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17]
6 O, N8 V5 [! l* i2 Z- X9 N(续前)说口子菜是真正的京味儿,原因有二:一是早年的口子老师傅亲口说过“我们祖辈是明朝初年跟着永乐爷从安徽来的”,二是满族入关前没有婚丧宴宾的习俗,所以口子菜不是满族带来的,而是明朝北京已有的。满族入关后逐渐融合汉俗,才在婚丧时办宴席。据考证,口子师傅是明初大移民时从安徽、南京等地进入北京的。他们所烹饪的菜肴开始是宁、皖风味儿,与旧京原有的幽燕风味儿融合,形成明代北京味儿。满族入关后,又融入辽东风味儿,形成清代北京味儿。在清中期,口子师傅又学习了御膳房的一些烹饪技艺,最终形成了清末民初的口子菜。
4 D: k$ D) w$ h& D2 y 与清后期起陆续进入北京的鲁、淮扬、川、粤等菜系相比,口子菜多是“粗”菜,即所谓“肉上找”、“猪八碗”。(这从老盘子先生发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出)但是,口子师傅“垄断”着红白喜事的宴席行业,而有钱在饭庄办事的只是少数。好,想吃上讲究的菜系,您可以去饭馆儿,要想在家搭棚办席就得找口子。以至口子有三条行规:一永不离口子,二坚守行规永不在饭馆和宅门当厨师,三永不开饭馆。口子菜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