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7|回复: 12

[原创]古北口随想录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4-15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北方的冬季,空旷的田野开始变得倾斜。岁月追逐着阳光,在脚下伸展。两旁高大的杨树如火炬般点燃苍白的天空。路和天的尽头交结成一点,那就是人们传说的远方。大半年的时间,我都在不停奔向一个个可望却不可及的焦点。地图在眼前次第展开,所有的细节一览无余。错综的山峦、蜿蜒的河水,一群陌生人们操着难懂的方言为我指路。向北或向南,徒步抑或驱车。不管路有多长,远方都照例如云朵般徘徊在视线之内,叫人永远无法抵达。天晓得明夜我将在哪里扎营,居住的屋里是否有一方火炕、一扇漏窗?主人只是平静地告诉我:明早翻过这道山梁后,你就能看到别样的风景!其实我知道那山后依旧是路,没有尽头的路
……

1
    
烽火边城古北口,历来都因其关城雄奇、地势险峻著称于世。据《宣府志》记载:古北口原名虎北口,自汉代驻防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这里曾经地处古幽州燕国境内,西有卧虎山、东连蟠龙岭,悠悠潮河从峡谷间蜿蜒流过,古镇刚好把守在燕山山脉的唯一缺口处。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此处是上风上水的兴旺之地,但山脉被河谷斩断形成冲煞相,主刀光之灾。最先的定居者们并没有顾及这点,他们只是抱着单纯的目的:寻觅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便于砍柴、打鱼,山前的平地还可以种些庄稼,幻想自此过个太太平平的日子。这初衷是多么朴素而直接,丝毫无法同日后那些封疆掠土的战争联系在一起。


2
    
应该说是前人最先选择了古北口,他们来这里耕耘、播种、憧憬着美好的生活。而在之后若干年间,他们又被古北口重新选择。随着国朝疆域的扩展和政治中心的迁移,战争和杀戮一跃成为古镇的主旋律。相传杨令公、成吉思汗、徐达、戚继光、冯玉祥等人都曾在这座关城留下峥嵘的背影。辽金之争、宋辽之战、元明更迭、明清对峙一直到近代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古北口似乎与战争杀戮有着不解之缘。从地图上看,作为京师北大门的古北口镇,宛然一把锋利的屠刀横亘在华夏的咽喉之上。在这权力和欲望的沙盘中,每一次寻常的更迭都会为古北口涂抹一层苍凉和悲壮。而传说中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将注定存在于截然相反的维度之中。


3
    
站在冬日的潮河岸边,鼻腔里充满了北方的味道。干冷、尖利,伴着隐隐刺痛,身体似乎被凝结成透彻的冰凌,反射出耀眼的白光。北纬41度,远山是古镇的围墙。山体背阴一侧积了厚厚的雪,弥散着无尽寒气。我沿着一条上扬的小路进入古镇,街边有很多光滑的石碾和磨盘。虽然早已经废置不用,但依旧散发出岁月和生活的气息。几只喜鹊站在屋脊上喳喳叫着,跳来跳去。一群老人正悠闲的坐在石台上晒太阳。他们依次抬头望了我一眼,然后又继续唠他们的嗑。在自家门前,似乎没有谁能随意将其打扰,千年的时光恍若弹指。主街两侧那些高大房子是曾经的铺户和客栈,而今它们中大多数已被改作民宅。虽然柱子和屋顶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式,但也大都退去了油漆和彩绘,如同一株株冬眠的植物朴素而谦和。是时间让它恢复了本来面目:柱子变为树干,窗格变为树枝,瓦片则成为泥土,在晴空下久久沉默。

4

镇中的街巷横平竖直、简单明快,不知是否还一如当年的布局。超过半数的老屋已被翻盖一新,昔日精细的砖雕和装饰在翻建过程中被逐步简化。许多古老的工艺技法也随之消亡,这确乎是件可悲的事情。不过所幸的是,相比那些被过度开发的蹩脚景点而言,古镇至少还保留着传统民居的现场感。人们在屋檐下择菜投米、生火做饭,淡淡的炊烟飘荡在古镇上空。从每一座门楼前走过时,我都能轻易辨别出这家午饭将要吃些什么。历史的气息首先化成了一种味道,唤起我内心久违的记忆。古镇四周庙宇繁多,且全都相隔很近。故有:“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的说法。不同的偶像和宗教被历代当权者们塑进庙里,用以庇护戍边的将军和兵士。我甚至可以想见当年,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兵将跪伏在庙前空场上,虔诚祈求着神灵的保佑。巨大高耸的关城成为他们手中唯一的挡箭牌。然而企盼神佛的相助的同时,他们是否还抱有着更深层面的追问?究竟何时神佛才能召唤那些战争贩子们放下屠刀。是他们那一颗颗渴望权利和欲望的野心,最终染红了整座山谷。

5
    
农历每月初七是镇上的集,四里八村的人们都会在这天来镇上采购物品。从清早开始,集市群汇成溪流,绵延了整条街巷。粮食、蔬菜、衣物、油盐、调料、鞋袜、锅碗瓢盆,在这里应有尽有。砍价儿和吆喝声此起彼伏。赶集的人们总是全家出动:男人推着车子,女人领着孩子,孩子们则牵着黄狗。几个穿着笨重棉裤棉袄的老太太聚在摊位前挑选盘子。她们先拿两个相同的盘子扣在一起,反复比较盘口,将看上去不圆的那个放下,然后再拿起另一个,如此往复、不厌其烦……集市上大部分货物都是从百里以外县城运来的,古镇在历史上是从不出产这些东西的。那些商贩兼司机们总是天不亮就起身了,他们在寒风中套好马车、开起拖拉机,满载着货物和希望。像自己的父辈和祖先们一样,在蜿蜒的山路间寒来暑往,年复一年。

 

6
    
古北口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颇具特色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大都带有极强的男性特征和英雄主义。正所谓:自古燕赵多壮士,慷慨赴悲歌!其中最著名的是杨家父子在此地血战辽兵、威名大镇,后却被主帅潘仁美设计陷害身死的故事。老令公和七郎八虎个个都是血性男儿。坐落在镇东的杨令公庙和卧虎山麓的七郎坟似乎印证着这些传说的真实性。令公庙前看门的老头儿对我说,这庙最初是辽国人修建的。两方虽在战场上互为对手,但辽人也为杨家的忠义和能为所折服,遂修建祠建庙来祭祀他们。在不远的潮河对岸还有七郎坟和白塔遗址。相传杨七郎被潘仁美用计杀害后就葬在卧虎山麓。但因其死得冤屈,故新筑起来的坟丘每日长高三丈,未及数日就已漫过了潘仁美所驻营盘。老贼无奈,只得让工匠在坟旁建座白塔。一来等于为七郎立了碑,二来也为镇住每日长高的坟头。据当地人说,白塔和坟冢一直到文革前还是相当完好的
……

7
    
然而传说终归是传说,那些用以印证故事真实性的证据,往往先于传说很久就在那里了。是人们的想象为它披上了一件神秘外衣,以至后人们再也无法说清: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实在历史上,杨令公根本没来过这个地方。至于杨七郎,究竟有没有过这个人还是宗悬案。令公庙确是辽人修的这点不错,但其目的则是出于外交的考虑。北宋中叶,辽宋两国罢兵修好。之后经常有宋朝使节出使幽州,为表现对宋国的友好,同时也为了激励自己的士兵,辽人就在南北往来的必经之路古北口,修建了这座杨业祠。具有假意修好、笼络人心的意味。


8
    
透过被世代传颂的杨家将传说,我隐隐嗅到了背后的官方口气。忠义、报国、忠君、纲常,这些的关键词被人们一再提起。无论是宋国还是辽国,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的臣子们个个忠心赤胆、为国报效。既然国和家的界限永远是模糊不清的,那么无论哪一方为杨家修了庙宇都属顺理成章。良将和贤臣将永远坚守在自己的刻度之上,他们的光辉来自于统治内部界定的道德准则。一经逾越,就马上沦为佞臣贼子。无论是身处任何特定背景中,单体的个人都永远无法拥有真正的自由。就好像天空上的风筝,不管飞到多高,夺目的光彩背后总会有根丝线在那里收放自如。站在台上的,终归如提线之木偶。围在台下的,却没有过多发言权。历史在这一刻暗了下来,舞台上下一同沉默。与此同时,来自主流的话语则操着四平八稳的腔调和略带夸张的修辞公然亮相。那看似不经意的舆论的选择造成了一些语义扩张和另一些语义的减缩。以致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瀑布状态,各种混杂其间的微小声音,都被这股巨大洪流恣意吞没,无始无终。

9
    
不知官与民是否将永远身处于两个对立的层面,如同一道跷板那样此起彼伏。双方都有着各自迥异的偶像和道德体系,各自独立却又相互渗透。渐渐的,人们甚至分不清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存在。在潮河对岸的河西村我就听到了一段青石白灰永相依的传说。故事虽无杨家将那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但却具有彻头彻尾的草根性,弥漫着浓郁的地域和民间特色。相传当日筑长城之时,皇帝老儿征派村民去做徭役,限期内修不好就要全部杀头。但事到临头工匠们还在为建筑中的粘合剂问题犯愁。人们试用了胶泥、粘土等许多材料,可修起的长城依然不够坚固。眼看限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如果再想不出主意来就要全部被杀。其时,在村里住着一对青年男女。小伙子一身青色,而姑娘则面白如雪。是夜二人共做一梦,梦中有长须老者向二人托梦曰:你们二人乃是青砖和白灰的化身,只有同时跳入熊熊窑火之中,才能救苍生于苦海!梦醒后,二人果依老者之言。舍命跳进窑火,化为青砖与白灰永世相依。工匠们含泪用窑内砖灰筑起长城,果然坚如磐石。皇帝老儿知道此事后也大为感动,不仅赏赐了建关的工匠,还在城下为两人修筑了庙宇以为纪念。


10
    
古老的关城,承载了太多沉重的故事。战争、欲望、欺骗、理想、忠义、爱情和尊严,都被牢牢嵌入到每条砖缝之间。凝固的老墙和流逝的河水见证了兴亡过眼。一阵西风吹过,我好似听到了千万声哭嚎在山谷间跌宕起伏。迷信的村庄,神秘的中央,还有昨天的战场;前世的沧桑,后世的风光,谁人甘心流连塞上?是啊,置身于这古老的关隘脚下,没有几人能抑制心中的感怀之情吧。这里每一寸墙壁,都曾涂抹过前人的鲜血。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战争的决策者却总是拥有着绝对的主动权。倒是元人张养浩一首《山坡羊》点出了个中奥妙: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
    历经了数次人祸和天灾洗劫后。古北口已是满目疮痍,关城四周遍布着劫后的印迹。最彻底的破坏照例来自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无形的战争似乎更具杀伤力。十年浩劫期间,城墙和城门大都被拆除盖了房子,全镇共有七十余座庙宇被毁,其中包括1025年建的杨令公庙主殿,令公和佘太君的塑像被抛到街上砸碎、捣烂。药王庙,观音阁,财神庙,甚致连清真寺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比起之前的战火硝烟,这场战争显然更加彻底而决绝。他的目的是要将支撑了几千年悠久文明的基石连根拔起。也许谁都无法解释,为何会有人对自己民族的辉煌往昔如此痛恨!后来政府又在关城遗址上修通了京承条公路,自此古今之间的关联就被彻底截断。然而公路修好了,往来也方便了,可古镇却反不如当年那般热闹了。沿路往北走两个钟头就是承德,往南一个钟头则是密云县城。如果没什么特殊事情,过路的司机都从不在这儿停留。看来便捷的交通确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繁荣一片区域,也可能冲走当地的地脉和人气。兴衰的触角就是这样盘根错节、隐藏着无穷的变数。

12

黄昏时分,我信步走进镇上的一家饭馆。这是间老房,顶棚很高,生着暖和的炉火。靠墙有几个食客一声不响的闷头吃饭。我拣了张临窗的桌子坐下。透过玻璃,看到夕阳正从远山间的垛口里慢慢褪去,一道巨大的阴影紧随其后。镇上依旧平静如水,间或有几声犬吠震荡山谷。此时正当下班前后,遥想北京城里那人潮涌的景象。公交车上,乘客们脸贴着脸肩搭着肩,所有人眉头都拧在一处,吵嚷和谩骂之声此起彼伏。我疑心这也是场战争,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举杯面对这巍巍山峦,想来人生百年不过是弹指一瞬。只有时间才是人们的最大敌手。几十年后,世人都将最终被它打倒,进而化做黄土一抔。与之相比,那些曾经的名利、风光、权力和荣耀,都只能留做后人茶余的谈资罢了?正所谓: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2006 2 23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北口镇 1



古北口镇 2



古北口镇 3



继续,继续 ~~古北口长城



烽火台~~~



落日边关





窗花~~~

贴几照片再~~~

发表于 2006-4-15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啊,建筑,历史都设计了,照片也不错.其实我也算燕赵之地的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igolyf在2006-4-15 18:56:05的发言:
写的真好啊,建筑,历史都设计了,照片也不错.其实我也算燕赵之地的人了.

瞎玩儿我就是,呵呵~~

 

发表于 2006-4-15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感觉啊!我也想去!

发表于 2006-4-16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和照片都很美,争取5月中旬去感受一下.
发表于 2006-4-17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从北京市内去古北口如果乘火车在哪个车站上车呢?每天有几个车次?虽然出生在北京,但是从来没有去过古北口.很多年前从居住在美国的亲戚那里曾听他谈起当年在古北口抗战的事情......

如今我很想去古北口住几日,亲身体验一下......

发表于 2006-4-17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北站(原西直门火车站)有去古北口的火车。
发表于 2006-4-18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可真不错啊!惊呆了都!

西直门车站现在是不是在改造啊?到古北口去的火车得到清华园去坐了吧?从北京北到滦平的。

如果五一去还有旅游专列么?L677次?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了好多,都没了,哭~~~~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我建议坐汽车去。东直门980到密云,下车换五路到车站,车站外有出租车10块钱一个人就到古北口了。(黑车司机都不错,不怎么坑人。无论当地的外地都一样价儿。火车的缺点是:(1)每年十一过后到第二年五一之前,没有。(2)时间长,大概需要三个钟头,比汽车慢多了!(3)人很多,买票得排半天队

火车的好处是8块钱到了,汽车需要20,所以去的话尽量赶在五一后。不然只能坐汽车,不过也有个好处是:这时候属于淡季,卧虎山等长城都不要票,没人看着,可以随便爬~~~嘿嘿,所以一算花费都差不多

( z# i$ r! l- l; C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8 19:41:2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4-19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您说:"建议坐汽车去。东直门980到密云,下车换五路到车站,车站外有出租车10块钱一个人就到古北口了。"从东直门乘980到密云,下车换五路到车站.所谓"换五路到车站",这个车站是什么车站?是古北口镇车站吗?在古北口镇车站还要乘出租车才能到古北口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7 04:54 , Processed in 1.19477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