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OrangePiggy (橙色小猪★乌鸦姥姥), 信区: JapanResearch 标 题: 日本轻武器拾荒 (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05月20日13:16:49 星期一), 转信 , x; Z4 ]" ?" 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pendulum 所发表 】 $ m/ `! h; I, ^: }0 x- J
3 G% f/ a2 g, g; K/ D8 R4 u3 w
日本轻武器拾荒
9 t) q* G1 }3 o日本武器的编号采用正式服役的年代为型号, 称为式. 如三八式步枪, 九九式步枪等. 日本人称步枪为步兵铳或小铳, 手枪为拳铳, 卡宾枪为骑铳, 机关枪为机关铳, 刺刀为铳剑 , 防火帽为消炎器.
6 o% ]% _9 i6 F( y- f日本武器采用的年代有三种系统, 一是天皇的年号, 在1926年前, 采用的是天皇年号. 三八 步枪是明治38年(1905)年采用的.
# M6 ?6 K, o' k8 a. O二是日本纪元,日本以公元前660年为日本之纪元开始, 所以是公元年代加660. 九九式为日本 纪元2599年(昭和14年, 1939)服役, 故称九九式. + i( t% h) |9 ~2 A0 {
在二次大战后, 日本改用公元年代作为型号. 如64式步枪为1964年采用. # V/ y j4 o1 b9 `* N/ g
从明治开始到日本战败, 日本历经三位天皇的年号, 明治(睦仁, Mutsohito, 1867-1912), 大正(嘉仁, Yoshihito, 1912-1926), 昭和(裕仁, Hirohito, 1926-1989). 现日本天皇年号 为平成(明仁, Akihito, 1989-) 日本天皇 菊花徽号
* D/ l& c6 |* W; ?& K# c& Y二次大战日本武器的枪匣上, 有天皇的16叶菊花徽号(Chrysanthemum, 美国人称为Mum), 战 后, 除了成千上万日本皇军的武器被销毁外, 日军下令, 投降前将代表天皇菊花徽号磨去, 但仍有一些留下的。 (以往误以为是麦克阿瑟下令, 非也)。
, U6 j" P r/ r* M3 g5 |4 E0 S 各式日本武器枪匣菊花徽号 u( Q& R) p4 F( \
三八步枪是由有(土反)成章(Nariaki Arisaka)上校在东京小石川(Koishikawa)的炮兵工厂, 由南部骐次郎(Kijiro Nambu)少校设计完成(他还设计了南部手枪, 中国人以往称为王八盒 子, 大概是因为它的几近椭圆形的枪套. 另外他还设计了2式机枪, 仿自法国的Hotchkiss). 算是毛瑟步枪的一支, 其子弹为日本自行发展的6.5mmx50, 半有边子弹.
2 y M- Q- C4 M' ]0 m/ c后来由于其火力太小, 杀伤力不足, 在1938年决定采用其在1932年开始使用的7.7mmx58机枪 弹的改良型, 采用无边设计. 在1939年定型量产, 是为九九式步枪. 除了口径不同, 九九式 的表尺由三八式的2,400公尺改为1,700公尺, 加上了两翼, 辅助对空射击, 装有单脚架. 最 奇特的是在全世界各国都开始使用短管步枪作为正式步枪时, 日本仍然坚持制造31.5寸枪管 的长步枪. 同时, 各国都开始将拉柄改成下弯式, 九九式仍使用水平式的拉柄. , X. H G6 s, n: I2 h: g$ V& \4 o
日本南部大正十一年式轻机关枪(Nambu Type 11 Shiki Kikanju), 于大正十一年(1922)采 用, 使用弹斗进弹, 容量为6个5发桥夹, 可用标准三八式步枪之6.5子弹或减装之轻机枪 弹。 在子弹进膛前, 有油刷附于弹斗上, 以供润滑子弹, 否则会引起退壳失败。
. J# D% g" I* H由于枪托弧形像鹅脖子一样折向一边, 故俗称歪把子轻机关枪, 抗战至韩战, 中共敌后游 击队、 解放军都曾大量使用。 该枪在理论上, 可以与步兵使用相同弹药, 十分方便, 副 射手可以将步兵用的桥夹投入弹斗内, 即可射击。 实际上应用起来, 持续射击下, 枪管 很快过热, 又不能换枪管, 射击必须中断。 而弹斗机件复杂, 常常故障。 因此虽然是一 个破天荒的好主意, 后来连日本人自己也不曾再用。 & e, C+ g& p& i
许多论者以为九六式机枪的发展, 是日军在中国见识了捷克式之后, 才将十一式改进而成 。 以捷克式的名气, 日本应不须经过这个途径, 令其印象深刻的应是7.92子弹的杀伤力。 而且, 96式的作业方式和捷克式完全不同。
9 l6 U1 W$ T- G2 ~. n- c0 M+ u96式轻机枪虽于1936年定型, 但日本并无产能将其大量配发部队, 直到珍珠港事变后, 入 侵马来西亚的部队全面配备, 方才曝光。 1942年5月出版的Japanese Ground and Air For ces(Military Intelligence Service, Information Bulletin No. 14, War Department, Washington, D.C.)指出:『英军最近在马来西亚遭遇一种日军新式武器』; 所附照片为一 名英军提着一把96式轻机枪及两张96式特写。 史载『马来之虎』山下奉文(Tomoyuki Yamas hita)的25军, 是第一个全面配备96式轻机枪的部队。
4 m" l0 Z! ^! }6 _4 Q1996年中共出品的『七七事变』及1995年合资影片『南京1937』, 片中日军大量使用96式轻 机枪, 并不符合史实。 (至于『南』片中防卫南京的中央军使用M3A1冲锋枪, 更是不用提 了。) 4 S* ]" X- T! r" t' T' ]) k- k$ l
在1939年时, 日本一共有三种不同的7.7mm子弹. 有边用于海军和海军航空队的Lewis机枪上 , 半有边用在92式和99式机枪上, 无边用于99式步枪上. 这也是世界轻武器史上的一项纪录 . 这个后勤官想来不好当.
2 ~! [' ?8 ?$ x4 X: I捷克在1937年并运交中国1,000挺ZB-37重机枪; 该枪外型有点类似日制的92式重机关铳, 但使用弹链而非保弹板, 闭锁方式类似ZB-26系列。 近年的中国抗日影片, 片中日军多以 其替代92式。
2 `" `0 B; ^1 i3 b7 }- R8 x2 m战后, 日本的第一枝自行设计的步枪是64式, 7.62mmX51步枪, 由丰和工业(Howa Industrie s)负责研发. 重4.4公斤, 长0.99公尺. 作业原理是类似Tokarev SVT-36/40, FN49/ FAL, S KS等的倾斜枪栓闭锁. 而日本人又发奇想, 使用减少装药的子弹, 以配合日本士兵对后座力 的敏感. 这也是奇怪的事, 想来7.62mmX51该没有7.7mmX54厉害. 如果要使用正常的NATO弹药 , 要调整瓦斯钮. $ x- W% o* J% G+ L
丰和工业后来又研发出了89式5.56mmX45步枪, 于1989年配发, 重3.5公斤, 长0.92公尺, 使 用M16弹匣, 有单发, 三发和全自动的功能, . 第一枝机枪是在1962年定型量产, 由日特金属 (Nittoku Metal Industry Co., 现住友重工)研发, 重10.7公斤, 射速为每分钟659发. 手 枪则在1980年代由Sig授权生产P220, 不过采用9mm. 弹匣为单排式, 只能装9发. (这里有两 种可能, 一是因为按原来P220, .45ACP的设计, 不改变枪柄, 因此不改变弹匣的尺寸. 这就 有点偷懒. 另一种可能性是考虑了东方人的手掌较小, 单排弹匣的枪柄比较容易掌握. 如果 是这样, 就值得褒奖.)
% q) }$ z/ y9 b9 y* |( i5 f8 o另外新中央工业(Shin Chuo Kogyo K.K.)曾仿造1911A1和旧白朗宁, 称为57式和57B式新南部 手枪. 并未被军方采用. ( m8 K) ^& q6 q! `9 D S4 D1 q/ `
比较抗日战争中的双方步兵武器, 中国并不差, 在轻机枪上, 捷克造更是比2式和92式好太多 , 后来日本才仿造捷克的ZB26而制出99式, 说来还是中国军队介绍的. 在此之前, 日本轻机 枪都采用瓦斯直接回冲作业, 在步枪弹的威力下, 所有的子弹在上膛前要先用润滑油才能顺 利退壳.
% I( e3 _3 h2 f* o中国部队当时大都采用7.92mm的仿毛瑟步枪, 威力也比6.5mm大. % w5 u, J$ t6 M
但是谈到了士兵的训练, 后勤补给, 步炮协同, 火力的集中, 部队协调整合, 军令的执行, 中国部队大概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这也是船坚炮利不足恃的另一明证.
1 u) C' p/ d. f' a & {7 z* H7 v) u8 z; ~
日式训练用步枪 日本特钢厂徽 ' A: R% R f' Y( ]% x, y
0 B4 I, P: h0 b$ o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FROM: 210.83.202.249]
% n: J: n3 `. S- W* }, ?9 w附件列表 (使用WWW方式可以查看附件): 1: 各式日本武器枪匣菊花徽号.jpg 2: 菊花徽号.jpg 3: 日本特钢厂徽.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