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48|回复: 26

【原创】小清河桥头的岗亭[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27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清河桥头的岗亭

+ ~# s; W, C; X9 Q

 

: C6 D3 e6 r+ P

【原创】小清河桥头的岗亭

【原创】小清河桥头的岗亭



    不久前,我调到了丰台区工作。上班路上,小清河桥东桥头的一个很老很破旧的亭子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这个亭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是什么年代建造的?为此,我做了一些调研,初步揭开了这个亭子的历史印记……

    这个亭子是这样的,他位于卢沟桥老桥的西侧,小清河桥的东桥头路北。从外形上看,应该说是个“空中阁楼”。从地面起,是一根两米高的方形水泥石柱,石柱上托着一个大约不到两平米四方的水泥平台,石柱与平台为一个整体,由于年久失修,其内部的钢筋在边沿局部已经暴露。从外观及其建筑材料上看,应为现浇混凝土的基本工艺。平台以上是岗亭的主体部分,从平台基面起约两米五高,基本为木制结构。四根木柱与平台靠角铁与螺栓连接,其支撑的是斗状尖顶,亭顶亦为木制,外罩铁皮,铁皮已经锈迹斑斑,局部依稀可见白色油漆图层。四根木柱之间有横栏,其东侧为岗亭入口,该处水泥平台外沿有一副铁制带孔弯臂,应为地面与平台之间的楼梯连接点。目前,楼梯几经荡然无存,其为何种材质待考。

    从岗子的外观上看,应为交通警察岗亭。《北京志·市政卷·道路交通管理志》这样说:“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初期,东单、西单、珠市口、东四、西四5个路口沿用国民政府时期遗留的交通岗楼。其结构是方型木制,尖顶带挑檐儿,架设在距地面2米左右的半空处,又称高空岗,交通警在岗楼内可俯视路口交通情况。”“交通警在高空岗楼内根据路口车辆行驶情况,用铜插头分别插入控制红、黄、绿色信号灯的电门孔,控制灯色。”根据这个记载,对照小清河的“空中阁楼”,再结合卢沟桥与小清河桥之间的交通特点,不难看出,这必是传说中的“高空岗”无疑了。


. o2 ?! s' m1 O4 f

    从岗亭的材质上看,应与小清河桥非常近似。因此,其建造年代应从小清河桥入手。从《北京地方志》跨永定河水系的桥中可以看到关于小清河桥的记载:“小清河桥位于卢沟桥迤西150处,属于卢沟桥路上的一座桥梁,因跨于小清河上而得名。该桥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908年以前),初建为钢桥,系法国人所设计,这是北京地区建成的第一座公路钢桥。全桥为8 孔,上部结构为简支下承式钢桁架,桥面为双层木板。1937 年“七·七”事变中,东起第三孔钢桁架被炸毁,后用装配式钢桁梁修复。因桥面较窄只能单车行驶,故在桥头设有起落板式信号(俗称洋旗),用人工控制车辆通行。1950 年木桥面磨损严重,中央人民政府指令北京市人民政府修理。即由市建设局将全部桥面用厚木板予以更换,同时改桥头交通信号为红绿灯。从此该桥头由河北省管辖划归北京市建设局养护。”

4 q. H# c1 s( i& f5 v- _9 h


    在调研中,我还发现了两位老人,能够为此提供佐证。

    孔老先生,现年80岁,北京市市政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桥梁养护维修专家。五十年代初期在北京市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综合技术工程队工作。

    孔老在其所著《卢沟桥养护纪略》中提到:“1950年6月政务院命北京市对京保公路琉璃河大桥以北的道路及桥梁进行维修,由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负责实施。于6月30日至7月4日,由本人和关维良同志各带领一组人员,对卢沟桥、小青河桥、北岗洼桥、牛河桥、琉璃河桥进行检测。” 可见,孔老直接参与五十年代初期卢沟桥、小清河桥的修复改建工程。

    根据上面的信息,几经辗转,我对孔老进行电话访问。孔老讲到:“小清河桥头的亭子是警察岗亭,是当年修缮小清河桥时我与交通队的李队长、容科长等同志主张建造的,当时的两座桥之间的路很窄,车辆只能单向行驶,这个亭子就是让警察在上面能够观察情况,放行车辆的。”

    郑大爷,现年77岁。世代居住在卢沟桥西桥头,“七七事变”时与原29军吉星文团部所在的大王庙仅一路之隔。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卢沟桥镇第一任镇长和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一天的下午,在小清河桥头,我有幸偶遇到了郑大爷。谈起这个岗亭,郑老讲述到:“这个亭子是过去警察在上面站岗的,当时桥头有红绿灯,警察就在那上面控制。这个亭子是跟小清河桥一起修的,大概是1952年的事。那时我是这里的书记,参加修建的有交通队的李队长……当时(永定河)河东河西的交通就靠这个呢……顶子是白的,四面有围挡,还有梯子能让人上去,大概是铁梯子……”当我问及郑老是否有个孔工程师时,郑老说:“有个姓孔的,是修桥的,个子不高,很瘦,戴眼镜……”

    综上所述,小清河东桥头的这个亭子不是普通的亭子,而是在过去有其特定的使用功能——是五十年代初期,交通警察在上面控制红绿灯,进行交通指挥和输导的交通岗亭《北京志·市政卷·道路交通管理志》中记载:1988年,北京市最后一个高空岗楼——珠市口岗楼被拆除。如果是这样,小清河桥高空岗能够保存至今,会不会是个历史记载的遗漏呢?

    了解了这些,面对小清河桥头的岗亭,不禁让人引起无限遐思……想当年,多少车辆从此过往,在这里车水马龙,沟通连接了永定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多少名交通警察,在上面寒来暑往,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青春年华……这段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想到这里,我又不禁想到,也许有朝一日道路改建了,亭子被拆了,老人作古了,这段历史是不是也就灰飞烟灭了呢……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27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岗亭"文革"前有不少,警察叔叔须爬上去观察,手控红绿灯.即如府右街口的"天下第一岗"也如此.楼主的留影和调查很有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晚记者小崔在网上看见了有关消息,联系到了我,还前往现场查看,并撰写了文章。

% c* V9 {! g# U3 K, ]& k

 

- N. G2 H. S% X( k( E- d/ g: K g6 g


发表于 2010-2-27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北京:小清河岗亭

这里是北京:小清河岗亭

( _( Z X! o- s* }0 g# _ # G7 G/ F/ t# b+ G+ d4 d $ x' S7 |9 l! `0 U" g9 l7 | + K8 }& t0 [9 G/ J' g7 V, y/ D$ G. r& ]+ X4 X* }6 V9 ]/ c$ k

 

2 X/ q9 }2 M8 {, R- {4 p2 [

 

" B w4 G% B" }- `- d# q8 G1 s4 [

 

" c' c W% E- G8 K5 W" M

电视片拍摄花絮照片:

% l( n9 s' K4 X, W3 I, D( E$ Y }6 \* k

 

4 M: V9 X1 C( |1 i5 Q8 ~; K, h


" g: E8 Z% Y# p; N$ v2 w2 Z) i

 

- o0 [$ t# n5 S- t% |

 

* G( t) O. \3 [

" X c e! U2 \5 K, j

 

& h \5 v# p0 @

 

7 S4 {7 x* n' s' W- J/ {/ w

7 h& f4 [- Z8 C8 R" @% b

 

* Q/ d$ P2 w; a& }2 v+ p5 ]5 ?



$ W( [0 f7 o2 F, X4 d u9 y) T

 

: U s4 z" I% T7 c! W8 h: U$ ^6 [

 


发表于 2010-2-27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又是一片好帖子啊,从卢沟桥的岱王庙,到小清河桥头的岗亭,为我们的记忆有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记忆,好帖子啊

发表于 2010-2-27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的图文,学习啦!

1 D" k$ j! W: Y0 D

 

z1 M: F1 T% X( K( S, {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这里是北京:小清河岗亭

 

: R' ?! z- h2 V' V" t

 

0 O4 V- b y1 X

联系了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节目,他们听说后很感兴趣,拍了这个岗亭的专题片。这里转贴不上来,请到下面地址观看:

6 [9 W" t* m9 }8 P. Z2 u, l

 

+ \( Z$ k/ O8 ~

 

7 g7 q! O/ g' g; v6 A

http://v.blog.sohu.com/u/vw/1704645

! p8 `8 V- m* w% C

 

7 a7 A" z) V* y! N" G6 F. Z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片传上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老岗亭 陷入垃圾包围圈

4 _4 I$ R; J7 _/ N( c' w

 

/ M0 y3 M+ K. |

建于1952年 属交通设施罕见遗迹
老岗亭 陷入垃圾包围圈

) \+ m& O; l' ^3 D

( V- j! ~$ T: c! S7 J( q, |/ \

 

0 u, n1 @! j5 y* R, W/ j


本报讯(记者 崔毅飞 实习生 王妍)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岗亭,却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设施的罕见物证。而记者近日发现,半米厚的建筑废料已将它团团包围。

* O a5 w3 \6 B2 `- B

    在卢沟桥西侧,小清河桥的东桥头路北,这座“悬”于空中的岗亭因为年久失修只剩下木结构的框架和顶棚,所幸整体结构基本完整。

9 y. i' w! |& C* m+ v; o9 r$ |* K

    附近河西村的郑大爷告诉记者,小清河桥早年非常狭窄,经常堵车。后来建造了这座岗亭,交警上去指挥,道路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卢沟新桥通车后,岗亭也退休了。

! P7 H: m; L& h" [

    岗亭的设计者——80岁的孔庆普说,岗亭建于1952年,上面配有红绿灯控制设备和桌椅,交警根据车流量掌握放行时间,避免堵桥状况发生。相同的岗亭曾建造过一批,如今留下来的仅此一座,它代表了当时的交通设施水平。

% ^8 \6 W' g7 l2 A7 \

    近日,记者却发现,这座稀有遗迹周围已经被半米厚的建筑废料包围。当地人称可能是拆房者堆积到了这里,已有1个多月时间。

7 S" B: B- `8 j

    随后,记者将此事告知丰台区环卫中心,接受举报的工作人员表示,将会派人到实地了解一下情况,并对其进行清理。

5 ~2 P6 n, A* y J8 p/ ~

    文物部门

. j! ^* s" k1 k# Q7 C. X

    丰台区文委文物执法队队长咸向东告诉记者,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他们对这座岗亭进行了数据收集。但最终能否获得文保待遇,还需专家做出认定。

# T H. G2 k( s

    同时就岗亭的现状,他呼吁老百姓能善待身边的文化遗迹。

4 {1 K5 O0 G- d# O: S$ ~

    被建筑垃圾包围的老岗亭 摄/记者 崔毅飞

: p) c$ U7 c5 g+ ]9 `0 ^% f

: M0 q' ^, q/ \' l- q1 Y


http://www.fawan.com/html/html/2010-03/05/content_193324.htm
发表于 2016-4-30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5 17:58 , Processed in 1.22384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