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2|回复: 6

李宏杰:谁还在乱讲清东陵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4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还在乱讲清东陵                                                        李宏杰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马兰峪西昌瑞山脚下,自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顺治孝陵始建,到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慈禧菩陀峪定东陵重修结束先后建有5座皇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园寝。共葬5位皇帝、15位皇后、14位皇贵妃、8位贵妃、28位妃、18位嫔、22位贵人、6位常在、9位答应、4位福晋、17位格格、1位阿哥共计157人。
/ O8 `1 I3 ]( a! s[BR]    自1952年成立清东陵文物保管所(今清东陵文物管理处)以来,专家学者辈出,于善浦、徐广源、徐鑫等诸位先生著作丰富,考证详实,其中尤以徐广源先生造诣最高。这些著作是外行参考的资料,为什么还有一些人想当然的去高堂教化,看似答疑解惑,其实是愚弄大众。
) J( M9 i) S1 u% q+ [8 ][BR]    百家讲坛曾造出许多所谓的学术超人,曾记何时一位高级教师声嘶力竭的在为广大观众剖析着清朝名臣。随后该同志游走于全国知名电视台做节目,曾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孝庄文皇后下嫁说。如果你讲的不是正说历史,没人会跟你计较。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曾说过,历史分为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第一历史是当时的真实历史,第二历史是档案历史。第一历史我们现在是无法研究的,现在的历史研究就是档案的研究。哪条档案曾明确说明孝庄文皇后下嫁于多尔衮?他又涉及到了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说孝庄文皇后无颜去见其丈夫皇太极,子孙惩罚他看守陵寝大门。7 X5 e0 d+ q/ k* ]
[BR]     孝庄文皇后为什么没有远葬昭陵,按清宫档案记载,在孝庄文皇后病重时曾对康熙皇帝说“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这段话说明三个问题,一是皇太极奉安已久,大可不必为她开启。二是她留恋顺治和康熙。三是她自己愿意安葬于顺治皇帝孝陵附近。那为什么不能建在陵区之内呢?我们可以先看看她的陵名,叫“昭西陵”。清朝皇后陵是皇帝陵的附属陵寝,没有自己的独立名字,只能随着自己夫君的陵名和自己的陵与夫君的陵的相对方位来命名。从昭西陵这个名字来看,就知道:1、昭西陵是皇太极昭陵的附属陵寝。2、昭西陵的墓主人是皇太极的皇后。这也就说明昭西陵虽然远距昭陵1000多里,但也与昭陵是同一个体系。清东陵是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主陵的另一个皇陵体系,与昭陵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两个体系的陵是不能“掺和”在一起的,所以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不能建在清东陵的陵园之内。8 `& o$ f" d* @& z: V4 ^) G
[BR]     最近一个民国历史专家讲孙殿英盗清东陵,讲盗慈禧陵的时候,他说孙殿英从影壁墙下炸开的盗洞。一看这人就不舍得花钱旅游,清朝皇后陵有带哑巴院的吗?没有哑巴院何来影壁墙?还说慈禧陵地宫都是满箱的金银珠宝,一看这人就不了解丧葬史。清朝陪葬不像明朝,不会把陪葬品装箱入柜,清朝的陪葬全部装进内棺,也就是人们说的填棺材缝。不知道这些人凭何等的学识混入电视台,貌似专家口吻胡诌。是教化大众还是娱乐大众?最起码先让自己弄明白了再高堂教化吧,稀里糊涂的瞎说八道,真服他们!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个民国历史专家讲孙殿英盗清东陵,讲盗慈禧陵的时候,他说孙殿英从影壁墙下炸开的盗洞。一看这人就不舍得花钱旅游,清朝皇后陵有带哑巴院的吗?没有哑巴院何来影壁墙?还说慈禧陵地宫都是满箱的金银珠宝,一看这人就不了解丧葬史。清朝陪葬不像明朝,不会把陪葬品装箱入柜,清朝的陪葬全部装进内棺,也就是人们说的填棺材缝。不知道这些人凭何等的学识混入电视台,貌似专家口吻胡诌。是教化大众还是娱乐大众?最起码先让自己弄明白了再高堂教化吧,稀里糊涂的瞎说八道,真服他们! ”《东陵大盗》看多了![em50]
发表于 2010-12-4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炒作也好,是忠于野史也好,是忠于正史也好, 随他去吧。每个人心中有自己正确的历史观就行了
发表于 2010-12-7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可笑的是  说慈禧太后带3串朝珠是逾制,太业余了。看看所有皇后的朝服像都是3串
发表于 2010-12-8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nanwxws在2010-12-7 8:34:00的发言:
最可笑的是  说慈禧太后带3串朝珠是逾制,太业余了。看看所有皇后的朝服像都是3串
6 ?; n! {+ ]% \' ^! X" O

 

: ^2 y! @. [. D

您说了很对,再补充一下,清代从皇太后到五品命妇,只要穿礼服都挂三串朝珠(汉官夫人衣冠不同,不在此例),在清代这是上典章的明确制度。

发表于 2010-12-14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曾说过,历史分为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第一历史是当时的真实历史,第二历史是档案历史.

7 J2 w# f9 _' w, |, G8 k6 A

仁者在史学圈里呆了近30年,对历史分为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第一历史是当时的真实历史,第二历史是档案历史的高论还是第一次看到。我知道档案学对档案的价值有第一和第二价值之说,图书馆学在文献的类别中有一、二、三次文献之说。

发表于 2010-12-21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 制国家。家长制政体是其基础;为首的是父亲,他也控制着个人的思想。这个暴君通过许多等级领导着一个组织成系统的政
4 g& d" w0 @7 t2 b7 \/ X- O5 p府。......个人在精神上没有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1822 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6 11:25 , Processed in 1.1302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