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61|回复: 13

《这张照片远处是那座门》一帖的结论-东安门[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4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感谢析津志先生提供的照片。并为我不再盖楼而重开一帖请先生恕罪。

+ p) c: U( q' }$ P8 T5 l

 

; @5 g ~# A. F y( ~+ }6 y- u$ _& R

《这张照片远处是那座城门》一帖的结论-东安门

《这张照片远处是那座城门》一帖的结论-东安门

4 x+ v. @+ i! I, C

图(1)
首先说最初的判断。第一印象,本图片(1)东安门、西安门均有可能。断定为西安门是因为在此门背景中,有隐约有一建筑轮廓,认为是门外建筑;现在此建筑尚存。
但,后来查检相关文章,在梁思成、傅熹年编《北京近代建筑》一书中,称此建筑为民国建筑。细看本图,由于细节丢失,此轮廓怀疑为“鬼影”造成,因此否定之。但仍然不能确认此为东安门。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提供了照片,但还是要感谢北京中轴线朋友!分析的太精彩了,我激动和兴奋了.如果真是东安门的话,那将填补东安门没有照片的历史这一空白.(虽然只是远景)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机出现在不久以后。我友精通网络,见到图(1),认为有网上两幅图与图(1)风格类似,并馈我一观,希望有助分析。

7 F: l: r8 x, D7 N ]" G

 

& Q" {# Y& U* S- B% d

 

- c& ^, S1 @- a


图(2)

0 t( u% E+ v4 ]( Z: r5 I

 

* e' A6 a+ t7 j" m- t

这幅图清晰程度与图(1)相类。一幅图(2)其左下桶上竟有东安门三字,遂大喜过望。但细看之下,图上轿子与图(1)不相同,似非同一批人,而且,行进方
向相反,殊难理解。虽为东安门附近,但,终不能确认(1)、(2)两图是同一地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分析:此图拍照时间应该在1908年4月以后。图(2)水桶上有第三区字样。《燕都丛考》:“前清光绪之末,京师设民政部,并于内外城各设巡警总厅,于是,始画内外城为二十区.....三区内左一区,南北自东安门外大街,经金鱼胡同.......”。查:1905年10月8日,清政府设巡警部,下年11月改为民政部。图(1)、(2)表明正在进行的水管铺设工程施工,应该在1908年4月京师自来水公司成立后至1910年前后,照片拍照正在此时。具体:(1908)1909至1910年,初夏,中午,11点。(也许,可以刨去08年自来水厂初建期)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物件分析:路两幅,南北各一幅,宽度与今天相去不远。路各向路中倾斜,路中排水沟。路中有树无灯,路边有灯无树;北侧路为官道,道两旁设水桶若干,以备泼街之用。
同时,上水(自来水)管线铺设工程同时进行。街边商铺林立。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处的门:东安门

+ Q# R! s2 U/ N: @ ?1 v( L

 

8 `( R; ]& v- I* a. T

向飞哥致歉!是他首先提出此为东安门。

1 v, {& q n0 L- k+ U

 

6 e3 B. j- o; a: B" S% F& V; w2 I

我亦为发现一张少见的东安门照片而高兴。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活动分析:(以下纯属猜测)原以为是婚礼,其实不是。我分析认为,此为大员出入宫禁之留影。图(1),所举者,卤簿也。两位大员,一位比另一位职位高,于是,以高官卤簿为先导,自己卤簿不用,打发到一边以示谦逊。图上一小孩,杆上要饭的,正在向仪仗队员讨饭。图(2),另一位大员奉诏入宫,向东华门前进。也许是官员座轿视察,来回前进?各位可以一猜。

& c% O: t) B( `8 h8 r+ O3 j

 

9 k& D ^3 O( ~, L( X* M! y4 X3 |

若有知道图片背景者,请不吝赐教。

3 Q- o( ~# l: F* d2 L8 e1 ~

 

5 i$ ?9 q, C# u( j% h

以上文字内容请勿转载。

1 r. U7 h( ]7 f4 |+ E+ V8 @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幅图(3),使人茅塞顿开。

1 o, |7 m. r4 R6 I( D% B

 

: d5 z: }; D2 T" M7 y5 P


5 I) y; S p1 n6 ~' E2 D+ @( Q0 \

图(3)

3 i) n/ h% Q, {$ \. i1 S

 

5 X9 z1 z) s( F& d5 V7 S$ k

此图上轿子两乘,与图(1)可作同一认定。轿子行进已经到了路的尽头,是一丁字街,街边有胡同。丁字街者,出西安门有西四丁字街,有砖塔胡同,其口有万松老人塔;出东安门有王府井丁字街,其口有金鱼胡同,其内有那家花园。此图有丁字街,有胡同口,无塔,非西安门外西四丁字街,必为王府井丁字街,前边胡同为金鱼胡同。细看图上胡同口上部有铁栏装饰,上有金鱼图案两条,或有字,但不清晰。金鱼胡同无疑。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分析的另一个关键:图(1)、(2)均有铸铁上水水管扑地,查:京师自来水厂有一条供水管线通过东安门大街入宫,非为饮用,实为灭火。西安门无此记载。

发表于 2010-1-4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应该感谢的还是中轴线!为了一张老照片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并勇于承认自己曾经的误差,精神让让人佩服。我判断此为东安,实在是连蒙带唬外加点自然科学,本也不严禁,不过千失之一得。今观此帖图文,方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hreemiles在2010-1-11 22:07:00的发言:
看太阳投在地上的人影就知道“门”在照相者之西,看街景为皇城内,似乎不用绕那么几圈,也能推定是东华。
: l* K. X3 J3 {

只不过这样的话,西安门内 也是说得通的,到底是 西安门内 还是 东安门外,这是要费些思量的。根据最终结果,街景应该是皇城外嘛:)

发表于 2010-1-12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还会出现东安门老照片.

发表于 2010-1-11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hreemiles在2010-1-11 22:07:00的发言:
看太阳投在地上的人影就知道“门”在照相者之西,看街景为皇城内,似乎不用绕那么几圈,也能推定是东华。
( w6 L$ K3 a* \ y6 w/ K

厉害!

发表于 2010-1-11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hreemiles在2010-1-11 22:07:00的发言:
看太阳投在地上的人影就知道“门”在照相者之西,看街景为皇城内,似乎不用绕那么几圈,也能推定是东华。
- s' |. I" c, O2 X7 i* P- W2 m

这一论断我在析津志原帖中已经指出:

T# C( Z+ Z$ j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72&ID=53943

: R9 I) L9 C' c" V6 F

“人影冲右,说明左南右北,镜头冲西,则大门冲东。 ”

4 s3 t, e; a5 o9 s; o: x- Y

但随后中轴线仍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详细的解释一下。拍摄者所处位置在西十库教堂南口,左边是惜薪司胡同。当时,清政府经过庚子之役,发奋图强,实行新政,“新政始于修路”;图上,新修的路宽大约7-8米,且西式建筑开始出现在街面上。西安门,皇城西门,门内开,面西。“镜头冲西,则大门冲东”的说法倒置了本末。”

, }) j" {4 y" g

也就是说,从西安门内往西拍,可以与东安门外往西拍有一样的人影效果,因此当时是西安门的结果比较得到大家认可,只是后来中轴先生自己又通过多幅照片,认真分析考证,才最终得出了是东安门的结果。

, Z# _* g0 E( q

这样一个过程,虽然几次更改了结果,但其过程是一个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并持之以恒得来的结果,过程是快乐的。我虽然一开始就猜中了结果,但就像我自己所言,实乃“千失之一得”,我们更该学习中轴线肯下工夫考证并勇敢承认错误的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2 11:40 , Processed in 1.16069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