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月25日 天气:晴 7 [) ~' Q0 z' I3 h
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 + l, ]+ j* i. `/ I
我们一定要加强革命团结
# Y. W% K/ M u. r' G$ W9 D' K' o今天我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团结的一些教导。毛主席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u5 C8 ~8 ~' C0 E
通过学习关于团结的这些教导,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军民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才能把帝、修、反彻底埋葬。如果不把团结搞好,就等于帮了帝修反的忙。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团结搞好,给帝修反一个沉重的打击。 " e: _. {9 z* w3 }0 p/ X3 k
1980年1月25日 $ v8 i) \# o; c" W
县委领导同志们: 4 n7 C" \. X0 ~0 m3 a9 {2 D
看到北京报你们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十项规定,我多么高兴啊?!我是一名曾在你县插过队的知识青年,对于县委作风领教过一点点。
" M D1 g$ ^3 Y) _. P七八年六月我因公在县招待所住过,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一天我们的隔壁不在大摆宴席。看着招待员端上一盘盘鸡鸭鱼肉,回想我们村那三四毛的工分收入,我的心……。一次我毅然闯进去,在服务员把我赶出来之前,我看到墙壁上竟然贴的是周总理简朴的生平照片,我是多么痛心呀?!
C% m2 Q8 ^8 K4 \' Z, s当然这是时代的创伤,并不是哪一些人的责任问题。 8 h3 o! r0 X, g; t0 b" {; X
今天我看到报刊头版这光明磊落的十项规定,我真为之振奋。我由衷地祝愿你们取得更大的成绩。 & a0 z9 p" H, e' x7 T; f
作为故人,我将永远注视着我那第二故乡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 b' D, h% z. M(附县委回信: ) F5 e8 B9 `/ {! W2 h# c1 ^
某某某同志: * V1 \1 U. }+ c9 Y
你充满激情的来信,业经在家常委同志传阅,一致认为你对我们过去作风上所提出的批评是中肯的,对我们今后工作所提出的期望是殷切的。我们决心把“十条”规定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为“四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希望你有机会到延庆来看看这里的变化。 # p( g4 B) n8 F7 L( `/ {
现责成我们给你复信,向你表示感谢,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 t) U; Z- K4 v: s4 y3 s
中共延庆县委办公室
- C4 O$ T" i# I* R) Y2 r一九八0年二月二日) . @0 J- L7 r J, ^0 M
[upload=jpg,县委信笺.jpg]UploadFile/2010-1/20101262313353427.jpg[/upload & N) g3 V% d- C5 ]* ~( e
图片说明:毛笔草书信函,吏治遗风尚存。
& \/ {# o' W7 E+ p! U 1990年1月25日 —14度—— —3度 3 ?1 H j2 b. A4 Q$ a# Q: P
施工队会餐,队长说每人扣十块钱。中午吃的时候一看,请来的经理和各职能口头头由三个队长和书记陪同在一个屋吃,我们几个小喽罗在另一个屋吃。这样吃着倒自在,可我自在了也不饶人,看着那边热闹了,我当众讽刺到:“都花十块钱,咱们哥们连拍马屁的机会都没有!”
, o/ b( S) K4 v$ ^# }- q Y众人大笑。 - _4 Z: m. Y" s" Z3 v+ w
2000年1月25日 星期二
F9 h# z% r8 L+ T+ w放松的一个工作日,没有图纸,没有预算,没有报价,没有猪鼻子插大葱的王九蛋。
$ T/ \: Q- B5 l. J头中午把一个询价单子拿来与汇总表核对。有人替分包问乙供的材料价格,是否纳入预算等等。这是我应该和分包定的,在图纸上、在定额里、在市场价方面,你们问了能拍板么?
6 @- s2 Z% @" c0 U" D我按部就班一一回答他们,当我写完给一个心术正的同事看时,我问到:“他们看得明白么?”纳入与否是需要各方做下来谈清楚的,又想弄明白,又不想放下架子,那你永远也不明白。
4 G" G: [ h4 ? u7 \& a7 b不过他们也有办法。十项目部一个工程,结算价一百多万,到财务那结算变成二百多万。其中必有内鬼。
6 n; g ~3 C2 C 2010年1月25日晴 星期一 3 M% G6 L, O2 C8 `
80年今天的信,是一个正常人朴素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不可能对现实产生任何转变。一个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的建立,是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就在县里十项廉政规定公示数年后,县里就出了一位XO书记。当时全中国人民认知的第一个国际奢侈品牌的洋酒,本书记公车的后背箱里天天备着。在京城大酒店里吃喝玩乐,然后拿着发票去下属单位报销。一纸“廉政规定”又有何用? " W0 i5 t: w7 _. b0 t8 \, J- G
…… * A9 G( G$ q- i. N4 B/ W [ @
差十分钟七点上路,一路畅通,所有的堵点都没有停顿。
& t. p' U* Y' T# B' |' P A以为周一有生产会,原来是周二上午。于是闲着没事把办公室重新布置一下。原来屋子中间堆着三张桌子,人走两边拿点东西,桌边的人还要站起来,非常不方便。现在四张桌子分别靠在四个墙角,互不干扰而且显得非常宽敞。 ! N. o9 A2 A% Y0 `9 h9 H
动员时我戏说:一进门就看见满屋桌子,添堵,发不了财。按照我的意见码放,形似一个大口袋,能装钱,一准发财。
5 G* E& A/ @0 ^* M+ L“发大财发小财?”有人知道我在胡说,故意问。
2 O$ a+ x1 Q% v! P: A% J* p“当然是小财,发点小财就行,否则你承受不起。好几个大明星一夜暴富,结果嘎巴就过去了。为什么?命里没有,压不住财!……”我这胡说八道,他们听得倒认真,眨眼工夫桌椅搬完、卫生搞好。
7 {6 @) ^; p+ M; D: k# M中午饭继续在胡同深处寻觅,能让街坊四邻认可并生存下来的小饭馆,一定是有特色的。结果上一当,既不好吃,又不卫生。 , n1 ~7 K8 E& ^& V% R; \% l
吃完饭在胡同里遛食,感觉脚底板有点煽风,定睛一看,怎么鞋底张嘴了。一定是这个冬天几次雪水浸泡的结果。于是开始注意经过的胡同口,是否有修鞋摊。修车摊摊报摊真多,终于在经常路过的一个胡同口看到鞋摊。“主人吃饭去了”,对面理发的师傅告诉我。 9 U- v6 y8 _7 h2 _
我的头发不长不短,反正待着也是待着,干脆先理个发去去边。坐在阳光下,围着大围裙,一边理一边和师傅聊了起来。先问他地摊每月要交多少租子。他告诉我,40、50免租子——不明白,他解释说:“就是40岁50岁下岗自谋出路的人员,免收各种税费。” " s0 V2 A, S: s# |; p) Z) z- s' A1 @
“您今年有50岁么?”我问。“51岁,前两天刚过完生日。”
3 a& j" Y' D1 c“那你插队了”,我接着问。“毕业那年同学们都去插队了,我是长子,老华说了:长子可以留下。于是我就进了工厂。后来老华又说了:国家没钱,只给大家涨半级工资。所以我一直比插队回城的同学工资高。” 0 p! M9 O2 Q2 G! N+ {
九十年代我在香山植物园的温室里,见到过华主席来参观时的一张照片,曾经伟岸的身躯,照片当中已经是高挑瘦削的一位白发老翁,他当时患有多年的糖尿病。那天管理人员告诉我,当时邂逅的群众交头接耳,都称呼眼前的这位老人为“老华”。一个国家领导人离职以后,能有百姓像称呼邻家老人一样,如此亲切地称呼你、念叨你的好处,也就足矣啦!
$ V5 ?3 y. x7 y“后来呢,怎么干上这个了?”我继续追问。“后来工厂全倒闭了,分配工厂的同学全下岗。分配到公交公司和事业单位的同学倒没事。……人这辈子,命运起起伏伏,很难说。……自谋职业不是免税么,我就干上这个了,还是小时候院里的大人孩子相互理着玩时学会的呢。如今我忙的时候,一上午理十多个人,都排队。还有外国人来理呢,给我照相,还送我大照片。……那时候我身后这房子的墙上还有拴马环和窗花……。” 2 a( _$ H" J+ S& [( V) ^* L1 l
头发理了,四块;鞋粘了,才一块。下班回家一进门,那娘俩都乐了:“哪理的大盖头?不花钱吧?!”
2 V5 G/ i. o: M2 O6 H# G+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