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2265|回复: 33

建州女真箭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看到松园版主拍摄自故宫的清代鈚箭和哨箭,感叹于康乾时代的雍容繁华。

8 y' B; R9 @& O

想起曾收集到几支采自浑河左岸古战场的建州女真铁箭镞,简陋粗恶。它们正是三百多年前女真英雄箭袋中的锐器,是英雄的魂魄。嘿嘿~

# y+ [& L) V; l2 N* v& @/ ~3 \

 

( Q) s: y* ^3 F0 f( r( L+ Z/ j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5 B8 d5 I. W+ p0 ?

 

% z6 T! P4 u* r7 W( ^

明军也很厉害的,有火炮还有地雷。他们的地雷同大富翁游戏里面的地雷一模一样,看来游戏美术创作是有根据的~

0 w6 @; M6 K2 |. A. O- Q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发表于 2010-12-23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油涨钱,包子跟涨,过些日子就换不了二十五个了……虫虫,你藏的内地雷危险不,里头是什么啊,还有火药?
发表于 2010-12-23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粗一算,那一堆箭镞怎么也得600个包子了,不知道地雷换了多少包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12-23 23:37:00的发言:
粗粗一算,那一堆箭镞怎么也得600个包子了,不知道地雷换了多少包子?
0 t3 T3 i3 M6 [& G( E) }

俺哪会用600个包子换它们。那个价格是商人自己说的,后来一大堆我都留下了,很便宜的,一个大蛋糕的价格。上面是挑选的每种一两支。

' g( b7 R3 p! V

地雷...哎,也很便宜,一个小蛋糕的价格。本来以前见过很多地雷,可惜却没买一个。后来少见了,虽然这个又脏又损坏,因没有更好的先收集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0-12-23 21:42:00的发言:
汽油涨钱,包子跟涨,过些日子就换不了二十五个了……虫虫,你藏的内地雷危险不,里头是什么啊,还有火药?
( \3 Q4 N2 e+ Q* u

铁箭镞这东西没人喜欢,所以几乎不会升值;这跟您的罗汉钱不一样,罗汉钱今年升值了。收藏品首先要精美,战国时代的青铜箭镞很多人收藏,但是以后各朝代的铁箭镞就极少有人收藏。这些铁箭镞不多见,却不因为少见就被人珍视。我是因为收藏东北民族文物才收留它们的,别人是不会要它们的。

5 Y$ K1 a6 k: O7 p

“地雷”里面是空心的,上面一个孔安装导火索。这种“地雷”其实是抛掷的火雷,在敌人攻城时,守城士兵点燃导火索,将点燃的火雷扔进攻城的敌军队伍里,这种瓷火雷摔在土地面上通常是不碎的,等导火索烧尽发生爆炸,可以通过尖状破片杀伤敌人。它不是埋设使用的地雷,“地雷”只是人们不明就里猜测的名字。

发表于 2010-12-24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0-12-24 10:33:00的发言:
0 f) L* `0 g8 t& B

罗汉钱只有那一个,升破天也多不了几个钱。我不藏什么东西,喜欢什么就买个拿在手里看看,摸摸,捏捏,想想。不喜欢了就丢掉。最后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爱它背后的人和事。我也喜欢这些铁箭镞,懂的认的话会买的,可惜不懂,不在它值不值钱,是它给人的联想太美妙。不值钱更好,可以让喜欢的人不费力得到,羡慕虫虫,灯下,摸摸生锈的箭锋,想象几百年前,它被一只有力的手搭上弓弦,弓后的眼神犀利如星……那种,鼎啊俑啊神马的,很值钱的吧,我偏无感,它们和我喜欢的调调不搭,给我一个马上卖掉换糖吃~~
' Z4 |$ V# Z! [# L; G& b9 R! _

现在那种六块五的茶叶涨到多少了?

发表于 2010-12-24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12-24 0:23:00的发言:
5 n- t( O+ x- @ 5 j" ^4 S6 q7 f S4 H) e- `! P6 J 1 N9 H- }6 B1 B% H2 p8 g+ B# Q

铁箭镞这东西没人喜欢,所以几乎不会升值;这跟您的罗汉钱不一样,罗汉钱今年升值了。收藏品首先要精美,战国时代的青铜箭镞很多人收藏,但是以后各朝代的铁箭镞就极少有人收藏。这些铁箭镞不多见,却不因为少见就被人珍视。我是因为收藏东北民族文物才收留它们的,别人是不会要它们的。

H% G- s7 X; k

“地雷”里面是空心的,上面一个孔安装导火索。这种“地雷”其实是抛掷的火雷,在敌人攻城时,守城士兵点燃导火索,将点燃的火雷扔进攻城的敌军队伍里,这种瓷火雷摔在土地面上通常是不碎的,等导火索烧尽发生爆炸,可以通过尖状破片杀伤敌人。它不是埋设使用的地雷,“地雷”只是人们不明就里猜测的名字。

6 W8 h" R1 x$ u" b6 E# Q 4 @6 ^, i7 Q. P1 E- t/ ^, w5 s

, y7 b$ R/ X+ x: } q ' Q( t5 B/ ?7 e7 [' G, n( ~. h) O4 w罗汉钱只有那一个,升破天也多不了几个钱。我不藏什么东西,喜欢什么就买个拿在手里看看,摸摸,捏捏,想想。不喜欢了就丢掉。最后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爱它背后的人和事。我也喜欢这些铁箭镞,懂的认的话会买的,可惜不懂,不在它值不值钱,是它给人的联想太美妙。不值钱更好,可以让喜欢的人不费力得到,羡慕虫虫,灯下,摸摸生锈的箭锋,想象几百年前,它被一只有力的手搭上弓弦,弓后的眼神犀利如星……那种,鼎啊俑啊神马的,很值钱的吧,我偏无感,它们和我喜欢的调调不搭,给我一个马上卖掉换糖吃~~
发表于 2010-12-24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啊好久没买了,我现在喝三块三的,哈哈哈哈,超市特价货,9.9一袋,回家一看妈呀三两,叫忆江南牌,我喝着比六块五好,水清一些。哎呀我不懂茶不要以我的标准衡量,我标准是比白开水有味儿
发表于 2010-12-22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箭镞,我想起2003年在山西高平的长平古战场,看见展出的赵国士兵骷髅上插有箭镞和戈。戈我估计找不到了,箭镞也许还能碰碰运气拣一两个。结果在寒冬的玉米地里发现不少遗骸,可就是没找到箭镞。

: j+ ]$ N- h, K

 

' [1 x: W5 W$ Z3 ~5 s& K# m+ A! t7 L$ @

但也有收获,我亲眼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被坑杀残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10-12-22 22:45:00的发言:
4 F# ]6 ~, [: ^$ I% \

 

5 ?! u4 [* J, i0 }+ j* _; M2 z7 y

听冯叔也是这么讲的

6 y. D4 J: k9 E" k$ [

 

4 W4 g, x W% O# x w

我觉得那时候火器属于萌芽阶段, 冷兵器还能搞定, 但欧洲工业革命使火器发展突飞猛进, 杀伤力大增, 清朝没有跟上这个步伐, 确实是遗憾. 但曾经的那种武士精神依然令人钦佩. 希望那些开着军车横冲直撞的家伙们能够学习这种精神. :-)

6 Z) A& ~) M0 A% p

 

9 X( j. Y) D: \- y* }, E8 E

上面那些箭也属不同种类的:第一图最左面的长镞是射马箭;上排第一支扁形的是飞鸣镝,镞铤上面应该原有骨制的鸣镝哨子,推测年久被腐蚀掉了。

: I& Z% T4 O& K: v

冯叔是谁??

发表于 2010-12-22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12-22 22:18:00的发言:
5 F6 C# w5 k# W2 E- ?& W

满洲兵都是职业武士,攻击明朝和朝鲜的时候,简直就像老虎冲进羊群一样。

3 G% p: L! ^& Q/ M2 Q

 

$ K8 Z- f f& y+ L5 C

听冯叔也是这么讲的

9 @( F1 h2 M, m8 ^4 T) x

 

: u" G7 ^8 j" {+ V) s( r0 u1 d

我觉得那时候火器属于萌芽阶段, 冷兵器还能搞定, 但欧洲工业革命使火器发展突飞猛进, 杀伤力大增, 清朝没有跟上这个步伐, 确实是遗憾. 但曾经的那种武士精神依然令人钦佩. 希望那些开着军车横冲直撞的家伙们能够学习这种精神.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10-12-22 20:01:00的发言:
9 Z: k5 @! q6 o" c3 r% p; V% D, w% B/ f

 

8 p' G$ g2 v A! u7 {3 B0 w3 R

 

, @4 _) E5 T& X; S9 w: L

先进的地雷, 却没能阻挡住携带者落后箭簇的满洲铁骑.

1 [9 Q# t0 \5 m5 ~! H

 

* @# H1 u: D0 i# J

 

; b- q2 q0 ]3 G

满洲兵都是职业武士,攻击明朝和朝鲜的时候,简直就像老虎冲进羊群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12-22 20:37:00的发言:
^* f7 }' {! c( b, e, R

说起箭镞,我想起2003年在山西高平的长平古战场,看见展出的赵国士兵骷髅上插有箭镞和戈。戈我估计找不到了,箭镞也许还能碰碰运气拣一两个。结果在寒冬的玉米地里发现不少遗骸,可就是没找到箭镞。

" v, g. E& r* \

 

; h" u/ z9 C$ H$ K

但也有收获,我亲眼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被坑杀残骸。

1 d* M) T8 C: y/ [# J `' h2 C

俺有几支战国的戈和矛,其中有一只戈旧日的伤痕累累,可以想见战国时代战斗的残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经的盘子哥...唐僧
发表于 2010-12-22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b3 \1 { ~5 f+ a" I

 

9 r# ?& q4 a3 k/ i

先进的地雷, 却没能阻挡住携带者落后箭簇的满洲铁骑.

9 Y) U6 H9 y( k

 

6 s% f) |' _ ^( T" k& a' O. W" X

 

发表于 2010-12-22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娴熟骑射一千多年,自然比刚问世不久的火器运用得当。清朝统治者是通过这个得的天下,之后也在多次维护国家统一的战役中,用骑射消灭了持有火器的敌人。但是也种下了笃信骑射的恶果。从军事上逐渐与敌人落下了一个世纪。

6 Z# b U/ a- c

 

: }' j6 O$ w6 K# A8 E

 

' Y% [" o7 y8 U+ w2 r$ g3 f

nxE5j1F1.jpg

发表于 2010-12-22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洪武铜铳呢
发表于 2010-12-22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楼主藏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0-12-23 11:25:00的发言:
有个西安的朋友说,小时候跟城根儿拣箭头都换糖吃了,兵马俑脑袋也扔的随意,没象现在这么管理,真想拿不算难事。满洲人的弓马骑射是基本生存技能,平日围个黑熊老虎,射死了,吃也吃它,卖也卖它,岁岁年年,生活就这个样。战时就围敌人,比黑熊老虎好收拾多了,等于兔子。
& y. P" N+ F. L

这些箭镞就是抚顺小孩换糖吃的,被奸商带到我眼前就变成换包子了。小的换十五个包子、大的少见的换二十五个包子...

发表于 2010-12-23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西安的朋友说,小时候跟城根儿拣箭头都换糖吃了,兵马俑脑袋也扔的随意,没象现在这么管理,真想拿不算难事。
7 @& V4 c- `4 k. T$ f. I满洲人的弓马骑射是基本生存技能,平日围个黑熊老虎,射死了,吃也吃它,卖也卖它,岁岁年年,生活就这个样。战时就围敌人,比黑熊老虎好收拾多了,等于兔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10-12-28 13:57:00的发言:
我就特喜欢冷兵器时代的弩和弓漂亮,远古时候的狙击手的利器,(啥草船借箭呀,辕门射戟呀太多太多的有趣故事了)
) Z0 ~ E) m0 Y! ^5 a- s6 m/ X1 t0 e

 

- l, L: e0 e1 q3 O- ^& ~* y

谢谢您有趣的评论~

E) K" G5 U7 D5 N; E

说到弓弩,留存至今的还是先秦和西汉时代的最棒。那时代用青铜制造远程武器,所以虽然年代久远,今天的我们还是可以见到这些古代狙击手的利器。

2 M7 ?) v0 O- u4 s) |) c

那时代的青铜箭镞,异常美观,让人几乎忘了它本来是令人胆寒的武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0-12-28 14:11:00的发言:
4 K6 {0 c+ Z( S: D& h1 s

请教: 平刃,是区分女真箭镞和明军箭镞的特征吗?还有哪个是专门射马的箭镞?a1图里两根长的?
: B9 u& e3 o1 ^3 J7 ]9 o: F( @

那种平刃的铁箭镞,通常就是明代中晚期女真人的,大概占属于女真的箭镞数量的一半吧。年代更远的高句丽也有平刃箭镞,不过风格大不同于女真制造的。

# t" W Z0 Z% ~5 y

射马箭镞就是最长那两支,图片看上去它们不比其它大许多,其实它们可重了。女真兵有专职射马手,只在战场用他们的双背强弓寻找马匹射杀。多说句...找不到马也难保他们不射人,我瞧着那大箭头就琢磨,被这东西射中了可真是太悲剧了。

发表于 2010-12-28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特喜欢冷兵器时代的弩和弓漂亮,远古时候的狙击手的利器,(啥草船借箭呀,辕门射戟呀太多太多的有趣故事了)
发表于 2010-12-28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12-27 18:27:00的发言:
0 ~2 ?' J8 z y1 ?7 Y + @! ^0 W% H' c) | 遍地是建州女真平刃铁镞,可知战斗情况) X9 c5 B H% R9 Q6 L. b ! [: T/ E' c0 Q( \1 t

0 S; w6 d# [2 w4 i- Q: w $ n1 N4 `( h9 a q7 Y请教: 9 _" h2 x* W+ i( B/ H& f8 u5 R平刃,是区分女真箭镞和明军箭镞的特征吗?还有哪个是专门射马的箭镞?a1图里两根长的?
发表于 2010-12-27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射马的箭镞以前没注意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12-27 19:46:00的发言:
长见识了,射马的箭镞以前没注意过。
3 U" C/ x+ D0 o0 c$ R

谢谢您关注。射马箭特别长特别重,从图片效果上看到的大小的区别要小于实物的区别。女真军队有专业的射马手,用双背小弓发射大箭,可以将马射倒。

发表于 2010-12-27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早期对付骑兵的热兵器还不如弓箭管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12-22 20:08:00的发言:
- X y" N! @# b! e' ?: v0 L. H

娴熟骑射一千多年,自然比刚问世不久的火器运用得当....

! B3 |; ?/ }; a7 E( _* e% d

 

) r" r; k, ^% q% {8 |; X& C. P

才看到这一句

% d; c' n6 F. f% o# S! }

火铳那东西,在激烈的遭遇战中是没用的,为什么呢?看看火铳使用说明:

( \9 t( m4 D7 a: M+ e1 ], s. J3 T

 

( }) K) ^- w* Q

先将火铳末端安装木柄——再将安装了木柄的火铳固定在横T字木架上——用制式铜药勺从药囊中取火药约75克——将火药填装在火铳中——安装引信——用制式木杵将火药捣实——自铳口向捣实的火药表层加装一个圆片形木码——加装弹丸——点燃引信,发射了....

& _' e: Z0 B3 h

 

+ F: W% o' g5 ?5 H

这一套程序下来,最快5分钟...打得过谁啊

4 u8 p8 K! S+ m4 _; X'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自己有三组明季辽东古战场的遗物,分别采集于:萨尔浒东山古战场遗址、桓仁百丈沟古战场遗址、铁岭懿路古战场遗址。

9 i9 a8 ?1 S2 X' R) I1 E; t# I

下午的时候在自家仓库找这三组东西,结果懿路战场的找不到了,也不知道是错扔了还是送人了。现将找到的两组带回家里涂抹防锈药水。

7 Z- h4 m1 x `$ ?/ s9 E% ]

 

$ N! l5 f) t* X* r! l4 Z- v

1   萨尔浒古战场铁箭镞,就是本楼主题的东西,保存情况比较好。这个战场非常大,是后金击败明军的地方,遍地是建州女真平刃铁镞,可知战斗情况很惨烈

4 Y/ ~0 n6 ~( p9 O8 l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 P- p8 q: T& h* M/ d" t

 

! t3 {( c* j9 X) ~7 y$ R

 

# ?' F9 S0 h2 k

 

" }) u( h9 K& i0 b T$ y1 c

2   百丈沟古战场铁箭镞、铁蒺藜。这个战场位于河谷中,两侧是比较陡峭的山坡,当河水比较多的时候战场遗址就会被淹没。所以这里的遗物锈蚀很严重,我这包东西有原有很多箭镞和铁蒺藜,刚才发现大多数碎了,只救回来下面几个。这些是当地人带给我的。

( j* J. x' l0 ]! \" ?

    根据当地文史工作者的说法,百丈沟原名“败仗沟”,后金军队在这里击败明与朝鲜联军

`& ]+ D; f- C8 d

建州女真箭镞

建州女真箭镞

1 U0 K+ s4 w; s* Z$ u( v

 

, n* E1 [9 e5 D. y5 ?) V, A! t

 

1 s! S3 n; ?* v% y- `$ j

 

! X* W% X( N6 h, O4 v

3   懿路古战场铁箭镞。这个战场位于铁岭县懿路村102国道东侧小山岗上,女真兵曾在这里围攻据守的明军。我的文物找不到了,这里的箭镞有一种锥子形状的,看上去就很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2 09:00 , Processed in 0.170109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