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支持!!
当地人图省事,多称“五间楼”为“五(wū)楼”称这个村的里面为“五(wū)楼”街里,不知怎么回事,许多正音字,在北京方言土语中,念着念着就念出了音变。
非常感谢楼上朋友的批评指正,在此我对文中的错误之处向大家表示歉意,文中“稻田”的描述已经删除,欢迎各位共同探讨有关话题。
客气了!谈不上批评,岁数可能比你大些,纠错而已,大家能聚会在老北京网讨论城南旧事,也是缘分!
没错,在沙子口路与同仁东路的交叉口,也就是贾家花园附近,以前的雪花压缩机厂门口处就有一座炮楼。另外在南三环路赵公口桥西的路南也有一座。
这些炮楼拆除的时间并不久远,也就是1985年左右。
炮楼是炮楼,它与‘五间楼’没有直接的连系,况且那几座炮楼离‘五间楼’相距甚远,另外从字面上看,炮楼,是战争的建筑物,五间楼,是民用的土楼。
看来五间楼的地名由来很值得探究。
东铁营二中那座五间进深的教学楼建于1965年左右,如果在这之前就有了“五间楼”这个地名的话,就与这座楼房无关。8楼所说的5间土楼倒是有可能,但当时的楼不一定论“间”:一间楼、两间楼,而很可能是论“座”:一座楼、两座楼。
另外老人们为什么会叫成“五(wū)楼”呢?有可能本来就不是“五”这个字,而是“乌”或者“武”等等,后被讹传为“五楼”,再后来就在中间加了一个量词“间”。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5:37 , Processed in 0.129790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