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5|回复: 12

[原创跳台![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23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跳台!

[原创跳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晾鹰台
发表于 2010-12-23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客气了!照的真棒!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树人老师加精!

3 |9 k: n1 Y0 o, L4 t8 n* Y1 a

 

5 f* W, j5 {2 M4 J3 N

 

[原创跳台!

[原创跳台!

发表于 2010-12-23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糖耳朵不是味儿了

作者知道晾鹰台在何处?

. f0 m' R9 a) {6 O) Y' i

大兴?

发表于 2010-12-23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得早的不如赶得巧的这就是命呀!美图加精!哈哈哈!

7 ]2 n! [6 d$ [, J: M. F/ U! v

 

1 d8 K, F* }4 w% f4 a0 p

   铜雀台,喜鹊灯。。。。。

发表于 2010-12-25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各位好友的友情提示和详尽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便门在2010-12-23 23:56:00的发言:
" S- _' v+ n6 Z2 ~0 q6 r

作者知道晾鹰台在何处?

, }; ~; R) ?+ F8 J0 M' ]

大兴?

# w8 {% J( w2 B' y7 i

晾鹰台位于南海子南部。黄村卫星城东10公里,大红门村北l公里的地方。是元代帝王在南海子中建置鹰坊、仁虞院的旧址。明代称晾鹰台。台高10米、围长500米。清代,晾鹰台除了是皇家行围射猎和游幸的重要场所外,还是皇帝阅兵演操的地方(故又称练兵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12-23 21:46:00的发言:
晾鹰台
7 D! B) u; ]5 s) T% M3 ]* t

谢陆老师起名!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香八拉人在2010-12-25 21:01:00的发言:
构思新颖,很有创意。
- N8 h& I" k u, u3 I( m/ P

谢谢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yusername在2010-12-25 19:02:00的发言:
南海子里。
& \) f- v* C) b6 s0 h

从丰台区东高地往南,沿着104国道驱车南行,在大兴南宫西北1.5公里处,离北普陀影视城不远的公路右侧,平地凸现一座方圆数十亩的高台。在几百年前,皇帝在这里阅兵演习,这高台就是皇帝检阅部队、炫耀实力的地方。 1 E( D7 {2 J; {( C! i! |( v0 Y% t/ f* s5 O# U$ g% P* i

& w6 h/ r$ {8 ~% k( L2 w5 R

  16座高台 现在只剩下两座

0 k8 V" b b) O. p' P

  现在这座高高的土台子上面长满了杨树和灌木、杂草。但是在元明清时期,这却是皇家苑囿(yòu)南海子的一部分,它的名字叫晾鹰台,又叫练兵台。

: y+ R- \2 s k

  在我国古代,帝王常常要在皇家园林中设置一些四面高而顶部平的建筑物,这就是“臺”,今作“台”。汉许慎《五经异义》载:“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南海子是元、明、清三代畜养禽兽,“因农隙而校田猎”的著名苑囿,因此,这座晾鹰台应归类于“囿台”。

" P7 ^, Q2 T* t, _- z

  南海子内一共有大小16座台。这些台均为黄土堆筑,其中比较重要的台有10座。在南海子西北隅、东北隅各有3座台,西北隅分称大台子、二台子、三台子;东北隅的3座台又合称为三台山。西红门东北部有杀虎台;东红门西部凉水河畔有单台子;南红门北部有晾鹰台;还有鹿圈村东的1座台,俗称土楼子。南苑南大红门的东侧还建有一座“望围楼”,专门为皇太后、皇帝等观望八旗将士行围狩猎之所。

0 z1 B3 L2 s2 \

  在清末南海子内大部分“台”逐渐被夷为平地,或开垦成耕地,或在其旧址建成村庄。如南海子西北部的大台子和东北部的三台山,但“大台子”和“三台山”作为地名一直流传到今天。

6 s/ ]) s6 R+ s/ ~/ |! S: z

  如今,在南海子一带还保留下两座台,即南海子东北隅三台山的南台和南海子南红门北部的晾鹰台。其中晾鹰台在南海子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现在保护得也比较完整。

|' f) y, }: f) `1 V4 ^4 l

  康熙亲演射箭

' P5 z* D: K/ U% L8 i5 E

  八旗劲旅山呼万岁

" `3 ~9 i8 x$ R _7 ^" a/ \$ T

  清朝时,晾鹰台是帝王狩猎和训练兵马的重要场所。据《大清会典》等史籍记载,清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都经常在晾鹰台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

. n3 m; o/ j G/ U" g: l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二十,康熙皇帝在晾鹰台大阅八旗劲旅。清晨7时许,康熙皇帝从今天的旧宫起驾来到晾鹰台,官员队伍在晾鹰台西边分两翼排列,接受康熙皇帝的检阅。康熙皇帝阅兵后,命令在晾鹰台下设立箭靶,张弓搭箭,“亲射五发,中三矢。”然后又命令诸大臣、侍卫依次较射。康熙皇帝检阅他们射箭后,又翻身上马飞驰,在马上搭箭张弓,猛回身,瞄准箭靶,“一发即中”,八旗将士山呼万岁。当时参加会阅的还有科尔沁、扎萨克、巴林、鄂尔多斯等15个民族部落的首领。因此,晾鹰台又有练兵台之称。清嘉庆、道光、同治皇帝等都在晾鹰台举行过大阅之典。下一页>>

Y; J- [8 c0 _% S

  如今,晾鹰台虽然已成遗迹,但是有关清朝大阅的历史画卷仍然保存在北京故宫。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幅意大利宫廷画家郎世宁绘制的《清乾隆皇帝大阅图》,画中乾隆帝擐甲踞鞍,腰佩弓矢,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幅画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11月,乾隆皇帝在晾鹰台举行大阅之典的真实写照。<

发表于 2010-12-25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思新颖,很有创意。
发表于 2010-12-25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海子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1:50 , Processed in 1.17869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