爷子后,我心里一直特佩服老爷子的料事如神,还有慧眼观人的本事。一次,老爷子来家时,恰巧一个街坊老爷们儿进院,老爷子无意间隔着玻璃瞄了一眼言道:“虫眉、羊眼,垂头、溜肩,溜墙根、听贼话,虾米胸,虼子心,鼠肚鸡肠之人也。”言罢,又觉得有些失言,忙找补道:“信口开河,信口开河了。背地里讲究人不好,算我口误了。这个不是府上亲戚吧?”- j- M" w& p. x. d1 \* \

) Z# c+ ]! w+ V$ [      父亲回答:“没关系。老爷子您所言不差。”果不其然,没多久,这个街坊溜到人家窗户根底下,听贼话,让人发现了,一通臭卷;不是逃得快,差点让人给揍了。该人其它的品行和老爷子断得也八九不离十。
) x+ N) P( {# M9 \5 T% m
# n3 I+ A- I  E. I
8 P; {1 s1 m) c$ c2 g" M! ?. l- G" B      不出赵老爷子所料,钱老七摔伤人这事还真没算完。
% d. M$ x) M& t) |
! u: b- x0 y! k      半个月过去了,在钱家人几乎淡忘这件事的时候。有天晚晌,天儿刚擦黑,撂跤的人尚未聚齐。就听见院门门环响。7 S5 i* {4 k5 H
: P6 F+ |8 y7 z+ ~9 V* a# G4 e
       “借问,这院儿的房主是姓钱吗?”话刚说完,人已进了院内。只见来人60岁许,是一个瘦小精悍的小老头儿。) O1 x& A) H1 S3 l' ^# i$ {& @
& B* K1 b' s' e
      刚吃完晚饭的赵老爷子扭头对老太太讲:“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真来了!”
  P* ?+ q7 \! y$ t6 ?% L9 z+ {5 w: M  ^* w8 @* ?# F8 h
      老太太不解地问:“谁来了?””
3 F" q* u3 P8 {! \9 }- B5 G+ i# ]6 Y7 s2 d
        “寻仇的。还是个高手。”  q( _- s1 V6 b: G
, Z  ^8 b1 A" q9 l. v4 d6 x
        “谁和谁有仇啊?来这院里撂跤的,哼,哪一个不是高手?整天介吵吵嚷嚷的。”
8 Q3 e# l. ]/ Z/ V% t3 {* ~( M. _& `  g0 Q* b
        “你别打岔。你看进来的这个老头儿,走道多轻巧,和猫似的。平常人怎么走道,你再看这老头儿,不是在迈步;而是蹚着步走道。一看就是练家子,还是个高手。今儿晚上热闹喽。”, T8 i! ^1 D, _0 W8 h
! X& s4 a" q1 g: }* m) a8 ]

3 v  |3 d  {0 Q      胖墩墩的钱六正在抽烟,就迎了上去:“这院儿人是姓钱,你有什么事?”! V; F3 B; d* O  o# X7 \
) G+ j9 V8 }* n  a
       “那钱七爷在吗?有人让我给他捎句话。”
1 S" T5 f, g/ W7 I
+ s. J0 {/ X0 ^# o5 o! o+ A9 P       “谁找我啊?”钱老七打开西屋门走了出来。
7 S7 b5 K1 x. P2 H% S8 B! e9 Y; T7 `% J1 b( R3 Z# I( x' [
       “你是老七,钱七爷。”/ Q7 k) Q9 |4 ~8 c

6 N) ~: A% [# p# y5 v       “是我。您哪位?”) \: O( P& |7 l
6 l$ y2 A( ^) ~: R, n
       “我。你看看这个,能想起点什么吧?”来人说着,脱了外衣,露出了里边毛蓝色的无领练功服。“七爷,你跤撂的“不错”,今儿我陪您玩儿玩儿。”
) g  {3 u; H5 n: A
+ p& {* N. d0 _$ U) R4 c     钱老七一怔。这时院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除了赵老爷子老两口,这院里的人几乎都站到了院子里。# N1 a2 S# q$ V" a* f

  N8 i% l3 Q5 L       “七爷,甭客气啦。把跤衣换上吧,咱俩儿比划比划。”来人说完,头也没回,右手一扬,外衣就挂在了院里一根柱子的钉子上。
& i0 P7 D9 ]4 F  |# k. A
) j3 {2 m" d9 Q, E0 K6 Q* C      钱六刚说:“我来。”就被自己三哥拉住了。老七看了一眼两位哥哥,脱下衣服,赤身换上了白色的褡裢。钱老七别看瘦,也是一身腱子肉。只见他边转动着脖颈,边走到了院子中央。2 `& g; H  ~6 K7 Q

/ D" N. T) w4 m  v2 {      双方相峙片刻,都躬身拉开架势。来人先发起攻势,只见他兔滚鹰翻,辗转腾挪,灵巧得像一只老猿猴。钱老七左扑右挡、七抓八挠,也没有找到突破口。心里越发起急,额头上汗也下来了。钱老三生怕自家兄弟急躁,顾此失彼有个闪失。就喊了一嗓子:“兄弟,稳住。”话音未落,只见蓝光一闪,那小老头儿瞅准机会,飘了过去,身子一矬,手起掌落。就听“嗷儿”的一声嚎叫,钱老七跪在了地上……# f3 Z2 a) s& R/ \4 k& C7 Z2 U
. X7 k" Q- ~- s# |
       “七爷,我徒弟孙大个找你切磋跤艺,你不“局气”(公道),砸断了他三条肋骨。今儿个我来替他出口气。也给你捎句话:我请你记住,做人不能心太黑;习武之人不能无德。”小老头儿停顿了一下,环顾了一下院里的人,接着言道:“有没有人觉着不妥?不碍事,有,我奉陪到底。没想好也没关系。我姓李,叫李顺子。承蒙人家看得起,江湖人称:快手如风猴子李。要访我到永外街面上一打听就能找到我。得,多有叨扰,告辞了。”说完,手指一挑,柱子上的外衣已穿在了身上,门轴一响,人已飘然而去。
  _: V- A6 ~9 j$ L7 r2 \
, y! ?+ y0 I4 e1 \; f4 A5 ?        “三哥,是不是把咱家大爷、二爷找来商量商量怎么办啊?”钱六焦急地问着钱老三。. H# y9 Q7 a- v8 D! P
7 ]5 P9 l. \/ S
       老三一脸的凝重答道:“没必要。这事儿事出有因,我看到此为止。七弟妹呢,快请赵大爷给老七看看。”6 q. v3 E( j* @

8 P/ h# l; R+ P4 S+ t      北屋门开,赵老爷子眯缝着眼睛走了过来,对钱老七说:“先把你的手拿开。”躬身伸手捋了一下他的膝盖。转过头对钱老三道:“老三,让人把七爷搀到他屋里去吧。‘老七屋里的’你找四根竹筷子用线绑在一起。老六,你上炕搂住老七的腰,那俩小伙子一会儿你们也帮忙按住你七师叔。”0 B! R: Y+ v" w7 h  M
. h. f4 j% p( i+ d* w& ~
       “赵大爷,筷子绑好了。”
8 u3 [  r+ S# w+ L1 p
( E2 B$ [5 g  x2 n+ z0 e- [       “拿来。来,老七,把筷子咬住。忍着点啊。都按我说的按住喽啊。”
9 \8 F: T  t; m% c; ^, s
/ \1 w* Q7 h  S4 {! ]- Y      老爷子骑马蹲裆式,左手拉住老七右脚脖子,右胳膊伸到他膝盖后面腿窝儿处。大喝一声:“嗨——!”
0 _2 T3 d' J7 s8 |: _; {2 s
+ @+ d$ n* v7 @% \: V      随着喊声,赵老爷子一向眯缝着的眼睛突然睁开,一道寒光像剑锋一样让钱老七打了个寒颤。与此同时,老爷子双手运起不同方向的力道,只听“咔”一声清脆的响声。屋里的空气像被凝结住一般沉寂……
+ W' B# R3 J" e6 G, `" N3 ?, z+ [" `& \2 R: [, M
      “呜呜……喀嚓”老七嘴里的四根筷子都被咬断了。
7 _" T6 P( J% V4 \  |. X- w( R3 [# h: p) s6 C
      赵老爷子的光头上也冒出了亮晶晶的汗珠。“试着动一下。”看着老七的腿能活动了,大伙都长出了一口气。老七的媳妇哭喊着:“谢谢赵大爷,谢谢……”
4 l3 k, @4 a4 U5 w7 L/ Y
( I" C& X- o1 d: E, r       “先别忙着谢,我丑话说头里,老七的腿明个会肿的更厉害,不过消了肿就慢慢会好起来。好起来,以后也不能撂跤了。老三一会儿打发人去药铺买点白药内服止痛,再买点治跌打损失药涂在膝盖上。今晚上肯定够疼的。多卧床休息好好养吧。我回去了。”4 f! z- f& |4 b3 Z  [6 Z6 u0 d

! s6 y6 |0 B% ?       “赵大爷,我送送您。”老三送赵老爷子出屋后问道:“赵大爷,老七这腿?”
9 u6 m, ]) }$ T2 b. x- \- k2 U# s/ w' T! B' I
       “老三,还是你明事理。事情到此为止最好!我跟你说,来人给老七留着面子呢。他只用了七分力,只给打错了位。要是十分,老七的腿就残了。真那样,我也没办法了。”8 G; b3 `1 L: }& h! p& Q4 U! W. |

0 s, [, I; H& S; ^       “那您说,那猴子李用的是什么功夫啊?”老三不解地追问。+ |* ~3 E1 @9 u8 \

6 k6 l: V. j! L  a  I       “是穿花扑蝶功。这是武当九宫八卦门中的一种功夫,这一掌叫八卦扑蝶掌。”7 e0 x9 x+ r* o

4 C* c3 R$ B8 D2 X      “那刚才…您那眼神够吓人的。”. m. E* g9 @" M6 Y7 p% ?, r
. ]1 c+ D7 }+ ?+ V& o
      “没什么,我那是“神”打,把我的精气神都集中到了眼神里,震住老七,好配合我给他的腿复位。”" a5 s% Q% K9 ]6 f

; ^4 e6 U" _4 y/ x, j1 _     老三愕然。才明白了原来一院里住了多年,不显山不露水的赵老爷子不是等闲之辈。- j8 ?" h( e- K
  }6 Y& B( |- x5 o) u

* \+ a5 P8 o8 \, w7 X! G$ k      后来,我问赵老爷子,您怎么这么门儿清呢?老爷子说,自个的师父是协和医院的一位很了不起的中医高手,名字叫韩凤岐。江湖人称:圣手韩半仙。也是练武当九宫八卦门派功夫的。老爷子说猴子李一比划他就看出了门道。还说自己年轻时贪玩儿,没和老师好好学艺,这个艺包括,医术、武艺。后来后悔了,可是晚了,知道后悔时,老师已经辞世了。
, V. \: y7 a1 V; V$ c3 J5 j. Y* B( ]8 W9 J
       “老七伤人是哪一年的事?”
4 `5 q7 g0 {$ Y( s9 R       “具体哪一年记不清楚了,是文化大革命前的事儿。快八月十五了,记得没两天,老七媳妇给送来几块“自来红”月饼道谢嘛。猴子李还算有德行之人,手下留情了。”
5 n( @* P+ _5 d; N) I' ?
' v( P. p" E# U! L       这之后,钱家兄弟都不撂跤了。老七的腿虽说没落下什么残疾,可一到阴天下雨的也会疼。也算是报应吧。  h9 u3 t5 A0 V0 P, n: x
  f4 P& W/ g9 `/ [% H
      我佩服赵老爷子,总想和他老人家学点本事。曾经提过。老爷子说:这可不是三天俩早晨的事。对机会吧。后来机会还真来了。' J4 p1 T! c+ F9 |9 w
# D3 Q% L- M/ V0 Q, ^
      1983年,我参加联合建设的单位,要找二个老头儿看工地。我就把赵老爷子介绍了过去。当年老爷子已经80岁了,愣告诉人家才70。带着老爷子和管事的人一见面,用人单位见老爷子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言谈得体,成了。让第二天来上班。
, Q2 f) {3 U& V0 F7 z* j; w- O- m  p0 h5 }$ ^0 {, |  i
      从和平里13路总站坐车到厂桥,然后走着到蒋养房,再走到四环胡同,我把老爷子送回去。为的是让老爷子再认一下路和知道怎么坐车。
. h9 J0 F7 [) F9 y, U5 G6 w5 [: w1 h7 H, \9 |. h) X
      给一个80岁的人找工作,坐公共汽车上班,这个记录现在恐怕也没有人打破。您说当时我是怎么想的?现在想起了有些后怕。我自认为不是莽撞之人。可这顶着多大的雷,稍有闪失,我担着多大的沉重?可从另一方面说,足见老爷子身体棒。那个招人的负责人不也没觉得老爷子不行吗?/ k7 g1 ^$ M# i, w" K$ P- c+ `* W) {
' b7 J+ Y  @, h1 I
      走进老爷子的家门,见老太太正在缝制一个布包,说让老爷子上下班拿着,装点什么东西唔得。老爷子眼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老两口坐在炕上,中间是一个小炕桌。那相濡以沫温馨的情景,再现了他们年轻时的一幕:老爷子风华正茂时准备去上班,知疼着热的老伴恋恋不舍地给收拾出门的物件……
' N" ]: j/ ~: l& d  M3 q# j
8 ]7 q+ |% ?: m# c      耄耋之年善良的老人如此高兴,让我感动不已。  s9 y2 L# `7 P+ `* g$ o0 f

% r$ I7 t9 v( z* G, q* v+ a* Z5 `+ O      我和老爷子在一个地方上班,接触的机会自然多了起来。有时间就到老头儿值班的地方去学习、学习。从认识身上的穴位开始,陆续学习了:“推、拿、按、摩,拨、揉、点、搓。”八法要领和技艺。老爷子在工地的半年里,我浅尝辄止,学到了一些中医推拿的皮毛。
1 v, k1 I1 |- E, ]( V3 _# _* H4 A- _* u2 S# h$ H/ @" Y' s: z
      赵老爷子后来活到了84岁。老太太先没的。老太太没后,老爷子精神一下子就垮了;人也糊涂了。之后,老爷子被大儿子接走赡养。老爷子脑子稍微清醒点时,就要出门,说是去找老伴。有一天,家里人一眼没看住,老爷子离家出走了。# H7 D8 M" |: m2 _. B: P8 ?5 p# c* }
; h- A* n$ \; r% Z
      邪了!所有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没有。人像蒸发了一样。+ A  ]4 M# _* n9 F. c- v5 n: r
' O( i6 u3 r2 U4 G% T/ k; G: o
      老爷子一辈子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怎么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上天太不公平了吧?让这么好的人是这种归宿。
+ ]" L  i1 F) |9 F/ ]4 ~! K8 m
$ z6 G1 U, F3 M/ K( |/ Q       我有时会想,赵老爷子会不会得道成仙了呢。$ U+ j6 Q( @. a. N, n% z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付国史馆,载入游侠列传。
发表于 2011-2-22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年代的“吃食堂”

好一篇 市井文学

; j5 j- f% \3 T% h. a

透着老北京的神韵和深蕴。

7 ]6 x6 o# y; b* c. y* Q H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2-22 12:52:00的发言:
宣付国史馆,载入游侠列传。
2 z+ H$ h+ H7 b- b& ~

叩谢仁兄!昨天通过与亲戚交谈,才记起仁兄住的敞风口,是在德外商场后面的胡同。还记起从后边胡同走,东侧的房子很低,看到的屋脊是在眼皮底下,那些院里的景物也尽收眼底。另外,记得还有些房顶上还摆放着许多琉璃的动物装饰。北行可以穿到西后街。

发表于 2011-2-22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现在在北京随便圈个地介儿,完全是“透着老北京的神韵和深蕴”的感觉,还能有吗?

! J! r- p4 b& a$ J* J( a8 P E

赵老爷子,老天会照应您的。

发表于 2011-2-22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多传神之笔。想到老舍先生的《断魂枪》。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朋友们的点评!我会继续努力挖掘老北京的市井文化,与朋友们分享。
发表于 2011-2-23 0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堪比唐傳奇和任何一部筆記小說

r7 {4 w( W3 j y; B0 r8 p

北京確實是武術之鄉

发表于 2011-2-24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是这样理解写字这事儿。

: }$ @/ t" n5 A7 X

     要么就是摊桌子上一大堆零件,您站一边挑着拼插。

0 b" ?4 K; X9 E

     要么就是一大堆和好的塑泥,您转圈围着他剔削。

* b+ L3 `: c# s! J5 l* L

 

* v+ g, A5 {$ ^! A" J5 c

2:谁也不可能全知全懂,绕着走的想法谁都会生出来,问题在于绕着的弧度大小,太大总怕说不清楚,太小又湿了鞋。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有一个主意您不妨尝试一下:学学蜘蛛,结网从一根线开始,逐渐绕转,等发现领域够大照顾起来费劲,即刻停住,加密那个网,使它能够在单位面积内承载最大重量。

: F0 T \" D& \9 ?0 ~; |; G

 

6 [) F' r/ O1 W2 w- D( q

---------

! n4 ?/ a4 ?1 d4 Z. i

技术贴,乱说,老哥哥别笑话咱!!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2-24 9:00:00的发言:
5 l2 p# Y7 Z4 R9 Q- t

1:我是这样理解写字这事儿。

7 S. K! F5 p# A1 a; n5 x; `4 [

     要么就是摊桌子上一大堆零件,您站一边挑着拼插。

* |# I% P9 ~$ X/ p+ V

     要么就是一大堆和好的塑泥,您转圈围着他剔削。

) j! F0 w8 E# X

 

1 Q! D5 [4 z) x+ m% u

2:谁也不可能全知全懂,绕着走的想法谁都会生出来,问题在于绕着的弧度大小,太大总怕说不清楚,太小又湿了鞋。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有一个主意您不妨尝试一下:学学蜘蛛,结网从一根线开始,逐渐绕转,等发现领域够大照顾起来费劲,即刻停住,加密那个网,使它能够在单位面积内承载最大重量。

% r! t) _+ H; V G/ N! `* r z

 

2 ^; I4 N8 V, u2 |) _

---------

& _7 m* w- N0 }3 W: f

技术贴,乱说,老哥哥别笑话咱!!

! v# D& e, i$ \4 v5 v

谢谢版主点评!下里巴人之作,学习中。(握手。)

发表于 2011-2-25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顺了如水流淌,写不顺,如梗在喉.心沉的下去,水到渠成,如无参捂,也未尝不可,信马由缰,只要口对着心,看的人,是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11-2-25 21:24:00的发言:
写顺了如水流淌,写不顺,如梗在喉.心沉的下去,水到渠成,如无参捂,也未尝不可,信马由缰,只要口对着心,看的人,是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的.
+ k1 |9 R$ ^1 }: b- d6 B6 C% L

朱哥良言!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09: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1-2-22 12:52
& L! z" ]+ e' Z+ Z3 s+ P4 Z, ^4 L% S宣付国史馆,载入游侠列传。
$ C+ Z+ M* m+ |! c, a2 y
陆老师,久违了!忙什么呢?. m1 v3 s1 S; c1 u
发表于 2014-4-10 2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了。
发表于 2014-4-10 20: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精彩的文字,欣赏拜读了。{:soso_e179:}
发表于 2014-4-11 09: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爷子没准真成仙了。
发表于 2014-4-11 11: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內容記敘的是趙老爺子,卻隱隱透出一篇做人的大道理。從醫治小娃兒的胳臂環開始,帶出趙老爺子的醫德胸懷;再由識人無數帶出趙老爺子的深知灼見;錢七與孫大個兒的比試,則是全篇文章最高潮處,結合了趙老爺子的閱人本領、精湛醫術帶出了逞勇鬥狠,不按規矩行事,自有報應的結果。最後雖然趙老爺子不知所蹤,卻是留下無限遐想空間,畢竟好心有好報的結局,應該都是讀者們心中應有的定見。通俗文章予人有種親切感,較之深奧的長篇理論,更能為人所接受,而文章中所傳達的理念與教化,卻是在潛移默化中不自覺的灌輸到庶民百姓的思想中,這才是最貼近普通百姓生活的普通事,而這點也是我最敬佩安先生文章的最高明處,因打從一開始閱讀這篇文章,趙老爺子的仙風道骨就深深吸引我一口氣讀完這篇文章,沒有教條式的八股,更沒有說教式的內容,有的只是趙老爺子栩栩如生的生活點滴。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2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4-4-11 11:48
" d3 U9 N% V# T. |1 h) r0 X9 [7 R- M文章內容記敘的是趙老爺子,卻隱隱透出一篇做人的大道理。從醫治小娃兒的胳臂環開始,帶出趙老爺子的醫德胸 ...
1 N1 E( x0 b: R  o3 ?/ I
谢谢朋友鼓励!很受鼓舞。{:soso_e181:}* g( v. T; H- R! A- T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22: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程 发表于 2014-4-11 09:29
+ w8 c% w7 b+ W7 j; N' x6 Q赵老爷子没准真成仙了。

5 a' R" @# u/ {  _0 Z6 O) P善良的愿望,心同此理!{:soso_e181:}2 I. ]& c5 o9 B, o# v' l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淡逸仙 发表于 2014-4-10 20:19# a$ b  F+ ?9 e( E# G
好文,学习了。
' T. t! s+ G0 b; T1 e
兄弟把手里的素材好好整理一下,真有不少老北京文化的宝藏。
% s9 \2 s+ M5 j/ H& w, E8 t
发表于 2014-4-12 03: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德路 发表于 2014-4-11 22:01
, G' C' f3 |% W( l) e5 z5 F谢谢朋友鼓励!很受鼓舞。
( b9 s! M: S/ R( c# k+ L- {
2 _# i9 v8 ~9 l0 G4 m7 m
{:soso_e179:}
发表于 2014-4-14 19: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yumin1959 于 2014-4-14 22:40 编辑
8 n7 c$ b8 w+ |# H: ]0 c/ H; i9 w& D  t3 i" a
           安老作品读过,赵钱两条线索清楚地带着读者走,远超出了我等随笔、散文的水准,语言也好。是一篇不错的小说。建议您把题目再琢磨一下,能由点睛的作用。个人想法,若有不妥先生海涵。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0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4-4-14 19:541 C5 t8 u3 @$ _  K% c
安老作品读过,赵钱两条线索清楚地带着读者走,远超出了我等随笔、散文的水准,语言也好。是一 ...

2 ?, B" e- n. M! j/ k% J1 c% L3 N您过奖!您说的,我琢磨琢磨。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9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赵钱孙李

安德路 发表于 2014-4-10 09:11( x( G. A2 y: n1 i% X
陆老师,久违了!忙什么呢?
6 @9 d% f2 ~- {% [& B* q
十年以后,这个帖子又被翻上来了,重读一次,仍有韵味。/ `/ r3 F% P/ a. o" U1 E/ l
有朋友建议修改标题,我觉得这个《赵钱孙李》的标题挺好的。赵钱孙李可以代表众生吧。
9 r6 X9 d/ A4 T7 ], D+ o. p4 H至于我,现在又弄了一本《消失的胡同》续集。也许一个月以后可以面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13:00 , Processed in 1.19024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