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96|回复: 16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含1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24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g$ _6 P' C: J1 g

                                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4 h' j$ v5 y5 [1 j/ R6 `( Q

 海寺壁画是我国著名的明代正统时期的优秀寺观壁画作品。今绘画界、评论界专家赞誉其作品为明代第一;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号称我国古代壁画之瑰宝。

4 Z+ e. ]; J0 T( ?( e, `

 

3 U7 P% k6 X5 L# s: e5 f2 z

 法海寺壁画构图立意严谨,技法娴熟洒脱,内容精深博大,气势壮观恢弘;装饰与绘画艺术融汇,宗教宣传与教育并重;画家功力深厚,技法精湛娴熟,“沥粉堆金”工艺完美,堪称世界一绝。壁画画面设色刻画精丽细腻,色彩艳丽沉稳,鲜活大方,无丝毫匠气……这些所谓赞美形容之词是观看过、研究过法海寺壁画的各界人士的共识。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隐藏于这些“优秀技法”之中的奇特技法造型内容,即法海寺自创的技法绝活,才是法海寺壁画艺术的真正技法成就。

* f0 _* a* L+ S: j+ D, [$ ~7 a) M

那么,这种奇特而不易被人们看出且难以让人认识的“奇特技法造型与内容”到底是些什么呢?它们就是壁画东西赴会图中的祥云内容;与殿后北墙壁画“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所绘动物的眼睛内容;这两个内容在画家智慧思维创作过程中运用奇特之技法表现手段,把不动的“祥云”内容,动物的眼睛内容,改变成了即是“祥云”又是“龙”,即是动物的“眼睛”又是其它小动物的形象,这种智慧的造型技法是法海寺壁画技法的独家创造,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7 m, |8 V2 T ?4 }/ W1 q

 

; c; E- H7 q+ P6 g7 w) a# N6 t( v

 一.祥云变龙技法内容

o4 ]9 z7 x/ N: \6 h. }

 法海寺壁画内容是以“祥云”为媒,贯穿所有作品内容,它具有呼应所有壁画内容的作用,同时它也起反映壁画中具体内容的作用。“赴会”中的“祥云”内容,就是这种内容的“互换互变”的技法的典型代表。

3 @8 `! f+ q8 S. E8 p. i

“赴会图”分别绘于殿内东西山墙上,内容一致,表面对称,凸显对称之美学观点;大多数艺术家都持这种观点,实际上这种认识只触及到了它的皮毛,它们的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称,而是有着绝妙的玄机。这两鋪壁画可以单独观看解读,也可以二部合看解读。它们单独看有单独看的内容题目,他们合在一起看有合着看的玄机法要。此图中“祥云”的设计创作理念就是这种玄妙技法的开门。它造型技法奇特新颖,表面上给人的观感是绚丽、祥瑞、壮观、庄严与飘渺;而实际上它们的技法造型结构之完美,技法思维运用之巧妙,内容编排含义之深广,远远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思维与认识。在这里画家以非凡的智慧,运用绘画技法巧妙借助“祥云”的如意型特殊结构与颜色的不同,把它们巧妙有机的编制在一起,使他们交织、融汇、互补、联络,形成组块,形成即独立又统一的画面,通过线条的婉转变化,颜色的有机搭配交汇组合,使单一的“祥云”造型内容变成既是“祥云”又是所需要的造型与内容。此处“祥云”所转换的是天龙,殿内东西山墙各四部,四部相合共八部,其中西山墙“赴会”中的第二步龙是具象作品,龙头、颈、身、尾、爪、龙甲及眼睛、眉毛、鼻子、嘴、龙角、牙齿等器官一应俱全。他们造型壮观,疾速飞行,尤如真龙。法海寺壁画中的这种“云龙互变”的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是画家结合龙的造型之特征特点,利用“祥云”如意造型的可塑可变性,以“祥云”的花心形成龙的眼睛、鼻孔、龙甲等结构;龙的眉毛则以小碎云变形组合形成;龙角采用如意云造型拉长的方法形成;龙的其他器官结构造型也同样是用类似的技法完成:

; p) |; x, N1 v" r

 

- v" s' H7 V" v4 n

西壁赴会图:

1 [% z+ R( l) z$ X# t1 R" a& K D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 e' s3 c/ C6 x' q7 w% A+ B6 p& F+ C

 

0 X1 l$ w% u4 h: K

 法海寺壁画中的这种龙即是云,云即是龙的奇特技法造型与表现“龙天护法”内容的展示形式,可谓神笔天造,奇哉!壮哉!

8 l) \- E' D( \

 

% o$ s6 c% L* Q

 二.动物眼睛变动物的技法与内容

$ _$ w' O7 k4 B N3 @1 A. G" d% Q; X

 法海寺壁画“祥云”转换为“龙”的奇特技法,还不算是最绝妙精彩的技法表现,在壁画技法中还有一种绝妙的技法表现与内容展示,这就是壁画中所绘动物的眼睛都可以变成小动物的技法。如:殿后北墙之上的“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辩才天身前身后的三只动物,“狐狸、狮子、豹”的眼睛的技法变形手段最为突出在这里,这三只动物的心行活动是通过它们的眼睛的神态表达给我们的。它们的眼睛被画家画的非常生动漂亮而传神,它们这种特有的精神神态,使观者看了就会马上感觉到清静、恭敬、虔诚与一念心的境界。话讲到这里,我们还只停留在这些眼睛技法的外在形体的美感与神情上;而实际上这些技法有着更加巧妙的可塑可变性思维与构成方法,这个变化后的造型令人惊叹。

, U8 K1 I3 N1 E# o* T4 p3 m, S' o

 

( k8 S) e# w. g# X/ Y

狐狸、狮子、豹: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 V5 W: w$ Z8 [

 

( b8 Z `1 I0 c# S1 h. j

 

5 m6 \$ `: r H1 w. @

 他的美,他的这个内容的形成才是这个技法的真正魅力所在。那么这些美丽的眼睛,他们到底能变成什么呢?噢!他们变成了可爱的小鸡雏,飞翔的小鸟,站在树枝上的小鸟和立于巢边喂鸟宝宝的鸟妈妈。他们不但变成了这些鲜活生动感人的可爱的小动物,而且结构形态准确,生动传神而又不失个性,他们与“狐、狮、豹”及其他“诸天鬼神”的神态高度统一,无二无别。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变成的?下面,我揭示一下画家是怎么样将动物的眼睛变成小鸡小鸟的。画家对动物眼睛解剖结构了解认识的很深入,并借其结构的特殊性,分别将眼睛的眼睑变成了小鸡小鸟的嘴,将动物眼睛的整体外形变成了小鸡小鸟的身体,把眼睛的上下睫毛变成了意念中的小鸡小鸟的羽翅、脚腿,把动物眼中的瞳孔变成了小鸡小鸟的眼睛。他们有的飞翔,有的立于树枝上休息,有的在喂宝宝,有的在草间捉食,他们神态动人,可爱至极;他们神态高度统一,表现出来的是“一念心”的境界;这种“一念心”的艺术表现技法是有史以来古今中外绘画理论技法中所没有见过的绘画艺术现象,它是法海寺壁画的独家创造,世界独具之绝笔。

$ [0 z. c# i9 ]% ^

 

3 D% J/ t2 Z. q) |; F

   狐、狮、豹眼睛细部: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 x. ?) _4 F9 v


  

" j. `* F4 T9 E

 研其画家为什么会有这样高超且不可思议的智慧思维与想象创造能力,这里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画家即是得道的行者,又是功力深厚的画家,或者就是画家身边有高僧大德不时来提高画家对所绘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画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创造灵性,产生了这样智慧境界。如:“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辩才天”的创作,画家通过对“辩才天”的认识,抓住辩才天辩才无碍的境界的特点,重点描绘“辩才天”身前身后三只动物虔诚听讲动态的境界,来表辩才天辩才无碍之境界:

% A2 `4 @, _8 I9 H, t

 

3 z) }* O- c/ R% @" L& R$ s% f

辩才天: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 ^- V4 c" ^% K% D! F0 G) ^


 

6 o" u! v( c; T# }

辩才天细部: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0 @1 s0 J; T2 v# v O! _0 I

  

. l( [6 y* x0 y$ u4 H2 E/ V2 H

 这种技法表现非常智慧巧妙,没有真正学习过佛教文化与修行的人(画家)是很难发现这种技法的存在与内容的。在佛教中“辩才天”是辩才无碍的象征,辩才无碍代表智慧的具足圆满,而智慧圆满就是如来的境界。所谓“如来能演译音声,有情各个随类解”,动物眼睛变动物的智慧思维与创造,是佛经中“眼识”二字用绘画方式的开示,也是创作辩才天主题的最合理运用。我的理解是:让我们打开智慧的眼睛,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这种绘画艺术思维与技法表现的开创,在世界的绘画历史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这是法海寺壁画的绝活,他是世间奇迹,他震撼世界,他是真正的神来之笔,奇哉!壮哉!绝哉!

& `3 F3 h4 t9 D5 h! x9 @7 K

   

$ c) H8 y/ B* p( y

 法海寺壁画“祥云”转换成“龙”,动物眼睛转换成小动物的绝活技法,打破了几千年来,绘画技法受一维思维认识的障碍,开创形成了多维绘画思维理论与技法表现形式,这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绘画艺术成就,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他的成就应该引起当今绘画艺术界,绘画评论界,史学界高度重视与研究。

9 M4 G$ _- i0 F% @/ w" j( T" f

               

5 W$ D9 s$ @: Z

                                    

6 W$ m: j" y. a; F

 

5 H3 g+ Q: b: J. ^

                                             北京法海寺文保所

9 Q5 g: r7 N8 S! |" u' M' P

                                             吴永福

% w/ }5 C1 n* V) `+ ^+ P" D, i

                                             2010.5.20

, K6 X8 d) e* p+ Q3 k

 

; E# q: S: ^# a

 

1 S1 B* _; G+ E6 v2 C/ {' z

 作者简介:吴永福,北京石景山人,现年52岁,任北京市法海寺文物保管所研究员,自1984年来到法海寺工作后,便潜心研究这里的壁画艺术,他采取传统佛教理论与壁画艺术想结合的方式,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加以自身的不断学习,在法海寺的历史沿革、壁画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独树一帜的见解。吴永福先生为人朴实,待人诚恳、治学严谨,工作勤奋,除进行日常工作研究外,酷爱佛教、书画,常年致力于文保工作,堪称我国基层文保工作者的楷模。

# J- w5 n6 G; h5 D

 

) j* ?; |. ?# n: @4 @# r: o8 q

飞哥与吴永福先生在法海寺合影:

3 g* y2 r# k# e6 O% d$ K3 w" T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 F6 P" W5 x2 v$ R# u

 

5 B, J" u4 _9 E6 w1 U' a, ]7 O* X

 

* v9 `3 r/ G' E) B2 v! L! ]

常院长、飞哥、吴先生、闲云野鹤探讨书画艺术: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 D$ ^' `4 d" p

 

% N( N5 Q$ r- l- W8 ~* `5 K1 n

 

, v7 U( e' u* B

平易近人的吴永福先生: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 H1 {( v$ D, K


  

9 V+ [. r3 V+ @$ W/ }& L& ]# F7 H

 

" M! q8 Q5 d8 c4 g% A( J

 

6 c- S9 ^" j$ ~1 g

    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如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未经作者授权,不得应用于商业及其他用途。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7 P- |5 s5 Q& d! O2 A

功力深厚……

6 y7 E, r5 Z, w R# ~/ B' N) A. T

 

# H) h3 N6 p) O1 n$ |, j6 O

 

发表于 2010-10-24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音吉祥
发表于 2010-10-24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希望法海寺壁画不会被保护性的毁掉
发表于 2010-10-24 1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的,那只野猪的眼睛也像一只翠鸟:

, w' S6 X1 F2 g+ a) T- Z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分享][原创]明代法海寺壁画奇特技法造型内容揭秘

发表于 2010-10-24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奥,佩服,受教了。
发表于 2010-10-24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真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10-24 18:54:00的发言:
哎,希望法海寺壁画不会被保护性的毁掉
! X. |7 `) i3 ~* v2 V; E

肯花100块钱进去参观的人很少,现在基本处于长期封闭的状态。

发表于 2010-10-24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古建筑墙体和壁画、大木是有透气性、呼吸性的,这种密闭的保护其实更容易由于内外的冷热温差而在内部引起凝露,最终把壁画毁掉,就像冬天室内的哈气一样。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

0 [" u d1 ~& u2 G1 i" _; w

河北省某个寺庙的明代壁画就是这种密闭保护,还加了防水层,结果10多年后,内部墙壁起水露,壁画一点一点的被腐蚀掉了。举个较通俗点的例子,比如墙体上的透风,大家都知道,是为了让柱子通风,免得被潮气腐烂,如果以这样保护壁画的原则来看透风,就没必要按透风了,直接糊上泥就完了啊。

" O) p! R p2 J) F

其实壁画没必要这样很“小心”的,壁画在原来密闭的情况下保存了几百年还是依旧很好的

1 d4 y2 }6 y+ }% D

希望法海寺最后不会也变成了这样悲惨的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豚讲解的专业,看来有些方法确实值得商榷,但不知咱故宫现在有更好的法子没有,总不能眼看着他完蛋啊。
发表于 2010-10-25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目前有壁画的建筑不是很多,一般采取现状保留

2 z, n/ b0 H9 D( N" _ b

个别地方加了玻璃板,其实也是不好的,但是目前没有别的太好的办法

发表于 2010-10-26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  欣赏飞哥的治学态度
发表于 2010-10-28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10-26 21:15:00的发言:
里面不收小门票,收大门票:进入有壁画的“大雄宝殿”,门票100元。
& `' K' k9 _5 P' J% P7 t, A

干脆直接关门得了,不许人们参观会保存得更久

发表于 2010-10-26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海寺门票多少钱????????????

7 P: J% F2 `; }& j# ?0 T7 h

里面收小门票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bj2010在2010-10-26 19:55:00的发言:
% V$ I) x6 r9 k

法海寺门票多少钱????????????

: Q3 @; N/ W3 u. \$ u/ N

里面收小门票吗??????

8 ?3 H- t. j$ V( M o6 A5 A1 g

小门票100

发表于 2010-10-26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不收小门票,收大门票:进入有壁画的“大雄宝殿”,门票100元。
发表于 2010-10-27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密闭保护看起来很好,其实达不到预期效果。就像家里房子,有人住能保持数十年上百年。只要一没人住,空闲十几年,房子就会变得不堪入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4 15:55 , Processed in 1.17510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