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棺材的前堵板——棺材杗(máng)子。
有趣的北京土语
楼主到北京几年了?
这儿有一段:
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过去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蛐蛐儿虽小,但讲究也多。同样是斗蛐蛐儿,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过是几个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门道里斗蛐蛐儿取乐。装的器具无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儿也不是什么上等货色,多是自己逮来的棺材板儿、老米嘴儿。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儿,以娱乐为主,以蛐蛐儿会友。上等的是达官贵人,多在四合院中设案,请些贵友贵客聚会,以博雅趣,但斗时多挂赌局。
对就是这种蛐蛐 叫的还不错
说完了棺材板 那棺材瓤子 又是啥意思呢 哈哈哈 这话不好听还是别翻译了
记得蛐蛐里好的是有红头儿。不招待见的有:三眼儿大扎枪、大个的油葫芦、老咪子、棺材板儿。
棺材板儿还有一解释为腌萝卜片儿(形状像棺材板)
哈哈,我说它们能斗架了吗?不斗架的就不是蛐蛐吗?斗蛐蛐的人肯定不要棺材板、油葫芦、三yi这种蛐蛐,但能叫出它们的这些俗名,不然管它们都统称蛐蛐,怎么区分呀,是不是?.友好探讨!!
【油葫芦】其实是可以斗架的,只是大家没大注意到。【油葫芦】的最大优点是独到的鸣声。
不是没有几个北京人,都是没有玩儿过蛐蛐儿的北京人,蛐蛐儿就是蛐蛐儿,没有那么多的别名,只是有一个学名叫蟋蟀而已。
这位恐怕是比较年轻的北京人,蛐蛐是蛐蛐别名叫蟋蟀的确不假。但因蛐蛐的性别不同、种类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俗名,过去玩儿过蛐蛐的应该都知道这东西就像蜻蜓一样按种类有不同的俗名。不要把名字和种类的概念混淆了。
这位恐怕是比较年轻的北京人,蛐蛐是蛐蛐别名叫蟋蟀的确不假。但因蛐蛐的性别不同、种类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俗名,过去玩儿过的应该都知道这东西就。不要把名字和种类的概念混淆了。
我看您上学的时候一定是好学生,书读的多了,都剩智商了,至于您说的蛐蛐像蜻蜓一样按种类有不同的俗名,还真的不敢认同,从古至今人们斗蛐蛐儿,还没有听说过用【棺材板】【油葫芦】来斗架的,种类不同只能说是昆虫的一种,但不是蛐蛐儿,譬如棺材板,油葫芦,金钟儿,老米嘴等等吧。虽然您长在胡同感觉您真的不懂胡同的所谓文化,不知道您老今年高寿了,我今年60了,恐怕比您小不了几岁吧?感觉您接受民间庸俗的东西太少,智商太高,情商偏低。呵呵,玩笑了,您老别在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4 04:48 , Processed in 0.152240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