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42|回复: 20

华北水杉第一林[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31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北水杉第一林”的说法,是《北京古树名木散记》作者莫容老先生在书中一个章节的标题。

( M: n; p3 W1 D+ W' X8 Q

 

: w& i3 ~& H( K& [ A8 R. I+ X

水杉,活化石,20世纪40年代初在中国发现并确定下来的。

+ @7 ?3 T% f- U1 w) J

 

1 j1 k( U! A! S

百度百科:

9 v7 a; k+ G, X

 

8 b4 G4 a! ^% _# F

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

- \7 A8 l0 l& @

 

# Z' }) C8 U. W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三株水杉。我还发现了一株经北京市园林局评定的水杉古树,待确认后发上来。

" o. p* {. a% d; f( u' U# T- N2 R7 }

 

华北水杉第一林

华北水杉第一林

华北水杉第一林

华北水杉第一林

华北水杉第一林

华北水杉第一林

华北水杉第一林

华北水杉第一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碰巧了。我只是从小儿就喜欢逛动物园儿。

3 o( G, O" T0 C7 k4 x9 L$ q

我每次到那个老楼附近的时候,总想进去看看,不知道里面都发生过什么事情。。。

发表于 2010-2-2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报鼓励再贴图!

D5 `" C4 B" K% G& g

 

3 ]7 l$ e8 j [



发表于 2010-2-1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碰巧了,这个老楼,这几颗笔直的树,我很喜欢看。

, {- ?# h2 r, q0 H8 ^6 B9 d

这几颗树上,夏天长了南方才有的一种大蜘蛛。黄黑相见的花纹儿。可恶心了。

* D- f. m$ Z9 n* D4 u

有一次在CCTV10有一个节目还专门说了这种蜘蛛。好像是在四川附近,发现这个就觉得很奇怪了,太靠北了。

% I. c- D$ I# r6 J

可我07年就发现了,它们顺利过冬了。


发表于 2010-2-2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斑竹加精!

发表于 2010-2-2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原因,有心人呀!希望如此美景能在北京永存!好像回到五六十年代北京的郊区,太喜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眼,第一次见到花蜘蛛,也好像第一次见到牛老者的照片,蜘蛛网我试过,不好拍。

, }3 J6 F$ J$ k1 P+ o: p7 @

开个玩笑,动物园真是什么动物都有啊。

9 e8 A2 x7 }3 J+ M: j$ y

 

T# ]2 c2 Y7 h0 z" I% @, Q: F

再有好题材不妨单独发帖,让大家见识你的杰作。

1 W1 k/ c6 q1 o& L6 z& M

 

发表于 2010-2-2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L* T' d- }4 u4 c4 v' X

夏天时动物园拍的!

发表于 2010-2-3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10-2-3 18:28:00的发言:
最后这几张绿油油、雾蒙蒙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看着就觉得一股草香扑面而来。如若是早先不像现在气候这么炎热,在这种环境中驻足小坐应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8 j/ n/ S9 x. V1 E. W

同感,就像幅油画而身在其中,潮气及一股草叶香缭绕身旁。。。只是构图上一太棒了,

发表于 2010-2-3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这几张绿油油、雾蒙蒙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看着就觉得一股草香扑面而来。如若是早先不像现在气候这么炎热,在这种环境中驻足小坐应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发表于 2010-2-3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过一些片,摄影水平有限,大家凑合着看吧!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10-1-31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树越来越少了!少弄绿地,多种树!
发表于 2010-1-31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建筑用的杉槁(脚手架)是不是就是水杉啊?
发表于 2010-1-31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1-31 20:58:00的发言:
 过去建筑用的杉槁(脚手架)是不是就是水杉啊?
4 v2 t) \# J; `6 K

的确是杉木的吴老,我认为水杉的杉篙档次更高。您说呢?

发表于 2010-1-31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10-1-31 22:06:00的发言:
" X7 O3 O/ n, J0 c; s# a

 建议老片也关心一下绿色植物,拍出来好看,比光拍那些老建筑心情更好。大家喜欢了,就更愿意保护。

+ b7 [& Z. H7 B2 i" B. |

赞成!要有绿色生活会更有色彩!还有花满庭院,硕果累累的四合院。。。。。。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10-1-31 18:03:00的发言:
北京的树越来越少了!少弄绿地,多种树!
8 W% ?- u& W% J" Z8 y1 K3 { L$ W

 建议老片也关心一下绿色植物,拍出来好看,比光拍那些老建筑心情更好。大家喜欢了,就更愿意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Z# j6 u7 I% q' E/ d3 `

按我理解,作杉槁的常常可能就简单叫做杉树,但不是水杉,水杉在不那么常见,不可能这么用,更不用说后来知道保护了。

( T* F& z/ {) J, g" H K

 

1 j: t# `8 I$ S" P# c% |

“杉”读音有点意思,杉树,读shan,杉槁,读sha,杉木,读sha。朝阳区有个黄杉木店,当地老百姓就用sha。这点,如果不注意,专业播音员都能搞错。

/ r4 M# S: m! Y

 

0 ~" j: W! q( U" U% F

百度查了一下:

$ V9 Q( T8 e& _ b% S% l& ]) n

 

( X, w; Z) [1 o0 ~. f4 k) S: d

  杉科(Taxodiaceae)常绿毬果类乔木,学名为Cunninghamia lanceolata,原产于东亚。树高可达50公尺(160呎),树围可达5.5公尺(18呎)左右,是很好的材用树种。树皮芳香,淡红棕色,呈长条脱落。枝条开展,枝端下垂。叶扁平或披针形,长约6公分(2吋),宽0.6公分(0.2吋)。毬果圆形,长5公分,种鳞厚,顶端具刺,每片种鳞包埋3粒种子。
  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3米,树干端直,树形整齐。杉木的品种较多,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嫩枝新叶均为黄绿色、有光泽的油杉,又名黄杉、铁杉;另一类是枝叶蓝绿色、无光泽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还有一类是叶片薄而柔软,枝条下垂的线杉,又名柔叶杉。
  杉木纹理顺直、耐腐防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电线杆、造船、家具和工艺制品等方面。据统计,我国建材约有1/4是杉木。杉树生长快,一般只要10年就可成材。它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特产用材树种之一。

, k8 k% b# g& _, _

 

发表于 2010-1-31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动物园儿里的么。

. P" @$ {7 ]5 y( y, A# k( b

那几棵树确实挺好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老者在2010-1-31 22:53:00的发言:
( m3 D8 s9 i3 N4 Q: b( R, V

这不动物园儿里的么。

! j% L7 p/ \1 ?6 Q) p: U* n

那几棵树确实挺好看。

! d5 U/ l0 ]9 l$ T5 T, u" T

 识多见广,更确切说是植物研究所,在动物园大院内

4 u, R# `5 D, f7 H: z

 

( x8 t3 f% X2 X! r! {: P! F

 这是昨天拍的,等长出叶子我还会拍

发表于 2010-2-10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校园里也有几棵水杉,但是长得不好,太想回到几十年前的校园了,虽然我只是听说过,据说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植物园和湖泊,树种比植物园的还多,可是现在是见不到了,哎
发表于 2010-2-7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15:03 , Processed in 1.20571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