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0|回复: 4

[转帖]北京启动古建修缮工程 助“人文奥运工程”实施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5-26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启动古建修缮工程 人文奥运工程实施

来源:千龙网

121项修缮项目启动 北京古城保护取得突破

千龙网讯三年内,本市共有121项古建修缮工程启动。昨天,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欣慰的表示,三年来,随着人文奥运工程的实施,市委市政府每年投资1.2亿元作为文物修缮保护费用,使全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修缮、保护、抢救文物的热潮。

三年来,在本市文博事业迅猛发展同时,相关政策、保护法规出台的频率、力度也大大加强。相继颁布的《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构建起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分明的保护规划格局。去年,新编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的修编方案更是首次明确规定要整体保护古都风貌。

  保护古都整体风貌,必然要投入巨大资金。2003年,人文奥运工程启动。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连续5年共投入6亿元对文保单位进行修缮。创下京城百年来修缮文物建筑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纪录。目前,已维修、修缮竣工的古建筑51处,面积45余万平米。候仁之、罗哲文、王世仁等一大批文物古建筑专家无不为之欣慰。

  目前,经过市文物部门不懈努力,故宫百年大修、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单位修缮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同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的动静也挺大。由此可见,京城的文物保护修缮已从“各自为政”迈上了宏观控制及管理的新台阶。

  在“修”成为文保事业主旋律同时,市文物局的思路越发清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从“以旧城为中心发展”转变为“发展新区,保护旧城”;必须从“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转变为“旧城整体保护”,必须从“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转变为“循序渐进、有机更新”。

  以正在进行的前门整治改造工程为例,崇文区政府明确提出“人去房空、滕而不拆”的思路,对每一户院落进行逐院勘查,专家入户对其进行评定,最终才根据房屋价值,确定保护方法等;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草场三条到十条,文物部门将根据规定,保护胡同肌理、修缮沿街建筑、保持传统风貌。

  为此,市委市政府更是明确指出:既要积极探索维护古都风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同时把长远和当前结合起来,对有争议的地方不轻易采取行动,等条件具备了再行处置。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5-26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JB说八道!简直是满口胡言!
发表于 2006-6-3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政府那些人以为还原北京的原貌是什么?

就是修一修天坛、修一修钟鼓楼等等“标志性的”建筑!

那些建筑10年不修都没事。

而北京的胡同,却任意的被他们拆掉、破坏!

这是北京的悲哀!

要是市政府明智的话,就先修修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先救救北京吧!

再迟些一切就都晚了!

发表于 2006-6-4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猫在2006-6-3 22:15:43的发言:

市政府那些人以为还原北京的原貌是什么?

就是修一修天坛、修一修钟鼓楼等等“标志性的”建筑!

那些建筑10年不修都没事。

而北京的胡同,却任意的被他们拆掉、破坏!

这是北京的悲哀!

要是市政府明智的话,就先修修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先救救北京吧!

再迟些一切就都晚了!

小猫最近长进很快啊.说的多好!

发表于 2012-2-21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喷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 13:44 , Processed in 1.12036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