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雨夜泛舟

难忘的育新(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Z0DkDMbC.jpg
YNbJyvaF.jpg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中国国家馆三层平台,可在此乘电梯入展厅。

- z3 @2 k) n9 ?/ w7 s" K( z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出展厅的自动滚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馆展区分为东方足迹、寻觅之旅及低碳行动三部分,这是第一展区—东方足迹。

: i' y+ m3 B/ O3 o# P6 i

% i/ Y3 N: J' }* n# v

进到东方之冠展馆一进入中国国家馆之后,可先乘电梯来到49米那层,这也是中国国家馆最高最大的那一层。在展区的北面,约有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被会动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所覆盖,这也是中国馆的精华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图中有2000多人物会进行各种活动。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拉货的车马缓缓走来。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隔几分钟,图象会昼夜变更,这是上河图的夜景。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1 ^: s! U) E! Q% Q& R- f6 c

国之瑰宝展馆门口排队的人很多
n3tiWSOs.jpg
秦始皇的四乘马车。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心畅想展馆。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从中国馆的高层看世博园区,美景尽收眼底。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省市馆—广东馆

! G/ J0 U7 |2 t$ X: E; Q


广东传统建筑特色—骑楼。

5 K: i" m. u% d% O


潮汕剪纸。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展区—低碳行动。

9 `( B3 K3 F& p* ^5 q' G


二氧化碳的形象展示。

$ z( B# R* b- Q" c1 G


电动汽车。据介绍是采用特殊材料制造的车身,能从空气中吸附并储存二氧化碳。

$ t/ q% ]# Q' k( H


低碳清洁能源—风力发电。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的大地一东方足迹展区的发光树。

+ o1 V2 p) Z( X& a3 j% v( i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第二展区—寻觅之旅。

" R9 M# m+ I& ?$ O, a5 Q- `4 j$ @

kA7XCBuY.jpg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游客乘浏览车领略中国城市建设的智慧。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建筑的特有结构—斗拱结构,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1 b" S: }- \6 w1 M& U& `3 n: \% k


感悟之泉一500盆荷花与水帘组成。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善学长的鼓励!

1 w* n' |2 }7 g! t, P" q( C) r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中国国家馆,其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

; X7 m! z" O- X7 L! t# O" T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中国国家馆顶部、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外墙选用可利用太阳能的合成材料。屋顶“中国馆园”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所有的窗户都使用低耗能的中空玻璃,比传统模式节能25%以上。

* E) n3 k9 R8 H& z0 W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中国国家馆的夜景。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 l3 w% L9 ^ _0 l

中国国家馆是排队时间最长的热门场馆之一,这是等待观展的人群。

8 Q- K% s' |0 O( w. X/ u g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坐轮椅者和婴幼儿专用通道。

0 n7 [; W# r1 u4 k$ @

难忘的育新(二)

难忘的育新(二)
机器人海宝在现场回答问题。如问它“你饿吗?”,回答是“你想请我吃饭吗?”如果几个人约好一同发问,再加上些方言,机器人可能就胡说八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秋江在2010-9-2 19:29:00的发言:
: C8 M8 T2 q, |' r0 T4 e

     正看着雨娃学长以建筑行家的眼光拍摄的世博会精彩照片,没想到卡然而止,是不是以后都不让上与北京无关的照片了呢?郁闷!

" C. [( R) I4 s$ A1 m2 {/ V

小秋江你好!折杀我也,建筑行家是万万不敢当,仅仅是个半瓶子醋。本想将世博会的各场馆建筑风格特点和镇馆珍宝的图片奉献给大家,看来是不可能了,是挺遗憾的!

发表于 2010-9-2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看着雨娃学长以建筑行家的眼光拍摄的世博会精彩照片,没想到卡然而止,是不是以后都不让上与北京无关的照片了呢?郁闷!

发表于 2010-9-2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10-9-2 9:24:00的发言:
: o: G, s! D8 q5 x

老培的踪影?是否真的失恋啦?

) h# S2 k+ F+ @( M" \

    培学长近段时间不知怎么了,也不知能不能帮上忙?

发表于 2010-9-2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的踪影?是否真的失恋啦?

发表于 2010-9-2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嚯嚯!长见识啦!
发表于 2010-9-1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呼!为什么不让发片?我看别的楼里也有类似的照片发出来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兰台秘笈在2010-9-1 13:33:00的发言:
呵呵,雨学长世博游的很棒呀!那么多地方看了好几天吧?
; G) ^3 V! u8 z) ~6 S& P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10-9-1 22:17:00的发言:
  呼呼!为什么不让发片?我看别的楼里也有类似的照片发出来呀!
你们好!按照老校友版规,没有给删除就已经算宽大了。另外,我的发片量也确实有些大,两天还没有“出国门”呢。你们两位台湾之行也是很不错的,只是都没有说到阿里山的美味一烤山猪、脆皮竹鸡等,不知道石景山新开的台湾街里有没有卖的。小兰台发的两种植物照片还真好玩,到现在也没有给出答案。阿里山那个象莴笋一样的植物是山葵,就是绿芥末的主料,这点老金同学知道的更详细;那个小京华和善学长都说象核桃树的植物实际是玉兰树,果实是玉兰果,是不能吃的。对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落蝶不归在2010-9-7 8:08:00的发言:
9 V! T% a. H7 k3 y1 [: ~

和平鸽飞到哪去了?!小青草也不见了?沙子被埋了?

! Q( C3 s9 K" [+ m( T2 _! U

     《江楼感旧》 唐 赵嘏

7 l+ _1 D: w& A( c9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兰台秘笈在2010-9-6 22:29:00的发言:
3 M. S. C5 P" {4 L& j

呵呵,雨学长说得很对呀.......,我就是见了,别人说了才知道的。

2 j* b5 O" {; b& h

嗯!虽然听得颇为顺耳,但我不得不说:我也是别人说了才知道的。

发表于 2010-9-8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9-5 18:21:00的发言:
0 f7 }: x( J3 l' ~' ]

很好的建议,育新的校友们可要积极地相应啊!

5 L$ b/ b3 ]2 e8 r

是除了我们年级吗?

发表于 2010-9-10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培力老弟:
b4 }0 u1 o- [% O2 E, Q, X

 

B4 J1 d" i; d6 x I7 f" E+ F

我在“北京机院佚事二”给你回复了,去看一下,好电话联系。

发表于 2010-9-10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几位同僚去台湾街,回来说有卖卤肉饭、蚵仔煎、还有爱玉冰等,就是没看见烤山猪,这已经在我的意料之中了。阿里山的烤山猪看似简单:将检疫合格宰杀的山猪,剖开平铺在一个类似“中”字形的烤架上,用铁丝固定,无需事先腌制,放在炭火上烤熟就是了。其实不然,从选料到制做都是相当讲究的:必须选用一年以下的散养猪,重量要在60公斤左右,而且一定要用当地出产的相思木炭烘烤,据说用别的木炭烟味太重会有苦味。用慢火烘烤几个时辰,将肉中的脂肪烤出并使木香融入猪肉之中。烤熟之后,外皮金黄、蓬松酥脆;肉质软嫩、鲜美多汁,绝无腥膻油腻之感。另外,品尝烤山猪肉也是颇有学问的(不便公开,只能私下交流)。烤山猪是邹族篝火歌舞晚会的重头戏,整个活动包括山上的住宿等都要事先约定,而且价格不菲。一般旅行团出于成本的考虑,均无此项计划,甚至吃饭都安排在山下,即便有烤山猪肉,也是南桔北枳、大相径庭,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发表于 2010-9-5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爷爷七岁去放羊,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 l- M0 j& _' J

50年前,咱们这一届的同学们跨进了育新(育群,还有其他学校,之后转学过来)校门,成为一名神气的一年级小学生。尽管我们仍然不免按惯例、令人头疼地被称之为“小豆包儿”,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是年轻的共和国令人尊敬的“小知识分子”啦!

& S: Y+ d. Q( x+ L9 ~! P

告别了幼儿园,告别了父母亲,小小年纪的我们开始了负笈求学的生涯。和其他小同学不一样的是,由于我们的父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建设我们的共和国,没有闲暇照顾我们,于是,我们只好住宿在学校,从而也就使得我们得以朝夕相处,亲密无间。逐渐,我们之间形成了情同手足,生死与共的特殊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分别了40年后,相见时仍然感觉就象我们昨天才刚刚分开,只是回家过了个星期天,而中间并没有横亘着漫长的14600天之久!

( c) Y2 Y! p4 b

为纪念原育新学校1966年6年级同学启蒙入学50周年,本架子建议:举办一次同学聚会,除原6年级同学外,欢迎其它年级的大同学、小同学踊跃参加——建议从今年起,每年的开学日左近,都要为当年算起,50年前入学的同学们举办开学、上学纪念。同时邀请我们的老师出席。

o- r- R# b' r: U+ H

聚会的组织工作,建议仍由老培或其他热心同学担任,具体时间协商制定。

1 V1 L1 ^" p; C& q ?- b7 Q3 X

可以吗?

发表于 2010-9-5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10-9-5 15:51:00的发言:
9 i9 I2 j. R$ H

“爷爷七岁去放羊,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 q& _$ V" p% m: |

50年前,咱们这一届的同学们跨进了育新(育群,还有其他学校,之后转学过来)校门,成为一名神气的一年级小学生。尽管我们仍然不免按惯例、令人头疼地被称之为“小豆包儿”,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是年轻的共和国令人尊敬的“小知识分子”啦!

$ G3 X F( ^9 H: }

告别了幼儿园,告别了父母亲,小小年纪的我们开始了负笈求学的生涯。和其他小同学不一样的是,由于我们的父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建设我们的共和国,没有闲暇照顾我们,于是,我们只好住宿在学校,从而也就使得我们得以朝夕相处,亲密无间。逐渐,我们之间形成了情同手足,生死与共的特殊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分别了40年后,相见时仍然感觉就象我们昨天才刚刚分开,只是回家过了个星期天,而中间并没有横亘着漫长的14600天之久!

H; f I) f2 k' I; n

为纪念原育新学校1966年6年级同学启蒙入学50周年,本架子建议:举办一次同学聚会,除原6年级同学外,欢迎其它年级的大同学、小同学踊跃参加——建议从今年起,每年的开学日左近,都要为当年算起,50年前入学的同学们举办开学、上学纪念。同时邀请我们的老师出席。

+ R% x5 C$ t+ Z! q* p% y1 R- f+ x

聚会的组织工作,建议仍由老培或其他热心同学担任,具体时间协商制定。

9 m" ^- ^% ~, d

可以吗?

9 G+ _0 t, q( {/ Z5 ?

很好的建议,育新的校友们可要积极地相应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7 15:26 , Processed in 1.23346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