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北京建置沿革史》)
" S0 m0 G. v9 ]- p/ s" b4 g! F9 G5 g3 r: y西周初期,燕、蓟两国。西周中后期燕灭蓟,迁都于蓟。
* O2 I; U, E n" o2 V春秋、战国,燕国。
" b# N: K4 E: _' p秦,今北京市境(以下略)分属当时的广阳、上谷、渔阳三郡。
6 L6 d% G) \1 [! I; n# p西汉,分属当时的广阳、上谷、渔阳、涿、渤海郡。 $ N9 P) [7 p8 `" M( [
东汉,属幽州。
0 {, a- E8 N' l$ ?6 ?三国,分属燕国、渔阳郡、涿郡、上谷郡。 , ~% i1 V6 E1 w3 K
西晋,分属燕国、范阳郡、上谷郡。 0 a+ ~2 n# k$ b. c1 M; `
十六国,燕郡或燕国。 % F( |/ {( b, [( h
北魏,分属幽州、燕州、安州。
) R T, \0 O. L7 Q+ I; Q7 k2 D" Z东魏至北周,建置多变。 ) P& ~1 U% A' P$ @
隋,分属幽州、玄州(后改檀州),后改为分属安乐郡、渔阳郡。 $ F! }7 s1 V- ]
唐,分属幽州、檀州、顺州、蓟州、妫州(后改儒州)。
J% @6 G9 t4 D m) l- K! K五代,属幽州。
6 w7 r5 A+ x' p. d) ~辽,属南京(又称燕京)道、幽都府。后期分属析津府、蓟州、儒州、北安州。
8 B Z! ~7 I& B& {3 t l金,分属中都路、大兴府,西京路镇州,中京路兴州。
: J1 D2 R* y, c- |: e7 {元,属大都路、大兴府。
- _- T# t+ t5 }, |% |0 t- Y9 J& [& {明,永乐起属北京、顺天府,延庆直属京师。怀柔北部为蒙古牧地。
8 P2 H; \2 I2 Y% j/ }清,分属直隶省、顺天府,承德府。清末,城内划分警巡区。 ; O/ X1 q9 x. N( x3 @! f
中华民国,抗战前先后属直隶省、顺天府,顺天府,京兆地方(部分在口北道),北平市及河北省。城内和近郊设区。抗战后分属北平市及河北省。抗战中在根据地设多个县级民主政权。1947年设四海县民主政权。 - p3 g4 T& a* e$ `;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名北京;至1952年9月,合并调整区界、更改区名;1956年,昌平划归北京;1958年,大兴、通县、顺义、良乡、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划归北京,继续并区县并改名;1967年复设石景山区;1980年设燕山区,1886年与房山县合并;1997年至2002年,撤县改区,形成现在的建置。 . }# @; s; ]" m/ l
另,抗战其间,今北京市境先后分属日寇组织的伪河北省、伪冀东防共自制政府、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伪河北省、伪蒙疆联合自制政府,延庆东北一小部分属伪满洲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这些建置始终不予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