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德国纳粹逍遥时多少德国的科学家为虎作伥,德国当时科学界科学家中多少人得到诺贝尔奖!可只有爱因斯坦,马克斯·冯·劳厄劳厄就和W.能斯脱、H.鲁本斯等少数科学家公开站出反对要野蛮统治世界的希特勒,没有没有信仰的科学家一旦犯起错来因为没有道德底线所以危害巨大! , P7 u) X$ R, J- N& v% X
其中包括法西斯分子希特勒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 C( P- X! e. i 像诺贝奖得主中不是都是好东西
1 m1 s# t' K; \3 i A 波尔·赫尔曼·米勒(PaulHermann M üller) 1899 年生于瑞士。在巴塞 尔大学学化学,毕业后进入某公司从事染料研究,同时开始研究杀虫剂。1939 年发明 DDT 杀虫剂。1948 年为此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 i8 U, n& L* h& W 毒气弹的发明人弗里茨·哈伯。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德国人弗里茨·哈伯。他在一战期间发明了毒气弹,战争中死于毒气的人不计其数。因此,一些科学家对哈伯的获奖资格提出强烈质疑。 ,
2 o4 A# {! {% I; t) H& s q 塑料,核弹,基因武器,生化武器哪一个是一般人能造的了的。。。。唉,
1 `/ B, J, O1 Q6 J: z4 q ( C+ r6 @+ B- D/ ]+ F0 p0 e- D0 T
# ]6 T5 E `) b# Z8 O: @ , o+ \: Y9 j1 q: v+ @" S
此论题就此打住吧!
c w R) b! @/ E2 m2 K$ K( F
+ R' e8 Z4 A/ y$ @: B, @* S 不过这个论题然我想起了一个很牛的大科学家,也是我的教友马克斯·普朗克 % x- i& s& P5 i6 M: ]
. G9 K4 x7 L# _; P: Z$ u8 y. h
一代伟人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8 T' ]6 H4 w8 {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4.23.―1947.10.3 t {) i9 S7 V6 h. H$ A: o, y, o' ?: p
.姓名:马克斯·普朗克 。 " L L7 B8 \# U( T' ?& l
职务:教授 德国物理学家,
8 S" T5 J( [7 J/ T `7 g1 o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 X2 N2 }$ k8 o" L( S: [. J M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1 K$ g5 D' b9 o 普朗克的伟大成就,就是创立了量子理论,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
' c, ]: C1 b' ~. ~) y5 [7 L: Q$ s从此结束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0 W6 M1 `+ p" s, w
2 k4 v0 S" L' p' r6 N0 A- W 普朗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而他的家、他收藏一生的书籍和记载着他一生奋斗足迹的手稿和日记,都在1944年盟军轰炸柏林时化为灰烬。这样的打击是任何一个铁血汉子都难以承受的,但这位垂暮老人却勇敢地承受住了这一切,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啊! 那么,是什么使他拥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呢?是信仰。是他对宗教的信仰,更是他对科学真理的信仰。 他一生信奉上帝,但科学和大自然是他心中的另一个上帝 普朗克对宗教的信仰有极深的家庭渊源,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哥廷根大学的神学教授;父亲虽然一改家风,成了基尔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法学教授,但也笃信宗教;母亲也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弥漫在家庭中的浓郁宗教气氛,使上帝早早地就在普朗克的心中扎了根。小学时他是一个忠实的路德教信徒,中学时经常因为宗教和行为举止等方面获奖,长大后也从未怀疑过有条理的宗教的价值。从1920年开始,一直到1947年去世,他都是绿森林教区的长老。 2 _5 M% F1 |' x1 U t; D: p* u
但相对于他对宗教的信仰来说,他更信奉的是科学,是大自然。1937年5月,普朗克在波罗的海沿岸各省作题为《宗教与科学》的演讲结束时,曾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向上帝走去!"这句口号的含义可以用爱丁顿的一句话来解释:"现代物理学绝不是使我们远离上帝,而是必然地使我们更接近上帝。"普朗克一生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就是一个"向上帝走去"的过程,也就是说,普朗克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上帝其实就是物质世界,就是大自然,就是科学真理。 普朗克一生酷爱散步和登山运动,其实就是他对大自然这个万物之主的一种顶礼膜拜,他84岁那年还曾登上一座3000米高的山峰。他信守他的导师赫姆霍茨的一句名言:"散步是自然科学家的神圣天职。"而他在科学上作出的贡献则是他献给上帝的最好的祭品。 : S* n& j! d" |/ P [5 @* r
小注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普朗克并没有与纳粹同流合污。1947年10月3日,普朗克在哥廷根病逝,终年89岁。德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把威廉皇家研究所改名叫普朗克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