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09|回复: 19

交民巷两牌楼[含9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0 0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的主要街巷早年间都建有牌楼,牌楼亦称牌坊或简称为坊。

% Y% l5 X9 F1 f) u

 

' W* ~% [( P% \2 h

元大都居民区曾划分为五十坊,坊各有门,门上署有坊名。

$ }2 J6 `4 N/ h. G; d( A G

 

# N+ K0 }: I8 {5 J

到了明代,牌楼更是遍及京城各主要街巷。

! ?/ R8 v4 X1 a

 

) \2 ^5 I* Y% r. x4 |3 |) \

 

) W, e. T3 M' v3 E, V# F

我以为交民巷两牌楼与东.西交民巷本身无关。

7 r" E7 G) j2 B4 f3 k

 

) Q& T! ~" U1 M8 p, o: f

 

" L0 w8 P) p+ q- D" R

元朝时,东交民巷和广场西侧的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名叫“江米巷”。

) E& T& l! [9 x% L

 

( s1 V- u1 M& N" M7 M- C0 E

由于当时这条胡同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因而成为南粮北运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

) ~( z, C2 d/ w7 j( X: w

 

, _* _8 B9 N, _7 K

元朝时,南城墙在今长安街稍南一线。

7 k# z) H* G+ J0 i

 

2 j( S, d- l* G4 B9 t

江米巷是南城墙外沿护城河南面而建的长巷。

9 P4 N! d# F6 N# P, ]

 

2 M: o, t- b* }

明初永乐时修建北京城,南面城墙南移,江米巷圈进城内。

4 S x0 S6 {" M# C9 p0 |

 

: b i" y4 [0 K& v6 x

明初永乐时修建大明门外的棋盘街,将原来的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

% v8 ^, O- K4 t3 @9 t+ P

 

, s$ |: q- _: {2 a# c: f

注意,此时东.西江米巷口未设立牌楼。

/ e* G% e7 L. n4 p9 R" E" X1 d

 

: l: z/ n1 v- M4 w' B

东.西江米巷口在明中期扩修大明门外的棋盘街时,设立了两座牌楼。

0 R8 ?( @* z" l

 

4 x. p4 g- @2 B: \7 @

两座牌楼东曰“文德坊”,西曰“武功坊”。

, @7 s; b( [/ ?1 x" `

 

# ]( B# r9 q5 I

 

8 n5 Z% x7 |0 V) D/ Y

[转帖一]:

; `7 l9 q4 b3 A, p i# U1 {* K

 

% N, G& b, S: }

天安门前,东交民巷西口和西交民巷东口,以前也各有一座木质的彩绘牌楼,一曰文德坊;一曰武功坊。

+ D# f- c% o- B8 K5 Y% Z0 o

 

4 i) I2 p7 q$ u- C

清顺治六年(1649年)文德坊遇火被毁。

, P% U4 e- w5 G! n( j: p

 

5 E4 R4 h" ~0 g2 i

钦天监大臣为此,曾给皇帝写过一篇奏章;称:

* k( {: Q2 ]6 {) y @& y ?) |& o

 

9 c, f S% s4 O

“宸居九重,负阴抱阳,阴宜敛藏,阳宜开广。棋盘街房屋蔽塞,宜禁;文德、武功两坊,左右相配,今文德坊已火,即宜修建。”

8 k8 m. S1 U9 I+ Y/ u# Q. @) Z

 

7 [: T, D$ h5 J4 ]9 W

皇帝接受了钦天监的奏章,立即颁旨,修复文德坊。

5 g) r: G6 a; W1 t2 y& [

 

2 j( J3 _' i7 |

在皇家看来,天安门前的文武两坊,文武相配,是缺一不可的。

+ w: ]$ d( k; ]) W2 Y& l1 `8 {$ a# L

 

2 b9 v0 H# k7 H' @, ?

 

. @" K3 I6 K4 o4 p9 d/ P1 W

无独有偶,盛京城大清门外于清崇德二年仿明北京大明门也建有两座牌楼,东曰“文德坊”,西曰“武功坊”。

b9 {8 A# z! ?2 r: f8 N

 

. M7 {; E1 N( O

 

& t6 b- s& ^; \: c2 r7 r


[转帖二]:

5 _; b3 q/ Z8 M4 x

 

, O% N ]! c. F; v' ]! f% a

文德坊和武功坊是沈阳故宫内的两座牌楼,其一东一西纵列于大清门之南,在沈阳故宫整组建筑中担负着旌表与纽带的作用,

, y7 I. m. c' t j1 t

 

, e/ [% P/ a9 Q" w2 f5 Y

沈阳故宫,特别是清初皇太极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沈阳故宫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建筑个体。

: w( _: P& z" a9 ?) D

 

+ M" a) `1 n( o

文德坊、武功坊建于清初崇德二年(1637年)。

9 L( |: T( l% w1 T$ K

 

! G7 @4 Q4 Z/ `2 V# R

 

2 n# G N3 K: p; d9 L N4 ~( s6 D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g+ V* K. ^1 l# L) L

 

. r1 J j5 w1 f% s7 @# ?/ j

 

& Q. F5 o( e7 F" p9 v) A( v

大概是为了别于前朝,清顺治六年北京江米巷的牌楼修缮后,牌楼改了名,东曰“敷文坊”,西曰“振武坊”。

& _$ m$ n3 H# Q% u5 q

 

, V6 @3 D9 {2 [+ I" o

 

7 M3 r2 u6 ~9 ]& l. c4 Z- e! P0 a

两座牌楼最早见于《乾隆京城全图》:

8 q! J$ I/ R' v! H% h! O' l

 

0 w6 Z4 q% [3 V5 z& `; I6 U6 [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c) D8 M$ T; A% s, l- h0 x; W

 

0 R5 J" a9 f6 J$ {

 

* }3 ~4 P3 |1 t8 K, u. C9 G

 

7 m9 W3 l+ z2 f- f# Q7 R

这是摄于1860年的老照片:

8 q8 w- z, M5 }* {

 

( G& w! j1 R) v( C/ t0 g) X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Z8 l" S9 J( R% m/ u- {/ U7 L

 

9 N4 Y8 G: k8 s2 {

 

. { u: c; S- c$ b8 ]* u: W9 h

 

5 X6 z2 o# T. ]- w

两座牌楼的大体位置在今毛纪念堂院内红点标注处:

" a& a# ]0 L; y4 P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AIDUSHU先生商榷:

) t6 c7 `' a9 u& g

 

1 D$ z ~& f0 l5 Y

 

' Q# p m& c6 L' z" h6 b+ A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 C( I' ^4 l5 k- V0 h% o8 N

 

) l' F) h- j; u0 w' z

两座牌楼的大体位置:

$ v' n$ u; J0 F* ~# C8 g1 _" h

 

! J5 f& [" a0 U' m

东牌楼在太庙中垣西墙稍偏西的一线。

3 I0 U4 |; h+ v) P

 

8 s: W* Z H$ p* |$ F. R$ ]* b

西牌楼在社稷坛东坛墙稍偏东的一线。

3 w; o) _8 k4 ~: E- t0 \$ _ _

 

; J0 r1 U0 | M4 g" d7 h2 B8 R

到了1946年也是如此。

4 g$ i1 K9 D I, Z" h

 

7 i; M- l1 l6 a# M6 E6 j6 [6 y

 

h06JiDRT.jpg
KFSPvHch.jpg
发表于 2011-1-20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觉得大陆银行和城门楼子更好对照,原有的南北街道也好推断位置。振武牌楼在大陆银行和原有街道之间且更靠近银行一些,而现在街道则明显偏西,所以牌楼大致在现有街道紧西侧,而不可能在纪念堂绿地上。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有的街道东面紧邻纪念碑绿地西侧到毛纪念堂基座西沿一线:

" `: L) o7 g2 ~# y+ h

 

2 w; ]" }! N+ O6 h1 [( P. y

 

$ Z" M- v: M: `2 l$ u" \; G

 

2 Y) I, h4 M, @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 P% [2 V# I6 r: h4 y

 

2 S+ j+ }, y, _- U/ L" i

 

# F( j- I' e: _, I9 T; l: f3 ]

图218. 是1959年春拍的鸟瞰图(大会堂快封顶了):

" b4 d% r- Y$ \; T: G

 

* [7 K) G/ ]$ l8 i# Y( ]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8 X( B/ j, h# x$ Y" w

 

* z4 Q4 |6 O" m- X( N

图218.  内,可见大会堂南翼楼偏东一线的位于西交民巷的大陆银行及更东面的河北银行的穹顶。

$ ~& _) }1 R9 Y) ~. j v4 {

 

, Y8 e5 |+ Y6 b) Z1 ?4 \2 a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m* A/ w) a# N% m

 

" L1 S) J$ M. t0 P+ }6 X% I

 

: F3 d" O/ w$ M% W9 a

 

' [) ~7 C) O; P" Z& j

图219.  内,黄点处是大陆银行;绿点是北京中轴线处;红点即河北银行西的振武牌楼原址。

# k6 R9 f- c5 h j

 

! A- e# H, [2 N. P$ [

在图220. 内,对应标注:

, h' ~0 N$ D5 l6 r9 ^" J



krYX1AZ9.jpg

) v; a! n0 L6 t7 d# t

 

# J; X G& o& m/ _

 

- k3 `3 V" [$ m5 y% T- o c

 

/ b |# S P H) M/ J- s( f- o$ {: W

点击看图220.大图

+ z) b! ]" ?& ^6 l' Q7 R

 

, T! j8 m7 f3 }) W# n

原有的街道在图220.紫点连线内。

6 f$ r$ N, f4 S* U* e) d

 

; ^6 z* N V4 ]; X/ |: |3 `

 

, G9 E8 B0 V5 O# x

城门楼子两侧的券门及外延城墙今已拆除。

- S S' g; g. F: ]7 S1 n5 w8 @

 

: K. q8 V; m8 w

老的原有的街道东面紧邻城楼城台。

! B9 E6 k6 [& F$ M6 h$ T5 p

 

" W% _! t9 [7 `1 B

 

' R; r/ q, d3 t- N7 Z

zdfzT23u.jpg

$ X3 y+ M7 G$ `( W: B, t" H. u

 

. p T3 I7 x7 B

 

* `0 H" I! x, G

再贴一张:

0 T" @3 G1 b" p; V5 N& _2 W

 

* w5 T8 x) H! S) N0 k+ \

 

xp63QCQZ.jpg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发表于 2011-1-21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成兄:疑似房屋应该在东交民巷路北,而非您在外文地图中所示路南。同时,您所标牌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X% c) [: P' \0 j- c% ?

图一 红圈是图二下侧联军马队所在胡同 上面红色方框内五间南向房屋 对应下图绿框中五间后山墙 其西北近邻敷文牌楼 蓝圈内是棋盘街栏杆南端的值房,被毁后只剩山墙,其南侧就是那条靠城墙的胡同

! ~ Z9 ^! V# T* a6 r8 m

 

0 b8 t7 p1 w0 s, R/ {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7 G( ~% V$ t: n( p

图二 绿框处是五间房,所以牌楼应该在标示处,而非篮框,红色箭头应该就是东交民巷,残存两进建筑应该在路北,怀疑是俄南馆门户,黄框内房屋应该就是上图黄框内房屋,其紧左侧便是值房残留山墙,马队正由黄框南侧胡同向东行进。

+ O" B- ^3 \9 t6 P7 C4 J5 M* j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h: M4 N% t$ G, M$ T

图三 绿框内为五间房,红框内为礼部高大建筑,红圈内为牌楼

发表于 2011-1-21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72_71162_1_1.html

+ L1 l% @' |3 \1 E

 

" H7 Z# Y! q# ~! @0 ?/ x, E6 t

老成兄,咱转移阵地吧,我专开了一个讨论废墟中那个建筑的帖子

发表于 2011-1-21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张清晰点的 穆默拍的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 ]" \7 U. G5 T/ J9 L) p

 

M9 }: c# d# M- V5 a

另外,老成兄所贴那张满是废墟的,我在《1900年的北京》一书中还看到相近日期类似一张,不过是镜头右转了,纳入了右边一处使馆西式洋楼废墟,很像奥地利使馆废墟,但似乎又不是,而且,图中间那两进中式建筑也值得注意,不知是何处。

6 N6 ?# U$ s! B% {


 

发表于 2011-1-21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1-21 1:04:00的发言:
7 k' E& l+ u2 ~. w9 ?3 L

原有的街道东面紧邻纪念碑绿地西侧到毛纪念堂基座西沿一线:

0 }8 I K' z/ y1 `- F) W# Z

 

/ T l. L6 Z: t& ]1 \

 

+ B/ L3 ~6 P6 l0 v* p t" S* T

zhaohq先生够细致,看来你的更准确一些,多交流。

发表于 2011-1-21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1900年使馆区分布图,下图画红框处是大片民宅,荷兰使馆,和苏中银行.zhao兄的大清门 (1900年)图,或是庚子事变后所有焚屋铲平后之图?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发表于 2011-1-21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望诸位大德指教

近日研读庚子事变图片所得一图(下图1),本来苦思不知它为何处,今晨突见楼主贴的"206.大清门-1 (1860年).jpg"一图的右半截(下图2),感觉两图非常相似,

我把两图的"礼部衙门"画上红框,“敷文坊”画上蓝框,不知正确与否?还望诸位指教.如果正确,那“文德坊”应该在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也遭祝融之灾.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发表于 2011-1-21 1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1-21 12:29:00的发言:
! c. y$ }% s' a( W" [% A0 U$ s ) b8 b& y3 M% L9 H- r - [' p; p" d+ c( m- J0 n

红框内看来是俄南馆,不知确否

: [+ ]0 W5 w, d) t8 g6 t( u3 F! E. w+ g ' s' l$ @. q* f- z' J/ _

红框内的二进房在江米巷路南,疑似位在下图红框处.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发表于 2011-1-21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 Q6 s- {4 f# A0 y3 K" {

红框内看来是俄南馆,不知确否

5 Z+ `/ ^$ S+ L0 ^

RyIetRqa.jpg AU2K0WMx.jpg

发表于 2011-1-21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从牌楼扯到了废墟。

既然又回到原来探讨的那一张(如图1),老成再发一张图2佐证.这两张的共同点我用橘色框标示了出来.图2照片下面的解说是"从Reill队长被枪杀处的前门拍照,".
既然两图有共同点,而且.图2在前门所拍,以此推断,图1应该也是站在前门所拍.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发表于 2011-1-21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1-21 9:28:00的发言:
) o: H7 |9 v4 R) k2 S6 y1 ?* u) x & H; c6 ?% d, {$ x$ e: v9 [

另外,老成兄所贴那张满是废墟的,我在《1900年的北京》一书中还看到相近日期类似一张,不过是镜头右转了,纳入了右边一处使馆西式洋楼废墟,很像奥地利使馆废墟,但似乎又不是,而且,图中间那两进中式建筑也值得注意,不知是何处。


 

1 l0 ~ B' X: d8 D* Z 0 R1 H: t* S) w& ?$ L1 D+ @

爱读书说的是不是这一张(图1)?
我把图1拍摄方向和角度,在图2中以红箭头标示,图2画红圈处或许就是图1的废墟.图1中的两栋洋楼废墟,大概是德使馆..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AIDUSHU先生:

0 L+ G" q% {+ l" R( z

 

6 G8 @; F( n0 D: h) d( a+ R

 

! m$ Z" p* l6 R8 ?3 v9 E* V

您太客气了!

6 o7 Z; y c# {# G0 k, V

 

, y. A, Z4 B; ~2 H* U) \, ^

看了您先前的帖,我对这一地点产生了兴趣。

1 b# ~# l+ t% h7 @8 ?' q

 

9 c: w7 G1 w1 W9 r, U, i3 E

我所发的这一贴,本意是请各位拍砖,解我心中的一些疑惑。

! Q; S) Z g7 y4 [+ e/ ~

 

; z, l; M* y3 a3 {

谢谢各位参与!!!

发表于 2011-1-21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是这张,远处两进建筑未毁,可是纯公府?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发表于 2011-1-20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之前也发贴讨教过这两座牌楼。不过google地图上标示的红点位置可能有些太靠里了,贴出下列图,探讨一下。

% [% N+ W; ^$ s% f% Q( z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zj2RAFUV.jpg
f110o7P0.jpg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交民巷两牌楼
发表于 2011-1-20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只要看一下比托的1860年的大清门全图高清版就知道了,不要这么多文字证实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01. 红点依据《乾隆京城全图》标注。

. t& \: A. |: z2 }, b4 `& U" C% J

 

$ r! |9 ^! {; y/ A% ]$ V' P0 U

大体位置:

; c( d" l, r- P5 [* H

 

# h7 E! ^: _- E e$ { Z8 e9 M" b( P

东牌楼在太庙中垣西墙稍偏西的一线。

/ [$ M$ p; @3 a, w

 

( x4 n; m+ {3 H# N: z

西牌楼在社稷坛东坛墙稍偏东的一线。

% }. A8 [" _* a! N7 F6 ?3 Q$ Y

 

+ g! J& z$ J5 @ v& J5 Z

也许经过庚子后的修缮或民国年间的修缮,牌楼发生了位移。

9 h/ @5 l/ [- U0 ~9 V

 

8 I+ H! _& T# l0 U. K

 

, @, K4 @+ r8 U/ L; V

 

# d, E7 @9 [0 V3 V% ~

这是民国年间的鸟瞰图:

# D5 o5 N) }3 r# R* {0 ^

 

" D; Q( G8 r. E4 s

 

" y; S5 @% E9 g3 m- G9 M0 b

8jA2xcFM.jpg

+ e+ \( c# g1 W

 

7 a6 u/ y7 F2 \% }& Z9 L7 v/ n1 o

 

- }4 G8 q- z7 ]5 G [! P

 

( D4 ]! t" X: v: a/ Q

这一张是清末的“振武”牌楼:

! P3 v# J5 Z& k! Z( }' _3 o

 

8 F, h# h7 X/ P' g' J$ R

2Ej6Xbf6.jpg

' _7 c( D1 W# b: O) Y/ e q1 P

 

( A8 U: _- [! ?. {5 A3 ?. b# C

 

% f0 D, L: u% b+ S# u7 H

 

s/ X8 I' I( n- l4 K


庚子之变后,西交民巷口牌楼还在:

0 U8 }7 |3 W, g1 l

 

" j, v/ d3 ~; _7 E

nSWQ1jsX.jpg

2 L6 u3 `+ E5 [( \8 C& ]5 {. s

 

: |3 N/ }5 D/ v2 l5 i, V

 

' G: x4 g7 I7 j8 t3 u6 l

庚子之变后,东交民巷口牌楼不见踪迹:

2 O! ]# k7 z2 C! j

 

% W. X" r9 [3 G0 F w

L7Qt1o2u.jpg

% F! O7 m6 s3 O. |4 s

 

! ~: j5 S- e& T P* C- V

 

* y' J: I9 p* W0 }! ~

 

- `& b0 C8 s7 g3 }$ n6 y2 z

 

4 O! Q+ O1 y3 P: R

这两张是庚子之变后重修后的“敷文”牌楼:

! D6 f& T3 ]& p


 

6 }; }* L5 B) O; t; [

QAeZgY7x.jpg
V3JG9wnR.jpg

" c' k8 ]6 _) \: K m7 q

 

F1 X1 @9 p* Q

 

5 d; O2 s. x1 h3 N

图213.拍摄的时间不清楚,大约是1906年前后。(西巷口北侧的法国医院还未建成)

* p/ e& }8 D" q. P. \7 m; k

 

4 [; r5 t# z, s0 ?, R( C, v

 

1 h4 D1 X/ |" ~* J

 

1 P p: N/ u7 m7 U' D& E8 H

“敷文”牌楼的对面(西面)可见三座方栅栏门。

2 w v' e7 T L/ S4 ]

 

) o& V( J7 k' f0 G

三座方栅栏门存在的时间不长,大约于1913年拆除。

' } `. c) z+ b. E) Z" T) F$ M


 

lXr9YGED.jpg
icWkRRTM.jpg
gtN7pK82.jpg
jzmHgo11.jpg
YQpWZ49S.jpg
j3vz68S1.jpg
eRiR28t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9 23:12 , Processed in 1.24400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