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2|回复: 17

我说北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5-3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北京人士,德内厂桥垃圾桶里捡的(小时候大人是这么说的;)),打小儿在蒋养房四环胡同里长起来,小学移居到东四十二条,后来搬到海淀八大学院之中北京钢铁学院附近(如今钢院也叫北京科技大了,苦笑),高中毕业前往大连海事大学学习数学专业,毕业回来工作至今,我深深爱着养我育我的土地,爱的不能自拔,如果我死了的话,我不想把骨灰放进墓室,同样也不希望海撒,咱是个小人物,我就想给我埋在护城河边上草地里,魂归故里……


   来到这里,看见发帖的朋友,立时觉得相见恨晚,我真是高兴得流泪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阿。原来北京的孩子是这样的孝顺,是这样的爱着她。我以人格保证,即使北京拆干净了,北京的魂依然会每天从东方升起,日落西山时,她仍会守护着宁静的夜晚。我们就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我小的时候,谈不上贫穷,吃饱还是可以的,由小被奶奶带大,咱是没有像歌里唱的“我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但咱确实是奶奶推着小车,在德胜门城楼底下,找一片荫凉,铺块儿凉席,就在那待一个下午。碍于位置的优势,隔三差五的就领着到护国寺吃顿早点,喝碗豆汁儿、面茶什么的,焦圈是很少买的,因为不管饱,省着钱买糖油饼儿。所以现在我见到有卖豆汁儿的总要喝两碗,再带点儿生的回去。


   稀了糊涂就长大了,不过每天晚上有空儿肯定要溜遛弯儿,以前是穿胡同走,后来就围着大学绕了,这是大小落下来的毛病,没得治了。


   我啊一直都有点缺心眼儿,上了大学才知道什么叫低头思故乡,您说说,是不是傻得可以。我去的是大连,号称北方香港,按上海的同学说,他们宁来大连不到北京,这是好地件儿吧。一待就是四年,大连不错,衣食住行可以!我打听北京的宿舍最少还得住六个呢,我这本科就四个,少了多少矛盾啊。就是一年来回八趟,一次也不能少。我一直是节省的,来了大连过了一年就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了,学校门口有免费羊肉的小肥羊不吃,得上体育场的东来顺,要不心理别扭,哪有吃涮羊肉不沾麻酱的啊。人家说大连也有全聚德,就是咱的腰包不行。


   上体育课,跟老师侃,才知道是北师大毕业的,不知怎么着聊上卤煮了,俩人这叫一个咽口水阿,师生都改叫哥们儿了。


   说实话,论建设,北京的速度真快,在学校,女朋友电话里告诉我,“今儿我去你们家不用导车了,新开趟425,到你们家门口儿”;坐火车回来,家门口还能找着,就是觉得自己像外地进京小兄弟。陌生的十字路口,噢,原来新修座立交桥;咦?冰窖口路边的槐树呢,修路拓宽了。


   上班了,有时候聊天,总能听见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的说法。我是有很多外地哥们的,上学时在北京转车到我家来住,我睡的双人床上躺了仨,人家从南方过来,做几十个小时火车不容易,家里也不富裕,不就吃顿饭么,住一宿么。北京一宿旅馆,没准就是人家学校一周的饭费。22路上,一个外地小伙子给个老太太让个座儿,老太太一个劲儿说谢谢,因为她知道这小伙子是个好人。上海我是没去过,我不敢拿北京人和上海人比较。都接触过的弟兄,是不是北京人老从门缝儿里看你们啊。就是您在面对你公司门口保安的时候,您又对他们什么态度呢,您觉得他们跟您是兄弟么。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北京,原来居住在老城里的人多数都在社会的底层,北京的建设都是外面来的精英做起来的。我不敢否认他们的成果,我只能说您不是这儿长起来的,我们欢迎您到来跟我们融入在一起,就是您不了解的事您别瞎说,您觉得北京不好,中国地儿大了,您觉得那好,您赶快占机会啊,别被这块老地给您耽误了。我们自尊自爱,我们也被别人关怀。


   北京是宽容的,就凭北京的计划生育,房子也不能像这样不够住,房价也不能像这样高不可攀,以至于都说“一辈子就为一套房了”。买房的钱有多少进了朴素的老北京人的腰包了,还是被有北京户口的白领“发展建设”了呢。
   唉,说着说着有点歪了,外地的朋友前外别见外,我不是一概而论,不是有意挑拨离间,我们爱这座老城,我们也很无奈,这是一种苦闷,是说不出,道不明的。天子脚下的人是习惯于逆来顺受的,我不想看到一生为保护北京的老人郁郁而终;我不想跟人侃了半天豆汁儿,人家到北京却连个闻味儿的地都找不着;我没见过在二环路上拆的古城墙,但现在您要看见了的话,恐是您也不想把这守护的信仰抹杀;您背靠着您家后院的墙,想着明天不知道还有没有,您是什么心境;三峡工程迁居的农民还舍不得离开生她养她,代代相传的泥土地呢。


   拥有的时候不珍惜,失去了就真的再没有了,无论谁,有条件,外地的朋友在北京住上三个月,别待上几天了事。去名胜,也走一走小胡同,去白云观、雍和宫,也去府学胡同看看顺天府、穿过柳荫街在什刹海边坐一会;吃小吃,也吃大吃,吃卤煮、杂碎,也吃鸿宾楼、全聚德。您买本介绍老北京书翻翻,就知道北京不是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就可以代表的了的,她无处不在,每个角落都有她的气息;北京的哥们,抽个空儿,走出家门、走出网吧、走出办公室,也看看,溜溜,您看您还能找到小时候鸽子哨的声音吗,河边还能看见蜻蜓点水吗,简易楼烟道中的蝙蝠还有么,更别提是否能幸运地再吃一回小院里的核桃树上的嫩核桃,早树上的脆枣,摸摸头上还有被青柿子砸的大包么;有北京户口的白领们,您知道马甸是哪么,您知道为什么叫马甸么,那丽泽桥、亮马桥您又知道名字的来历么。北京不是你我可以讲得明白说得清楚的,不是空虚腐朽的,她真的是有生命的,我们生活在北京的一个人融入她,是她宝贵的血液,是她一个小小的细胞,难道您不已爱上她了么……[em07]

& r$ B& j0 Z+ H. x1 f8 F1 l' |
[此贴子已经被哪小吒于2006-5-3 23:50:5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已加精。

老北京网又多了一个根正苗红的胡同串子。

发表于 2006-5-3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真好,说出了心中的东西。

[em03]
发表于 2006-5-13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体会了共鸣这种东西,原来是真的可以说到你的心坎儿里,现在的我还在离家一千二百公里以外的西安,从离开北京的一刻起,心里就觉得没着没落儿的,还好,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还有一年就要回家了,不知道北京是不是还是我心里的那个样子!
发表于 2006-5-15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小时候我妈也说我是垃圾桶里拣的
发表于 2006-6-1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回北京了,我还在大连呢,在这海腥味的城市总是觉得郁闷,前几天在中央二套的《财富故事会》里才知道了这个老北京网,真惭愧,到现在才认祖归宗。等我好好回忆一下儿时的经历,也发个帖子上去。文章写得不错,我倒不是那个旮旯捡的,可看来一时半会儿还得在这大大连呆着,就靠拜读各位的美文和观看各位养眼的贴图打发日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北京好啊

发表于 2007-12-7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
发表于 2007-12-17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不要气愤不平,说北京人都是底层的,那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说法,他们可不就是嫌父母没生在北京嘛.他们的父母没准还在小地方的底层呢.其实到了北京大家就该和睦相处,既然你喜欢人家这座城市,别人父辈先来的,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辈子,为这座城市发展当然是有贡献的,我从不觉得平民百姓的贡献就比那个白领要少.而且北京吸引人的地方也有这里的民风在内,老北京的可爱也是因为人的可爱.很多外地人还不是受到北京的感染才变得更礼貌更文明的嘛.不管他的领口是什么色的.

  所以,我从来不排斥北京人,也没感觉到北京人排斥过我这个外地人,大家都相处得挺好.说外地人象保安的说法,我也是不同意的,外地人不是为北京人服务的.既然北京人可以出国,可以随自己喜欢到国家任何地方定居,那么外地人到北京工作,也很正常.

发表于 2007-12-17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喜欢老北京的这些风味,有机会都去尝尝.
发表于 2007-12-18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文章挺好的,感情真挚。

飞哥是这个坛子里的的大哥了吧,飞哥也曾经住过大院是吗?呵呵,“胡同串子”的叫法是否欠妥啊。毕竟时过境迁了,文革的事情都已经拨乱反正,我想胡同和大院的孩子们早已懂事了,不会在对立了。

发表于 2007-12-20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0]

知音啊.....

匿名  发表于 2007-12-25 23:10:00
说出了心中的东西,还是北京好啊![em01]
发表于 2007-12-25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出了心中的东西。

还是北京好啊!

发表于 2007-12-25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西会馆在2007-12-18 9:26:02的发言:

呵呵,文章挺好的,感情真挚。

飞哥是这个坛子里的的大哥了吧,飞哥也曾经住过大院是吗?呵呵,“胡同串子”的叫法是否欠妥啊。毕竟时过境迁了,文革的事情都已经拨乱反正,我想胡同和大院的孩子们早已懂事了,不会在对立了。

我是正经四合院里长大的,不过不在城里,长辛店,住的院子过去是个庙,我小时候院里没乱东西,可规整了。胡同串子就是随便那么一说,回头又机会再切磋。
发表于 2007-12-25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心态更好!
发表于 2007-12-28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7-12-25 23:31:44的发言:

我是正经四合院里长大的,不过不在城里,长辛店,住的院子过去是个庙,我小时候院里没乱东西,可规整了。胡同串子就是随便那么一说,回头又机会再切磋。

那是个什么庙呀?现在还在吗?
发表于 2008-7-23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老乡就是有共鸣!不像外乡人一样净给找毛病!补充一点,我妈说我是马路边上的垃圾堆里捡的,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4 07:41 , Processed in 1.16628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