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32|回复: 11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含1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31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树铮墓位于安徽萧县皇藏峪的醴泉村,如果你乘火车沿京沪铁路经过徐州—宿州之间,向车窗

$ ]5 W) s% b( r2 }) @9 q! b

以西望去,会很容易发现在无边连绵的群山之中,有两座十分特殊的“平顶山”,那就说明皇藏

8 J) R7 V" n* {7 K9 |* J4 e* n( {3 M

峪快到了,两座“平顶山”以西还有无数的山,山与山间的平原上,座落着徐树铮墓,还有他的

8 H5 J6 |# o; z4 K) T

故乡醴泉村。

5 b" n; }+ R" Y( d# Y/ e

从风水上讲,徐树铮墓背依皇藏峪的其他高山,面向两座“平顶山”,被称之为背有靠(太师椅

6 z/ ]+ k% e! P' V& J5 J

),前有壁(影壁),风水很好。比这还好的是影壁中有缝可走人,而两座“平顶山”中央的谷

. U( W/ U }( a/ v" t

地正好组成了是这条缝!还有一种说法,两座“平顶山”及山间的谷地是两山加一杠,不出帝王

; t3 U9 h; ?$ d, x i

就出宰相。

' ^5 E+ e: |9 D* {

墓很简陋,前有两个石马护卫着,碑上刻:前远威上将军徐公树铮/夫人夏宣之墓,落款是1988

5 }+ p9 s( I: k) |2 W

年重修的。墓上圆下方,应是代表着天圆地方吧。墓后是株大雪松,如华盖,几里外都能看到。

$ H3 K! g- q# V

石马呈跪状,佩带马鞍,嘴、缨都被砸坏了。我想,这石马是将军的坐骑吧。生前骑马转战漠北

( M( B( {( v" \# Q- t

,收复外蒙,开垦边疆,死后也要马陪伴着。

% `& x& y% e/ H! |3 P% h/ S3 q& X

墓以北是徐树铮的故乡醴泉村。还没有走到村前,就听到潺潺的流水,泉水源自西山,绕村而过

; f1 t5 `) W R2 s+ W3 O, @

,清澈见底,水草绿绿,映着深秋的疏林,饮一口,十分甘甜,醴泉村由此得名。

: A$ B7 x y9 q" e* ~

墓以南是皇藏峪,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好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山

! n8 r! R6 H) H% |# k4 u/ }

、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瑞云寺三层三院,

$ S/ c' u) r% p4 C) T# R5 t! _4 p

共有房间九十余间。内的老银杏树几个人也围不起来。相传,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

# w( T2 a v) w" J3 u7 G5 Y& G

而藏身于此,故名皇藏峪。现仍有刘邦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

1 V' f7 ]5 F. ~- \& V* m) l/ _

在回家的路上,再回望夕阳余辉中的石马、小村、清泉,以及远山,全部镀成金色,真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一会,太阳下山,暮色苍茫,恰似徐树铮一生短暂的辉煌,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大幕中!

$ r- Y! Y7 }, a. {( { V* R( j

 

' _; m% F } n& U9 D

 

$ m$ X4 h, o8 k7 b1 `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收复外蒙古第一人徐树铮的墓地和故乡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m$ ?0 \# G# |6 @0 f

徐树铮(1880-1925) 北洋皖系军将领,字又铮。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秀才出生。1905年被保送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1912年任陆军部军学处处长等职。袁世凯称帝时,力劝段抵制,被袁免职。1916年袁死后,任国务院秘书长。

. B# t- P! J3 t. F* ]$ V3 b

' K- }% J* f, g$ R; g

1917年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事后又讨平张勋复辟,任陆军部次长。在皖系军阀段祺瑞统治期间,徐树铮被称为段的“灵魂”。


; r6 N9 ?. M' l! Z4 g0 j9 D9 _

徐树铮一生最大的功劳是收复外蒙古。


3 W" I3 h, s0 x: G. r. F. z) E4 r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因对德宣战,建立了参战军,由徐树铮负责指挥。德国战败后,国人认为参战军没有存在必要,只是皖系小集团的军队,理应被裁掉。段、徐当然不想削弱自己的力量,于是将参战军改为西北边防军,由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当时,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沙俄的引诱下宣布独立的外蒙古,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而失去靠山,同时又害怕俄国革命波及外蒙古,因此决定回归祖国。徐树铮把目光投向了外蒙古,创造了中国二十世纪初国家统一的一番惊天伟业!

3 S* h, M8 p; }# J/ T- u U

为彻底解决外蒙问题,北京政府驻库伦(今乌兰巴托)都护使陈毅总督与外蒙王公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了《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四条》,但遭到了外蒙“议会”的否决。这使北京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快速度解决蒙古问题。1919年10月,37岁的徐树铮率领一旅边防军,挥师出塞,向库伦进发。他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荡荡。一到库伦,立即让陈毅回内地,也否定了《六十四条》。把外蒙古伪政权的“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请”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并将其他王公及哲布尊丹巴活佛加以软禁。1919年11月17日,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外蒙古正式取消“自治”,回到祖国怀抱!1919年,尽管有巴黎和会的阴影,但外蒙古及唐努乌梁海的回归祖国,应是当年中国人民最喜庆的大事!

3 v: K8 R6 |( c+ t9 D- Z

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徐树铮将军队派驻外蒙各地,如买卖城(今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完成了对外蒙古的统一!尤其是唐努乌梁海,被沙俄侵占达七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徐树铮在外蒙古做了许多有益于蒙古的事,如引种蔬菜、修建公路、开办银行、创刊日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等。

6 d/ Z- Q, {* R5 _

由于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皖系失利,徐树铮被迫离开外蒙,造成国防空虚。同时,徐树铮过于采用军事手段,未得外蒙民心,有人为重新“独立”蠢蠢欲动。1922年,由于苏俄干涉,中国军队被迫撤离库伦,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转移到买卖城。到了1924年,外蒙古在苏俄的卵翼下宣布“独立”!


}) R4 z" p* y( A% v3 t+ X1 D

徐树铮本人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请看他收复外蒙时,在库仑写下的一首《念奴娇.笳》 :


7 R6 b* v$ x y. u

念奴娇.笳


8 W5 l+ f7 s& s" J2 p) F8 ^( @

  砉然长啸,带边气,孤奏荒茫无拍。

: Y* u! [4 Z% Z- H

  坐起徘徊,声过处,愁数南冠晨夕。

9 c f4 R0 B+ r

  夜月吹寒,疏风破晓,断梦休重觅。

4 i2 y) m% M) b4 ~4 x2 d- ]$ w

  雄鸡遥动,此时天下将白。

k$ W7 K! S3 E1 g5 `0 D/ Z

  遥想中夜哀歌,唾壶敲缺,剩怨填胸臆。

& {% k+ [2 ?, R; _' i6 r$ N7 p

  空外流音,才睡浓,胡遽乌乌惊逼。

% O6 v- m- [, G, t

  商妇琵琶,阳陶觱篥,万感真横集。

7 H% I+ ~- R% y( \ S

  琱戈推枕,问君今日何日?


# U2 x( c% M2 N M# H; i

但由于锋芒毕露,过于自信,徐树铮也做了一些错事,并树敌很多。他一生主要的过错是:任北洋国务院秘书长时,故意激化“府院之争”,1917为帮助国务总理段祺瑞打败总统黎元洪和不“听话”的国会,先引诱张勋复辟,借张勋之手赶走元洪,解散了国会(该国会是在1912—1913年经民选产生的,宋教仁为此付出了生命),事后又讨平张勋,让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美名重新执政。当段上台后,又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而由徐树铮组织安福俱乐部,操纵国会选举,选举产生的安福国会开了贿选的先例,议员只听皖系的,不能代表民意。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于是纷纷南下广东组织护法军政府。徐树铮积极主张武力统一南方,两军在湖南开战,湘民深受其害,连北洋内部陆建章等人也反对对南用兵。徐树铮为打击反对者,杀了陆建章,为自己埋下祸根。由于陆是冯玉祥的舅舅兼大恩人,导致1925年,徐被冯玉祥杀害,英年43岁!





发表于 2011-2-1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人物应该客观公正的去评价,文章对其功过评价还算是中肯的。
发表于 2011-2-1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 Q2 K3 u* S; m+ ^, m

收复外蒙只是做秀, 目的在于消耗八旗, 很多北京的旗人死在了外蒙, 这些历史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y2 A' q! O n" j6 c$ }& o

徐树铮墓位于安徽萧县皇藏峪的醴泉村,如果你乘火车沿京沪铁路经过徐州—宿州之间,向车窗

) }. h7 q7 o' @' x: S0 S( R8 L0 d o/ ~

以西望去,会很容易发现在无边连绵的群山之中,有两座十分特殊的“平顶山”,那就说明皇藏

( c+ G& m. {3 k9 L j6 g8 G

峪快到了,两座“平顶山”以西还有无数的山,山与山间的平原上,座落着徐树铮墓,还有他的

5 \/ e! ^9 K+ i; y$ h+ o

故乡醴泉村。

' D- y- q `% u5 |& t

从风水上讲,徐树铮墓背依皇藏峪的其他高山,面向两座“平顶山”,被称之为背有靠(太师椅

1 c* q! s: d; l$ g* T

),前有壁(影壁),风水很好。比这还好的是影壁中有缝可走人,而两座“平顶山”中央的谷

: T" r4 E. Q7 o; }2 g& x0 w5 b

地正好组成了是这条缝!还有一种说法,两座“平顶山”及山间的谷地是两山加一杠,不出帝王

$ w4 ]5 c" _$ v3 Y+ w h e( F( t2 \( c) ]. X

就出宰相。

8 g. [, ?2 g2 {9 m

墓很简陋,前有两个石马护卫着,碑上刻:前远威上将军徐公树铮/夫人夏宣之墓,落款是1988

3 v' _4 t" m- @( F( A, ^

年重修的。墓上圆下方,应是代表着天圆地方吧。墓后是株大雪松,如华盖,几里外都能看到。

9 V$ O* ?% m0 w+ Z

石马呈跪状,佩带马鞍,嘴、缨都被砸坏了。我想,这石马是将军的坐骑吧。生前骑马转战漠北

# B2 S, ~1 a% k- k. K* k

,收复外蒙,开垦边疆,死后也要马陪伴着。

/ l0 M" k- B1 n; O$ W, G2 V

墓以北是徐树铮的故乡醴泉村。还没有走到村前,就听到潺潺的流水,泉水源自西山,绕村而过

8 w1 p2 W5 |1 P1 F- o

,清澈见底,水草绿绿,映着深秋的疏林,饮一口,十分甘甜,醴泉村由此得名。

8 c: v! H# `9 A2 i

墓以南是皇藏峪,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好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山

u. O8 O* p) F" v( K! d/ }

、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瑞云寺三层三院,

1 @$ r" n# F! j' d+ @; u

共有房间九十余间。内的老银杏树几个人也围不起来。相传,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

7 ^# ?8 I4 }$ Y2 k

而藏身于此,故名皇藏峪。现仍有刘邦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

1 @0 c0 _' w1 C* M

在回家的路上,再回望夕阳余辉中的石马、小村、清泉,以及远山,全部镀成金色,真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一会,太阳下山,暮色苍茫,恰似徐树铮一生短暂的辉煌,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大幕中!

发表于 2011-2-2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树铮一生有功有过,收复外蒙这件事应该肯定。
发表于 2011-2-3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段祺瑞心腹
发表于 2011-2-3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2-10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人物,功过都要历史来评价,当时能够收复外蒙也确实有当时的客观条件。
发表于 2011-2-11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和湿地--2011 02 02 第十五个国际湿地日

荒疏的历史

' j5 y6 Y' z5 r( r" D0 H3 K

隐瞒的历史

5 B1 ~% o' N* d" C. T/ l

外蒙古,何时来归?

发表于 2011-2-11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马像是从古代墓地上搬过来的
发表于 2011-2-22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北洋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贡献的 ,历史应该客观的评价他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03:25 , Processed in 1.21167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