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6689|回复: 10

[转帖]北京越来越没文化了 刘梦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A) X3 @0 U7 _( K! G, E

北京是文化古都,是首善之区,没有问题。但如今北京的文化,是越来越稀薄了。不久前重新调整城市区划,最能体现京城标名文化的崇文、宣武两区,被取消了。其实古老城市的文化,往往与区划、街道、里巷、胡同的名称有关。现在建了很多新的街道市区,可一看新取的名称,简直不知身处何城何市。不妨看几处实例,以为证明。

- O" y; {) r8 w6 e: e3 M: g. }1 G

 

5 V; s0 c* X$ O' L

东单哪去了?东单的名称是不是也改了?如果没改,东单十字路口的北面,过街天桥的横梁上,为什么大书特书“银街”二字?就按“新北京”,那里也不是金融的集散地呀!何必一定以“银街”标名?如果写,也应该名正言顺地写上“东单”二字,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G& ^0 w& E K% y4 W/ H/ J

 

5 v6 a- k V5 Q

朝阳公园西门那条南北向的小街,现在繁华又带点洋味儿,是大有希望的一条文化商业街。可是北段的标名,却叫做“好运街”,有正儿八经的路牌竖在那里。不知这个街名是从何而起的?总不能说,由于“好运”两个字吉利,就以此为名罢。此名如可立,那么“发财街”、“致富街”、“利是街”、“福到街”,都可以揭竿而起了。对啦,南小街对着王府饭店东西向的那条街,不是已经叫“金宝街”了?只差有个“银宝街”与之配对。

9 x" M$ D1 q' T$ C' W% V

 

8 ~$ w9 F: ?& S

昨天车过民族饭店,西侧的马路宽阔无垠,南北通衢。但“二龙路”没有了。而一些新建小区,不知起的是一些什么名字。一次北大谢冕教授留地址,我半天看不明白。他说:“不好意思,我住在海德堡。”北大另一位研究鲁迅周作人的名教授钱理群,则住在枫丹丽舍,不免令人有一游巴黎之感。

! q$ T' f" c* l6 r4 q0 n

 

d, S/ k g% K' u* @9 Z* B D

现在各地都在建新的假古董,北京的真古董、真文化街琉璃厂,却如一个弃妇,满身灰尘的暴露在那里,闻问的人少之又少。

& ]0 \# F. i6 K) _

 

& W3 M3 S0 L+ \- L+ T& y

十条、铁狮子胡同(张自忠路)、地安门东西大街,那是多有北京文化味儿的街区呵!如今变成平安大街,名称还好,只是街道两旁的建筑,假古董、虚门面多有,留不住人气,车行大道的功能远高于街市的功能。

# n* `1 v7 i2 G* N6 L! Z* S

 

% q& y8 m% z r8 U3 X3 [2 M

东三环南北向国贸桥到京广中心、东西向秀水街到大望路,也就是国贸和华贸的CBD中央商务区,偌大的面积,如许的繁华,高楼密集,商铺林立,独独找不到一家稍像样的书店。

; _) H- s8 F9 m% ^/ Y$ s7 \

 

; I0 F+ I% Q* V5 O5 {' o: ]# {

北京只顾建地铁、高楼、大道,忘记打理老街小巷了,忘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了,忘记文化也需要建设了。当然有王府井步行街,有新前门大街。但我说的是北京味浓足的老街老巷。我是说,即使是新建,也应该建得新得有文化。

! z1 s m8 s) w6 P+ r1 z5 \5 X

 

& |$ V0 ?& a- b( e

 

1 b( T/ g# z# S, _4 y5 s* c


发表于 2011-1-13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北京的悲哀,全国的悲哀。
发表于 2011-1-13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就得,要那玩意干啥?
发表于 2011-1-13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从对文化的向往,变成赤裸裸的名利的追逐,

5 M! X. R+ A* I, a, B5 S

 

8 e4 m- A1 c8 }& w/ U/ z' i+ g1 `

彻头彻尾的教育失败

发表于 2011-1-1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文武,不是东西!

发表于 2011-1-13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文化仅为庶羞布,大虎皮,吹牛皮,实为名,利,权服务。
发表于 2011-1-16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新型假大空:)不知要唬谁?
发表于 2011-1-16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北京,全国哪儿都一样。
发表于 2011-1-20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那么多文化干嘛 如果你非要学文化 那也要给你脑子里塞点基因突变的文化

" q( @3 U, o, R# i3 d% H

 

发表于 2011-1-19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八十年代末那位--,颠着屁股面对全国大喊:“以后要向钱看,我指的是金钱的钱。”人们的思维就乱了,教授卖馅饼也正当了,也光荣了。只要弄到钱,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1 b2 P2 J8 o- E; |+ H3 ~. ]

再过几年,北京或许还要出现很多钱眼胡同、钱串子大街....

发表于 2011-2-28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衍生出文化 无神论丢弃本身固有好的文化 就学西方文化 可不......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5:57 , Processed in 0.137378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