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国七十年代放映过一部前南斯拉夫电影《临时工》,电影中有个书商逢人就会唱生意经,他的招牌语言是:“书是人类的朋友。”曾被电影里小主人公讥讽。然而,不容置疑,书的确是人类的朋友。 5 h- V8 p# s. A" H/ O# T
当精神世界荒芜,单调乏味的文化生活,让我时常生成空虚之感,最终,我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慰藉,躁动的心灵获得了安宁。我如饥似渴的去读能借到的书,不管中外古今,能够借到一本好书是我最高兴的事了。开始读鲁迅、巴金等人的作品,后来渐渐地接触到国外作家的书,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像俄国的高尔基、普希金、托尔斯泰,英国的拜伦,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小仲马、德国的歌德、席勒等等伟大的作家。最喜欢雨果的长篇和茨威格的短篇,还有普希金和歌德的诗歌,也模仿着胡乱写一些自由体诗,仿佛找到了情感宣泄的途径。用母亲的话说,我整天把脑袋扎在书里,神不守舍的快成书呆子了。
4 ]. j: x! V/ R4 e- z静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在昏黄的灯下捧着一本好书去读,和书里的人物做心灵的沟通交流,物我两忘,人生一大幸事。感觉美妙极了! & r; p6 W2 y. b) f+ I( S; O
一天,我有幸和邻居宁哥借到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因为宁哥说也是和别人借的,次日必须还。于是我开夜车的看,在后半夜才睡,结果早上起晚了,赶到学校已经快8点了。通常是7点30分上早自习,一般情况下没有老师。教室前没什么异常,估计没事,没喊报告推门就进去了。当门开后,我一愣,我吃惊地发现讲台上站着的人,是大伙儿最不待见的六连的指导员,正在背着手给我们班训话。这个男老师姓什么忘了,只记得他外号叫“铁树开花”。因为很少看见他笑,偶尔看见他笑,就有人悄悄地说:“铁树开花啦”。从那以后他这个雅号就在学校流传开了。 , M: `$ ~& q0 h g* S8 B
9 E2 o" T) v7 G% G0 x, [他正讲的带劲,看见突然有人推门而进,也是一怔。我只好硬着头皮走向我的位子,坐了下来。正当我把书包放到课桌里,就听见一声怒吼如雷贯耳:“如入无人之境!”停顿不到2秒,就听“哈——”全班哄堂大笑。我尴尬地坐在座位上,如坐针毡。
* _' c$ c- R9 p9 u1 z……
6 R( S, b3 t6 Y+ i过后,表情阴冷的“铁树开花”对我这个冒失闯入课堂的学生除了那句灵机发挥的古文呵斥外,并没有其它的惩罚。尽管平日里总在楼道里听见他义正词严慷慨激昂的呐喊:我们共产党员就是铁面无私,我们共产党员就是不怕打击报复……诸如此类的豪言壮语。 0 x0 m( A+ y- C9 C% E( v0 K& ?
* l( a: Y# F* Z8 |谁料真正的惩罚来自于那本普希金《上尉的女儿》那本书的失踪。因为装在书包带到了学校,算计着抽空偷偷的看完,晚上还给宁哥。可课间休息后,这本书不翼而飞了。我焦急地翻着课桌、书包寻找着。又问了许多同学都说不知道。我绝望了!怎么和宁哥交代啊? " O9 l2 V# [& {9 q
晚间,宁哥下班回家看见我以为还书来了。开始还笑着说:这本书不错吧?当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又得知书丢后,宁哥马上把脸沉了下来,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对我怒吼道:怎么会这样,谁让你带到学校去了。你让我和人家怎么交代,说我把书又借人了;借给了一个让我做蜡的人……
2 T4 G' _/ S# h5 Z; F2 t; C宁大妈看我惨不忍睹的样子,赶忙笑呵呵地打起来圆场:别跟孩子发这么大的火啊,不行你再给人家买一本赔人家不就结啦。
( A7 X6 ]( \+ o4 Y宁哥脖子一梗道:不是那么回事,您哪知道啊,这书现在买都买不到。有书也不再借给你了,你走吧,别在这儿气我了……
; q+ d! y; S' b) o0 f两天后,出人意料的是那本书又回到我的书包里,和丢时一样的神秘。我没心思再看这书的结局了,下学后急忙跑到宁家还书去了,宁哥接过书来了句:你要一天看不完就直说,犯不上说瞎话,给我来这离个儿楞。 2 B8 E6 K; F* Q( p8 [
无从分辨的我灰溜溜地溜出了宁家……
7 B6 c( T7 l" c + F3 A& P0 x A& i8 R- w5 x8 N* K8 S
人啊,在抵御诱惑时大都是软弱的。比方抽烟,每个烟民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照吸不误。没过几天,我又和同学借了本书在课堂上看了起来,书名《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写的。那天好像是传达什么中央文件,老师先被召集走开会。课堂上没有老师,什么文件,哪有这本书带劲。我就趁机把头抵在课桌边,偷偷地从课桌里把书拿出来放在腿上看。
& N' X+ ]" C# _! D( J' g正看得入迷,坐后边的小八戒用他的课桌撞我坐的椅子,撞了两下后,我才恼怒地扭过头想表示我的不满。与此同时,我手里的书被一只手狠狠地夺走了,我抬头一看,又是“铁树开花”,只见他把抢过去的书攥在手里,无言地对我怒目而视。 ! r; T) h7 W9 f- u* G+ M' K: H
不知什么时候他悄悄地走进我们班,小八戒好意的提醒我,我却误会了。我心里想:得,又犯到他手里了。下课后我再和他诉求,无论如何,书是人家的啊……
& d9 Y3 H! f8 Z3 t2 u, E7 x“嘶啦——”铁树开花总做出一些让人印象颇深的事来。只见他就咬牙切齿毫不吝惜的把他看来就是破烂的旧书撕个稀烂,无声地走到教室角落把撕烂的书骸扔进垃圾桶里,而后,扭过身子昂首挺胸地绷着脸沉默着环视全班。
5 C. b% e% Y5 [" R “哈……”又是喜剧的效果,这次全班同学的笑声是有节制的——传达中央文件时理应表情严肃。
* F' J c& B, Q, x“唉!都是看书惹得祸,又撞枪口上了。”我尴尬地暗道,并决定忍痛把我自己那本斯威夫特著的《格列佛游记》赔同学了。
5 D( j. l( b% m0 o; ^/ A 9 d, B) f8 x+ _; q: F: E
我喜欢铁树开花做事的风格,爆冷出奇,恰到好处。事情又是到此为止,没有进一步的处罚。看来“我们共产党员”水平就是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