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人这一辈子,有时真像小品里说的,眼睛一睁,一闭,就这么过去了。人这一生,除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外,最难得的莫过于享受点清福了。我是个贪图享受的人,爱吃,爱玩,但作为工薪阶层,讲究是讲究不起的,因此,对于物质上,就是好喝口儿好茶。不论是上班,还是在家休息,茶总能让我在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务中,享受到一股清新。一品好的茶叶,莫过于与朋友们分享,参茶会友,修养身心,可以说,品茶就是时刻鼓舞我生活的动力。
; ]- X" {( }. ?# q: j7 P
( S5 L' ]) r# F7 a 说到喝茶,我还是好图个清静,可放眼北京的四九城儿,连六环路都开通了,“时尚、国际”是这个古老城市的现代商标,到处是林立的高楼、每天伴随我们的是汽车的嘶鸣、地铁的呼啸,从上到下,清静对于我们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 T# G' q! J$ L
8 k( `7 b' R' G4 K! m 今年的夏天,有阵子出奇的热,待在哪,人都觉得躁的慌,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许久没有去八大处了,反正呆家也是闲着,不如去那里喝茶吧。周末的八大处,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我在灵光寺烧香祈福后,由于实在受不了嘈杂的射击游戏外带烤肉肠的味道,便匆匆赶往三处,到了三山庵,便是知名的翠微茶社,在八大处的茶社里,它营业时间较长,路途也不算远,因此茶客众多,茶社门外还可以免费教习古琴,透着热闹,繁忙,在营业的高峰期,这里还有等位置的客人,像我这种急性子的人,等不得别人,也容不得别人等,还是再往上走走吧。过了四处大悲寺,再往上去就是五处龙泉庵了,庵内龙泉茶社,因“庵内方池,泉水自池中龙口流出,注入池内,四时不涸,” 以甘冽泉水泡出的名茶别有一番滋味,龙泉茶社享誉京城,茶客们更是比肩接迹,专为品尝这股清泉,也正因如此,这里的茶钱也是成倍的往上翻,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恐怕是没有资格享受这股清泉了吧! 3 I" f, x/ v8 d) F& ~
1 L8 K' |5 o' q 爬过八大处的朋友都知道,前几处的庙宇都比较接近,一气儿走到五处的龙泉庵,是比较容易的,距离、高度适中,可要想到六处的香界寺,就难了,从龙泉庵走到香界寺,路途几乎相当于之前的总和:
[原创]香 界 茶 缘
" J" V' m2 C. c1 U _' [0 _
4 @) d& O0 |; y) W% m
# q1 j( v; p& O, S! ~ 已经有些微喘的我,加之天气炎热,且体力已经消耗近半,中间真的想放弃,但终究坚持了下来,转了好几个弯,终于到了镶有“敕建香界寺”匾额的山门前:
[原创]香 界 茶 缘
7 U" ?/ G; D( s3 L7 c2 n( F1 }
* e0 p' {) t+ x) z4 x$ f
香界寺是始建于唐代的皇家庙宇,经过明、清两代的多次重建,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始称“香界寺”,意为“香林法界。”香界寺从山门到藏经楼,依山势顺坡而建,五层殿堂,规模宏大,在大乘门,楹联:“一竿竹影敲明月,半榻松风卧白云”,把这里的幽静环境,雅洁风景一语道尽。我穿过重重殿宇,来到圆通宝殿。在高大庄严的殿宇边上,却忽现一处幽静的小院:方砖墁地,浓荫遮日,整齐的方桌一次排开,竹制结构的茶楼透着古朴、自然,茶楼内外,稀疏的坐着几个客人。
[原创]香 界 茶 缘
9 n; ~; U% g" \
# @: V+ D. g) e5 z 我一下喜欢上了这里,缓了口气儿,翻看了下茶单,更是吃了一惊,价格极其的便宜,不禁自问:人间却有这等清净且平民的享乐场所?把这里熟悉了一下之后,我恢复了体力,想想既然来了,还是要走到七处去看看,但心中却自语:香界茶楼,如有缘,我一定回来找你。
2 V+ D# P1 [$ ^5 O) c
- N% ~; L8 {5 o 去往七处的路途极其艰难!山势徒然而升,陡峭的台阶,漫长的距离,比去往六处的强度又翻了一番,及至到了七处,我已近虚脱:
[原创]香 界 茶 缘
3 M3 [1 v0 R" [
) q+ C7 w' l9 E9 C
在宝珠洞歇息的时候,一股孤寂与冷清顿时向我袭来,作为八处庙宇中最高、最远的七处宝珠洞,“万径人踪灭”,冷清的寺庙,除了几个闲得极其无聊的工作人员,真是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了,虽然这里也开设了茶室,可实在太安静了,静得让人感到瘆得慌。上山前还一直追求清净的我,也未能免俗,忽然觉得稍微热闹些才好吧!
2 I+ h+ h K# s9 Z$ e0 _$ P 8 b* a9 `; j1 p7 u; t1 R2 i# R
当我返回六处的时候,正见到一位姑娘,看样子有20来岁儿,清秀的脸庞,匀称的身材,忙乎着为茶客们送来一杯杯清香的茶水。后来才知道,她便是这里的老板。我点了一壶花茶,找了个凉快的地方坐下,由于身上出透了汗,在清凉的山风和浓香的花茶作用下,我身心的疲劳一扫而空,头脑也如醍醐灌顶,忽然有所感悟:人生的境界,不正如这攀登高峰与品茶的追求么?当我们踏上漫漫的人生长路时,二处的娱乐设施带给我们刺激和享受,翠微、龙泉茶社的繁华喧闹让我们眷恋,而当我们有更高的追求时,便如我们去往香界寺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才能寻得清净、回归自然。当然,人生若再往上走,达到顶峰,便是如七处宝珠洞那冷清与孤寂,一般人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佛教讲人生分三种境界,即欲界、色界、无欲界,凡夫俗子,自然是欲界的芸芸众生,随着人的不断学习和追求,知识让凡人提高了品味,这便是色界,能到之者,已经寥寥了,若能达到无欲界之人,便是人间的大师了。但真正能成为大师的人,却要忍受凡人所不能忍受之 “高处不胜寒”的清苦与孤寂。
[原创]香 界 茶 缘
% E# }& q5 }* j! J$ v' E7 L
0 l* d; p; E' D1 {% d 也正从此时起,我成了这里的常客,经夏至秋而冬,每当工作累了,或琐事烦心的时候,我便跑到六处来品茶。一来二去,我也与老板熟识了,原来,这里开业不久,姑娘叫小琪,她本有十分稳定和令人羡慕的工作,却毅然选择了放弃,偏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真性情的事业去做,加之姑娘信佛,便与几个同伴合伙,依这古刹开设茶楼,专为招待虔诚的香客和兴致高雅的朋友。
[原创]香 界 茶 缘
( P' x% p' p" l- C- p* z( S0 O
北京像这类依托公园、寺庙而开的茶社众多,加之近年来的商业化炒作、忽悠,这些地方的茶水钱贵的邪乎,动辄上万的茶叶、几千一壶的龙井不是什么新鲜事,且多半掺杂着假货、陈茶。说来也怪,来这儿次数多了,我发现这里不但茶水价格低廉,而且总能喝到特别新鲜和高级的各种茶叶,客人在这里非常随意,可自带茶叶,只要象征性交点水钱即可。我就琢磨,要是这么干,岂不是要赔本儿。后来聊的多了,她告诉我,虽然茶楼开了不久,基本没赚到什么钱,可是通过亲自去采茶、验货,和茶客们交流,认识了很多老师、朋友,学到不少知识,感觉生活充实多了。至于经营,她一不留陈茶,二绝不掺假,如果茶叶快要过季了,她宁可拿出来免费让大家品尝,也绝不留到过年去哄骗客人。
- ~$ j: l" e' B% z% R2 G 3 B0 d4 ~* Q# ?, `. }% K9 W# Y* I
写此文时,与香界寺茶楼结缘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每来一次,便愈发的喜欢这里,从消费上说,在当今这个唯利是图,商业摧残文化的年代,能有个可以让平民百姓花钱不多却能享受高雅、清净之地,实属难得。从环境上说,这里既没有翠微、龙泉茶社那样的喧闹,又不像七处宝珠洞那冷清的瘆人。茶楼内外,不多也不少,总有那么几位虔诚的香客顺便来这里喝茶,正如老舍先生《想北平》中描述的那样“北平的好处,不在他处处设置的完全,而在他处处有空,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儿”这对于追求清净又忍受不了寂寞的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从文化上讲,它紧邻古刹香界寺,在佛教中,“众香界”是一个充满香的世界,在这个香的世界中,以香作楼阁,人所经过的地方,使用过的物品,一切都散发出浓浓的香气,“香界”由“香积”演化而来,取的就是积聚天下众香功德的意思。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一花开五叶,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回到生命的本然,回到那散发着生命香味的地方。况且,自古禅茶就是一家,坐在香界寺茶楼,香客们点燃的檀香时时飘来阵阵香气,口中品着各种好茶,“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身处“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在这里,我可以抛开一切杂念,以一颗清净的心去饮一杯香茶,在那香雾腾起之处,去聆听生命的妙音。
[原创]香 界 茶 缘
- ~4 F+ S9 e) W3 O7 u! x; k
4 ~: }3 D1 \! ?+ a. F# ]( \ 像我这样一个贪图享受而又追求高雅,身处闹市,又喜欢清净的人,香界寺茶楼,真的是老天赐给我的因缘吧!
; U/ Y' A o4 f; J* \* n + o- G9 V f; \0 i! ~0 Q9 l; ?
祝愿天下所有奔忙劳碌的的朋友们:
) |; X# A, b1 ~: O% I" n ) h. S! w, F" s p6 p; v9 B+ L
酒色财气君莫沾 , g! Q6 z, D" }: `1 M: k
9 _. }' @! Q8 s 清茶一盏也醉人 4 Z) G7 ?+ \6 m9 I! B& N: M
) m* C! G& F. I* @/ S" n, a: }
不为功名缠身累 # m$ g) Y8 T' A* V4 b: K
7 G6 ~. _1 }' D0 V4 d- @3 O
香界一壶几欲仙
# |" L4 ?; m( K& m/ q
[原创]香 界 茶 缘
6 ?& T! C: ?2 k* c& n
& d* ~5 d" ^5 h- u; v
& |# \6 W+ d7 q1 |- R
飞哥
' P" D7 ~8 z9 v" @% K 2010年11月16日
3 c0 ~) {! q9 v; P* }% n 农历十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