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09-12-5 19:45:00的发言:
! U0 M# X+ F% v' q/ |更正一下,这个图应该不是地安门,而是西安门,不知确否? ( \/ E# S8 X, p- p( S4 y8 u
我觉得原图是西安门。
+ E/ W$ \$ x0 v' C/ p/ m % H) M. v( A' g
; ^* ~7 U: l8 ?% n8 @6 p
, ]. [, P# s- ^5 ]


1 J6 w1 P$ B1 ]9 h8 M1 p2 L
+ E: w& U( }" w5 T* J& H ; `8 t, _. R( S
仔细看,远处不是鼓楼。
) j0 V4 B: B1 T/ K/ b7 N5 Z* ] M [9 N8 K$ q. j* F4 o
* ^; R# a7 f: i0 R* Q, ^% R8 a' V1 {
' ^# s; V+ {) N# r' ?* E
8 P9 N! z! A! H* I" e2 |以下两张疑似地安门图片: 7 |6 G! j0 l# e; L( z
7 C2 v9 K7 R# P, g6 ?
9 Z' H# ~, J( W: \3 {

, ? o, p7 j( w+ `2 H6 d/ G6 r) ? " ^9 T2 j3 ^ N6 i3 J2 `% k; o, S
假定原图不是地安门,那只能是东安门或西安门了。 3 G# v9 O2 g9 H
4 R6 d Y3 x8 ?' s# x5 O k ) S8 d$ Q. G8 s! Q
o+ x( _& a$ B& w
7 s6 Q* H, W3 D0 f/ z* H7 o
[转贴] . g5 `! [. f: G6 I
2 N7 t: o7 X- F, I ! j3 E, Z, N4 g& e8 }/ ^
东安门,清朝北京皇城的东门,皇城四个大门之一。 + `9 u* A& d8 E4 h. k, Y
其他三个大门为天安门(皇城南门)、地安门(皇城北门)及西安门(皇城西门)。
( f8 ?5 L9 d3 a* Q, n! [ 4 k% ]7 z* S3 r& k7 H8 r
9 G c9 N9 J& O- l4 U
东安门位于今南、北河沿大街东侧,与东华门大街交汇处。 : d4 o, m, @) z; x8 D
东皇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墙外。 / g! d& y! O# n
宣德七年(1432年)东移,将玉河包入墙内。 2 \7 s/ `/ ~. b/ q! O
墙为南北走向,正对紫禁城东华门设东安门,为七间三门黄琉璃单檐歇山顶。 , C6 o! {' m* I. P
门内(西)为跨玉河之石拱桥,因官员们上朝陛见,皆由东安门进宫,所以俗称此桥为望恩桥或皇恩桥。
5 b8 s b' M9 B$ [8 z! |- \桥西原为永乐时之东安门,宣德时改为三座门式,通称东安里门。
# s, C# R6 k" M: `& v) c望恩桥上砌有障墙,将两门连为一体。
! X' |/ ]4 o2 u* d* {! k东安门在1912年袁世凯为抵制南下就任总统,操纵北洋军兵变时烧毁。
3 l. N7 p4 f3 D$ ~0 O2 V) K* _1926-192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拆皇城墙变卖,东安里门同时被拆。
5 w/ [3 K7 m/ A3 _4 P据记载,桥上原有一座真武庙,拆墙后迁建于桥之西北。
& r- e% e- E3 k东皇城拆除后,玉河也陆续填平成为道路,即南、北河沿大街。
) f: t# n! x# D, R) t, q " @' o; y% u% d0 K5 r U
, i0 f% R0 @) V
+ u" L2 z/ Y% M/ _这是东安里门:
) l3 d' _9 Q% h: ~2 t
: o/ d, y- l- ?% q, H2 G- R8 f
9 i' n* \+ _( w S& ?将原图对镜化:

# D1 L2 z: p: y ) \- f; J6 k& y3 ]" A$ B
; R0 P( P$ h( }. |
光影是对了,门内不见皇恩桥桥面条石。
+ z8 U$ A D1 V* `: ~8 X
) Q3 N8 j9 U+ ]: u' E原图是东安门的可能应排除了。
& x/ y* w- S' H! n1 G3 j! U
b* \' u0 J' b% q: |- N! G X" k* g4 W5 G! ?* v' p) g
* A. X( `& c7 Z( ~原图极有可能是西安门。 , M2 o( _: h9 {! ^% v4 r! A
2 N3 Q1 a) W5 @5 _门内的远景是西四南大街丁字路口处街西的建筑物吧........
|