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二、460岁大高玄殿终揭神秘面纱(北京晨报)
f$ f/ z$ G( \0 d. Q# ^; ^
& ]; l+ D; ?5 M2 g 景山西街大三元酒家对面,一组恢弘的皇家建筑曾引得无数游人驻足。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高玄殿,明清两代的皇家御用道观,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大高玄殿一直红漆大门紧闭,让心向往之的人们只能一声叹息。近日,故宫博物院终于和总参保障部服务局签署协议,进驻大高玄殿。随着修缮工作的逐步推进,大高玄殿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接四方来客。 9 ^7 J# i/ [& X; a
) \& I- e5 E5 |
揭秘
5 s1 \: _; P) d8 |* ]! M. t 原汁原味 北京城再无“分号”
0 G' K# F* p, r! D* |2 V+ L, ]
. M7 I5 k c" c" L* f 昨天,记者跟随市政协委员来到大高玄殿。远观大门,在两棵苍翠柏树掩映下,黄、绿两色琉璃瓦顶保存完好,色泽光鲜,红墙上偶见斑驳脱落之处。 1 }6 v; A- w+ s( u; R$ K# `
3 q0 \) m. X' t- u8 A) x 走进大门,左右可见两座钟鼓楼。院内东侧一排配殿已罩上绿色施工网。转过月台,巍峨的大高玄殿闪现在众人面前。殿前生有一些杂草,台阶已被时光磨得棱角全无。台阶中间丹陛虽略有破坏,但图案仍然可见,仙鹤和盘龙的花纹仍清晰可辨,雕刻别致而精巧。大殿中门西侧的空地上,堆着一些汉白玉石栏杆残件。由于倒塌时间已久,残件上盖了一层尘土。
* Q6 O; T4 n: b" ?7 s! q" c( U
: E# B! l" ~0 @0 z 大殿面阔七间,里面黑漆漆的,空空荡荡,原来的三清像已不见踪影。大殿顶部的油漆已被岁月消磨得褪色,几盏电灯很不协调地垂落下来。殿内东侧近三分之一的面积是一个一米多高的舞台,据说为当年占用单位所建。
9 u) r0 c( J4 [2 U; S% L 6 d0 Y1 k0 D& Q4 O( N0 v1 X& N
实际上,大高玄殿至少有一百年没正经八百地修缮过了,据说彩绘和门窗均为清朝最后一次修复时候的原件。要论“原汁原味”,没有哪个古建筑能媲美,站在大殿下,令人们几乎产生“穿越回明清”的错觉。记者检索资料时看到,像这样保持原有味道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在咱北京城好像就这一处了。
/ ?/ Z2 P7 d; w
- s5 c1 h# g: [) v; j; a, h' T 构建下沉 大高玄殿有点“玄” 6 q& v S. \' d L3 ?7 P. _$ N
- ^6 C9 j2 U4 R% D2 ^ 走出大高玄殿,绕行至后院。后殿名“九天万法雷坛”,为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绿琉璃瓦黄剪边,绘旋子彩绘。坛前有月台,围有汉白玉石栏杆。殿内原供奉有真武大帝,两旁配殿各九间,绿琉璃瓦歇山顶。九天应元雷坛现状和大高玄殿比略差些,彩绘和汉白玉石栏杆残缺相对较多。
% W- E3 ~2 X! l; V - {+ q1 k- g* b+ b. m+ F
大高玄殿最后一重建筑为一座两层楼阁,上名乾元阁,下名坤贞宇。楼阁上圆下方,喻意天圆地方。史料上说,大高玄殿东北有象宫,庙内神仙塑的是嘉靖皇帝自身的容貌,但记者遍寻未见。
) h4 c/ _ d7 ^% j6 o ' m8 R2 h g( ^8 F* p
随行的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说,整个大高玄殿的大木构建已经下沉,建筑台阶破损严重,亟待进行修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务之急是对大高玄殿进行排险,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 q: O& i4 w( z7 i9 O4 v9 \2 t# p
# g+ v1 b) M8 M+ s+ ~, U1 ` 据介绍,目前故宫博物院已经接收大高玄殿南院全部和北院的古建,并派保安24小时驻守。大高玄殿的其他部分拟于年底前全部接收。 , i: j% B' ~ A' l; \4 [5 _- O8 c
* i K, G. ]8 ^8 y( a' c 修缮 9 s! z6 E0 n+ }% L/ v% i
先拆违建 明年动工修大殿 " m! s+ P) [& G2 V. G6 C$ T4 P) ~
A3 ^% K! s. r r6 f 大高玄殿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据了解,多年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北京市政协多次提案,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腾退出大高玄殿,另选新址建办公区。而大高玄殿腾退修缮后可对社会开放。2000年,多名古建专家发出《关于收回大高玄殿作为文化设施的倡议书》。随后,季羡林、侯仁之、罗哲文等德高望重的学者又联名发表呼吁书,希望大高玄殿尽快实现腾退。
]& x- I1 L2 S* U2 v; m5 B 4 n. P/ b' V x9 }
市政协委员表示,作为唯一一座明清皇家道观的大高玄殿,可谓天下第一道观,理应回归社会。然而,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腾退工作历时近20年。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故宫接收大高玄殿后,将首先拆除违建消除隐患,同时请专家研究修缮方案。预计修缮工作将在明年开始。
0 F$ y1 A9 A) J - Y4 S/ S0 A5 Z" ~2 u
不止一家 上百古建待开放
9 E# F9 `; }: G , w# ]" W o- ?, j9 u
据了解,目前,本市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对外开放单位仅约四成,为了能促成更多的“腾退修缮”,市政协委员建议,文物部门应该总结大高玄殿腾退的经验,找出腾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办法。本市应列出一份被占用文物的具体清单,选择一批影响大、价值高、安全隐患较严重的被占用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重点,拿出腾退可行性方案。 - E1 l L+ Y, R% z
! b8 _: A8 j3 v% f
同时,委员还建议,本市应尽快建立文物腾退专项经费。把文物腾退经费列入每年预算,逐步解决长期存在的大量文物建筑被不合理使用、占用的问题,使更多的文物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2 `3 B3 R0 k, k" ^2 ` ' r0 y/ v! Y4 r% M! @ r5 {4 j$ D
■历史档案
, a6 B; l! g* g 神秘古建 皇帝“出没”很频繁 ; e+ ?0 `& g+ _, Z7 s# @
d d- ^8 P, V; [4 l1 |, D
沿着人流涌动的景山前街向西,经过故宫神武门,一座造型别致的石牌坊屹立在筒子河北岸。与石牌坊隔路相望,一组恢弘的皇家建筑大门紧闭,门前石碑上写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高玄殿”。
9 n L, R6 Z- d
1 c5 U& h0 e$ H# t; } 大高玄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的明清两代皇家道观。数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无数次来这里祈求长生;信奉道教的内官宫婢,都在这里演唱科仪;雍正乾隆,都曾虔诚地在这里为大清子民祈雨。可以说,要论皇帝的“出没”次数,很少有能比得上大高玄殿的。 e a3 q Q/ e+ L
/ S, {4 A+ ^$ q9 o. d0 x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大高玄殿一直与世隔绝。好奇的古建迷们,也只能透过门缝去窥探那些宏大的皇家建筑。今年6月11日,故宫博物院与有关部门签署移交协议书,大高玄殿的大部分古建就此重归故宫。
( A# ?+ M- Q$ f$ g , z4 W: g5 N% Y
晨报记者 王歧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