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60|回复: 16

关于明代官式旋子彩画的分代(河豚毒)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11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明代官式旋子彩画的分代(河豚毒)

- P. G. T: Q% q( I; Q& f

旋子彩画在明、清两代建筑中应该用广泛,做法多样,等级分明。旋子彩画最大的特点是在找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旋瓣。旋子的旋瓣是由一些圆形相切的线条构成的有规则的几何图案,中间的花芯叫做旋眼,整个旋子就像围绕花芯开放的花瓣。1934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一书中,把这类具有旋涡状花纹的彩画首次称为“旋子彩画”,统一了这类彩画名称。在彩画行业内,也有把旋子彩画称为“蜈蚣圈”、“学子”、“旋子”、“圈活”等。

- [- j( V0 a/ O

旋子彩画最早出现的时间尚无确切定论,但已见于元代木构之上,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元代的旋子彩画遗存的实例见于山西省芮城永乐宫,但由于实例过少,因此我们对元代彩画知之甚少。清代旋子彩画年代离我们相对较近,而且存有大量的遗迹,我们对其了解的较为完善一些,当然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而明代彩画一直是个空白颇多的领域,近些年,国家、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随着文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皇家宫殿、园林、寺庙等建筑得到修缮,使得我们有机会对明代彩画有一些更多的的认识。

1 {& R. m% V. _4 H) f; j0 G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是自己对明代旋子彩画一些肤浅的理解,而且观点说得会很武断,仅作交流。反正再过两年地球就毁灭了,如有不同观点,希望大家多多拍砖,呵呵。

+ R# R& d& L& C: F) V

一:明代彩画的时代划分

) k5 d; i% U6 G- K* L

明代从1368年朱元璋(洪武)即皇帝位,到1644年朱由检(崇祯)皇帝自缢于万岁山上,一共经历了277年。通常我们习惯所说的“明代风格的建筑彩画”,实际上只是明代早期的建筑彩画样式,因为其实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明代建筑旋子彩画主体风格经历了一次大的变化,本人根据这两种完全迥异的风格对明代旋子彩画加以划分。分为明代早期和明代中晚期两个大的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里的明代彩画的线路造型、纹饰等风格变化较大。这两段时间详细的时代分界线由于目前的条件所限,手头的资料极缺,只能从个人的感觉很武断的划分。我个人认为,明代彩画产生大的变化是在明英宗朱祁镇(天顺)、明宪宗朱见深(成化)时期,即

- O, I( ?( i' }8 Q: [

明代早期:洪武到天顺、成化

* g: A, C/ \$ c0 N

明代中晚期:天顺、成化到崇祯

$ E! O0 y$ H3 D! l# x& f: d

划分到天顺、成化帝很武断,只是个人感觉,没有确凿的证据,希望大家只是关心一下,成化帝朱见深的父亲天顺帝朱祁镇一生遭遇坎坷。朱祁镇号正统帝在位14年,然后亲征被俘虏,朱祁钰继皇帝位,8年后,朱祁镇复辟,史称“夺门之变”。成化帝从立为太子,经历废太子、再立太子的过程,以及其父亲坎坷的经历可能对明代的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可能从而影响到建筑彩画等诸多领域。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同是朱祁镇一人,把他在年号“正统”时的彩画划分为明代早期,把他在年号“天顺”时划分到明代中晚期。

. b4 i. X* b; B3 p0 N/ M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且我个人偏向于建筑彩画变化产生于成化帝一代。到了正德、嘉靖一代,明代旋子彩画基本上趋于程序化了,变化较小,只是越来越变得从简了一些。

& c% \5 T7 \* r

二:明代早期旋子彩画

+ L" p% O% e$ u" d* [, R

我们以前所说的明代彩画,因为认识较为简单,实际上只是明代彩画中的一小部分,即明代早期旋子彩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方心尺寸长于找头尺寸;方心头是一波两折、一波三折形状;如意头找头;方心、找头等纹饰都青绿叠韵;柿蒂纹;石榴花旋眼等。如下图:

^8 L' g9 y# z( q& K0 _0 e' ?- T9 ~) x

3 D) G0 \" L; [' N6 @$ k



 

4 h% Z- W/ @# \1 A( t2 ~* m

明代早期的遗迹,全国内为数不少,如故宫钟粹宫、长春宫、南薰殿、午门、神武门、北京市东城区智化寺、昌平区长陵凌恩殿、门头沟区灵岳寺、石景山区法海寺、青海省瞿昙寺、湖北省武当山金顶、山西省大同善化寺等等。

/ }5 g5 k" E' r4 C" \6 }

三:明代中晚期旋子彩画

5 Q8 E' M! j5 `6 @3 l2 @

官式旋子彩画到了明代中期,可以说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原因我不得而知,可能当时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变化,或者是皇帝的遭遇产生了一些影响。总之给我的感觉是比早期的明代彩画趋于简化一些了。明代早期旋子彩画的方心多用空方心,其内做青绿叠韵,不绘纹饰,也有极个别的绘有纹饰,如故宫南薰殿、瞿昙寺隆国殿,但是实例较少。到了中晚期,加入了龙纹、锦纹、八宝等纹饰;方心头从一波三折逐渐过渡到宝剑头形状,且方心与找头尺寸比例逐渐成缩小趋势;找头多用N整N破的组合,当然也会有勾丝咬、喜相逢等画法,但一些建筑旋子彩画基本上仅用N整N破的组合方式。中晚期的勾丝咬相比早期的找头要简单化的多,早期的有一些建筑纹饰组合简单,而有一些却很复杂;纹饰方面,晚期旋眼较少出现石榴花和云头状,多用花瓣状旋眼。柿蒂纹运用的也基本较少,多改为较为繁杂的锦纹纹饰或者云头。如下图

+ T1 K0 M; G4 e$ s" O; M' X- v& l



 

( p5 Y2 v% R% l" m D$ h( X0 ~

明代中晚期的典型遗迹:故宫英华殿、保和殿脊部,十三陵嘉靖石牌坊,北京市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门脊部,石景山承恩寺,崇文区清化寺大殿等等

* T3 W1 m o: y4 p# M S4 k( o

 

& t6 l& H' b5 z$ P

上面只是代表河豚毒个人的猜测,因为一个人工作本身就特忙特别的累,能力和精力非常有限,不可能大量查阅明史、通览明代各个时期的瓷器、丝织品、字画等纹饰,希望朋友们给予补充,多提宝贵意见。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期旋子彩画让我联想起锦衣卫的服装
发表于 2010-4-12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毒师说这幅彩画珍贵,能给讲讲吗?

 
发表于 2010-4-12 0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是清代晚期样式的旋子彩画,做的有些怪异吧,有些地方不是很规矩,像地方那种略凑合的粗糙手法,主体还是官式样式。而且重要的一点是,这样低等级的彩画,用片金龙纹略有不妥,这样的等级多画夔龙、锦纹、花卉之类的纹饰
发表于 2010-4-11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小庙里看到的,请教河豚。

' c7 U; f. p" z& S7 N4 ?

 

2 b( S$ P: _; b/ Z


发表于 2010-4-12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怎么区别清代和明代的?
发表于 2010-4-12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4-11 23:56:00的发言:
这张是清代晚期样式的旋子彩画,做的有些怪异吧,有些地方不是很规矩,像地方那种略凑合的粗糙手法,主体还是官式样式。而且重要的一点是,这样低等级的彩画,用片金龙纹略有不妥,这样的等级多画夔龙、锦纹、花卉之类的纹饰
: b' W. ^1 P9 {( Z+ C

呵呵,多谢。发出来这个也是想知道为什么用龙

发表于 2010-4-13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豚哥学问大进,学习!学习!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4-13 10:25:00的发言:
河豚哥学问大进,学习!学习!真好!
/ @ @& x5 @3 w

只是说了点皮毛而已,呵呵,而且个人观点武断性较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的这张照片就属于明末清初这阶段特点的彩画,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一言难尽,而且过于专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疏学浅,有机会相互交流一下倒是可以
发表于 2010-4-17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要收藏了。能再来个讲座吗,讲一下旋子彩绘找头里面都有什么纹饰方便吗,方心还好,觉得找头里看的我晕,每个都差不多,但又不一样
发表于 2010-4-18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学习

 

& S1 t8 f ?& z" X, F- Q

  还是请河老师给讲讲课吧!

发表于 2010-4-17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4-12 7:40:00的发言:
上次毒师说这幅彩画珍贵,能给讲讲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dsc281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6 \# I- o! N4 y
QUOTE:
讲讲呗,人世间最痛苦的就是你明明知道这是好东西,却又不知道它好在哪~
8 ^8 l* P2 w R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懂得只是皮毛,很惭愧
发表于 2010-4-17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 m( J' c5 n3 ]

有了皮毛,不愁轻裘。岂不闻集腋成裘?

6 u) X) z5 f, B/ W5 Z

虽然多数朋友未能登堂入室,那么得窥门墙也是好的。

1 Q( n, E. H7 i, H

敬请河老师时常说说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5 19:18 , Processed in 1.20070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