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74|回复: 7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全文完[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9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e: ]# o E4 d8 p9 G: M2 j

这是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北京贫儿院董事会的名单:

9 A0 g% X0 W4 O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 g) k- R5 X3 }8 l* |

 

, a7 U# D1 W( h7 T

董事长王景春资料不详。第一任董事长即臧守义,他于癸丑(1913年) “创办二载,就隐避乡野”,第二任董事长是大名鼎鼎的顾维钧,但办事未久,因出任驻美公使后即辞去董事长,在《顾维钧回忆录》中没有找到相关记录。第三任董事长即曾任清华学校校长的周诒春(字寄梅)。三名名誉董事中,吴炳湘为京师警察厅总监,江朝宗为步军统领署统领,叶恭绰则时任交通总长。前两人的聘任,意图很明显,意在与警方协调配合,在地方上倚恃声威。叶恭绰的加入则给董事会带来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中交通界人物占有很大比重,如关赓麟、孙多钰、任传榜和华南圭等,他们不仅多金,而且是当时的实力人物。同时,正如甘博所言,内中多人毕业于美国名校,如钱方轼(隽逵)毕业于哈佛,周诒春耶鲁,孙多钰康奈尔大学等。另外,两名美国人步济时、格林赫然名列其中,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和总干事。名单的下半部分为女董事名单,就是甘博说的 woman's auxiliary board (妇女分会),其中包括了前内阁总理、时任慈幼局局长、慈善家熊希龄先生的夫人朱其慧,以及一些董事的夫人。

. c \6 O {! E t/ L. ~

 

0 v) N" D8 j' ]. k. J" @

有关步济时,在杜克大学图书馆公开的甘博的照片中,输入关键字”Burgess”,可以搜到4张照片,分别是:

7 a4 W6 M4 T% @4 X. G

John Stewart Burgess Kidding Populace(步济时与百姓说笑)2张,两张的画面雷同,摄于山东泰山 (Taishan)

: J( A9 P/ k+ Q( b& t4 ?" M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1 W. O* L6 R6 q# J0 D

 

6 ]" J! _* v; I, V8 x: w

 

0 k9 i$ a( n9 O7 w

Burgess & Young (步济时和杨) ,摄于山东曲阜(Chufoo),居中白帽者为步济时

9 ? o6 x: J& r' L9 G6 V7 A) E' Y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5 Z% v3 A; f- s

 

: V2 V u! d+ j+ M7 ?0 A2 T8 g

 

: [+ y% j! z4 |# i" V& ?

根据甘博年表,以上三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应是1919年的3月。第四张Burgess in Beggars Home(步济时在乞丐栖身所),地点是北京,时间在1917~1919年,具体时间不详。画面很有意思,估计是行程中他们看到了一处乞丐栖身的墙洞,美国人童心未泯,非要做一下亲身体验不可。

" o R2 d( g. q/ ]+ c* A

 

4 l& ]/ s: v8 B1 W! H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6 L0 i# w6 F5 ~; x) D

 

7 Q) c" f" z0 k7 P, f" s

在谈到北京贫儿院的发展历史和管理状况时,甘博写道:

Q( P" L6 v: v9 W0 l4 L/ J) P

“在经过董事会对事实调查后认可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其家庭无力照管的孩子将被这所孤儿院所接纳。通常孩子由一些私人介绍给董事会,但警方也提交给董事会他们觉得特别典型的任何案例。因为这所孤儿院的最大容量是100人,目前只批准了几个孩子。大批的孩子在三个不同的时期被接收进孤儿院,首先是1912年的创办时期,其次是北京兵变后的1913年,第三次是1917年的天津洪灾之后。

" a; ^' ?3 f8 z/ n6 h/ @2 [

 

# f7 i$ E: d7 u5 z6 _2 |

孤儿院的具体管理由一名院长和他的两名助手负责,他们由董事会指派。院长的工资为每月50美元,两名助手每人每月25美元。通常一名助手为女性,负责女童部的工作。”

: N _) t8 \$ W; n9 }

 

# d: y6 M) n/ j% E! A# b

Peking: A Social Survey, p287~288

: D+ d) J5 j6 R% n8 |$ G& q+ y& F

 

4 _ X! W+ k9 r1 @* R

在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北京贫儿院募捐启并简章》中有:“本院创立辛亥秋间,……收养汉口火燹后之贫儿,继而京师兵变,直隶水灾……”与甘博所记完全吻合。

9 ?' z9 L( E8 n( N6 e

 

+ ^/ H( I1 K+ k9 F% T

 

" q9 i3 {; p# m6 Q$ q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 M4 g! [( W$ b- Q; i

 

& X5 o5 {# T3 j9 R

这是民国八年三月的《北京贫儿院职员一览表》,比照这张表,下面这张照片的人名我们都能叫出来了,照片的标题是:Orphanage, Chang & Assistants (孤儿院,张和助手们)

, W! t% H! C! M1 F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解读甘博记录的北京贫儿院(下)

5 }. w# K9 ]" Y% F1 A


 

# U6 q1 m8 S$ J: S9 i# A

照片中人物身着冬衣,时间应是1918年底或1919年初,居中的是院长张文斗(字星垣)先生,左边是女监院(监院相当于副院长)刘王瑞瑛女士,男监院李文铎(字振轩)先生居右。张文斗先生担任院长时间较长,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四月,因自办如意成织毯工厂,无暇兼顾院务,方向董事会辞职。有两件事可以说明张先生宅心仁厚和尽职尽责。其一,孤儿院曾收养一名走失的孩子,孩子失去双亲,由邻居带来北京,只能说明自己是山里人,其它则茫然不知。张先生闲时向这名男童询问,孩子隐约记得来北京时经过三家店(门头沟地名),于是张先生携男童直奔三家店,遍走方圆各处,使男孩目睹周围景物,以访其家,驴夫从他们的交谈中听出原委,提供线索,终于使男童找到了他的叔叔。另一件事则是,他为两名入院新生课余辅导算学、字母功课,谆谆教诲,很晚仍不休息。刘女士主管女院(女童部),民国九年以后兼任国文教员。照片中她的发型很像男士的背头,我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由于她是天足,错认了其性别,但仔细看她着的是裙装,手指细长,不禁哑然失笑。刘女士尚秉承男女授受不亲的古风,有意与张先生离开一段距离,使画面人物布局不是很对称。

r z) m6 }8 k ^# `

 

& I5 _7 C- d3 N& a# d" a

这是民国八年三月贫儿院的平面图:

# h3 R% L! g t8 R# y( g( |+ w1 Y


8 _4 T* ]- Z* ?! X7 n- u+ C9 x9 c! {

 

9 x/ A$ N% A% D

 

, |+ s) w+ h x5 c6 n; {2 s; }+ I7 D

继续引用甘博书中的描述:
“这里的建筑是通常的中式风格,目前由于经费的缺乏,急需大的修缮。尽管如此,这里的环境卫生极好,每件东西都是清洁的,并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 |3 m8 y9 d- V; D; j

 

: u6 P% N3 e, ]& [; F

除了星期日,每天在五个小时的工作训练之外,孤儿院给予每个孩子至少两个小时的文化课教育。教授男孩木工和编织地毯,女孩则是缝纫、编织花边和烹饪。负责文化课和工艺的老师一个月收入12和15美元,而编织花边是由女孩中的一位负责传授的。

0 ^; V# Q& x5 I. @) }$ O

 

6 Z& c i! n) T2 ?$ T" F5 k9 D6 ?

为了孩子们能够具备日常家务的经验,孤儿院的大部分工作由学生们自己完成。对于特殊的工作,他们分组轮流担任。打扫卫生、帮厨、洗碗,甚至如果他们达到一定的年龄还要自己洗衣服。冬天每周给他们洗澡一次,夏天则每天洗澡。生病后送到附近的教会医院,接受外国医生的治疗。”

& Q" S! [ l5 [4 u" X5 M' Z$ C2 x

 

6 t4 A) ]7 b9 U. O: R7 ^

Peking: A Social Survey, p288

4 Y7 C& m, `, R* T, ~: r

 

. i- c( c$ j" q" j& j5 L8 A

有关贫儿院的孩子们工作的照片共有4张,都应拍摄于1919年3月以前:
这张的标题是:orphanage tatting (孤儿院,梭织花边),是女童们的手工成绩展览,据说她们的作品很受当时名媛淑女们的青睐。

; k1 S0 b5 G& ?

 

& |, v/ u" N, b0 J2 K

她们的指导老师是一位毕业后留院工作的孤儿,就是职员表中的那位“吕孝奉女士”,谈到她时,甘博写道:“只有几个孩子达到了18岁的年龄限并且离开了孤儿院,但他们已经证明给予他们的训练适合于他们自立。女孩中的一个现在教授编织花边,每月挣得20美元,对于女性而言,一份很高的薪水。”民国九年(1920年)五月,她又被新成立的熊希龄先生创办的香山慈幼院聘为教员,成为孩子们自强自立的榜样。

# D- M4 w* V, V% |' k/ G

 

V) V; c/ k @7 q+ m+ `7 L

这张标题是:Tailor Work (缝纫),主要是做手工练习,意在培养女童今后家庭生活的基本技能。

: x, w" q, Z, H4 a, B* m

+ E; z5 V* w1 X' x4 A

 

/ ~7 P+ i C$ k

这张的标题是:Rug Making (织毯),毯工科和木工科是男院的工艺训练项目。1920年5月以后,为了生产自救,经董事会决议扩充工厂,改半工半读为“年幼贫儿专事求学,以年长贫儿完全做工,其成绩佳者,比照外面给以工资”,改组之后“每月出活甚多,已与灯市口仁立号约定代为销售。”工厂的收入自行解决了一部分办院经费。

! t9 ?9 @$ c0 |' _+ O8 }$ H

 

9 {% B$ G$ l* v* X

Carpenter Shop(木工坊),主要生产桌椅,当时以质美价廉、坚固耐久等优点已向盐务署、华北银行、高等师范学校、京汉铁路局、扶轮学校等机关学校提供产品。以上各单位借此亦扶助慈善事业,实为双赢。

" k; m" ^2 w( W$ m

* b. X G% I2 f

 

. m& e: Q4 r/ u8 I1 m# c& M1 R

 

4 ~4 F0 P5 i) v4 E' n

由于这是一所依靠私人捐赠维持的慈善机构,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经费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贫儿院。甘博书中记录道:

! D3 Z: @7 K4 \, P9 Y- l) } _ U

“由于一年的年度预算金额约为7,500美元,为这所机构筹集资金已经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董事会屡次被劝说将孤儿院移交给警察厅,但每次都成功地筹集到需要的款项。1919年期间,继续开展特别募捐活动,筹集到来源于中国人的超过12,000美元的善款。目前这所孤儿院被给予来源于官方的一些帮助。京奉、京绥、京汉和津浦铁路购买了由孤儿院出版的一份小报上的广告空间,广告费每月400美元。”

0 Y% Z0 ?& f8 t- K

 

/ [0 n/ z5 w0 ?; v) Z

Peking: A Social Survey, p289

8 D F! _+ T5 t) z1 E0 m4 u3 k- C$ z

 

+ W( w4 X$ u: |4 C# c6 Z; h

甘博所说的专项募捐活动,是指贫儿院1919年2月28日假外交部大楼,为酬常年经费邀请中外使节参加跳舞大会。包括外交总长曹汝霖(润田)、次长陈箓(任先)、各国公使参赞以及各部司长、科长局长、各校校长参加了大会,募得善款4000余元。同年3月15日,又假青年会开电影跳舞会,美国使馆商务参赞安立德先生到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演,盛赞北京贫儿院及中国慈善家:“我在华十六七年,游历各处,未见有如此的贫儿院,于此可知,北京慈善家不让西国慈善家于前了。”两次活动院长张文斗先生都亲率贫儿代表参加大会,孩子们衣装整洁,举止大方,表现了良好的教养。他们还为中外人士表演节目,赢得一致好评。这支鼓号队也参加了表演。

: N5 N) ?; [& n' f( P


$ s7 e X) r1 |0 z/ ]

 

8 W2 t# A( ], @: _

 

9 U$ ?; i( i/ I" `4 _, f! y

1919年春天的募捐活动,上至总统徐世昌、总理钱能训等政府官员,下至普通市民,均踊跃捐款。梅兰芳先生因在日本演出错过会期,回国后仍慷慨捐出现洋300元。据贫儿院统计,1918年7月1日至1919年6月30日,全年合计得到善款现洋八千余元,京钞五千余元。

! k: U( A! @* @6 W, d" ^

 

* X S; L$ w) F( w8 v) ~/ W7 F! R

文章的最后,我仍引用甘博的记录作结:“ 依靠清洁卫生、教育和工作训练,即使利用小的预算和简单的原料设备,在孤儿的关怀上可以做什么,这所孤儿院是一个良好的示范。

4 T# |* l( Y8 j- A; }7 A R

 

+ d; o# [' e1 [& K W8 M

 

4 K7 h3 l5 Q3 K) z q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指点,很高兴能和您一起探讨慈幼院的历史。我对慈幼院也是一直半解,因为看了一些慈幼院的相关记载、回忆录后,能够感受到对那些人来说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回忆,他们怀着对慈幼院感恩之情,一个个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并热情地传递着香山慈幼精神。这段历史跨度大,涉及众多社会名流,培养学生有两万之多。由此就更想多了解一些那段历史,同时也希望引起更多关注,更好的保护相关遗迹。

发表于 2010-2-1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详细的看了一遍,希望看到接下来的考证。
发表于 2010-1-30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明白了这一段历史,整理这些片子破费脑筋,太液池将人物具体到姓名,找到了这么多资料,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10-1-30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香山慈幼院之前还有这么一个慈善机构,香山慈幼院的很多管理制度、机构设置、教育方法看来也有很多参照于此。谢谢楼主!

6 h# c1 C2 @; p% }7 Q8 q

 

发表于 2010-1-30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啊!!!!支持顶一个~~

& c9 Q8 ?9 C6 y2 z: S

 

' K& |0 ~$ Y7 V( K

依然像知道天坛里的那个医院是怎么回事。而且那个H的下方没有加数字,其他的都加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10-1-30 8:51:00的发言:
2 A9 V% y( Q, m# r

原来香山慈幼院之前还有这么一个慈善机构,香山慈幼院的很多管理制度、机构设置、教育方法看来也有很多参照于此。谢谢楼主!

* ]% ], j8 s3 p) J6 f

 

; [% }+ {7 J: f- A

谢谢您的关注。您提的很好,通过这一段的爬梳资料,我推断北京贫儿院有可能在1920年代并入了香山慈幼院。理由有三:

. k) |' [, Y- T: J. x9 y

1. 目前能看到的有关贫儿院的资料最晚只到民国十年(1921年)九月。

8 _ ?4 k4 C" G. M; Y

2. 成书于日伪时期的《北京市志稿》对龙泉孤儿院和香山慈幼院都有专文记载,而对贫儿院除只言片语外,其它缺如。

6 w# x) T4 [7 ?1 F

3. 上书在香山慈幼院的记载中,提到“第五校系职工学校,一在宣外上斜街西,一在安定门内千佛寺”。

* j, g# g! l; [* H1 H

 

6 T. o' m1 O7 c- z7 v( @; C

这也是我接下来关注的问题。您如有兴趣,我们可以多多探讨交流。

# I+ o( \( a6 c9 {" M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10-1-30 8:20:00的发言:
终于明白了这一段历史,整理这些片子破费脑筋,太液池将人物具体到姓名,找到了这么多资料,认真学习。
( } t( L3 \+ n' j) C4 U& N( v& L: }

飞哥过奖了。是您在论坛里的帖子和在《爱历史》中的博文为我树立榜样,给我以启迪,应该向您学习。希望今后不吝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20:38 , Processed in 1.14814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