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许褚墓都可以” 网民、专家质疑曹操墓真假
9 p+ k% D3 \/ _2 k# q - e- g" v3 ?7 m( t, T
$ K. d* ?1 V' z( S. ~ & V8 v& X* _( n8 ^" G5 w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f5 y1 X# W" h , s4 i' _' \* E2 I
2 v. J4 l: D7 l3 G: l 三国里的那个曹操,每个人都从小就知道的那个曹操,居然被发现了,让很多网友都产生了强烈的不真实感。而一些网友经过华南虎一役,对曹操墓这个结论抱有怀疑。 6 {$ f3 U" Y- R/ k7 S% S M2 `
研究汉魏石刻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震云致电本报说,他认为曹操墓的认定“非常搞笑”。专栏作家、历史学者陶短房认为曹操手下的军官墓里都可能放一个曹操用过的武器,“如果我非要说这是许褚的墓地,他拿什么反驳?”
% q. q. d6 b1 Q/ I; y, i3 ] 说曹操,曹操到。历史上有“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传说,但现在终于还是被找着了。消息12月27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发布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有质疑,专家也有质疑,疑点集中在文物本身的可靠性和证据链不完整上。
* u3 x7 X) K& f& X2 o ? 网友质疑戏谑
# i4 d! X z9 {; C3 Z 曹操墓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轰动,各大论坛、百度曹操吧、考古吧等都热烈议论。有网友兴奋,也有网友震惊,对这一“保护性挖掘”也提出了质疑,认为有亵渎古人之嫌。还有网友直接质疑曹操墓的真实性。 , ~: n+ Q* }0 E% x1 T: [2 G
首先是七十二疑冢之说,“考古队怎么能确认这个墓不是一个故意留些器物的假墓?怎么就能如此肯定头骨是曹操的?上面签名了?”
9 h6 i& \2 M. X! }) W 最能说明曹操身份的两件文物就是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有网友表示:“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 H* F1 Q1 K! [" y; w( q0 I* s9 N: d
网友们用玩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信任:“曹操墓里惊现两个头盖骨,经考古学家鉴定,其中一个是曹操的,另一个是曹操小时候的。”
+ | q* b! o0 q$ o+ J! z, ` 黄震云:曹操墓认定“非常搞笑” / z* B( ?7 F) V: I8 A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先秦两汉文化研究专家黄震云致电本报说,他认为曹操墓的认定“非常搞笑”。黄震云主要研究汉魏石刻,他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对此次发掘出来的文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2 e0 B0 G) S6 H2 l
首先是最“硬”的证据,文字石牌。除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那个字看不清楚)”等等,更是仓库里的说明牌,而不是墓葬所用。他所知汉代墓葬很少有发掘出类似物品的。 # s) f9 ^0 {9 W" P, g5 e3 y; F" }
其次是画像石。画像石是墓室建筑构件,装在墓室墙上,都是成套成系列的,没有可能是单独一块。从目前的报道上看,也没有发现墙上有画像石被拆之后留下的洞。这块画像石的内容他知道,是垓下之战。画分三层,第一层讲的是项羽问路,被农夫误导进了沼泽,第二层是垓下之战的情景,项羽为了突围,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第三层讲的是项羽和乌江亭长说话的情景(亭长劝项羽搭船,项羽不愿意)。
1 F7 }5 P' _( Z; z3 U# M& g 黄震云说自己在山东嘉祥武梁祠见过几乎相同的画像石,但比这幅要精美得多,他判断这个画像石等级并不高。“应该不是这个墓室所有,说不定是从外边搬进来的。”黄震云说。 ' w) ~/ x4 Y' E0 I1 q; w
另外可疑的还有,曹丕已经篡汉,怎么会把歌颂汉代功绩的内容刻到画像石上?
2 K/ A8 u2 M1 O X: `# Y 黄震云还表示,考古界造假也不是第一次了,这次公布消息实在草率。 6 f; C6 s4 K1 q1 k8 [$ D
陶短房:证据链支离破碎 " ~3 X1 {) K5 X0 ?" W( k
专栏作家、历史学者陶短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目前的证据上看,“哪怕是真的也不能说明问题”。 8 S) Z& R& c1 H4 \3 h% n
首先,没有文字纪录,比如墓志铭。 ; Z. _* D" B7 Y4 N
其次,仅仅凭3件有铭文的普通器具,下一个诸侯王陵墓的判断,是很可笑的。如果这样也能成立,在楚墓中曾经出土吴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践剑,难道那就是夫差和勾践的墓?难道是他们的合葬墓?周亚夫就是因为收集了一些武器准备陪葬用,被处死的。那么,如果我非要说这是许褚的墓地,他拿什么反驳?甚至于,曹操的卫队虎卫营,一个普通军官也可能得到一把这样的兵器,他也可能拿这把兵器陪葬,这是符合汉代葬仪的。当然,我也论据不足,但这个墓是许褚墓的证据,其实和是曹操墓的证据一样充分——或一样不充分。
% p( F' w n; b% K5 J& P% q k 而且如果疑冢说成立,这个就可能是疑冢。如果不成立,堂堂魏王,不葬洛阳不葬谯郡却葬安阳,于理不合。汉代山陵是应该在都城附近的,和隋唐以后的制度不同。
9 R; \+ }7 x: l9 F( J7 s8 i) v6 d “我觉得没必要计较真假,抓住一点,就是方法和风气,方法不科学,风气不严谨。当年考马王堆汉墓主人,证据很多,也花了几年才明确公布结果,而临沂银雀山的墓地至今都没有确认墓主。”“而如今居然在这么短时间内,证据链支离破碎的情况下,就发布这样的定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而且很可能涉及商业利益。” # x' U: p: j% ~% H" y' _( m
6 z8 C" o* `2 t8 K! |; G1 \
# u$ E0 w' w- E2 k 咋不是拆房子就是拆墓哩?
6 W L: h: M, ?& j 日本考古界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发掘早期天皇墓葬,均被日本皇室拒绝,日本民众也多不支持。我想,人类的好奇心是不是都应该得到满足?在先祖的陵寝面前,我们的“考古重大意义”是不是也该收敛一些。 / G3 S3 S: F) Y' t: J
9 W* J* Z% s% w" _. T+ o 6 X0 D" ^% J) V
+ H8 f& ~& }: j& { Y
, O, U: l! M; Y, L4 E; |3 Z
| 孙权发来贺电,刘备发来贺电。 3 m- A y/ d4 c
最新消息:头骨旁边有个瓶子,打开里面放着一本线装《千年一叹》,扉页上题着“纵做鬼,也幸福”。 / g5 c5 \3 X+ r8 m6 Z
这样考古不太厚道,现在墓被挖了,国内房价又贵,英魂没地方去了,曹操很生气,心想:杯具了。 $ _ o5 P! B+ T' E2 I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可无法弄清是什么年代的,维持现场秩序的执法人员看考古学家在争论得满头大汗,不屑地说:让我来。几个执法者走进了墓穴,不一会出来说:这头盖骨是曹操的!考古学家非常震惊:“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执法人员指着头盖骨说:“很简单,他招了。” 2 p- k# i* J0 u% ?/ L& E5 f
" n5 _% \2 ?3 p0 P) E5 U
; j7 C. ^2 y/ A% v
" ?' c7 N+ p4 h8 b W+ W/ B, g 7 `0 O$ m' t! N+ s3 X* |5 j3 s
- Y$ E7 [+ {9 C
( x4 |# O, w3 x3 H * m* R. l- V/ a' z6 w+ Y9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