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50|回复: 42

[原创]戏说烧饼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5-1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起床甚早,天未大亮之时在一烧饼铺吃烧饼夹肉两个,小米粥一碗,精神大好,忽作幽古之思,记之。

芝麻酱烧饼:半发面,饼上粘满芝麻,饼瓤抹麻酱,撒椒盐后卷折,故而多层。先在铛上烙近半熟,再放入炉膛中烤之,出炉后外焦里嫩,酥软可口。味微咸,直径约两寸。回民、汉民经营此种面食者极为普遍。当年称早点铺为烧饼铺,有些饭馆也焙烧饼用以佐餐,如较大的回民饭馆每年立秋后经营烤、涮羊肉者,其主食多为烧饼。——钮隽、老北京的各种烧饼。

在搜索栏里敲入“烧饼”一词结果有868000项。土家掉渣烧饼唱主角,武大郎也偶尔露脸帮个忙,还有黄桥镇政府的领导们弄了个烧饼节,据说只办了一届。小小的烧饼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让我徒生只知魏晋,不知有汉的感慨。

先说说历史。

饼是并的意思,是用面粉调和使它合并的一种食品。山西古称并州,山西的面食是中国一绝。

饼的名称起于汉代。汉郑司农云:“酡食以酒为饼”。

主要有三大类:蒸饼,宋黄庭坚:“起胶饼盖今炊饼”,起胶即是发酵,即是今日之发面,炊饼就是蒸饼;为避当时仁宗讳称之为炊饼,是饼中最古的。

后人加馅,成为包子。《赵录》中称石虎最喜食,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使之坻裂方食。

不加馅心,即为馒头,宋高承《事物纪原》称诸葛亮渡泸水,以面蒸画人头而祭。

后人加馅心改白面为杂粮面(以玉米面为主)皮儿称之为饽饽。

汤饼,就是现在所说的各种面食,古人称面是指面粉,以汤煮之的面为汤饼,宋吴自牧《梦梁录》已有鸡丝面、三鲜面、虾臊面之称。

今馄饨、饺子也属汤饼类,名称各有传承,见汉杨雄《方言》,唐韦巨源《食谱》,明张自烈《正字通》,宋吴自牧《梦梁录》,宋程大昌《演繁露》…. 既说烧饼,不在此讨论之列。

胡饼:起源于胡地,与胡桃、胡琴等称谓源同。

汉刘熙《释名》:胡饼作之大谩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胡麻:芝麻,大谩冱(护)是个名词。胡饼就是今天的大饼。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饼之具体做法。烧饼、馓子等等。

现今所谓之饼:为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形状大多扁而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烧饼的祖宗是胡饼,起源于汉朝,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产流程与工艺。

现今烧饼的做法。 

水和面,松软适度,放置。行话曰:醒。置半发酵。

面团于案上,案面抹油、揉,使面上劲。

擀开成片状,抹麻酱一层,亦或撒花椒盐儿(花椒与盐同炒,至椒糊盐热时,碾碎者)。

卷成筒状,手揪成剂儿,压每剂儿成坯,擀成片状。

片状饼坯一面涮淡盐水与麻酱混合物,入芝麻盆中沾满芝麻。

沾芝麻一面放铛上熥,干后翻转。

四成熟后,入炉烤熟。

今日北京人所说的烧饼是有芝麻的,所说的火烧是没有芝麻的,出炉后,热食。

中腹剖开夹酱牛羊肉、猪肉、煎鸡蛋、火腿肠食之亦可。

查了这么多资料,总算能把烧饼说个大概,想想也算是对得起腹中的这两位兄弟了。

现如今,街上不但流行红裙子,也流行什么土家掉渣饼,有人美其名曰:“中国披萨”,“别吃那玩艺,就是你小时候常吃的烀饼”,我妈说。

我不可能愚忠愚孝,没听她老人家的话,花两块钱买了一个尝了尝。嘿,又上了一当。想想自己也就是刚不吃窝头那么几天,学着大街上的红男绿女们去追逐高尚与浪漫,真是有些不自量力,挨蒙,活该。

参考文献: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

          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宋周密《武林旧事》

          宋高承《事物纪原》

4 ~( I8 _* Z% y( M M# M(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 22:55:2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5-2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楼主说得馋了........某日在胡同里面转饿了,连吃三盘爆肚,2个半烧饼,脆的,太解馋了.....旁边的朋友都看傻了......不知他们吃了几口....嘿嘿.......

发表于 2006-5-3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一个烧饼引发的幽古之思,展开的考据,让我辈深思,北京文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它深切的历史脉络,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究和思考……
发表于 2006-5-4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一次从北京带回一包小吃,老妈妈顿时惊喜地大喊一声:“芝麻酱糖火烧!”姐姐们也笑着带回各自家中。这是在哈尔滨吃不到的一份香甜,却储存在妈妈和我还有姐姐们的记忆中。

多年以前,有一次来北京特地去胡同里吃早点,这黑乎乎的火烧一下子引起我的注意。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第一口化在唇齿之间的香甜,把已经漂走的童年带回来了。想起这就是大妈买回来的芝麻酱糖火烧,想起我爱喝的小豆粥,想起我在四合院里的童年伙伴。

味觉、嗅觉的记忆同样是刻骨铭心的。

发表于 2006-5-4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兄学习。
发表于 2006-6-24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饼不能半发酵。

楼主详细而准确的描述了烧饼的制作过程。但不能置半发酵。今天北京难吃到真正的烧饼了。都是发面的了,包括东来顺,爆肚*。都特差。# x- X6 n; E+ y3 V, C, F

发表于 2006-6-24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不香。就算是刚烙得的,中间也是死层。

还有原来的火烧也好吃

发表于 2006-6-24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 芝 麻 烧 饼 ……  美!!真正做的好吃的铺子所剩无几。

* l' z1 R! d D. c$ E! Z8 Y,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22:21:5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刘师傅,学艺不精,该打该打!!就不改了,当个教训,叫自己记着,再次谢谢老刘老师,鞠躬~~~~
发表于 2006-6-24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一个烧饼引发的讨论。。。

[em02][em02]
发表于 2006-6-26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后海烤肉季旁边那家卖爆肚的讲,烤肉季的火烧是从他们那里买的。不是不是宣传吵作,的确,那里的火烧,爆肚确实好吃!!!!
发表于 2006-6-26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少了一个管字。应该是不管是不是!罪过!!!
发表于 2006-6-26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烧饼到爆肚,看大家说的真香啊。我才吃过一次爆肚,10年前的事了,因为不爱吃羊肉,所以这也不吃。

现在看来,不去后海那吃一次是不行的了,馋虫来了。

匿名  发表于 2006-6-26 13:45:00
烧饼和火烧都是我们日常餐饮的主食,这两种看起来、吃起来都差不太多,可究其区别。。。。。。
发表于 2006-6-26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饼和火烧都是我们平日餐桌上常见的主食,两者看起来,吃起来好像感觉也都差不多。

究其区别。。。  到底差在哪了呢?

发表于 2006-6-26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大概都吃过烧饼与火烧,它们大都是用麦面为主料,经烙或烤而制成的。: \! T: Q2 J) a9 a) d0 R6 a: g5 E% P6 ~

    火烧为什么不叫烧饼呢?原来它们是以饼面上是否有芝麻为区分标准。〈墨娥小录〉把火烧解释为饼,但表面是不用芝麻仁的,这个习惯叫法也很久了(但也有个别品种表面粘芝麻而叫火烧的,如叉子火烧)。火烧的品名也很多,如褡裢火烧、片丝火烧、糖火烧、肉火烧都属于这一类。 ! i2 s) O7 K9 `2 q

     北京的烧饼品种繁多,而且很有特色。如〈天桥杂咏〉中说“酥烧饼”是“干酥烧饼味咸甘,形有圆方储满篮,薄脆生香堪细嚼,清新食品说宣南”,说“闷炉烧饼”是“烧饼圆圆入闷炉,陷分什锦面皮酥,金台佳制名闻久,异地相充总不如”;还说“煎饼”是“传闻煎饼最宜春,裹得麻花味特新,今日改良多进步,一年四季市间陈”。烧饼和火烧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按照张次溪先生的〈天桥小吃〉一书中说的“烧饼在北京,向分两种(驴蹄、马蹄、盐水、烂炉不在此例):一为芝麻酱,一为吊炉。芝麻酱用煤,吊炉用柴火。一是其焦,一是其脆,味道各有不同。吊炉没有几家,只因为劈柴太贵,只有芝麻酱随处皆有,煤火的究竟有的多。”

      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同西域时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资治通鉴.玄宗〉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裹腹,任宰相的杨忠国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说在咸阳买到饼象不象长安辅兴坊的胡麻饼。胡麻饼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盐面清油、碱面、糖等为原辅料,和面发酵,加酥入味,揪剂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炉烤制,因而白居易说“面脆油香”了。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僖宗幸蜀之食,有宫人出方巾包面粉升许,会村人献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饼以进,嫔嫱泣奏曰:‘此消灾饼。’乞强进半枚。”说的是880年8月,黄巢农民起义,兵逼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没有吃的,宫女用宫中带出的一点面粉,用村里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锅内烙,后在炉内烘熟,拿给他吃,说这是消灾的饼。僖宗勉强吃了半块。这种先烙后烤的方法和现在相同。“消灾饼”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现在的火烧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已有“烧饼做法”,与唐代的烧饼做法相差无几。

     北京的烧饼与火烧应该说是继承了前代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当然品种与前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首先外地特色风味烧饼传入北京的日益增多,这些“外来户”,如历史上的山东锅饼、天津煎饼,为北京人所接受,成为“入籍”的北京小吃。这表明北京小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充实。其次炊具、厨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炊具如电烤炉、电饼铛、微波炉的出现,也必然出现对旧有工艺的改革。但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质量应该是第一位的。例如传统的北京烧饼,有人说已没有烧饼味了,这是偷工减料、工艺不到家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必须提倡精工细作的商业道德,才能够使北京真正成为“八方风味聚京华”的美食之都。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闹,看来不请大家吃一顿没完,咬咬牙,跺跺脚,罢了罢了后海我请客!!所有看到帖子的都有份儿!!!

这件事由猪哥组织,行吧猪哥???

定好日子告诉我。妙心,胡同童年,独自踏节拍,城根儿老爷子,老刘老师,monet,后细瓦厂老师,尘埃,爱屋及乌姐姐、、、都去啊

猪哥拜托了!!!!             磕头、、、、、

发表于 2006-6-26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草兄请客喽:)

妙心先谢过,这厢有礼了!

大餐等待中。。。。。。

 

[em10][em02][em10][em02]
发表于 2006-6-26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继续写社论了《实践是检验烧饼是否好吃的唯一标准》[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童年老兄帮忙张罗张罗,当了领导怎么也得做个表率,起个带头作用啊!!!!今晚明晚都行!!

电话我短信发给您。

发表于 2006-6-27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8日晚上有空。

手机号13611318496 

  28日晚上6点在银锭桥头北集合为最好。但是那家的座位很少,好象不容易订座,还得友人稍微早点去和那里的老板招呼一声。实在不行,火上浇油,烤肉季勉强对付一下,也就凑和了。

组织形式:自愿参加。但是必须对草长鹰飞进行一次认真的批判,否则,俩儿子,以后得给他  多少米呀。

收费原则:AA制,上限每人不超过6元。余下部分,用未来儿子的稿费预支垫付。

抢座纪律:8日14点之前,必须给我准确答复,敲不定时间,晚报名者,给予一瓶啤酒的直饮权限。

活动宗旨:加强沟通,深入理解,开阔思路,更好拍记。

有时和我或草长蝇飞直接联系。最好再回个帖子。

发表于 2006-6-27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我明天可以。

我可以下午先去占个地儿,不过我还没去过那家,朱老师告诉我店名。

谁能去快跟贴吧。

我把电话用信息发给您了。

发表于 2006-6-27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请城根老爷子在烤肉季订座了。赶快报名,否则去晚了没座。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烤肉季!!      严重支持草长鹰飞买单!!

想大家了啊!!     这几日没喝酒,嘴里淡的出鸟来了!!!!!

期待、、、、、、

发表于 2006-6-27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6-6-27 9:47:01的发言:

28日晚上有空。

手机号13611318496 

  28日晚上6点在银锭桥头北集合为最好。但是那家的座位很少,好象不容易订座,还得友人稍微早点去和那里的老板招呼一声。实在不行,火上浇油,烤肉季勉强对付一下,也就凑和了。

组织形式:自愿参加。但是必须对草长鹰飞进行一次认真的批判,否则,俩儿子,以后得给他  多少米呀。

收费原则:AA制,上限每人不超过6元桌卜。余下部分,用未来儿子的稿费预支垫付。

抢座纪律:8日14点之前,必须给我准确答复,敲不定时间,晚报名者,给予一瓶啤卫酒的直饮权限。

活动宗旨:加强沟通,深入理解,开阔思路,更好拍记。

有时和我或草长蝇飞直接联系。最好再回个帖子。

应是28日14点之前,桌己订好,靠窗面对什刹海。请各领导圈闪阅。

[em01][em01] : q; p$ |6 r- `6 R(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7 15:23: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6-6-2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烤肉季啊?老字好,好,好吃啊.[em01][em02]
发表于 2006-6-28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屋及乌姐姐去不了啦,口水已经淹没了键盘...............

发表于 2006-6-28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就奔后海去了。

发表于 2006-6-28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你们吃好、喝好、沟通好。
发表于 2006-6-29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馋死我了。。。[em02][em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0 17:48 , Processed in 1.19264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