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33|回复: 10

在样边岭见到过的虫子[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6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在昌平与门头沟交界样边岭上看到的虫子,不知道叫啥名,只是可惜我当时没有把它拍下来

$ Y4 ^0 {) G% d q% M

 

/ {2 s2 I' m5 Y* c( C4 u2 K

 

在样边岭见到过的虫子

在样边岭见到过的虫子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蝼蛄??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易水离歌在2010-5-6 17:51:00的发言:
蝼蛄??
# a. [$ I) ?1 f: V9 A; V$ k2 y

哈哈哈,蝼蛄的两个前爪很粗大,头也很大,你说的肯定不对~~~~

发表于 2010-5-6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末像蟑螂呀
发表于 2010-5-6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搞环艺的?
发表于 2010-5-7 0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 X7 B! ^. S9 Q/ d& g4 I! z9 D# C8 x* i+ [) v- n( ^+ y- L" q( L3 Y3 i2 C# Z( D) D: D# ?3 x
# e9 ~5 k$ E4 j' z- }' C' h- m$ s) n

                                              5 H8 j3 G4 D8 |$ {

1。白虫:指迷卡斗蟋
2
。白和尚:指长颚斗蟋
3
。竹蛉:中华树蟋
4
。紫竹蛉:长瓣树蟋
5
。银哨竹蛉:树蟋或真树蟋
6
。金钟儿:日本钟蟋
7
。金琵琶,宝塔蛉:云斑金蟋
8
。天蛉,绿金钟:梨片蟋
9
。单口天蛉:尾铗片蟋
10
。大黄蛉:安徽黄蛉蟋
11
。山仙子:锤须奥蟋
12
。石蛉:凯纳奥蟋
13
。小黄蛉:小黄蛉蟋
14
。墨蛉:赤胸墨蛉蟋
15
。黒脚油蛉:黒足墨蛉蟋
16
。金蛉子:双带拟蛉蟋
17
。草蛉:斑翅双针蟋
18
。花蛉:斑腿针蟋
19
。油葫芦:黄脸油葫芦
20
。竹蟋,蛮凶头:南方油葫芦
21
。画镜,黄金蛐蛐:双斑蟋
22
。飞亭:姬蟋
23
。灶鸡:短翅灶蟋
24
。棺材头:多伊棺头蟋
25
。小棺头,扁头:石首棺头蟋
26
。蝈蝈:优雅蝈螽
27
。支拉子:暗褐蝈螽
28
。叫蚂蚱:乌苏里蝈螽
29
。绿山郎:中华螽斯
30
。姐儿,扎嘴:鼓翅鸣螽
31
。山老虎:懒螽
32
。宽纺,肥络纬,肥纱婆:日本纺织娘
33
。正纺,络纬,纺纱婆,飞纺,窄翅:纺织娘
34
。梅雨虫 雅虫:日本条螽
35
。织布娘,小娘子。织布童子:素色似织螽,日本似织螽
36
。尖头鬼:苍白优草螽
37
。钝头鬼:疑钩额螽
39
。黒腿钝头鬼:黒胫钩额螽
40
。平音尖头草鬼:优草螽
41
。黄牙竹妖,黄牙山妖:拟矛螽
42
。红牙山妖,红钳子:大剪斯(台)
43
。铁弹子,磬蛉:刻点铁蟋 革翅铁蟋
44
。鞍:直翅目昆虫前胸背板
45
。水子:未受精的卵
46
。秧子:泛指若虫
47
。光背,裸背:大龄,终龄若虫
48
。驹子:螽斯类雌性成虫
49
。三尾:蟋蟀类雌性成虫
50
。过水:新虫入户的第一次水浴
51
。过蛋:交配
52
。过罩:指用扣网提虫出罐。
53
。藤虫:指生活于拉拉刺藤中的日本纺织娘
54
。棚虫:指生活于种植瓜区的日本纺织娘
55
。桑虫:指浙江出产的日本纺织娘
56
。川虫:泛指优质上品日本纺织娘。
57
。苞儿:指未开的南瓜花,是最好的纺织娘饲料
58
。大鞘:指直翅目鸣虫最后一次蜕皮。也叫羽化

2 i( s+ G) n0 T+ H0 |& ]

蟋蟀的圈子里水也很深。。因为没有图我也无法请教虫友了对不住好友们了。可我还是觉得像金钟雌虫,图太像了,小头大肚子像个钟可惜怎么网上就没有好一点的金钟的图给大家看呐,我的文献的图真的和他的画很像!

发表于 2010-5-7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们我真的不这样看,首先有草图可知它是六条腿,昆虫纲是跑不了的了,一定还有两对翅,可惜我不知道它是啥颜色,和口器的的样子,带不带硬甲壳,我只能把可能的昆虫图列出来让雪庐好友看看了,不过从它的雌性三个尾其一为产卵器来看很像蟋蟀类的特点,可这样尖的头我觉的像是珠蟋科的日本钟蟋,如果是绿色的又很像树蟋科的树蟋献丑了
发表于 2010-5-7 0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7 0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钟蟋,中型蟋蟀,体长20mm左右,黑褐色,头部小,触角灰白色,翅卵圆,整个身子成瓜子形,与常见的蟋蟀差别很大,生活在林地边缘的灌木从和草从中,夜间活动的昆虫,有时可在灯下发现,分布于国内广大地区。

5 h8 b& w2 v1 C7 \+ Q4 t6 V" w

日本钟蟋Homoeogryllus japonicus (De Haan,1842)

  俗称:马铃(南方俗称),金钟(北方俗称)

  日本钟蟋在常见鸣虫中属中等大小,体长约15~18毫米,
通体黑色。头部及前胸背板小,身体上下扁平,整个外形酷似
一粒特大、饱满的阔板西瓜子。触角基部两节黑色,其余各节
白色,近端部黑色。雄虫前翅质薄透明,翅脉清晰,翅宽大,端
圆,其长超出腹端。三对足颖长,后足健壮,善行走亦善跳跃。
尾顺细长,几乎与后足股节等长,线色或白色。雌虫身体非上、
下扁平,而呈橄榄形,产卵瓣细长,端尖,长于后足股节。

  日本种蟋栖息于山沟、溪流、路边及庭院墙角的草丛、枯
枝落叶层或砖石瓦砾等地表覆盖物之下,喜阴暗潮湿的环境。
笔者曾在北京香山、山东泰山、千每时山,浙江江郎山等地捕捉
到日本种蟋。雄虫在接近太阳下山时开始鸣叫,但以夜间鸣叫
为欢。鸣声优美和谐,委婉动听,声如“音-,音-,音-,音-(Yin)
......",四声或五声为一组,第一声起始音长,以后每一声起音
重,收音时向上滑,犹如风吹银铃,声声回音绕绕。因有回音,
在野外往往听得鸣声而难以判断鸣虫的准确位置,稍一惊动,
马铃便在覆盖物底下捷足转移,不易捕捉。

  日本钟蟋鸣叫时前翅几乎与身体成90度竖立,需一定空
间,故宜置于宽敞的虫盒内。食料可用米饭、瓜果,注意保持一
定湿度,中心盒宜置于阴暗处。

  日本种蟋在我国的分布较广,华东、华北、华中及华南均
有。除模式产地日本外,印度、菲律宾和爪哇岛亦有分布。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树人先生:照片里的都不是,那虫子是黑色,带硬壳.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买票在2010-5-6 23:10:00的发言:
楼主搞环艺的?
! e9 {9 Z: w& b/ J& V

俺是搞通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7 11:56 , Processed in 1.17324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