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19|回复: 36

[原创]雾中武夷山[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26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发现雾中武夷山是最美的

# v m; G( q' r" c9 y* E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8 B+ t8 O7 S, p4 z/ A: i- ]. E% m/ S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 f7 @0 r& e5 T5 [, W4 y

 

3 |2 V0 a) s# r6 K6 p: \0 q8 y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不久到武夷山遇上小雨,在山下买了小黄雨衣,没走太远,雨衣就被植物刮坏了...

发表于 2010-5-2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5-26 22:45:00的发言:
大红袍树拍了吗?
6 q9 V. m. ^" F0 |" ]

我上次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7的发言:
8 f+ r D6 q1 Z7 J$ `# O* `

我上次照了

$ u8 o2 ]4 X7 f+ U% y6 z% m( s& @" C

期待,,,,

发表于 2010-5-28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7的发言:
" F5 y6 E, D( h( e$ k- p* o/ Z5 ?

我上次照了

, U2 U Z0 e8 m _/ W

我喝过,非常好!

发表于 2010-5-28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5-26 22:45:00的发言:
大红袍树拍了吗?
, J/ M- r" H7 }$ c

去年10月的

+ E4 P/ Y. v6 l. Q; p* v

 

6 m9 x2 I! e/ ^ @

 

5 j- A: N. b( Y K7 k: P

: _4 y% B* }9 B/ U ?+ N: `# ^


) G X4 w& O- M* S



发表于 2010-5-28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0-5-26 16:1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1到武夷山了,真美,我看游览的人真不少。
' T# C0 z( [) Y6 \! p1 V1 M' c

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宇鹏的漂照让我更想漂了!我去时因雨大浪也大翻了竹筏所以无法漂,结果去看了瀑布!土楼拍的真漂亮!
发表于 2010-5-28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0-5-26 15:37:00的发言:
; Y' u9 s9 T3 ^$ s

老下大雨没漂成,特遗憾!

{8 _; \( S7 k% H. o) O

九曲下雨,一曲停,再去一定要漂,不管啥天气。

% f: n+ `# a3 P2 h

 

! M- T8 `- l, K

5 i% q2 f& G4 Q9 o I


: n1 c0 @' p( E4 _/ h3 X8 N. Y



发表于 2010-5-28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发表于 2010-5-28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6 15:42:00的发言:
" L l2 }6 Q! x& ]( Y- ` |

我去年带老妈去旅行,发誓打死也不去漂流,后来人家和我说你去漂吧,能看见悬棺。我一激动就去了,也是下雨,小雨。不过小雨里漂流别有一番情趣。。。

, E9 i/ P& G6 J

油油很孝顺,给油油她娘发几张悬棺照片: 

) R8 {) u- V @4 s# _

  

" S$ w8 U5 _: G% _9 ?

& U; y5 B( Y7 M$ B: z* I& p


8 j; W1 }! A% g0 N; q* u



发表于 2010-5-28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8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有“四菜一汤”、“东歪西斜”的土楼等,没功夫整理,网易博客的照片不能连接,有兴趣的自己瞅吧:http://yupeng200455.blog.163.com/ 

8 }" q8 U' J) o+ I

 

$ a( d7 I' L+ |

南靖土楼

# X' A g& m3 M' x$ q+ S; W7 V

 

( `0 e: W6 M; Z7 x! n) i( Q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0 h0 ^, x: n! p& O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原创]雾中武夷山
发表于 2010-5-28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宇鹏在2010-5-28 13:27:00的发言:
$ ?3 n2 `8 N1 }3 _. L' h% A4 g. z

“古越人的”?四川宜宾的悬棺也古越人的?好像不止这些个地方。

% [; ^. m% M% P$ l% q n n2 q: }: d

武夷山的悬棺是古越人的,越人生活在东南沿海。

2 o k5 t: d! X$ r: u0 W* l2 h: g

湖北、四川悬棺分属三、四个民族系统,三峡地区多属僰人悬棺。

- L5 }" c- e) ]0 w% Q8 S) T8 J

云贵高原也是存在悬棺葬俗的。

4 T/ f6 |( @/ N. L# g

 

发表于 2010-5-28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1998年的妙峰山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8 11:56:00的发言:
安放悬棺之处都是距离古人生活区域很远的地方,考古工作中就发现存在悬棺的地点附近通常没有同时代的生活遗迹。武夷山悬棺都是古越人的。
( z C% j) P, {

“古越人的”?四川宜宾的悬棺也古越人的?好像不止这些个地方。

发表于 2010-5-28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1998年的妙峰山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0-5-28 10:20:00的发言:
      谢谢宇鹏的漂照让我更想漂了!我去时因雨大浪也大翻了竹筏所以无法漂,结果去看了瀑布!土楼拍的真漂亮!
% i# V; B1 J* Q& \0 s3 p: V4 W' K

武夷山值得再去,但别跟旅行社去。

发表于 2010-5-28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放悬棺之处都是距离古人生活区域很远的地方,考古工作中就发现存在悬棺的地点附近通常没有同时代的生活遗迹。武夷山悬棺都是古越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宇鹏在2010-5-28 13:28:00的发言:
! E. m% S g/ Z

武夷山值得再去,但别跟旅行社去。

4 X9 M3 o7 {* I7 t4 |. R0 u$ |

等退休就自己去了,呵呵!

发表于 2010-5-28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8 14:35:00的发言:
" x/ W- Z! d" R/ `

据说是3400年前的??最早的悬棺?

' a( t, T# r$ m9 Q

不知道,不太了解这些东西。

( j9 L) M W8 s% f

云南也有悬棺,都疏于保护,采石头的人把那些棺材从山崖上拉下去,捡东西卖。我亲见路边棺木摔得粉碎,山崖上还能看到放置的位置,当地人把里面的石球和铜镜卖路人,石球2元,铜镜10元,我全买了.....都是战国到西汉那时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8 15:01:00的发言:
0 @+ p0 q' t: i) k; R

不知道,不太了解这些东西。

8 q, j& z1 F. E& z+ K- t

云南也有悬棺,都疏于保护,采石头的人把那些棺材从山崖上拉下去,捡东西卖。我亲见路边棺木摔得粉碎,山崖上还能看到放置的位置,当地人把里面的石球和铜镜卖路人,石球2元,铜镜10元,我全买了.....都是战国到西汉那时候的。

5 C! P/ X3 ]/ S$ M A1 T0 y4 {" x" m

拣漏啦?

发表于 2010-5-28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宇鹏在2010-5-28 9:55:00的发言:
" k+ L. q/ ^7 E8 B- X- P/ l+ i

 

9 J0 @1 i% k4 T" z3 |

  

* m* ]: n, O! B7 p( A, A% B: Z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5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F5 P2 K7 Y* [* @8 K' k+ u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5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 _) }9 C. `, H1 p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7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I* ]7 g+ m2 y! ] q" X

您给我行,别给我家人,谢谢您了。。这个照过了

发表于 2010-5-28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8 11:56:00的发言:
安放悬棺之处都是距离古人生活区域很远的地方,考古工作中就发现存在悬棺的地点附近通常没有同时代的生活遗迹。武夷山悬棺都是古越人的。
6 t# P5 _1 Q. M! C# X- @

据说是3400年前的??最早的悬棺?

发表于 2010-5-28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8 13:56:00的发言:
( Y* H W- y' X. k& y1 Z

武夷山的悬棺是古越人的,越人生活在东南沿海。

2 i) k8 @9 ?: A. x3 x- `/ [- G

湖北、四川悬棺分属三、四个民族系统,三峡地区多属僰人悬棺。

$ x1 M, n5 l v& v& A

云贵高原也是存在悬棺葬俗的。

7 \( J( C4 @: o' s v8 b3 G+ @

 

m+ _" w- [) h0 y; J

专门有一本文物局出版的《武夷山悬棺》里面写的简而易懂。。。

发表于 2010-5-26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云雾出好茶
发表于 2010-5-26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红袍树拍了吗?
发表于 2010-5-26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1到武夷山了,真美,我看游览的人真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6 15:49:00的发言:
一年了呢,我得找找,哈哈。。真的很好玩。。九曲十八弯。。
1 [$ t" h; K k4 d$ o

我只能找机会再去漂啦!

发表于 2010-5-26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0-5-26 15:55:00的发言:
0 ]5 f' b; o) l5 B9 J7 T4 Q: f

我只能找机会再去漂啦!

, r! j" H {2 E4 [1 W! g V

一定能漂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6 15:43:00的发言:
: n4 O/ q& q' P T' }1 r! ~

我们穿着雨衣坐竹筏很有意思,中途还拍照留念,我回家找找照片去。。

& J& M1 O* Y6 R$ c2 ]' i; h: c

我这次就是冲着漂去的结果还没漂成。把你拍的漂照发上来共享一下!

发表于 2010-5-26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0-5-26 15:48:00的发言:
* a8 z1 q7 o, O0 J7 Z. A; l+ S

我这次就是冲着漂去的结果还没漂成。把你拍的漂照发上来共享一下!

一年了呢,我得找找,哈哈。。真的很好玩。。九曲十八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8 09:03 , Processed in 1.24926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