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2 T7 L" X' m7 z, Z! ?% U
接上篇《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一)》 ! B; f/ r+ H7 N' H& @2 G. _
% m6 V7 Y# Y# Z13、宣武区菜市口绳匠胡同(丞相胡同) 休宁会馆 4 j8 _6 W% o; e/ G! Z7 K
:张宝申《会馆与戏剧》记载:1700年,孔尚任的《桃花扇》在菜市口绳匠胡同的安徽休宁会馆碧山堂戏楼演出后,命运和《长生殿》差不多,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孔尚任糊里糊涂地被罢官回山东老家去了。可他们的这两部剧作,三百年来经演不衰,传承至今。
$ g1 O) i/ z! b9 F5 s- s+ X《京师坊巷志稿》“绳匠胡同”条目下:
# u' I9 ]' p9 `1 ?3 V9 V“水曹清暇录:绳匠胡同有休宁会馆,盖前明许相国维桢旧第也。屋宇宏敞,廊房幽雅,有古紫藤二,马樱桃花一,相传乃相国手植。又徐憺园司寇碧山堂雨中宴同馆诸公诗:积雨冲泥会故人,高斋当暑似萧晨。十年冉冉存双鬓,百载茫茫集一身。……时孙屺瞻同作堂在绳匠胡同,今改作休宁会馆,屋宇轩敞,为京师会馆之最。其南其北,昔为秦文恭、姜司寇、刘司农宅,当日自合而为一,故能容满堂珠履。渔洋假归,门人黄叔琳、李先复、胡闰饯于碧山堂。” * r0 M# v3 d$ z. T# r9 v2 u
还有资料说,清代北京绳匠胡同内的休宁会馆,屋宇宏敞,廊房幽雅,内有三大套院和一个花园。套院里,有专门悬挂写有皖籍中试者姓名匾额的文聚堂,有祭祀朱熹和历代名臣的神楼,有戏台,还有碧玲珑馆、奎光阁、思敬堂、藤间吟屋等。花园里,有云烟收放亭、子山亭、假山、池水,会馆总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清光绪六年进士、江南道监察御史李慈铭(1829-1894年),曾在该馆的碧玲珑馆中宴请朝鲜使臣之后撰文,盛赞休宁会馆景物“颇有竹石,清池曲栏,重杨映之,为最佳处”。
f1 d+ |, S' H: F4 Y休宁会馆不只是规模宏伟、环境优美,而且更注重创办学堂,慈善助学,为本籍子弟提供求学场所,为本籍举子会试创造优越的食宿条件,更为及第的本籍榜眼、探花乃至于状元,举办“归第”接受喜报仪式,并操办演戏、盛筵等庆贺活动,然后再负责送喜报。说明了休宁会馆是一个标准的试馆。
* T, Y' ~: E' T: q) a14、宣武区珠巢街5号 中山会馆
- Z& |, E3 w) G/ M! s中山会馆位于宣武区珠巢街5号,传为明代权相严嵩的花园别墅,后为广东香山会馆,由唐绍仪创办。后因香山县改为中山县,香山会馆亦改名中山会馆。 9 r' B5 D! \( A
会馆分前、中、后三院,大门内有木影壁,过后是大客厅,四周有回廊环绕,魁星楼、戏台、假山、亭榭、水池、石桥等。部分庭院布局、建筑形式和内外装修的风格,引用了岭南手法。目前正在修缮中。 ' g* y# o. d4 d7 @
图28珠朝街5号中山会馆
% |9 d4 t, m( {9 p$ d" [
2 S5 Z7 E5 e3 x! A/ y0 X; D
: B4 T3 }* q% K. B. ?& ^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1 \* g8 Y F; I; w$ \
1 `8 V; ]* j8 w: a9 X
! k f. I6 I; e/ E8 v% y7 m15、宣武区粉房琉璃街旧八十四号 延平郡馆 / h" B: O1 u5 C3 \( F- R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
. N, o) L0 R- Q+ n“延平郡馆在粉房琉璃街旧八十四号,建于清顺治壬辰年(1652年),由延平、邵武两地的纸商兴建。延平会馆过去是个试馆,容纳举子居住。内有楼阁戏台,酒楼亭榭,有房数十间。咸丰年间会馆毁于火灾。民国九年,在京议员高登鲤、曹振懋等二十余人集资,并召集延平旅京同乡开会捐款兴修委托傅彰德监造。”
6 Q# `6 h" d4 I9 P# I' k * s8 ?+ i7 P! L, y. ]- d
16、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旧十一号 赵公祠
o/ R' o# [3 P9 p( a《啸亭杂录》记载:“赵忠愍撰(本字为“撰”字去提手,改言字旁,是“撰”的古字,电脑敲不出来,所以以“撰”代替――笔者注),崇祯时巡视南城,为流贼害于白帽胡同,时党人气盛,公以边远士,未及攀跻清流。故南中祭享及本朝赐謚,皆未之及,乾隆初,同乡待御付某为之表白,始补謚,忠愍,今为云南会馆。” 4 h/ U- S* b7 w( C
胡春焕、白鹤群《北京的会馆》说:
5 B' r4 ^( _) h" v7 O/ O“赵公祠,祠门宽阔,左右壁间镶有石刻,祠堂由两个大庭院组成,每个庭院又由几个跨院组成,各院有廊相通。” + V' \) ^/ l2 n9 G; U& p0 h8 p
“前院南面左右各有南房二间,暗房一小间。正北为三大间佛堂,内供关羽、华佗、观音三尊塑像,昔日常有人来问卜求“医”。佛堂门外走廊的两端,各有一间耳房,房狭长,院东西各有一明两暗的房屋三间。” : [ l/ R/ K: j- {6 l" H
“佛堂东西两侧各有跨院相通,跨院内各有房屋三间,两跨院外侧,各有月亮门,大有曲径通幽之妙。”
- T: S1 S* _; k/ w" m5 ~+ c9 ^“祠堂后院,左右为对称的三间厢房,北为正厅,厅内有长条香案,木制神牌位。正厅对面为一座用砖砌成的方形戏台,戏台的三面有一尺多高的木栅,后台狭长,左右为上下场门,后台较大,可容数十人化装。戏台有联,为昆明简允中之四子简恩焕所书。” ; a" ^3 Z) s) U9 k0 b9 r! e% p" n
解放后,此处为民居,后来北面的义地又盖了宣武区工人俱乐部。近年拆建为法源寺西边的一所佛学院。 2 H! R- e5 W3 V4 t
9 d4 i3 v- v$ ^0 I; T, K8 Z
17、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53号 潞安会馆
$ V/ q4 D: X: ^) e5 A4 R; Q潞安会馆为铜锡烟袋商人会馆。 - M4 b& v9 o; g; O) b' q! E$ f8 ?
1947年《潞安会馆潞安东馆总登记表》记载: * D6 n' M! h( M% `5 y; m8 E
“本馆设置清乾隆甲辰年重修,道光乙丑年复修。民国四年历由绅商合办之。”“潞安会馆前以居留应试学子及商贩,今则以收留同乡难民,救济同乡为原则。潞安东馆以停放同乡死亡之灵柩及寄埋等事,至今仍无大变化。”“潞安会馆有房五十五间半、地基为一亩七分六厘三毫。潞安东馆有房四十九间,义地六亩七分七厘七毫。”没有戏台的记载。 t% R+ ^" |, ^
近年会馆资料称,会馆内建有小型戏台一座,2000年时随同会馆一并拆除。 - {4 `8 k [% [# |! V+ q
潞安会馆总平面图如图29:
* \# w! i; T6 X
; S# u( k' N! Q" R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4 m" \+ M h6 O1 D( [ Z7 O + G+ ]7 h# G) z) C( V. r
8 {5 D1 e! _; q; M; y
图中方形类露台处似应是戏台。
: Z P# |; M3 G" F: b5 ?
: c" R- G0 W7 s' S0 N' d18、宣武区教子胡同 甘肃商馆
& A( m! P+ x+ @; \* Y3 z9 c4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
, g; v" g6 B% M. e) J0 m: B9 g甘肃商馆“是专为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的商人而设,虽也接待文人学士短期留宿,但人们还是称之为甘肃商馆。”“清初,赵恒夫(吉士)在此营造寄园,……寄园后来成为清初宰相李霨的别墅。孔尚任的著名戏剧《桃花扇》写成后,就在这里演出……。后来清政府审查此事,1699年冬康熙皇帝直接审阅原稿。1700年孔尚任被革职,1702年返乡,1718年郁郁以终。尔后,奇园败落,但仍有当年的参天古树。著名诗人沈德潜、历史学家赵翼、画家王蓬心、编修翁方纲都曾在奇园居住。”
( P# L$ L2 O Z9 K/ m查在北京的甘肃会馆共有8处,规模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一处是教子胡同原来31号路西的甘肃会馆,又称甘肃商馆。会馆由三套院落组成,大门向南斜对簪儿胡同(今培育胡同)。见平面图P275 ( d# d% l) c# P( {; c7 l
图30甘肃商馆平面图
' o3 O$ z: p3 h. h Y7 J, X3 b- y! D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6 \! o7 r2 C+ }2 H2 f & C/ M' p& K% {, |* y
以上说明康熙年曾有戏楼(台)。查看上平面图,,最后院落中的见方的露台,从规模看应是专门的戏台。
/ O, {7 D* ~6 ?# a, d + h" v4 U) v! x: ~( z% i& ]' L
19、宣武区韩家胡同 广州会馆(芥子园)
5 K. n6 O9 {% ]2 k清康熙初年,戏剧评论家李渔寓居于此,建芥子园,后改为广州会馆。 2 \- K, [# Y- [# @3 d5 a$ q
李渔府邸据说是个三进的四合院,由34间房和15间游廊所组成,结构精巧、环境优雅,被李渔定名为芥子园。园内刊刻有中国画技法图《芥子园画谱》。该谱是由李渔爱婿沈心友请人编绘,做为礼物献刻于岳丈大人别墅《芥子园》内,因此被世人称为《芥子园画谱》,并广为流传。 3 e+ r4 Z5 U# Y/ u& @( Z
乾隆年间,芥子园主易于大学者杭世骏,乾隆七年又售于卫筠园,不久后改为广州会馆。 后又归吏部郎中沈笔香居住。 4 d5 w5 {8 X' T8 e/ ^# b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清末民初,吏部主事梁伯尹住在会馆里,曾事修葺,但几经变迁,广州会馆倒北京解放时仅存房屋十二间。现在会馆原址已建成北京市第九十五中学,在操场东南角位置上至今还保留着两块褐绿色的山石,这是当年芥子园仅存的一点遗迹。”现在会馆遗址为宣武区教委下属单位占用。
: ~, r: h: t/ u《广州会馆总登记表》在“不动产”条下记载:“韩家潭十四号及十四号甲房二所,计房四十四间。”
; ?7 ^8 l$ h" C3 A1673年《重修广州会馆碑记》记载,韩家潭广州会馆“馆三层,堂室廊庑毕具。旁獠斗舍十廛(音“禅”,古指一处平民所住的房屋――笔者注),税之市人,岁入其值充馆费。”“前两层遂为武人洊居,表其堂为厅事,敞东西中三门以受讼,而后座则番禺山人陈道居之,从后门而入凡一座五间,旁构小亭,曰寤轩。杂莳花竹,有容膝之乐。”
& n/ x3 e6 ]9 t( q2 ^" u, T7 o0 d! e上述记载均未提及会馆戏楼之事。但是却留有戴文诚广州会馆戏台楹联一首: 5 }& S4 u: w$ G2 b9 x$ y1 v ]& @
4 C$ `: L$ d$ J戴文诚公题京师广州会馆戏台联:
+ N, K" H4 {: R' m近依輦毂光仪,雅集定多蓬莱客; / K9 z+ T4 ]) \3 }" L( n
话到乡园风味,选词应谱荔枝香。 ; X. s' l) j6 v4 y6 W9 R
( Z3 a- A9 z3 z# i+ p5 }4 H& T可能有人会说,仅凭一首楹联,并不能说明一定有固定的戏台,也许戏台是临时搭建的呢。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认为,综合来看,广州会馆有固定戏台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7 J. {" @# M# e8 D8 ?7 G0 V
& A) z3 H8 ^0 l3 G7 D. i/ n20、宣武区储库营胡同17号 四川会馆 ; ^0 l( v6 U. b# |/ H4 {+ j" c! h/ b
会馆内建有戏楼。具体参见笔者另帖《宣武门外上斜街寻古》。 & d4 w R3 T* }8 W3 i2 j3 c' z, H6 E
图31储库营17号四川会馆
( b, I. q2 n- s- S$ _ . |8 j8 P+ n. }# }/ P* A) H9 D
- G$ t" I& Q! w+ i5 d$ b7 M, U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 h( E5 u" }+ M3 H- {
" D, h9 p2 I" _/ N( x: q. q Q, [5 A; w0 X( q* T# P" V. S
21、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 织云会所
9 q/ `+ N" u3 Y! Q; H( C织云公所戏楼位于前门外三里河(今珠市口东大街)路北,为京师绸缎洋货商人的行会。清宣统元年(1909)建成后,由原借长巷三条江苏长吴会馆办公地迁此新址。瑞蚨祥孟觐侯为其大股东,所内有大小房68间,饮食备庖厨。戏楼建于后院,并有罩棚,舞台为长方形,前台小于一般戏园子,但后台较为宽敞,看戏的座位亦设楼上包厢。此戏楼不仅布业同仁常于此举办堂会戏,而且梨园界亦经常在此举行喜庆寿诞堂会戏演出。凡此处堂会戏均为内部招待,不对外售票。
' i P. e5 W" a" O/ a% K6 u8 S1912年9月5日,五族合进会、西北协进会和回教俱进会联合在此举办欢迎孙中山先生大会,孙中山在此发表了“振兴中华”的重要讲话。
9 m% z* _" f; H同年9月23日,正乐育化会会长谭鑫培、副会长田际云等人就假织云公所,召开全体会员大会,热烈欢迎革命军北上代表黄兴、陈其美一行。梨园界名家及班社代表出席了欢迎会,并合影留念。
3 ]% C8 v% m: @/ I& H; a2 t1919年,梅兰芳25岁时,就近于此为其祖母举办八十大寿堂会戏。 / @( D; c7 y& n$ X R
1925年8月22日,电灯公司总办冯恕,为庆贺其结母八十大寿,特于此举办堂会戏。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这里就很少演堂会戏了。解放后为劳保用品公司办公地,1981年该公所被拆除,戏楼亦从此消失。 6 f1 Q& `- |* Y$ j1 i" m, {3 o
如图32:珠市口东大街织云会所
, O5 A# l) Q4 c! Y" @! i2 t
# R \( V$ U5 Q2 S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 W0 d, L6 q3 u9 V " L; S' A5 z! A J) W
, p/ d! m' x- ~现在的劳保用品公司大楼。楼前空地为原来的“三里河”大街。 - N d4 Z# ^: L
* B* K: u. g9 [2 Y) N5 f: e
22、崇文区西打磨厂105、109号 临汾会馆 & ]5 h A+ s" V2 @6 N1 ?8 ^# G
临汾东馆位于前门外打磨厂中部,因馆内有乡贤祠,故又称临汾乡祠。该馆建于明,清乾隆时重修,馆内有殿宇、厅堂、戏台等。乡祠主要是临汾的纸张、颜料、干果、烟竹、杂货五行商人创立。
6 `5 F( \0 {" S& m5 ?8 N! i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修临汾东馆记》记载:
; m% y) {# c# X" B8 d“临汾为山右平阳首邑,其立东馆于京师也,自前明始。中字建祠。乡之人贸迁于畿甸者,率会聚于是焉。岁即久,日渐倾圯。继武主斯馆有年矣,既廑榱栋之虑,而又思乡人隳枌榆之谊也。今于乾隆丙戌之夏,重修殿宇,以妥神灵,外及厅堂两庑戏台等处,咸加修葺。鸠工庀材,迄秋而告竣。” ( O, R/ u) {' h& `2 ]" p" Q! u
如图33:西打磨厂105、109号临汾会馆
8 z+ ?% w' U$ a! } ! y- b S* a! o `" m q# y) u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 m" t# k' }) m8 m: f# Y% u! t
2 O5 H; r a3 O$ e* d( y# ]" T
6 \( L. e2 Y: r+ a0 ~图34临汾会馆过道 ) s' P5 D# w$ X9 u
$ U5 J( J$ ~- n; k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 M& J8 j! _: M+ H3 m9 l/ ]* o; L
& t$ Y" y! T3 p$ j2 x8 [$ ]3 n& b23、崇文区精忠庙街 梨园会馆 ( W. _- X9 }+ r* t9 T6 f, W0 G ^
精忠庙梨园会馆位于精忠庙街即今精忠街。精忠庙建于明代,殿内供奉岳飞。源于“精忠报国”事。庙侧建喜神殿(天喜宫),梨园界将其购置为梨园子弟公所,并供有戏曲祖师爷神像,是演员祭祀之所。梨园行会是梨园界的群众组织,该行会之会首,称之为精忠庙首。由梨园界公推德高望重、艺术精湛、且热心公益、能为剧界同仁排难解忧之人担任,并呈报批准。殿内所供祖师爷——喜神,即为唐明皇。庙内所建戏楼,时有演出并对外卖座。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庙首高朗亭等倡议“重修戏楼罩棚”,集资者内包括“四大徽班”等19个班社,及广和楼、天乐园、裕兴园等21个戏园。据《庚子纪事》载文:“……鹞儿胡同平介会馆演宝胜和班,东晓市精忠庙演义顺和班,均每日开觞卖戏,并卖堂客(妇女)”。由此而知,当时会馆戏楼已经对外开放。
8 T4 z T2 Q( i& {8 p2 M精忠庙梨园会馆及喜神殿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被拆除。
, t2 j* i9 D) y $ t- d0 F7 B6 ]' x0 G1 W# ?9 \* U
24、崇文门外緓子胡同 延邵会馆 ; M2 N) V& X4 X8 y1 U" v( L
延邵会馆位于崇文门外緓子胡同,是由福建省延平、邵武两地的纸商于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合资兴建的,所以又叫纸商会馆。福建的延、邵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闽纸产地,每年阴历10月以后,纸商们都要经过一番艰苦的海上漂泊,长途贩纸来到北京。进京以后刚刚歇过乏来,头一件事就是要演戏敬神,感谢海神娘娘的一路保佑。延邵会馆就是为满足这个需要而建造的,它的主体建筑是供奉海神娘娘的神殿、演戏酬神的大戏台,和环绕戏台四周的廊屋。
! f# j3 {$ q5 J j: i9 R “海神娘娘”本为宋朝人,原籍是福建省的莆田。得道成仙以后,专门保佑海上商旅的交通安全,又兼为送子娘娘。在元朝的时候被称为天妃,清朝以后,被加封为天后。而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渔民和商人称她为妈祖。
7 k% x* C* E9 D& z) t' _( F戏台旧有楹联: 3 }' t0 H# U2 h
疏缓节兮安歌,水肥帆饱恩波远; . ^7 \, u2 ~( Z
陈瑟竽以浩倡,楚尾吴头利泽长。
% G+ [. v ^+ O% f* B9 N1 ~ M4 M
" R* z. F% M1 M+ _0 S( H$ W25、崇文门外大街旧五十五号 五金行公会
) ] U% _* ~, F& B原崇文门外大街旧五十五号五金行公会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五金行公会碑》记载:“当于民国十二年九月一日,拟具规程,成立京师五金行同业公会……爰于二十三年十月,购置崇外大街五十四、五两号市房一所,绘图勘测,葺而修之,阅四月而落成。如会场、如礼堂、如延宾接待之室、如办公书记之厅,以及号房、宿舍、庖湢(音“毕”,浴室――笔者注)、浣池、门墙、甬道,莫不轮焉奂焉,直与会务竞进而俱美。”
/ |7 V0 E' V0 Q$ G. h. c, f上述建立的礼堂,似应称为舞台了,本文仍作戏楼戏台统计。 c: F" R- t- w# |( r
: W: {6 Y- R" v1 i$ Y8 y26、崇文区东兴隆街2号 药行会馆 3 u: Y$ g* F8 K5 k
东兴隆街2号药行会馆清朝嘉庆二十二年《重建公馆碑记》记载: ( h6 |. `8 p! x u/ m
会馆“鸠工落成,堂庑巍峨,台榭崨X,美哉斯举。不特贸迁有居,而且春秋享祀,朔望告处,此所以崇报古圣功德者,典礼俱隆矣。公议规条,谨列于左。…… * u* \+ A" [) H
一议 同行人在馆演戏庆吊,不议家伙台费。
7 ^5 B8 [" y* d5 q' ^一议 圣诞演戏之日,轮值首事,悉心办理。如值月首事不到,罚银二两。”
& ]! G0 R# s3 j& `% w7 p* W
2 j8 Y% o! R1 d之前,也在南药王庙演戏酬神。 0 ]9 P7 ?! c5 y5 G& \. s
东兴隆街2号药行会馆清朝嘉庆二十二年《重建药行公馆碑记》记载:“我同行向在南药皇庙,同修祀礼,奉荐神明。命彼伶人,听笙歌之毕奏;昭我诚敬,戒礼度之无愆。既建地以酬神,亦行规而可议。近因荒祠久废,古壁成尘,我同行公同合议,于海岱门外北官园之南口,相彼基趾,是用创修。”
2 o: [8 ^- @- t/ @% a: T% u: ? $ I. i r" H+ \
27、崇文区小江胡同 晋翼布行会馆
* L% |' \4 b: M晋翼布行会馆在小蒋家胡同(今小江胡同),南与阳平会馆相邻。建于清雍正十一年,中有神殿,供奉关圣、火神和财神。据光绪八年《重修晋翼会馆碑记》记载:“馆内神殿初建于中院偏北近于墙垣,殿前有卷棚、大厅、罩棚、戏台,无不细备焉”。由于年代久远,房屋损坏,光绪八年重修后,将神殿移于后院。
& o8 H& n7 M* I! \& N! ?图35小江胡同30号晋翼会馆
, q* \( F: y: e D- u 4 p% s% T+ ~. M- Z4 e
& a* ^3 M4 B, Y8 ?; m2 Z' c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9 [2 _8 h! J/ M" m
! A0 O2 G* J% { f ; x& ~& p& Z2 @1 A' L; x
28、崇文区广渠门内原炉神庵四号 潞安东馆(潞郡会馆)
6 Z& V7 j1 A% O" c! z2 o山西潞郡会馆为在京钢铁锡炭等客商于清朝乾隆年建立。潞安,即今长治市。 7 g+ i9 n$ s& d0 y3 N6 F
据《潞郡会馆纪念碑文》记载:
9 d- b: n5 U, }“广渠门内东兴隆街,今名土地庙,旧有潞郡会馆炉神庵一座。”“民国五年三月,因馆役德海,将全部房舍,租给陆军部兵工厂官硝局之朱兰田占用,彼恃势值卫,禁阻潞人会议。三帮经理目击心惊,义愤同深,公举绅士郑宝善、刘伯川,商界周仕雯、程天锡、赵天章、郭世臣等呈究德海于警察,诉除租约于法庭。三审终结,执行管业录后:‘… 朱兰田曾将所租广渠门内东兴隆街神炉庵一所,共四十七间,并戏台照棚,点交刘伯川接收。… 朱兰田迄今仍未将房腾交请即勒令腾交…’”。
5 M' a, N" X5 {1 }/ Z- o据此可知,该会馆设有戏台。
7 Z+ Q; J5 @$ T/ w1 {北京铁器行戏台有一联:
/ U8 k' b. X/ {2 {0 v, }装成千古化身,铁马金戈,总是坚心炼就;
. ]8 m5 R: T- D8 `+ k/ o演出一场关目,风情火性,无非巧手得来。 - y6 x5 o% [$ W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戏台的楹联?
$ X+ ^' l( J$ m, n 7 C9 b7 K4 M6 k- k6 ?4 @
29、崇文门外东大地(东晓市大街) 浙慈会馆(成衣行会馆)
2 M+ @1 j A% W原广渠门内糖饼行公所清朝道光二十八年六月《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中记载:“演戏祭神,在浙慈会馆。” ( P$ d7 O$ T6 Q6 M( @
光绪三十一年《财神庙成衣行碑》记载:“幸经前成衣行会首,在于京师城内外,商同各铺掌柜、伙友出资,在于南大市路南,创造浙慈馆,建造殿宇、戏楼、配房供奉三皇祖师神像。当时成衣行,皆系浙江慈溪县人氏,来京贸易,教道各省徒弟,故名曰浙慈馆,专归成衣行祀神会馆。历年行中唱戏庆贺,神灵默佑。殿宇楼房、三皇殿、配房、大门,年久失修,众会首、本馆住持僧人,目睹情形,坐视不忍,众会首商同本行城内外各铺户伙友,量力捐资重修。于光绪十六年六月吉日动工修起,直至十八年陆续工程告竣。”
7 C$ \, _( |! y1 W& q7 ^* m北京春阳友会票房,1914年成立于崇文区东晓市大街 浙慈会馆。创办人樊棣生。该会之名取“春阳明媚、生机旺盛”之吉意。名誉会长李经畲,票房规模设施,犹如正式剧团。特邀钱金福、姚增禄、鲍吉祥、李春霖、王荣山、曹二庚、律佩芳、诸如香等来此授艺和指导排练。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姜妙香、姚玉芙、刘砚芳等以会员身份参加活动。钱金福、王长林、李顺亭、余叔岩、程砚秋等均曾在此演出。足以说明当时名气之大。
8 \$ u' q; S* q7 J: S& A 9 }: p9 o* L2 x
30、崇文区草厂十条19号 长沙会馆
6 z# e+ p" r0 z; F3 J) q草厂十条长沙会馆戏台联:
+ A( R7 b) T& S6 j) @% i- E9 u湖山积久发奇光,借此地鼓舞轩昂,聊寄酬洞庭衡岳; 5 A" i% Q* V' D, g* b4 \3 A
科目何尝无国士,愿诸君淋漓感激,安排做孝子忠臣。 * `) R6 I9 A6 e
& M7 \8 Q" R4 a" j0 ]据此知长沙会馆建有戏台。
( ?$ z( J# F1 X5 q4 Q: c 9 d7 J- O& E( }' s
31、崇文区东晓市 临襄会馆 1 h8 W) B; m' w. a
临襄会馆在崇文区旧晓市大街一三八号。 临襄会馆于清康熙年间,为山西临襄县在京经商各号集资所置。后因年久失修,又经光绪庚子之变,各房大损。民国十八年重修。民国时改为北平粮油公会所在地。 # n7 L/ |. p0 W- \) S, Y7 X
临襄会馆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临襄馆山右馆财神庵三公地重修建筑落成记》碑记载:
$ X4 R% o; e) p( y$ H% W“吾乡自前明,即有山右会馆。既而有临襄会馆。广安门外财神庵、平水义园统由临襄馆管辖。……临襄馆西跨院一所,系道光六年买自张姓,于民国十五年改建,临街房三间半,正房三间半,西房五间。本馆东有临街大门,内东南空院一所,……于民国八年,新建南北房各三间,东房一间半。山右会馆,于民国三年改修罩棚后台。又四年重修佛殿三楹。东院于民国十年买自王性,房屋一所共七间,……” ! e1 W- f( t4 L- a+ g6 L
因有资料表明临襄会馆建有戏楼,笔者认为上述“于民国三年改修罩棚后台”可以理解为改修罩棚和戏台;又据“本馆东有临街大门”,推测会馆应在今崇文区东晓市大街东口南侧。 8 e p" M# H, v8 c6 z7 a) d
1 e) U& f) A+ M0 E) [
32、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 酒业公会 ; ^+ W: d( D& y ~3 d+ `7 ?) @& l
有资料说,酒业公会演过堂会戏。 9 d) l5 u5 g1 s( t1 U
现在有北京的酒业行戏台联:
+ T% f8 L" A* l% T正值柳梢青,乍三叠歌来,劝君更进一杯酒;
) \2 ?2 a; A2 v k" q# g, p如逢李太白,便百篇和去,与尔同销万古愁。
# E1 }0 q! a8 p- j1 }2 | 7 R" f# L; J8 A" b9 A- H! m+ [
不知道是不是酒业公会的戏台楹联。 3 r F4 `. i ^* h3 t
酒业公会的具体位置现在已经难以找到。
% p. @) z5 a$ l+ `: l% s. Z * n" F+ s7 y3 d8 F7 @
33、西城区西单旧刑部街十二号 奉天会馆 1 L4 M; T6 J o' V8 ]& J
位于西单旧刑部街十二号的奉天会馆原是清光绪年间奉天将军增祺的旧居,后来送给张作霖,张以各省在京均设有会馆,独东三省没有为由,乃将此房改建为奉天会馆。会馆建有戏台。张作霖在京时,把奉天会馆装饰一新。戏院东厅还有花园。北伐以后,民国十八年(1919年)春,东北同乡会将会馆东部的花园和园中露天的华美戏台改建为哈尔飞大戏院,开始对外营业。1949年后,改建为西单剧场。现在原址已经成为高楼。如图
" P) e7 Z( y% c: f* t ' M; s8 o" X0 k4 D8 l4 F
34、石景山区衙门口村 骆驼行会馆
& o1 C+ X' {/ h( u% [2 B清中期,运煤骆驼增多,北京地区逐渐形成了专养骆驼运输的“驮户”。京南良乡、大红门,京西三家店、石景山一带有不少驮户,其中衙门口村养的骆驼多达千余只,清朝的骆捐局为此在衙门口村建立了骆驼行会馆。
' ^- m9 G6 U y% s8 O( u; k6 s又,自清代至北京解放前,牛街附近的糖房胡同,羊肉胡同以西的吴家桥、老君地一带是空地。夏天,那里高粱玉米遍地,秋后,庄稼收割了,骆驼便在那里集中,等待交易或屠宰。北京牛街的回民驼户还长途跋涉,用骆驼把布匹、百货等穿过长城送到口外,又把口外产的皮毛、药材等驮回北京。1922年,牛街回民创办了“驼行公会”。即骆驼行行业公会。驼行同业公会还在糖房胡同主办过“振育小学校”;
% Y* e' q; j1 p这两个行业会馆之间是什么关系,俺也不清楚。只知道衙门口村驼行会馆原来有戏楼(台)。
/ N. _( v. H* T( g为找到衙门口村驼行会馆旧址,我去了衙门口村三次。
, A) Q# S. ?# ?, O- c第一次,村民说负责史料的人在某开发公司,等了两个小时,也未见到人。 $ V; L- ~) X! U3 m3 U, \& W
第二次,找到村委会,谁知他们对这些历史也不清楚。有的村民说,好像有个山西会馆,修五环路时拆了;有的说,原来的山西会馆已经成为住户,现在已经修成猪圈等等。 / r0 L0 f! a; a1 q+ @- |
第三次,得知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老先生曾经在衙门口村的向阳小学当过老师,而向阳小学的前身就是驼行会馆。马上来到村里,找到向阳小学,正值学生放假,大门紧锁。值班师傅告诉我,这里是学校新址,旧址在村西五环路西边。一看,新校舍果然都是一排排临建房。
' b8 m% y% Q6 }来到村西,过了横跨五环路的人行天桥,原来的柏油马路西侧院落还没有拆,沿路都是本村在家门口卖东西的小摊。向摊主们打听,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摊主说,小时候就在向阳小学上学。刚解放时,原来的会馆改成小学校,那时戏台还在,雕梁画拄,非常气派,自己还经常爬到戏台上玩耍。会馆旧址就在这条马路和五环路间的平地上,修五环路时,这里全部拆除了,只留下了几株松树。会馆座北朝南,空地南侧的一排临时棚子处就是原来的大门。
?. |1 q) k5 W( }! F- p0 N4 [驼行会馆旧址位置见图36:衙门口驼行会馆旧址位置 1 E5 I* \, W& Y, ]0 X9 @
, H! f2 c6 K+ u% G# r# X/ a' `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6 X# b' ~# x4 X s* X- v0 J& L
* g1 X0 o8 s- o, k% E
; _' {1 S; O+ M7 u: N& g/ I/ N35、通县教子胡同旧八号 晋翼会馆
Y6 b, A) y( o1 ]7 t晋翼会馆在通县教子胡同旧八号,而晋翼布行会馆座落在晋翼会馆内。染坊公所也在此处。
, g& X) N8 p# a( J/ O& N) K通县晋翼会馆于乾隆四年山西布商商首薛某邀同人集资共建,三月而成。后多次翻修。 会馆内的神殿中奉祀火德真君、关圣大帝、和增福财神三尊神位。馆内神堂两旁有配房、影壁、舞楼等建筑。 ) L! K% ~" i" C0 L
现在通县教子胡同已经拆除。遗留的三块碑现在通州区工商联合会院内。 6 |/ G1 P- A: B" B7 U3 ]
如图37:通州晋翼会馆石碑
' Q, @. j4 n. y6 N # O [0 G' `0 H, v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4 n! z- m' g6 d5 A! r0 g3 C
5 q( w- L# c* X4 j' ^
36、密云县旧城南大街 山西银粮行会会馆 . x; w. U _) W) |3 ~3 T6 B
《中国戏曲志 北京卷》:
4 b- S% w+ o% s7 w: _北京密云县山西银粮行会会馆亦称三圣祠,清宣统元年改为密云县商务总会会馆。原址在北京密云县旧城南大街路东,已拆毁,民国三年(1914)《密云县志》载其平面图。 & f& w% G4 V" ~6 i8 U! ^! j
查阅《密云县志》,如下图38:密云商务总会地图 $ q0 x; ?7 }% r B, C8 o
! G/ i/ S& U$ I
$ k! k1 R# p2 h: l- R' [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 _# a x. _3 m$ {7 J. _ 6 Z) f3 t1 V5 d# [9 A% o) z/ v
- R- r: S$ Z+ P/ k3 I; m( s
图下方明显标注“戏楼》字样。 5 L5 `/ _" k+ w; @5 R% O
) V1 w. i) H# E, u0 M+ T' z: b三、演过戏,但是找不到戏楼(台)记载的会馆6处
3 E3 R" I* k' V0 ^" ?1 r
+ }- Z A) \9 g' Z- d. {1、宣武区达智桥胡同 河南会馆(嵩云草堂)
. E4 ?6 O0 k7 `9 P% \4 \ G未见会馆内建有戏楼戏台描述。但是有资料说嵩云草堂演过戏。参见笔者另帖《宣武门外上斜街寻古》。 ! a% Y# Y0 Y0 [' B+ `& m5 ?
( ?5 f" T% B" C" {0 J- F5 h2、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98-100号 河东会馆 7 F5 J7 t3 w5 F! g2 s& W
河东会馆位于广安门内大街,由山西烟行商人所建,所以又称烟行会馆。会馆始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有馆门、过道、四层院,房屋46间,馆中建有关帝庙,主祀关帝,左右配祀火神、财神,合称“三圣殿”。正殿上有“义炳乾坤”、“成世人极”题匾。馆内公举主持、财源茂盛。会馆占地南北为35杆,北阔13杆,南阔12杆。在乾隆四十四年,会馆又购置隔壁闲宅一所,南北34杆,东西9杆,嘉庆时又置义田六亩。 # h* ?. M. j: W2 I0 ]6 x4 c
仲芳氏的《庚子记事》记载:“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二彰仪门大街河东会馆演福寿班,洪洞会馆演宝胜和班……鸥儿胡同平介会馆演太平和班……”,可见河东会馆确实演过戏。 " o: r( l/ l1 e3 m6 c4 Z) k
而广安门内大街98-100号的河东烟行会馆现存的5个碑记中,仅有《建立罩棚碑序》,只记有祭祀火神、关帝和财神的关帝庙,没有戏楼戏台方面的记载。
0 p! I* N+ K+ ]3 f" {! q查清朝以后的相关地图,都在河东会馆位置上清楚地标注“关帝庙”,而其他会馆祭祀场所未见过如此标注,可见河东会馆关帝庙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庙宇了(不仅仅是河东会馆私属的行业祭祀场所),其名气大,香火盛。现在站在人行过街天桥上,还应该可以看到庙宇高大的屋顶。 7 c' b$ ?; ^* J, { Q5 X# W! P
4 N d6 i! ]# k" l" @% e% Q6 w3、宣武区小沙土园 文昌会馆
- K, n6 q! O, P5 b3 O1 G7 |和平门外琉璃厂小沙土园四号文昌会馆清光绪三十四年《北直文昌会馆碑》记载:“供奉文昌帝君、火帝真君、朔望拜跪,以肃观瞻。前六家值年,轮流经理,每岁二月初三日文昌圣诞,演剧团拜,共襄盛举。”没有戏台的描述。
) {9 x5 Z Q& v7 t现在旧址已建成厂甸大楼。
% P5 X( U" G Q: a( @
* Y7 q1 x0 J: z' S+ d% b/ ]4、宣武区骡马市大街 三晋会馆
( f* z: L# E) \( U有资料提到演堂会戏的虎坊桥三晋会馆。
~ A; }% b9 }1 g+ u0 t$ J# o三晋会馆位于宣武区骡马市大街旧七十四号。《三晋会馆总登记表》记载: / h7 W/ b6 ?5 Y$ f; E
“山西旅平同乡于有清康熙六年创建三晋会馆,雍正十三年、乾隆二十四年及三十九年,光绪三十二年历次重修。”“本馆房屋大小不等,共计三十四间,所占地基约一亩二分。” 5 c. \' v' f$ k- x6 |( j
地理位置及院子平面图如下图39:三晋会馆平面图 * M$ p; u' ?# B- Q8 _ K& Z
! ~. B6 s' a0 q4 M" G' r; c1 P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8 S7 B1 l2 o: ^, q
4 v; f: h- k. h9 P; q* q x* G 3 ]$ D+ v) h) r; c1 {9 H, \
现在会馆旧址已经盖起电信大厦。 1 ~% I- \- Z. b
& ]* ~5 u7 [0 [8 x' z8 |
5、宣武区永光西街5号 全蜀会馆 1 H; _- \& n7 s+ V5 a6 p0 p
原永光西街5号全蜀会馆,建于清,已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拆除。
( h+ R5 N0 ?5 G5 P! l- s+ _2 h有资料说,全蜀会馆演过堂会戏,但是没有找到有戏台的记载。
w0 ?/ Y; z3 H D! [9 e3 q9 v7 Z # c9 L- h F8 U, H6 D% v
6、染房公所
; e' r2 u& d9 w7 j* a仅有资料表明,演过堂会戏的会馆有染房公所。
2 `1 Y b i4 v7 k原通县教子胡同有晋翼布行会馆,同一处有染房公所。按此规律推测,北京染房公所似应与崇文区小江胡同晋翼布行会馆一处。但是未查到相关记载。
, e! t3 I- x: b- T9 X崇文区西半壁街17号为靛行会馆旧址。靛行会馆又称染房会馆。这里称为“染房公会”、“染房公所”也无不妥,但是未见有“染房公所”称呼的记载。
( K( B; S S. w: G% U+ t; V靛行会馆清道光十五年《新建靛行会馆碑记》记载:
! J: w5 p' G7 l“嘉庆庚申,……于鹞儿胡同买到院房一所。不意于道光辛卯,屋宇倾毁,……兹于甲午秋,在半壁街之西首路南,买到马姓新盖瓦房一所,共计十三间。西有会馆门楼过道一条,后有空基一所,自修神殿三楹,东西配房八间。”
& b& y# o7 ~6 v. z% B+ J未见有戏楼戏台和演戏的记载。 0 t9 z( d( Y, ?3 P" N E( K+ m
如图40:西半壁街17号五圣祠 / M0 R8 y7 J% d
5 m+ a& f7 D. C3 V) S( {
旧京会馆戏楼知多少(二)
: y! |+ S% Q! w" Z9 ~8 h$ p& N3 R
z$ x- B. l9 @+ m+ }崇文区西半壁街17号靛行会馆,也是五圣祠。 * p0 Q2 `0 c* k& R& t0 G
/ u1 _2 [. H1 p5 z7 P1 X- j需要说明的是: 8 l3 n2 U8 ^1 C
有资料称,煤市街南口外路北的天和会馆(文明茶园)也是旧京演堂会处。 # T6 Q* W4 w# K- Z
文明茶园是在清末1907年前后天和园救治修建。这个茶园在建成之后,标榜文明,允许女子进入茶园看戏。三十年代后,文明茶园改名为华北戏院。现为丰泽园饭庄。
, U6 C5 U F3 [. G+ F由“文明茶园是在清末1907年前后天和园救治修建”,清末的天和园是否是会馆,未查到。也可能是后人以“会馆”的名义呼之。现在不是有很多以“XXX商馆”、“会馆”、“会所”称呼吗,这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会馆了。 3 W5 `/ C& j' W y
所以,此处未计在有戏楼戏台的会馆数目内。 . E/ E; k/ X7 a ?
& @! d. r) @+ M5 D' L最后,重复一下,2010年不完全统计:
) w6 Y! S. _* b
- j6 N# |0 I! C) ?一、现在仍然保留有戏楼戏台建筑的会馆有6处:
+ s+ M4 V, \0 m+ H" B( c1、宣武区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银号会馆(正乙祠) % M/ ?2 i8 t' W/ p1 t1 Q
2、宣武区后孙公园胡同25号 安徽会馆 3 u: o7 R9 K- D3 F/ O
3、崇文区小江胡同32-38号 阳平会馆
" u& B4 D6 d3 G6 Z9 W4、宣武区虎坊路3、5号 湖广会馆 0 r& T0 e. j# h7 d. {6 `
5、丰台区长辛店大街128号 山西会馆(老爷庙) * N2 {2 l" F9 p% ^4 o k- j
6、崇文区北庐草园胡同85号、青云胡同24号 平遥会馆 + F- y; R) {; a0 Y) `
, K o; N9 _" x二、曾建有戏楼(台),而戏楼(台)现已不存的会馆36处 7 I5 p0 ~. X, c8 L7 |
1、宣武区鹞儿胡同28、30号 平介会馆
+ H# f8 Z- v7 }* r5 e6 ^( U V2、宣武区珠市口大街146、148号 越中先贤祠(稽山会馆,浙绍乡祠)
7 F: h0 [ D) {3、宣武区珠市口大街88号 当业公会
& B& c4 J& V6 y6 c3 `1 ~& {4、宣武区宣武门外大街203号 福建会馆(全闽会馆) 9 r0 B. q9 m9 l; E
5、宣武区宣武门外大街旧196号 江西会馆
* w; s3 l( _' X* R. Y1 O6、宣武区棕树斜街26号 汾阳会馆 7 F7 G) f" `4 W% }2 x
7、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 洪洞会馆
- c/ z! Z5 X+ {2 `8 J0 m/ x$ t8、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 惠济祠(天寿堂) 3 s' V/ r8 r) k3 `
9、宣武区下斜街或长椿街 全浙会馆
' X7 G/ f/ X7 I, w1 z10、宣武区南横西街11号 粤东新馆(粤东邑馆) $ ]7 n0 l( E, y' W& ^, v$ d- {! f
11、宣武区烂漫胡同99号 湖南会馆
' C. Z, E2 W$ S! _12、宣武区鹞儿胡同16号 浮山会馆
- ~ l6 v5 s5 x: B' r1 D13、宣武区菜市口绳匠胡同(丞相胡同) 休宁会馆
) P) ?6 o. c# e) b0 m- {2 {: b I14、宣武区珠巢街5号 中山会馆 $ X5 X( C8 A( W% }+ E
15、宣武区粉房琉璃街旧八十四号 延平郡馆 . J8 S% T, v1 O; j8 }& D4 i/ I
16、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旧十一号 赵公祠 * o% b, \, I8 k* e/ e1 H
17、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53号 潞安会馆 & l( I9 b, N- }5 `4 L
18、宣武区教子胡同 甘肃商馆
M7 p4 N' L, k+ u19、宣武区韩家胡同 广州会馆(芥子园)
3 p0 w g2 `# o& K20、宣武区储库营胡同17号 四川会馆 ; [, B3 w1 D @3 i/ G/ x
21、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 织云会所
: A" i" y) ^' I0 S4 h d22、崇文区西打磨厂105、109号 临汾会馆 & `" [' }% q$ d1 U* r
23、崇文区精忠庙街 梨园会馆 ~$ l' g0 R T9 S/ r6 m) s! [* H
24、崇文门外緓子胡同 延邵会馆
& @4 r) ~$ ]$ F& A$ A4 R3 R R+ c- o25、崇文门外大街旧五十五号 五金行公会
& B% x2 J* K. A$ c! e26、崇文区东兴隆街2号 药行会馆
2 ]' T9 k# r8 h8 c0 j- j2 W; q4 ?& _9 R27、崇文区小江胡同 晋翼布行会馆 7 r+ e% o' H( f
28、崇文区广渠门内原炉神庵四号 潞安东馆(潞郡会馆) 7 I( K& ?' o( J+ `. G2 I
29、崇文门外东大地(东晓市大街) 浙慈会馆(成衣行会馆)
, m: ?0 i5 M: h$ w5 I) P9 M. n30、崇文区草厂十条 长沙会馆
, R/ f0 Y) G/ f' d J31、崇文区东晓市 临襄会馆 : F( @5 K2 e2 t- T5 }, {# p y
32、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 酒业公会
3 ~$ e8 ]1 k3 Z) c; Q2 g+ A8 [33、西城区西单旧刑部街十二号 奉天会馆
7 F: G0 }* w" S7 y. x34、石景山区衙门口村 骆驼行会馆 4 M0 Z# {- m( |1 B$ ^6 ]% l
35、通县教子胡同旧八号 晋翼会馆 2 t' f- |! Q3 ?- X" u* v6 H1 B7 G
36、密云县旧城南大街 山西银粮行会会馆
& [) L( T4 J% L # Q- r6 v( r4 B. e
三、演过戏,但是找不到戏楼(台)记载的会馆6处 + P1 S+ Z" I; u' }1 @' f
1、宣武区达智桥胡同 河南会馆(嵩云草堂)
. ]( _7 b5 ?% {( k9 O8 J2、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98-100号 河东会馆 ; b) d, i% P7 \( R+ L' P1 [+ I
3、宣武区小沙土园 文昌会馆
; x% n' R# i6 N! L/ g4、宣武区骡马市大街 三晋会馆 5 @& g, X1 `, Y- }% f: `
5、宣武区永光西街5号 全蜀会馆 / ^/ }/ L. y, M# b+ N/ e* V% M( U
6、染房公所
6 `% B4 U0 r3 Q
+ H0 A0 i/ e f4 N1 `/ H# n# T# r
本人辑此资料,纯属兴趣使然,错愕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J( p) \) h& U) U! j5 V5 u
+ m; |, f, G8 q6 Q+ V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