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8|回复: 6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8-5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第一家 ----史氏宗族概述   盛世修史,家盛修谱,崇尚祖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公元2004年底,(岁在甲申年),家族诸亲来函告之,拟修我史氏宗谱。“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心中多年的“寻根”意识油然而生。一切都是巧合,在我准备时期,全国有关史氏宗族的信息不断传来。“万条江河终归大海”,在各种全国史氏宗谱中(包括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南、山东、河北等),一个惊人的发现使我惊呆了,那就是全国的史氏都来源于一个地方,这就是江苏的溧阳,而且都是一个人的后裔,即溧阳侯史崇的后代。历代皇帝轮流做,但是“一门三宰相”、“双状元、双宰相”的家族中国恐怕只有我史家一家。  我们的先祖是西汉时史恭(汉宣帝的舅爷)的五世孙,东汉时帮助刘秀打下天下。封溧阳侯于江东(今江苏省溧阳埭头镇),经过7代世袭侯爷,8世时开始分支(前7世全为单传)。长支的21世孙史务兹在唐朝时官至宰相,由于受到酷吏来俊臣陷害而自杀身亡。史家最高官员的自杀,给这个家族以政治上巨大打击,务兹之后人22世史惟肖迁陕西终南山,至后周时期30世孙惟则又迁浙江吴中(今浙江嘉兴) ,成为浙江史氏的始祖。宋代之后这一支人才辈出,有名的“一门三相”即出自此家。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不但创造了史家的历史,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也空前绝后。  元末明初,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作为江南望族,史家也身处旋涡之中。朱元璋与陈友亮争夺天下,在应天府(今南京)杀的血流成河,可惜我史氏这一次是站错了队,支持了陈友亮,朱元璋做了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我史家开刀,诛灭九族,赶尽杀绝。为了家族的延续,为了不辱溧阳侯的英名,我史家开始历史最大的一次迁徙。从有谱可查,这次离开溧阳奔赴全国各地的支系有170余支。经过明朝的重创,进入清朝之后,我史氏宗族再次大放异彩。史夔、史贻直父子“(溧阳侯53、54世孙)双状元、双宰相”再次令世人瞠目结舌。尤其是史贻直,可以说是“人中之龙”,18岁即高中状元,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为官50余年。清正廉明,一身正气,连乾隆都多次当庭褒奖。82岁告老还乡。  在这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民族英雄史可法(溧阳侯49世孙),这位与岳飞、文天祥齐名的英雄,可惜壮怀激烈,扬州城头、梅花岭上仍埋着英烈的衣冠冢。朱德同志亲自为史可法祠提写了牌匾,郭沫若先生撰诗赞扬了他的民族气节。最近出版的《江泽民传》中,江泽民深情的说:“我自幼出生在扬州,扬州出了一位民族英雄叫史可法,我受他的影响很大”。  清朝之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与国家命运一样,我史氏宗族也跌入低谷,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再没有出现一位“惊天地,泣鬼神”式的人物,“满门朱紫贵,皆为史家人”的现象一时灰飞湮灭。宗谱的编修也几乎停顿。  在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即太平天国时期(1857—1865),太平军占领南京之后,对江南望族大开杀戒。从南京至杭州的八个府县的史氏宗族,几乎被斩尽杀绝,这是史家历史上的第二次灭顶之灾。当时的江南史氏人口十死七、八,使史家人口仅存数万人。这次损失使史家元气大伤,这也是史氏的大本营在江南,经过2000年人口确没有发展成为大姓的根本原因。随之损失的是财产、地位和人才,一批优秀的史家子弟倒在血火之中,完整的宗谱也损失殆尽。  进入20世纪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再次使我家族兴旺发达,现在公认的“史氏三杰”---史久镛(国际大法官)、史美伦(香港财政司)和史树青(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书法家)以及遍布全国的专家学者,真是“相貌堂堂台前做,文官武将皆人才”。这里有我国第一位女教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史静寰教授,有在中南海给中央领导讲课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教授,有中国财政金融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的史建平教授,还有原天津大学校长史绍熙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的史维祥院士;有前电力部部长史大桢、现中国证监委副主席史纪良、河南省副省长史纪民、……,真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可是绝大多数史姓家族的人并不知道,我们都是来源于一个祖先,一个对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溧阳侯史崇。天目湖畔、长荡山下,是我们先祖的庙堂。  2000年一个家族经久不衰,2000年一个血统一脉相传。可能在中国这样的家族实属罕见。所以当我向全国所有史姓家人报之这一消息时,无不一人异常振奋和激动。在自西汉至清代,我们史家光宰相职就有23人,在明清进士碑篆刻的进士就达320人,整个封建社会我们史家共中进士539名。对于人口只占全国0、25%这样一个姓氏,却占了中国2%的进士比例,这只能用一句话解释:“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  “英雄不问孙仲谋处”,今天当历史走向21世纪时,我们经过各个先祖后人的努力,终于使史家历史越来越清楚,即这是一个伟大的家族、一个爱国、忠诚的家族,一个“文可为相、武可为帅”的家族。而且大家在以下各点达到了共识,即成立中国史氏宗亲大会(地点就是江苏溧阳);恢复崇公庙堂;(崇公庙又称“侯庙,是一重要历史古迹,但现在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埭头中学所占,全部建筑已经破坏殆尽。)出版《史可法传》以及编修《史氏全国宗谱》。这里的每一件事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但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史贻直当年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让我们的家族更为壮大、更为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地生辉,日月同光,中华史氏,同一庙堂,一脉相承,忠诚可当;匡扶汉室,辅佐大唐,南宋江山,三个史相;文有务兹,武有天泽;一门三相,谁可抵挡;打破常规,父子同相;进士及第,满朝金榜;从南至北,人丁兴旺;寰宇之内,高歌齐放。  史氏崇公裔孙江北任邱始祖金四公20世孙国家教育行政教授教育博士史朝敬奉                             公元2005年2月25星期五  说明:  我们这一支是在明初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由江苏的高淳迁出,我们的二世祖史麟、五世祖史载德皆为明代进士。由于是崇公的几世孙是我们的始迁祖还不清楚,所以我们的排辈也非正常。(根据资料分析,应是58—60世之间)史氏的字辈最为著名的就是史浩的20个字,即“师水弥之卿,孙公祖必士”。而溧阳的排字是从41世开始,(世以忠良显、、、、)所以全国的史氏排名并不统一;但是江南尤其是浙江、江苏基本遵循史浩或埭头的字辈(比如济字是59世,美字是60世)。待清明之后,清闲之时,我将亲赴溧阳,祭我先祖,聚集贤达志士,共商史氏宗族大事。与此同时,搞清我们先祖迁出之事,以奠定我分支世系。(现已初步查明,我先祖是溧阳侯21世孙史处权,唐武后时期他做润洲江宁县尉迁徙至高淳。长子子岷迁浙江诸暨,次子秀实留高淳,我们这支即是秀实的后裔。)   题崇公侯庙楹联从西汉到魏晋,唐宋元明清历经两千载满朝文武状元榜出京兆居溧阳,苏鲁闽浙赣跨越十万里普天之下史家郎江北直隶任丘史氏字辈排行(第18至38世)济存明俊美, 立德树万长世继忠良显,大道贻方    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 史朝 2005年4月   ; ^( N/ I5 P) E6 s# ]
 4 F$ L1 q- U7 B6 n% |& V
1.翼國夫人像...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道-政和,这不是北宋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以下是引用[I]houlei_001[/I]在2010-8-5 18:42:00的发言:[BR]这地方非常想去,就是石像生少了点

2 f, S6 h+ o" A9 |[BR]都移到南宋石雕博物館館集中了...: u2 X& A# ]! J, v1 l) e: r
[BR]http://travel.sina.com.cn/spot/nsskyzbwg.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翼國夫人墓道1... $ }8 ]& ~/ B% B' S7 X
3.翼國夫人墓道2.. * [; G8 C' s6 o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欲登階梯看墓園... 4 [* ^6 ]. p( r1 Z+ U' u
5.側看_翼國夫人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6.宋史家_翼國夫人墓正照... % ?' [, E* z/ F8 L3 }7 Z {
7.宋史家_翼國夫人墓朝堂照...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原创]南宋史家_翼國夫人葉氏太君墓
发表于 2010-8-5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方非常想去,就是石像生少了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6 14:02 , Processed in 1.13572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