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第一、引自北京旅游网:“目前西鹤年堂已不复存在,但有一处仍可作为历史的见证:前门外延寿寺街刘家大门,现为刘家胡同1号大院,这里曾是西鹤年堂的堆房。解放后公私合营,辟为新华书店总店宿舍,至今“新华书店”四字在墙上依稀可见。”
第二、我没说这条胡同,而是说的这一带,且我没有以六十年为限。我曾在附近某胡同亲耳听自称“民俗学者”的李某讲是“同仁堂药栈”,并有名片递我,上写“我用幽默的北京话向您讲述名人故居和市井文化”,据说经常带老外转,精神可嘉,讲的多不对。
第三、我有好几个发小当年就住那院。
如果你已经认为“没有人能说出”还问这个问题干吗?
第一,你说的“栈房”是路南的房子,老房已经没有了。90年翻建的时候拆下的木料都是好料,宽的檐板有40公分。柁、檩、椽子、檐板都有墨字编号。用的钉子是“枣核钉”,四楞的,两头尖......。
第二,据我所知,在这条胡同里绝对没有在此居住已经60年的“老户”了。所以,在60年前这里曾住的何人无人能说上来。我要问的是:路北的“宅子”(现在的1、2号院)先前到底住过或是属于什么人。
第三,解放后,这里曾是新华书店(华北总店)。后改做新华书店系统的家属宿舍。路南的房子在69年后交给了房管部门管理。路北的房至今由新华书店自管。
你说的发小是哪几个?说出来,我应该都认识。说个人你认识吗,姜大明(山东省省长、省委副书记)?不知你今年有多大了,年龄小的自然不知道。娃娃,不怪你不知,只怪你的岁数小。
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嘴里放干净点儿。我是你爷爷!你就是那个蒙老外的混蛋!我认得的大官比什么姜大得多、多的多。没事跟这撒什么泼,去八宝山吧!
那院子是你家坟地!
真够味道重,你刚吃屎啦?满嘴臭哄哄的!胡同串子小混混也来论道。毛还嫩!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3 12:47 , Processed in 0.127228 second(s), 16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