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8|回复: 10

[讨论] 三句‘四六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8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语里有三句关于‘四六儿’的话,其中前两二句,难知其出处及确确的含义,查了查资料,说法不一,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聊聊自己的见解。

5 }. u/ _0 w8 V; _* J

1.四六儿不成材

) R0 n, D- x1 R: R) k

2.四六儿不懂

( f" v/ T* F" g5 c" W. H h& h% r$ F

3.四六儿疯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为整,四六就不成材了

: d6 j* F( w/ ~* ~) E8 Y

四六风:婴儿生下后,第四第六日容易抽风

/ w: c. i* Y& |, O3 n; ~! C2 t

本人的理解,不当之处请指正

发表于 2010-12-8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D4 j7 g, o. A7 ~+ g

常听到的是-------不着四六,意思是不着调。

8 v4 q A4 n- @7 w

 

' L+ f7 L |+ r

四六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乐谱?或是规矩?

; p6 u- i+ k% i

 

+ l4 m- j; X! g# u

反正老北京油饼叫做“四六寸”,这个跟尺寸肯定有关系,但为什么会选择四六,可能跟规矩什么的也有关系吧。

- }. O( t9 A$ C6 G- |% V% k

 

4 i1 b/ @8 L6 L, t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野村夫在2010-12-9 9:52:00的发言:
8 g6 W; K' `4 ^

四六风:婴儿生下后,第四第六日容易抽风

# a Z6 L( Q; e& [

本人的理解,不当之处请指正

: J3 Q& F9 q% x: S9 M

 朋友说的没错,咱在做一点补充;民国年间城外缺医少药,妇女生孩子多是由地方的接生婆子来接生,剪掉脐带的剪子就是普通剪子,根本谈不上什么消毒,所以新生儿很容易被细菌感染,通常新生儿出生四至六天会出现惊厥症状,民间称为‘四六风’,但这种毛病并不是现在被称为癫痫病的‘羊角疯’,如果医治及时,孩子的命就算保住处了,耽搁了,这孩子就没命了。

发表于 2010-12-9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着四六”,“四六不懂”,原意是指做文章不合规则,引伸为说话没谱,不懂规矩。

+ ~, K9 R) U8 X; _1 H" z

骈文多用四六句对偶,因此骈文亦称“四六”。例如:

) S9 ?( \! f* E$ u$ }

 

3 E4 E* J' H* z) U3 X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v9 p K0 r+ i4 Q" ?) h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Q2 s$ @9 E7 o2 L' f7 F2 J4 g& f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9 y" O* @5 o+ u! M! p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 t [2 c/ b w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6 B, ^1 k% d U+ n" |: k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10-12-8 22:39:00的发言:
& t9 E: ]! R: C x) k2 M' C) B+ Y( b

 

; h$ b% I- f# Y/ W: @* y- _

常听到的是-------不着四六,意思是不着调。

4 a4 h- D6 W: M8 H3 x( g

 

# g" F! B5 r' H' p2 w

四六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乐谱?或是规矩?

; l, Y7 ?( |. ^* t' l+ D% a

 

: e7 U3 X! Y- F/ X- k

反正老北京油饼叫做“四六寸”,这个跟尺寸肯定有关系,但为什么会选择四六,可能跟规矩什么的也有关系吧。

% F, V3 O" \4 o8 w/ {, F

 

7 A ?( v5 @1 q5 ?

四六不懂有一种解释是中国人注重传统礼教,认为作为人首先要知道对天、地、父、母的敬畏,天、父为四,地、母、为六,如果连这个都不懂的话,这种人被人称为‘四六不懂’。

( H' a) G+ m3 |; ]7 ?

我对此说法存有疑义,因为‘母’字不是六画,而是‘五’画。各地民间还有多种解释,但我为认为此话的根源应出自中国古老的《易经》。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关于四六不懂

/ r: j5 Y) o1 {! A1 K+ K/ G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一句带有贬损人的言语,看似一句简单的说辞,其实细究起来,也到有些意味与内涵嵌入其中。 中国古代的两千多年以来,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五经一直作为官方认定的读书人所必读的书目。这也是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考取功名,成材成人的一条必经之路。这其中也包涵着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与抱负。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五经,其实最早是六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左传。但是,据说在秦朝时期被焚从此失传,因故改做“五经”面世。所以,“四六不懂”这句言辞,可以说就是对那些不读书,或是读书不求甚解,还自以为是的家伙的嘲弄与揶揄。其出现的时间当在秦朝以前。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转帖有关四六不懂的解释,是目前被众人认可的说法,民间引用来嘲讽一些个不懂礼数、不明事理、言行粗鲁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老北京人住房中的忌讳]

% P7 @1 B% T3 K2 E& }% p

    如果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是老北京人选择住房的条件外,那么还有更让老北京人在住房方面不能接受的,那就是数字和位置及某种特殊的物件在北京居住方面起的作用。北京人把活人住的院子称为阳宅,寓意代表活力和生命力。管已去逝的人存放地点——坟地,称为阴宅。阴宅一般都种有松树、柏树,象征着死人的意念永存。此外,种上松柏树还有水土保持、保护坟冢的作用。当然,人们为了便于找到自己亲人的坟墓而在其旁边种上树木,一待长大,数里之外便可看到自己要祭扫的地方。与坟地阴宅相反,老北京人从不将松柏树种进四合院,同样,即使是结最好吃的桑椹,其树也不会受到主人的青睐,至于清口爽心的梨,其树也会拒之于前院、后院。为什么呢,大概是“桑”与“丧”,“梨”与“离”谐音罢了。北京人有句俗语:“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北京的宅院里多种西府海棠、临潼石榴、春桃枣树等,真可谓:春可赏花,夏能纳凉,秋尝鲜果,用“春华秋实”来概括北京民宅中的树木是最恰当不过了。北京人还忌讳院子里的地面比胡同、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进门就得跳蛤蟆坑,而出门从低向高,如似登山,明显不吉利。此外,数目字中,单数不吉利,一般人都不能接受。买箱子要买一对,买椅子要买两把,帽筒要买一对等等。但也有要单数的,那就是北房要单数,或三间,或五间,如果就有四间的地方也要盖三大间,每边再盖半间,美名其曰:“四破五”。至于东西厢房,也多以三间为准,目的是在院中建筑组合里产生一条中轴线,这条线如似人身上的脊梁,是院落中最重要风水源头。正因如此,双数在北京住宅建筑方面是不吃香的,所以,北京出现了这么一句俗语,“四六不成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四六不成材’这句话最早是听我们农村当地木匠说起。这句话的源头应出自《易经》的爻画,民间引用来各有说法,现今还没形成统一的认识。据我所知,在中式建筑上,对于檩的布局上,从不使用偶数,比如,房子盖的小,一般用5檩,盖大房子,穷,没那么多钱可使7檩凑合,有钱的人家多用9檩。由此看出,不管穷富,没有人用‘四六’檩。

2 |& S; k" P' F6 Z

   转来帖子中提到“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这种说法与我们当地木匠的说法有些不同,我们这边的说法是“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一、桑与丧谐音,二、槐与坏谐音,三、梨与离谐音,四、枣树是可以进阳宅的,只是与梨不能一同栽种在院子中,以避讳“早离”的谐音。(栽了枣树也不能种桃树,以避讳“早逃”)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桑枣杜梨槐”不适合用来做柁木檩架及棺材,一是不直溜,二是树质粗糙、坚硬,用作阴阳宅,木匠做起来,费工费力,这类木材做出来的成品还容易开裂、变形,我想这种说法比较可靠。

发表于 2010-12-10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12-9 22:47:00的发言:
, v; R0 L" Z7 W2 O

“不着四六”,“四六不懂”,原意是指做文章不合规则,引伸为说话没谱,不懂规矩。

$ w% P0 p! T( N5 s/ @; |

骈文多用四六句对偶,因此骈文亦称“四六”。例如:

$ W$ ^9 C$ V( m! O- B" s# J; g

 

! U4 e2 H: ~! }" u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f" e3 G: c$ f' m, S! k/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z; P! i, W) \& N/ N$ r* A# z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8 O! N$ Q7 ^4 C+ t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 c" J3 b. F* C) c# N V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7 V, S3 \9 e- f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 y! J$ y! P4 n2 r; F. g

這個應該是正解

2 j' P. Y3 U' P y! V4 G2 B

駢文又稱四六 駢四儷六

6 ~$ L: B4 [9 p

入門見嫉 娥眉不肯讓人 掩袖工讒 狐媚偏能惑主

: y; W p' q7 j+ i4 N. D6 z

 

+ m, s4 U4 U# Q/ Q

 

, v7 r9 s$ t* }8 g

 

9 y3 _ D/ w(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08:45 , Processed in 1.13770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