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23|回复: 42

[讨论]高像素的优势[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24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2 u3 ~8 t! Z% T# s3 S6 @: ?* A/ ^9 b, ]( u$ i" b: e
. U5 C$ X/ U% T0 h: Y. X( Z( ~
本站强荐:185娱乐Л城.足球Л真_人.彩票齐全Л手机可投Л注任何游戏. 首次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信誉绝对保证185.cc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 L! k3 Z9 i0 A* r

" |. J: ]  b5 R9 B6 ~7 n" T2 d  B) P+ ~! a7 c* t# U; m+ V0 A4 A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Щ顶_级_信_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 H6 G4 o3 ]) Q7 L8 j# h- U& K! z; f" A
0 }$ h) D/ @' f0 w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Ⅷ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Ⅷ提现即时到账SO.CC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6 w- @3 O7 p: _8 ~! G# m" ?8 c4 s
5 |7 _# c# l8 j8 ^0 H/ Z  J. C8 e9 H, J6 ^- [$ c5 g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顶_级_信_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3 N- J5 r: k* g" S1 w+ o; F
1 w% P# J$ K! ?1 m3 S9 T) r# G

' G1 {. A+ i# d 本站强荐:185娱乐α城.足球α真_人.彩票齐全α手机可投α注任何游戏. 首次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信誉绝对保证185.cc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3 V# I. m. U& x; R2 _; |/ W1 i3 s% k" @) _" j
* n" P* ?8 s% O' s' o+ Y
本站强荐:185娱乐忄城.足球忄真_人.彩票齐全忄手机可投忄注任何游戏. 首次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信誉绝对保证185.cc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 K2 ~1 H% P; g. n( Z% X  `' @1 y4 c2 y" Q0 L: G

- c+ h8 p# P  W/ |8 m5 x( Z( ^. _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é顶_级_信_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 C5 b0 b9 v9 k* r
5 x) T# w* [1 w" z. x

& Q- f0 i& U; ^1 {# l" D) H' L2 W" G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釒顶_级_信_誉
发表于 2010-5-24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9 r( V- ]/ e/ F6 A
8 e: U% H" w. L- N8 d3 m9 l<p>加精的理由 :</p>
2 f" n: l; r' M$ N: y<p>认真的探讨摄影技艺本身的话题,这是一种态度。</p>1 O" u9 z/ n/ Y/ V5 }% x+ F
<p>吴老对于北京文化的探求,有目共睹,当他把这个话题提起的时候,就更有另一番意义。</p>3 ~7 B/ Y' z% K1 Z( d  B/ `! `
<p>我希望更多的朋友参与这个话题。</p>
, c/ @& `+ r$ D* Z3 I& w$ I  F  c+ q' p' r, W8 Q* u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顶_级_信_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 Y% B5 p2 D1 L. A* Q/ O. {" l
, {6 l0 ]9 D% K/ `2 E&nbs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font size="5"><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谢谢版主加精!<br/>&nbsp;&nbsp;&nbsp; 先不讨论题材、构图、用光等等问题,就像素来说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在网上玩或者不放大图片甚至出书几百万像素就足够用了,认为像素再高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这种说法我绝对认同,这也是我过去一直说服别人的理由。自从有了高像素机子后才觉得其高像素绝对有低像素不可比拟的作用。<br/>&nbsp;&nbsp;&nbsp; 首先是在稍纵即逝的时候没有机会构图、更换镜头时,及时抢下镜头最后有充足的裁剪余地;<br/>&nbsp;&nbsp;&nbsp; 第二是高像素全幅机身使用同焦距镜头其裁剪后和非全幅低像素机身相比拍摄的相同视角图片质量要高的多;<br/>&nbsp;&nbsp;&nbsp; 第三就是拍摄不是很清晰的对象时可以在电脑上数十倍的放大进行辨认。我在拍字迹漫漶的石碑时其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br/>&nbsp;&nbsp;&nbsp; 记得“京北老梁”发过曲同丰的墓,后有姓曲的人跟帖,我从我拍的曲同丰墓碑落款上进行剪切后发现跟帖者原来是曲同丰的后人。要是我用原来的机子拍的墓碑落款就很难放大到看清人名了。<br/>&nbsp;&nbsp;&nbsp; 当然高像素目前也就意味着高投入,这个投入与回报的矛盾也使人很纠结,也是限制高像素机身普及的桎梏吧。<br/></span></font></span>
& e, e- H; l; m9 q: F- Y9 V5 G+ ?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㈨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发表于 2010-5-24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2:12 编辑
2 K: b9 _: q. Z% U+ {" m. V( s! w- _3 s  s
<p>赞同吴老说的这三条,确实如此:</p>
, f4 G8 r: h* ~( `+ f* T; W4 |<p>&nbsp;</p>: j' [9 e% M. o- j- j
<p>&nbsp;&nbsp;&nbsp; 首先是在稍纵即逝的时候没有机会构图、更换镜头时,及时抢下镜头最后有充足的裁剪余地;<br/>&nbsp;&nbsp;&nbsp; 第二是高像素全幅机身使用同焦距镜头其裁剪后和非全幅低像素机身相比拍摄的相同视角图片质量要高的多;<br/>&nbsp;&nbsp;&nbsp; 第三就是拍摄不是很清晰的对象时可以在电脑上数十倍的放大进行辨认。我在拍字迹漫漶的石碑时其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p>, ?- c6 n/ B# Y, f

: a5 ^1 A: t" J" s+ M 本站强荐:185娱乐┤城.足球┤真_人.彩票齐全┤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 首次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信誉绝对保证185.cc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5-24 20:39:00的发言:
! S7 |3 U$ T3 [4 R y: r/ X3 O 4 H/ m5 R' V8 }

赞同吴老说的这三条,确实如此:

1 h6 }$ H# c/ V1 w6 j+ R

 

; t3 s) A" u# P5 r: J i! ?9 R+ q/ K

    首先是在稍纵即逝的时候没有机会构图、更换镜头时,及时抢下镜头最后有充足的裁剪余地;
    第二是高像素全幅机身使用同焦距镜头其裁剪后和非全幅低像素机身相比拍摄的相同视角图片质量要高的多;
    第三就是拍摄不是很清晰的对象时可以在电脑上数十倍的放大进行辨认。我在拍字迹漫漶的石碑时其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

% P3 V& m6 d8 b% {* d - c" f: C+ H* R

谢谢陆老师浏览并参与。
发表于 2010-5-24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胶片与数码是两种不同的摄影,等待真正3000万以上像素机器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0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摄会注意好在2010-5-24 23:53:00的发言:
2 |6 J$ ] V* Y6 d( O0 g% g / J* P9 ^8 }# v; N/ \ 胶片与数码是两种不同的摄影,等待真正3000万以上像素机器* K2 n2 i/ S9 W/ f# e7 q/ ~0 O M( x3 d+ t# X5 q, t3 b

     谢谢您的参与!您说的不同,我认为其实是记录影像的物质不同罢了,有的人侧重过程(胶片),有的人侧重结果(数码)。要说135之间画质、宽容度的PK,这在无忌也没有说出所以然来(虽然貌似胶片宽容度略胜),但是我认为135胶片如果像我前面那样100%剪裁的结果可能也是很难做到的。
发表于 2010-5-25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上学的时候,老师讲到过,最好的的135黑白底片的像素是4200万像素。而一般如果这样的片子不放大,根据人眼正常的观察能力,2200万像素再往上的潜在影像是看不到的。

" a/ [- a3 i2 m+ d5 [

现在换后背的大机器有3000万以上上像素的,效果肯定很好,但面积不是135。

$ g4 Z6 g* g! c, x" H9 u# S$ H

刨除技术,性价比的因素,仅像素这一块(不包括宽容度等等其它因素)我个人觉得2200万像素基本是一个杠,再往上当然更好,不过现在的像素数,是否可以作为一个里程碑,或临界点呢?

9 v5 ^9 d/ a1 q @' p/ \

虽然我们是在谈科学,但有句老话,没有花钱的不是,即使小日本骗咱们钱,那几千块钱和几万块钱的东西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发表于 2010-5-25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首先是在稍纵即逝的时候没有机会构图、更换镜头时,及时抢下镜头最后有充足的裁剪余地 ' x/ J" G% ~: Q2 r9 }0 V) g

 

. v& r; I0 _( a3 q* O& z/ G

 

6 K% R: y9 m9 i( B$ h2 r

     说的好!!!全副数码高像素把记者同志们解放了!!!84年国庆,愣是没有一个记者拍到小平坐在红旗车上阅兵挥手的照片。那天天气不好,在看看那天拍的400度胶片的质量,哎。。。。。。惨不忍睹。

2 G0 Z" c4 V' y& P; ]

    

发表于 2010-5-29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10-5-26 11:19:00的发言:
0 D8 ]' q: P' }3 _7 C8 X) i* c; H& R

那么说,800万像素拍整幅的图片,和2400万像素的3分之1的清晰度是完全一样的?只说像素这一个环节。

/ o$ c" |, \) p6 s7 t) E+ Y( ^" f8 ~

这样的话,接片的诱惑空间就大了。

9 b2 B3 }! T$ ]6 n0 L

 事实上,乔晓兵早就用佳能G9/G10之类的DC,拍几十张一起玩接片了。

9 e& H; c- k$ m! V

 

. i& i. H4 B; s2 e( z( X$ H/ _

据说号称效果超过大画幅。

发表于 2010-5-29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杂碎在2010-5-26 21:22:00的发言:
: o- U& m; c- j6 w1 N3 z0 V; b

500万像素的是把墓碑放满画幅;2400万的是:假设你能前后移动,把墓碑在整个画幅中正好用到占画面里500万像素那么大的区域;也就是说2400万的用的是其中的500万。这样在刨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两者是一样清晰的。

- ^* \8 j% F, J& b

 

W" K9 k8 W% s( m

 

4 P5 z' y2 W- B* x2 @ K% F

也许不那么绝对一样。

* u: g2 U' j8 D3 b7 m

针对上述例子而言,尽管其像素数量相同,也不能说明其清晰度就完全一样吧。应该跟墓碑成像部分所占用的CCD或CMOS面积也是有关的。

( |' X. k% c, Y7 i0 D+ L* v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摄条件一样,第一张500W像素卡片机,第二张2400W像素,都压缩到90K左右对比一下显然卡片机图片质量不行。是否用同一镜头对比更合适些?
 


发表于 2010-5-25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5-24 15:16:00的发言:
     纯粹的讨论,希望赐教。现代数码相机的高像素必然带来图片技术层面的高质量,虽然也玩过几十年胶片(135和120)但是觉得现在没有那个135胶片可以和135全幅高像素数码PK画质的,仅从方便的角度胶片已经落伍了,觉得现在玩胶片的也就是一种怀念和过程的喜好了,我偶尔也用一下胶片机(135和120)。
    想讨论的是135相比?
   

    图片说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dsc4863-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倒是没有多用过数码,体会不深。一般都是胶片加扫描。
6 e* r* V. U n V. \3 @/ F9 o4 h& N
QUOTE:
在购买扫描仪的时候做过一点功课,发现扫描仪最主要的指标,并非分辨率,而是动态密度,也就是说从最亮到最暗的动态范围。平扫一般范围小,民用底扫也不高,专业底扫很高。
' Y$ Y+ U& B) J2 W7 c b/ P
QUOTE:
不知数码相机是不是也是这样?在显示器上,分辨率和动态范围受到显示器质量的影响,估计会打些折扣。
- ?9 z0 t' s* r; D% k" t
QUOTE:
一定要比,胶片就要通过数码化这个关口,差异很大的。
& |0 M7 Y# a6 d( Y5 g
QUOTE:
说到方便,确实数码强,即拍即现,随时删除,远非胶片机所能及。
8 H7 \+ X* c" l6 w
QUOTE:
至于裁剪画面,我倒是不以为然。以前在教材上明明写着:充分利用底片面积。数码也应该如此吧?
$ u- [- Q8 x; C1 |* a: [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鸵鸟老师参与了,谢谢!只有亲身体验的用家说服力最强的!

4 e4 I7 \! W* F0 m1 F5 U' f

    胶片要想逐步截图缩小很难,这是一;二是胶片冲洗、扫描损失大(这是胶片的主要理由);三是胶片的用户越来越少。。。。。。。胶片逐渐被淘汰应该是是趋势,市场应该是最有力的说明了。

8 A1 Z& l6 E: y7 e* q" c, O E+ q) C

     

发表于 2010-5-25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z5 f2 N/ z! }6 i! \" B& ^

 

5 O! M6 q( Q* e; X' G

 

5 `: y3 ^" o, U! y8 b

     说的好!!!全副数码高像素把记者同志们解放了!!!84年国庆,愣是没有一个记者拍到小平坐在红旗车上阅兵挥手的照片。那天天气不好,在看看那天拍的400度胶片的质量,哎。。。。。。惨不忍睹。

& e( a' y1 e% g9 B" c: W

    

( s/ x: Z7 D$ u( S8 a

     光阴,你也要上全幅单反了吧?!早上早受用啊~

9 z2 V& f$ k6 O2 d

         我想任何摄影师都无法摆脱时代的制约或局限,84年的装备和天气条件就是那样,无法和50、60周年相比~,当年斯诺、吴印咸等在延安拍的片子技术质量更无法和现在比拟,可却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时代特征~现在条件好了,信息流窜、影像泛滥,人们的鉴赏水准更高了,摄影师也愈来愈难了啊!~

$ l4 [( ~, V) ` O& q7 H' N

         选用自己能信赖心仪、操作自如、质量满意、价钱能接受的相机也挺好的了,有条件能使用顶级设备当然爽。

2 h3 D h! Q# E; ?+ K4 n/ \

  

发表于 2010-5-25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有了好相机,可是没了好景致,白搭。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高手出动啊!就是技术探讨哈,不要撤其他。

& q' \; l1 B y& f" Z

我觉得老朱是理性派、光阴是技术派。声明在这里没有贬低只有探讨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杂碎在2010-5-25 16:16:00的发言:
等到有了好相机,可是没了好景致,白搭。
# p- U. L3 w) W- Z0 j% N

     谢谢您参与哈!这里说了不讨论其他的。

6 l5 n, H: v2 y: T

     您没有好相机如果没有好景致也是白搭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10-5-25 15:49:00的发言:
+ b F1 e- _0 _% @7 Q

     光阴,你也要上全幅单反了吧?!早上早受用啊~

! u9 l& W3 G8 c) P+ r; j _8 e

         我想任何摄影师都无法摆脱时代的制约或局限,84年的装备和天气条件就是那样,无法和50、60周年相比~,当年斯诺在延安拍的片子技术质量更无法和现在比拟,可却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时代特征~现在条件好了,信息流窜、影像泛滥,人们的鉴赏水准更高了,摄影师也愈来愈难了啊!~

# T5 T. Z( ]( K& G

         选用自己能信赖心仪、操作自如、质量满意的相机就挺好的了~

% a- `; b7 B9 E9 ?1 {: E0 G1 U5 a

  

: F0 b V0 @9 C1 W

     帝京老师也参与讨论荣幸了!因为您是高手!!!

发表于 2010-5-25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5-25 17:01:00的发言:
3 X; u1 K4 {) n& r( i R

     帝京老师也参与讨论荣幸了!因为您是高手!!!

) G" x, z D0 @- A0 i6 M

              吴老兄过奖了,俺啥也不是,仅是爱好者而已。

/ H. P2 t. S2 Z- d) N5 c# ~* H; t

                     您老兄一出门就没影儿了~想联系如登天之难啊,呵呵。

( I' ^3 f) l) o, L

                           肯定又趟了不少好地儿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来看,对同一品牌相机,它的某一款卡片机(感光器件多为1/2.5英寸,长边不到10mm)可能有1000万左右的像素,一款单反(多为22×14mm左右的感光器件)其像素也在1000万左右,那么后者的画质应该比前者好很多,感光度设定的越高差距越明显.
  谢谢楼上理性的分析。我引用您的这句有实践证明:第一张是1200W像素单反拍摄,第二张是1200W像素手机拍摄,第二张噪点明显已经无法忍受。

[讨论]高像素的优势

[讨论]高像素的优势

[讨论]高像素的优势

[讨论]高像素的优势

发表于 2010-5-26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s在2010-5-26 2:13:00的发言:
" o, h- z% Q* _6 y; \, e

"第二是高像素全幅机身使用同焦距镜头其裁剪后和非全幅低像素机身相比拍摄的相同视角图片质量要高的多;",引用吴老10楼.
      这条似可讨论一下.假设一个情况,以方便讨论:1.Canon Eos5D Mark Ⅱ机身, 2110万像素,画幅 36×24 mm; 2.Canon Eos450D 机身,

1 f/ B* u6 H9 ~* M% k" Y7 t0 z

1220万像素,画幅 22×14.8 mm,    两机身用同一个焦距为50mm的镜头,拍摄一石碑.先用450D机身拍摄,使石碑充满画面, 在同一位置上用5D Mark Ⅱ机身拍摄, 此时石碑约占画面的60%多,(按边长比). 在电脑上把5D Mark Ⅱ机身拍摄的图像栽切,使石碑也同样充满画面,把这经过栽切的图像与450D机身拍摄的图像比较,我的推测,两者在画质上大体在一个水平上,可能5D 机身的稍好一些.
    必须说明一下,以上两个机身我都没有,也没用过,我只是一种推测,吴老说的是实际体验,更为可信.
    进一步说明一下我的看法. 画质不仅与总的像素数,同时与像素密度密切相关(像素密度值为:总的像素数/画幅面积),对同一厂家同一时期
的感光器件(CCD或CMOS),大体上可以判断,1.在像素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总的像素数高(对应的情况是感光器件面积较大),画质确有实质性的提高; 2.总的像素数相同时,像素密度值低的(也同样是用了面积较大的感光器件)当有更好的画质.
    这样来看,对同一品牌相机,它的某一款卡片机(感光器件多为1/2.5英寸,长边不到10mm)可能有1000万左右的像素,一款单反(多为22×14mm
左右的感光器件)其像素也在1000万左右,那么后者的画质应该比前者好很多,感光度设定的越高差距越明显.
    如果某一型号系列产品,感光器件面积不变,像素数后一款产品比前一款有很大提高,此时仅依据较高的像素数来期望画质较大提升的购买者
可能会是上当的,实际上产品内在品质是怎样的,厂家当然是清楚的,迫于市场吧.
    
   

! @4 ^3 t& W/ q$ d( m

     吴老从实际使用中,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记录和创作,全画幅高像素有极大的优势:更强的记录能力,更多的细节,更大的制做余地,如资金不成问题,毫无疑问,直接上全画幅,"你值得拥有".
    但我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还有相当多的朋友是持有DC,"入门级"或中档的单反,或先期不打算一下投入很大,也没什么可灰心的.何况高端机的高投入中,除了投在画幅
和像素数外,还有不少是投在对我们来说很难得用的上或很关健的性能上的,有:高可靠性,环境适应(严酷的温度,密封),高的对焦速度和连拍速度,很短的快门时滞,高感下的良好画质.这些对像记者等职业用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则可放宽很多.
   从使用技术上,现场拍摄构图时力争到位,不要总是在后期减裁; 尽量接近目标,不过多依赖长焦(端);不断体会提高手持能力,并合理使用防
抖,而不是高感一开了事.  以平和且积极的心态,把目前器材的像素发挥好,获得优秀结果绝非不可能.
    同意。

|- }6 f" t! K3 ]9 {

    一般使用135片幅拍摄,除特殊需要,构图的时候,就应该把画面完整作为必须的条件来做,135裁剪实在是很少见的。

: F4 ^" F5 G) T$ w9 G3 @) R7 }

 

5 `1 z; h& }6 {- ^9 p0 q

    同时,想在此处普及一点关于“变焦”的常识:大家都知道,不同的焦距,会有不同的透视效果,比如“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所以,变焦镜头,应该是根据创作意图,取得理想的透视效果,而不仅仅是“省得跑路”这么简单的“代步工具”。当然,超远距离的拍摄,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此时空气的通透度会大大影响画质。

7 m% M( o. ]$ C

发表于 2010-5-26 0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是高像素全幅机身使用同焦距镜头其裁剪后和非全幅低像素机身相比拍摄的相同视角图片质量要高的多;",引用吴老10楼.
      这条似可讨论一下.假设一个情况,以方便讨论:1.Canon Eos5D Mark Ⅱ机身, 2110万像素,画幅 36×24 mm; 2.Canon Eos450D 机身,

; X: x& b$ e$ O# r( G7 h M

1220万像素,画幅 22×14.8 mm,    两机身用同一个焦距为50mm的镜头,拍摄一石碑.先用450D机身拍摄,使石碑充满画面, 在同一位置上用5D Mark Ⅱ机身拍摄, 此时石碑约占画面的60%多,(按边长比). 在电脑上把5D Mark Ⅱ机身拍摄的图像裁切,使石碑也同样充满画面,把这经过裁切的图像与450D机身拍摄的图像比较,我的推测,两者在画质上大体在一个水平上,可能5D 机身的稍好一些.
    必须说明一下,以上两个机身我都没有,也没用过,我只是一种推测,吴老说的是实际体验,更为可信.
    进一步说明一下我的看法. 画质不仅与总的像素数,同时与像素密度密切相关(像素密度值为:总的像素数/画幅面积),对同一厂家同一时期
的感光器件(CCD或CMOS),大体上可以判断,1.在像素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总的像素数高(对应的情况是感光器件面积较大),画质确有实质性的提高; 2.总的像素数相同时,像素密度值低的(也同样是用了面积较大的感光器件)当有更好的画质.
    这样来看,对同一品牌相机,它的某一款卡片机(感光器件多为1/2.5英寸,长边不到10mm)可能有1000万左右的像素,一款单反(多为22×14mm
左右的感光器件)其像素也在1000万左右,那么后者的画质应该比前者好很多,感光度设定的越高差距越明显.
    如果某一型号系列产品,感光器件面积不变,像素数后一款产品比前一款有很大提高,此时仅依据较高的像素数来期望画质较大提升的购买者
可能会是上当的,实际上产品内在品质是怎样的,厂家当然是清楚的,迫于市场吧.
    
   

# S" y( t* T0 f3 i

     吴老从实际使用中,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记录和创作,全画幅高像素有极大的优势:更强的记录能力,更多的细节,更大的制做余地,如资金不成问题,毫无疑问,直接上全画幅,"你值得拥有".
    但我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还有相当多的朋友是持有DC,"入门级"或中档的单反,或先期不打算一下投入很大,也没什么可灰心的.何况高端机的高投入中,除了投在画幅
和像素数外,还有不少是投在对我们来说很难得用的上或很关健的性能上的,有:高可靠性,环境适应(严酷的温度,密封),高的对焦速度和连拍速度,很短的快门时滞,高感下的良好画质.这些对像记者等职业用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则可放宽很多.
   从使用技术上,现场拍摄构图时力争到位,不要总是在后期减裁; 尽量接近目标,不过多依赖长焦(端);不断体会提高手持能力,并合理使用防
抖,而不是高感一开了事.  以平和且积极的心态,把目前器材的像素发挥好,获得优秀结果绝非不可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25 21:20 , Processed in 2.36300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