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35|回复: 15

大光明殿和大高玄殿牌楼[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16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您欣赏!

大光明殿和大高玄殿牌楼

大光明殿和大高玄殿牌楼

大光明殿和大高玄殿牌楼

大光明殿和大高玄殿牌楼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拆迁到了党校?
发表于 2009-12-16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静安白云客在2009-12-16 21:53:00的发言:
不是拆迁到了党校?
' M2 {7 ]# r" a+ w! @; i B' i

是的.

发表于 2009-12-16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深蓝分享!
发表于 2009-12-17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垦牛在2009-12-17 7:36:00的发言:
/ R& {& a2 G' x6 p/ w/ T& u

    我对第二张照片——大玄高殿牌楼表示怀疑。

: U8 O, s, f0 @' x- _/ `

    小时候我从北长街去景山必须经过大玄高殿前的牌楼,位置应该在如今新修建的那座靠北边一些(道路以及人行道都加宽了),南面就是故宫北筒子河,下面好像还围着木栅栏。更早些依稀记得牌楼下面还有大炮(好像是两门披着炮衣)。大玄高殿很早就是军事单位,六十年代我常到里面大殿看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作为军教片我就是在那里初次看到。

}6 n* p E' K4 q4 U* W4 b# |

    从这幅照片往后看,既看不到故宫筒子河也看不到河对面的紫禁城城墙。因此我觉得这不像是大玄高殿的老牌楼。

4 x" A% }( k4 u/ B3 t% ~7 ~

根据我个人对最后一张照片的理解,给您画了一张草图。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P6 v* [+ x# ^( B6 z8 r( J! s

 

# f0 ~6 l: Q7 s! y/ ?

这张小图,仅作为对位置的说明,关于比例、平面图等问题,没做考虑,嘿嘿。

3 a: P9 w8 X, L! P8 V

 

" z- `$ M5 T2 t F9 J4 x3 j

箭头位置是我理解的拍摄者的位置。

' q$ |6 z: G8 k; f0 W; Y4 }+ q7 G$ |4 p

 

# B0 w, p4 J+ i \# n5 [

 


发表于 2009-12-17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垦牛在2009-12-17 7:36:00的发言:
( D6 s# {1 F. A6 b( Y

    我对第二张照片——大玄高殿牌楼表示怀疑。

+ Y- v8 d% R& ^ |

    小时候我从北长街去景山必须经过大玄高殿前的牌楼,位置应该在如今新修建的那座靠北边一些(道路以及人行道都加宽了),南面就是故宫北筒子河,下面好像还围着木栅栏。更早些依稀记得牌楼下面还有大炮(好像是两门披着炮衣)。大玄高殿很早就是军事单位,六十年代我常到里面大殿看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作为军教片我就是在那里初次看到。

3 e% p; F' }- e

    从这幅照片往后看,既看不到故宫筒子河也看不到河对面的紫禁城城墙。因此我觉得这不像是大玄高殿的老牌楼。

# S$ z0 f( G/ `8 o( L

 

% Y- _' t; u5 u* k3 _/ N

 

5 o/ O' H6 C( d# t5 v& Z( b
QUOTE:
我对那片儿不是很熟,记得在《城记》里面看过,大高玄殿门前应该有三座牌楼,图片上的这座应该是西边的那座。
, @! l8 D A0 X4 v

发表于 2009-12-17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朋友关注、回帖。

% L1 m0 _' @6 H0 m O5 I" O: Q7 _3 v

   

发表于 2009-12-17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垦牛在2009-12-17 8:50:00的发言:
5 h/ Z2 F" y9 @/ I' w

    谢谢楼上朋友关注、回帖。

$ }' s- j1 F4 _" r

    从制式看应该有三座牌楼不假,但是从地理位置看在景山前街大玄高殿前还有这座习礼亭,南面和东西两侧都围有牌楼,这座亭子居中景山前街就别通行了,何况这座南牌楼的南面也看不到筒子河以及对面紫禁城的一点痕迹啊?看到的好像是民居。

0 u! T! h( g( p* m5 ? t- @5 k) i

    能作为官员准备进宫觐见皇上的“习礼亭”还能有多座吗?“习礼”的过程是需要礼宾官员指点的啊。

4 W$ W4 k. }0 w3 a% F9 m

    我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

- C* Z" L9 o7 L2 c# v6 @0 G

给您花了一张草图

发表于 2009-12-17 0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静安白云客在2009-12-16 21:53:00的发言:
不是拆迁到了党校?
; Q B% A- V6 m3 u* w) E, C% G

2合1到党校

发表于 2009-12-17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第二张照片——大玄高殿牌楼表示怀疑。

( f; B. u8 {2 T% h

    小时候我从北长街去景山必须经过大玄高殿前的牌楼,位置应该在如今新修建的那座靠北边一些(道路以及人行道都加宽了),南面就是故宫北筒子河,下面好像还围着木栅栏。更早些依稀记得牌楼下面还有大炮(好像是两门披着炮衣)。大玄高殿很早就是军事单位,六十年代我常到里面大殿看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作为军教片我就是在那里初次看到。

4 g' W, [) v+ o9 A

    从这幅照片往后看,既看不到故宫筒子河也看不到河对面的紫禁城城墙。因此我觉得这不像是大玄高殿的老牌楼。

发表于 2009-12-17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仔细看了看,标明为习礼亭的那座亭子其实不是习礼亭。

& O% m* k9 p6 n9 ~- }$ J

    网载:习礼亭

) K9 s6 q9 l9 v; l: i
_. Y% b! a1 f& ~) l/ p
2 f$ D8 Y% Y" Z3 v
, I) s' v8 o% M. M7 K9 w/ }
习礼亭
% a9 [8 B! `. W

    习礼亭也叫演礼亭,是一座六角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内。明清两代初次进京的文武官员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都要在习礼亭学习礼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鸿胪寺衙门被焚毁,习礼亭幸免,后迁入户部街礼部衙门院内。清末,礼部改为典礼院。辛亥革命后,1912年典礼院由盐务署占驻。1915年,盐务署将此亭捐给中央公园。

4 X% V5 G- m! }0 N, D- t

 

$ t, ^) k/ D5 w% ~6 g

   

发表于 2009-12-17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垦牛在2009-12-17 7:48:00的发言:
6 _/ u2 r ]( E' I- N$ `- T# d

    又仔细看了看,标明为习礼亭的那座亭子其实不是习礼亭。

7 k/ b7 i/ Z+ d V/ P

    网载:习礼亭

" e$ b$ }2 N( s& x6 q
. f+ _6 \* `. O; p8 r/ @" 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N3 p; |2 T! I0 Q2 `
. S4 s4 o# t,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习礼亭
: C+ \* m1 B z0 l$ Y3 I# T# E

    习礼亭也叫演礼亭,是一座六角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内。明清两代初次进京的文武官员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都要在习礼亭学习礼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鸿胪寺衙门被焚毁,习礼亭幸免,后迁入户部街礼部衙门院内。清末,礼部改为典礼院。辛亥革命后,1912年典礼院由盐务署占驻。1915年,盐务署将此亭捐给中央公园。

; Z' J$ x& Z7 {$ E# @+ U1 n) q4 m

 

% a/ z' Y/ W/ }$ D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轻信一些老照片所附说明,很有些是以讹传讹。

( d* j" U# o) I: A

 

$ v7 @" y" l* m9 `9 u$ Y# q9 Y. D

 

. d2 r/ S$ y4 c) \' z9 K

您发的这张照片应该是现在位于中山公园里面的那座习礼亭

8 x% a. F) q2 t

 

u1 y- ~# X/ a, `# ?- P) [

对于他的历史,还真是第一次如此透彻的了解。谢谢

: t/ ~ w; I" l

 

/ S9 ?6 o0 T$ `/ Q

不过,楼主的照片,确实大高玄殿前面的习礼亭

* O8 e7 W$ r9 D) |1 E

 

+ b7 c/ ?1 Y7 _+ B5 b

推荐您看看王军写的《城记》,里面对北京古建的拆除有较为透彻的讲述。

4 v7 F5 Q) K' z- F" L; |) d

 

7 h' G9 m' v' C4 K" h4 a

 

发表于 2009-12-17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高玄殿习礼亭:

9 D+ B, l' r# ?

 

. v6 T4 C' u! j4 h' J3 x

8 H, h+ L4 G( p

 

, Q. f4 p: F6 v; K' S1 E! j( D

东习礼亭曰:阳真阁

e& y2 J& t6 \# x9 F6 k, G

 

0 c+ ^8 V" @1 [) F$ J

西习礼亭曰:阴灵轩

~- {/ l( U" L9 T( z( g

 

' Q( D. @! n/ r' C$ J# Z5 j

 

5 a' l, e7 G8 x

 

7 @4 E W7 A- x/ b; k

大高玄殿西牌楼:

/ Z) C1 D# G3 R

 

% a, E2 `/ y- G& L

外匾额(西匾额)曰:弘佑天民

: ?5 |4 T) d7 l. Z5 Z1 q

 

. r- g" ?5 @6 h- Q

内匾额(东匾额)曰:太极仙林

# x& ~$ T7 Y. Z, I9 D% V

 

* H9 G; S! w8 i2 X


 

, M# U7 Q4 U$ A7 j

: w) R( ~' I2 ?. l% c* z

 

; n) u* S( [/ R: o" t8 U+ ^

 

8 q g1 A& W6 b9 [0 U5 W3 {

“太极仙林”匾额原图可以看清的。

; T" ?4 ~( L$ c6 ?

 

& n* M, v) Y) i

 

7 r/ S5 b$ w4 g8 G

您再瞧瞧沙盘:

' |( d' s# P: t8 F% H! n) k n

 

& }& O1 L5 `2 t [: F# `8 [

 

6 D" E1 J0 V7 V; ^- P. K

转贴:

( Y) _$ _7 S+ K* j9 \6 |. b+ y


 


发表于 2009-12-17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我已经搞明白了。看了你的说明又在网上找到一些照片,知道大玄高殿南面其实有两座习礼亭,上面看到的那幅表现的是西南角的习礼亭以及西面牌楼这样看来后面的民居其实是如今大石作胡同口一带的民居,这样就对了,合乎逻辑。

- u" U" o: q$ m f- s$ ^( W

    讨论有益,讨论进步!

' }) \7 W; L9 T% O& C. `! t

    (正好我也在网上找到这张照片,顿开茅塞,又看到你的说明以及后续照片,实在感谢,辛苦啦!)

/ s) X: \4 |7 U. h2 h: V

 

% a( K# J- c( n5 Q/ T

 


发表于 2009-12-17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模型照片是我当年拍照的,模型有明显的错误,当年没修改现在想想实在遗憾。
发表于 2009-12-17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老师都有什么错误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0 19:33 , Processed in 1.15488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