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7548|回复: 11

中国青年报:“老北京网”的穷掌柜书写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8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老北京网”的穷掌柜书写传奇

. p0 ~* D3 [6 @/ \0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jmnews.com.cn 2007-4-4 8:3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刘元文并摄

: }3 ~* r% Q6 G0 k5 j3 V0 ^0 l7 I$ N0 Q

中国青年报:“老北京网”的穷掌柜书写传奇

中国青年报:“老北京网”的穷掌柜书写传奇
23岁那年,张巍呆呆地站在北京崇文区东半壁街83号院,眼睁睁地瞅着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他卸下老屋一扇红松木的窗棂,120多年来,这窗棂没怎么变样儿。

v! Q: E& w: N3 R8 ~7 q

当他把窗棂刷上红漆,挂在新家墙上怀旧时,忽然萌生一念:“做个网页,追悼自己对老房子的哀思。”

( I5 M3 O3 I( F; n1 R6 j" @

窗棂的照片被挂上主页。他有空便上网搜索涉及老北京传统文化的资料,连同自己拍摄的胡同、四合院图片,全贴在网页上,“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玩意儿啊,不能就这么没了。”

/ X- Z6 @7 X7 [" ]0 e

2000年11月,张巍花300元租了服务器,又花150元买了域名,建起“老北京网”,自称“掌柜”。

T# M" ]$ h' t; `# n3 t

网站创办的头3年,张巍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更新网站上的资料,休息日便背着相机满胡同转悠,最多曾一天拍过1000多张照片。

+ w$ V4 J( h, }( v! m

但他发现,“北京的变化太快,当你停下一两天后,就会发现某一处胡同或者四合院已经消失了”。一天,他去拍摄一个早就看中的四合院,但到那儿一看,已变成一片废墟。他哭了。业余时间不够用,他决定辞职。那年他26岁,任某杂志副总编。

H7 F" q2 D2 q9 e) `4 D9 n9 R

“老北京网”吸引来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北京迷”,他们自发组织了“老北京拍记队”。每逢周末,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的拍记队队员,都会在张巍的招呼下走街串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胡同的真实风貌。

, x- I* N) j3 X7 G+ P0 _7 y

“你们拍这些犄角旮旯的胡同有什么用呀?”常有胡同里的老人好奇地问。“拍下来给您的孙子看。”张巍乐呵呵地回答。

3 ^- ]! C' ?) r$ l

“1949年刚解放时,北京城里约有3600条胡同,到2000年有1200条,去年就剩下459条了,加上不完整的也就700多条”,张巍如数家珍,“这700多条胡同,我们都拍过啦!”

: w) m( }7 X( n6 O2 v) I

近两年,张巍带着“拍记队”的作品,走进北师大、北工大、北语等多所高校,搞“胡同摄影巡展”及讲座,虽反响不错,但他却为此背了一屁股债。最近,刚还清老债,他又惦记着为今年的影展筹款了。“今年肯定进北大、清华,”他踌躇满志地说,“再过10年,这些大学生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力了。”

5 m& |1 ]& N# e3 R. X

“老北京网”挺火,目前,已保存了5000万字的北京史料,几十万张胡同、四合院的图片,日均浏览量达两万多人次,已有近万名会员在论坛注册。说起这些业绩,张巍忍不住眉飞色舞,“瑞典隆德大学把‘老北京网’当教材,作业是给‘老北京网’提意见,嘿嘿,都说好,没说坏的。”

发表于 2010-11-28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年前的东西了,老北京网也发过。
发表于 2010-11-28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老新来的吧

) @, x# F1 y' u+ C. B

这是N多年前的事了

, N/ v. a8 P4 `

发在这里有些怪异

/ O* r& v" ~- O; o; N/ U

太怪异了,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咱还不会上网,知道的消息很少,认识老北京网是在今年的下半年,注册时间是:2010-8-17 日,起初对老北京网的由来知之甚少,这篇报道也是第一次看到,虽说迟了点儿,但被这个报道感动,过去常说“十年磨一剑”,老北京网从建站走到十年的今天真不容易,相信这篇报道别人早已看过了,再重温一遍也无妨,拿来不为别的,只为让更多的人,认识老北京网,喜欢老北京网,并加入到老北京网这支队伍中来!
发表于 2010-11-29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今日开幕

重温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10-11-28 22:49:00的发言:
* L# @& j" d- [; s' Q. g/ Q

您老新来的吧

) i! L9 I" V3 n9 z, f* j

这是N多年前的事了

/ Z: a' R: T# u0 f1 o8 Y' F

发在这里有些怪异

+ [. I0 S/ q; m- C+ B5 }' g$ t5 k

太怪异了,哈哈

* }- X( L9 h, f; ~( _* e

 我在跟帖后已说明是新来的,我觉着这个报道内容挺好,也不知该发在哪个版块,置于您说‘怪异’、‘太怪异了’,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您是个版主,如果觉着这个报道有损掌柜及老北京网的形象,把它删掉好了,我不在乎删帖与积分!

打字快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2-2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31 0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中的那个院子我喜欢
发表于 2011-1-1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柜的,刚开个头,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 ^1 V: ? } d! T! K' }

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 k9 ], d+ S1 n( a' v, m" `7 L

我的经历告诉我:不经风雨,是没有资格见到彩虹的。

6 Y6 W- D3 C/ x2 n: Q4 q, p

但是我仍要祝你一帆风顺!

发表于 2011-2-19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欠一屁股债!

发表于 2011-4-4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的掌柜真不容易,让人感动。

0 k1 z: M0 c/ b0 h0 E# `

支持掌柜的!支持老北京网!

发表于 2011-5-3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可惜民间的能力有限,政府应该出一些力,毕竟保护的是一座老城,不是我们的私人住宅,只靠有限的个人或某个组织去做,我要是有关人士,还真是不落忍!“喂喂~~喂,温总理听到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7 16:29 , Processed in 0.145284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