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04|回复: 15

宋襄公陵[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5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襄公陵

宋襄公陵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墓是哪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10-6-7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旅游建筑
发表于 2010-6-7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坟没坟,刨开再说。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襄公陵

宋襄公陵

) ~) s) y8 s+ ~$ E- R# a7 e6 s

 

. k7 _2 n2 r) A


( k7 r# X, W( \4 [3 b' N
     一名襄台,一名望母台。传为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陵墓。位于城湖湖心岛东北隅,原为一夯筑高台,版筑之迹,至今历历可见,明清两代及其以前即为睢州名胜,州人或于此登高远眺,或结伴游观,发思古之幽情,其情景多见于文人咏吟或游记。按清乾隆间睢州诗人王祖恢作《浮香阁轶闻绝句》五十首,以睢州掌故、古今人物、名胜古迹、地方特产为对象,其中第六首《咏襄台》诗云:“画阁疏帘一水中,拗榆飞荚雨兼风。野人不识珊瑚玦,霜落团团棘枣红。”诗下自注云:“州城万历后屡没于水,始南迁今治。襄台或传为宋襄公望母台,或以为襄公墓。耕人常于其地拾金珠诸宝器。岗上有老榆数株,经秋荚飞纷纷如翦乱楮,以其秋荚名拗榆。岗及台上生棘树,秋晚结实,殷红累累。”又清初睢州名士田兰芳作《驼岗记》一文,其中提及襄台处略同此诗之注,可见二三百年前襄陵景象。近年保护不当,失其原貌,尤为可惜。然土冢高耸,屹立水涯,四周佳木葱茏,芳草萋萋,莺歌燕舞,仍不失为一胜景。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襄公陵

宋襄公陵

宋襄公陵

宋襄公陵

宋襄公陵

宋襄公陵

发表于 2010-6-5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盼回答。
发表于 2010-6-5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在哪个省和城市?这个墓靠谱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

/ M0 r5 q0 Q5 ]) _/ ]; F

 

0 u3 ^5 i9 f1 V, x8 K/ `% s

      西周初年封商族后裔微子启于宋(今商丘市睢阳区南),睢县一带属于宋国由于这里地处宋国西部边陲,与齐、鲁、郑、卫、曹、许诸国邻近,因而成为春秋时期诸侯间盟会征伐的场所"春秋五霸"中的首位中原霸主齐桓公先后在首止(在今睢县城东南5公里处)、葵丘(今睢县北部)大会诸侯,主持订立盟约,史称"葵丘之盟"盟约规定:各国之间不可堵塞水源,不能阻碍粮食流通;各国君主不得更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各国要尊贤育才,以彰有德;原来相互龃龉的诸侯国自盟约订立后言归于好等"葵丘之盟"对于促进中原地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齐桓公死后,宋襄公继起,试图称霸中原而其时崛起于江汉之间的南方大国楚,亦有北进问鼎的野心,于是形成宋楚争霸的局面宋国是弱小国,宋襄公虽欲称霸,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便打出"仁义"的旗号,以图笼络中原诸国共同抗楚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的军队战于泓水(今睢县东南与柘城县交界一带),宋襄公讲究所谓"仁义",坐失良机,一定要待楚军渡河列阵就绪,才下令进攻,结果被强大的楚军击败,宋襄公本人也身负重伤,翌年不治而死,其霸业随之灰飞烟灭宋襄公死后,葬于襄陵(一称襄台,在今睢县城湖湖心岛东北隅)睢县一带遂成为宋国西部的重镇,"襄陵"之名,屡见于先秦古籍中泓水之战后,宋国日渐衰弱,四周土地为强邻不断蚕食鲸吞,到战国初期,西部襄陵一带被并入魏国,成为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市)东部的重要屏障《史记·魏世家》: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诸侯围我襄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古本竹书纪年》系此事于惠成王十七年)又,襄王十二年(公元前307年)"楚败我襄陵",皆指今睢县县城一带 。

! ~" D4 E; t/ [# S# c

 

4 ~) ^: {& x0 q9 m

     宋襄公墓襄陵在今湖心岛东北隅,仍可见古时人工夯筑之高阜隆起。宋襄公死于公元前637年,即泓水之战的第二年,他的死显然与在泓水之战中"伤股"有关,宋襄公为何葬于此地,史书无记载,或者与其母桓公夫人的遭遇有关。桓公夫人是卫国(今濮阳一带)人,生下宋襄公后被丈夫宋桓公遗弃,返回故国宋襄公即位后,限于礼制,母子难以重逢,桓公夫人思念宋国,作《河广》诗二章以抒发情怀。宋襄公以"仁孝"自诩,死后葬在宋国西部距卫国较近之处当在情理之中,故襄陵又被称作"望母台"或襄台。宋襄公既葬于此,宋国必然要在其陵墓附近设置管理机构,襄陵至此成为宋国西部重镇。

发表于 2010-6-5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仁义道德典范。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0-6-6 0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0-6-8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家伙,因为效仿了一些仁义举动,被后来的历史学家列为春秋五霸了;因为中国的历史著作史,是儒家的著作史,襄公这个呆子因为暗合了儒家死规矩典范,等于走了儒家学者的后门,成了五霸之一了。

9 G% P' w7 K" M; p S

其实他是不是五霸之一,看看后世的人怎样使用“五霸”这个词就知道了:后世的人,形容某人英明果敢战无不胜,就说“此五霸之伐也”....这分明榜样中不含宋襄公。

0 ]$ y* j* G: i4 ~& N

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这才是春秋五霸。宋襄公,玩去~

发表于 2010-6-21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6-21 12:22:00的发言:
那秦穆公呢?
7 E \1 _1 [( d. o" _- y2 Z

“穆公霸西戎”....他是一隅之伯,不是中原霸主,周王曾致伯与他也是命他为西垂之伯。

p/ w0 O3 o2 x- j( M

穆公曾救晋难,而且知人善任,这十分合儒家学者的胃口,等于直接走了儒家历史学家创作的后门。虽然他不是宋襄公可比的,但是他与宋襄都是儒家意思形态下一部分历史著作中的的五霸,不是真正的春秋霸主。

发表于 2010-6-21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秦穆公呢?
发表于 2010-6-21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6-21 12:22:00的发言:
那秦穆公呢?
" Q( p( y" f7 p( q0 K" l4 y

在凤翔,他的墓

发表于 2010-6-25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春秋五霸说法很多。其中一个说法当中确实有宋襄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0 12:05 , Processed in 1.15888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